第三十八掌 配方泄露
若蘭眯了迷眼,隨後笑着道:
“確實是為了那口脂而來。”
她將從李記胭脂鋪購了的口脂從袖中緩慢的拿出,遞到了杜新蘭的手上:
“還請杜姐兒幫我看看,這口脂是否是從西北那邊傳過來的?”
聽着西北二字,杜新蘭眼眸微動,這才將若蘭手中的東西接了過去。
她打開瓶蓋,先是觀摩了一番質地,隨後輕輕湊到了鼻尖處聞了片刻,這才對着若蘭道:
“這西北的口脂我也是幼年所見,距離現在已經五年觀景了,不過……看這做工,確實很相像,不過杜某很肯定,這口脂不是那邊傳過來。”
果然是這樣……
“之前姑娘來了園內,我曾一度以為姑娘所學的是西北那邊的工藝,但用過幾次,便看出了不同,雖都是潤滑質地,但你的潤色度卻遠勝於那邊,氣味也更加持久。我看這口脂……和姑娘所制的倒很是相像。”
今日若蘭一進門她就知道她是為了何事而來。
李記胭脂鋪最近生意如此興旺,院內的嬤嬤早就接收到了消息,還特意派人去買了那口脂讓她相看。
那李記胭脂鋪一直打着西北的口號,又是流傳已久的老店,這般大肆渲染,自然有很多人趨之若鶩。
她第一眼看到那口脂之時,就知道不是自家那邊傳來的。
生意場上的事情她不願多管……
但對着若蘭,這個來到園內時常笑意盈盈,有理相加的人,本不願搭理,最後還是忍不住將人迎了屋內告知了真相。
她總覺得……這姑娘與常人不同,或許……
聽了她的話,若蘭心中總算有了一些思緒。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若蘭站起身謝過杜新蘭:
“今日多謝杜姐兒解我困惑,若蘭一直有句話想訴給杜姐兒,身陷泥沼雖不幸,只要活着便有希望,還請姑娘放寬了心。”
杜新蘭聽着若蘭的話頓時怔在了原地,回頭看卻見人已經走遠了,玲瓏佛山旁,擺着幾塊碎銀。
杜新蘭看着逐漸消失的倩影,一時陷入了沉思。
出了蘭園,若蘭就往藥材店走去。
還未進門,就聽見張老大夫和乘方又在溫習中藥材的功效。
“杜仲何用?”
“補肝腎,強筋骨,適應於下肢痿軟。”乘風快速回道。
“肉蓯蓉呢?”
乘風繼續答:“當科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肉蓯蓉的帶鱗葉的肉質莖,補腎益精,潤腸通便。”
“同為補腎,兩者有何不同?”
“肉蓯蓉性質溫和,杜仲藥性略微硬些,《神農本草經》中曾被列為上品”張老大夫滿意的點頭,繼續問:
“那黃精呢?”
“卷葉黃精植物的乾燥根,潤肺,養陰。”
“金釵又當別論?”
“金釵?”乘風一時想不起來自己在哪裏見過這中藥名,急的滿臉通紅,只期盼着有人此刻解救自己,他低頭悄悄的環視了一圈店內。
那趙二不知什麼時候就躲在了櫃枱後面,對着自己的求助視若無睹,一副見死不救的表情。
乘法感覺自己今晚又要通宵看書了。
這時,一陣清脆的聲音將自己解救了出來:
“金釵別名石斛,屬植物金釵石斛及同屬性植物的莖……”後面的話若蘭沒說,而是一臉笑意的盯着乘風,乘風靈光一閃突然想起了其功效,接着往下說道:
“益胃生津,養陰清熱,主適用於……熱病傷津,口乾煩躁,病後虛熱。”
他越說越激動,恨不得對着若蘭將自己知道的全部吐出來。
那張老大夫見若蘭進來,站起身對着若蘭行禮,若蘭笑着回禮,對着張老大夫道:“短短數日不見,乘風竟已將藥材全部記完了,想來不久就能切脈問診了吧。”
張老大夫沒好氣的看了乘風一眼:“連石斛的別名也不知,若不是姑娘提醒,只怕今晚又要通宵了……”
乘風聽着師傅的話,神色不免訕訕,心裏不住的懊惱,她怕是……在心裏會嘲笑自己吧,這麼久了,竟還沒記下這些藥材名。
若蘭依舊一臉笑意:
“張老大夫愛徒心切,若蘭甚是理解,不過……這藥材名要放在若蘭身上,估計得背足足三個月,乘風聰慧,比之眾人已然優秀,今晚還是不要讓他熬夜了。”
那張老大夫何曾不知乘風聰慧,不過是適時的敲打他罷了,他其實心中對這個徒弟甚是滿意,他皺着眉頭,佯怒道:
“你這小娘子說的為師如同惡人一般。”
隨後又轉過頭對着乘風道:
“既然李小娘子替你求情,今晚可早日歸家。”
乘風感激的看了若蘭一眼,若蘭見他盯着自己,勾唇輕笑,對着張大夫道:
“自古嚴師出高徒,張老大夫才不是惡人,有您這樣醫術高超的人教導,乘風定會成為絕世名醫。”
一句話成功的將張老頭取悅了,他神色轉淡,對着乘風道:“明日看的書籍……多加一門”
乘風:“……”
為什麼受傷的人總是我。
過了一會,張掌柜從家中趕來,他已經從李二那裏得知了若蘭去過布店,也知道了李記胭脂鋪的事情。
這幾個月,清兒她娘的布店因着賣口脂,生意好轉了許多,前段日子結算,還得了不少錢,這讓張掌柜更加堅信了和若蘭做這生意的信心。
得知這幾天布店的情況,他不斷派人去打聽情況,都無甚結果,心裏忍不住擔憂。
如今見了若蘭,見她神色無虞,不知怎麼,自己驚慌的心竟也平靜了下來。
“姑娘今日去了李記胭脂鋪,可是發現了什麼異常?”
若蘭應禮坐下,這才回道:“今日託人打探了消息,說那口脂製作秘方並非從西北那邊傳入,”
“此話當真?不知姑娘問的人可否值得信?”
若蘭想起杜新蘭清冷淡然的模樣,雖對什麼事情都不甚在意,但是提到西北畢竟是她的故鄉,若蘭直覺她不會欺瞞自己,於是點頭道:
“那人是名門之後,以前在西北見過那口脂,定然不會認錯,而且今日我去了李記買了一盒口脂,雖然他們鋪子做了掩飾,但總覺得和我制的口脂……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