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那
奇異的冰凌花,嚴寒編織的萬花筒,不知不覺融化在溫熱的暖氣里。好像是由於學校工作的改進,暖氣加熱了,室內氣溫上升了,於是,教室的窗玻璃上再也見不着那曾經深深牽起芩芩思緒的冰花了。也許這樣上課時倒可以專心,不至於總是遐思、傻想了……
“噯,老師剛才講的什麼……”芩芩推了推蘇娜的胳膊,低聲問道。
蘇娜告訴了她……他是喜歡坐在最後一排的,可是,剛才進來時明明看見他的座位空着。難道他又像那次在大門口碰到過的那樣遲到了嗎?可沒見他進來,沒有。假如能回過頭去望一眼就好了……他好像已經有好幾天沒來了,難道出了什麼事嗎?
“這一段就講到這兒。下面……”老師咳了一聲,又敲敲黑板。芩芩猛醒過來。
“剛才,他講什麼……沒聽清……”芩芩又問蘇娜。
蘇娜奇怪地看了她一眼,把筆記本推過來……快一個星期了,傅雲祥那兒居然沒有一點動靜,他總不會這麼輕易地“放”了我的。不是尋死覓活,就是威脅強迫,大概在同他的父母商量對策吧,總得想個法子說服他才好。可是又有什麼法子可想呢?家裏人要是知道了,還不得發動一場“暴風驟雨”,而別人呢?誰能幫助你?不是有人告訴你“太晚”了么?而你又偏偏拒絕了另一個人的“憐憫”……
“下課了!還愣着幹什麼?”蘇娜沖她詭秘地撇撇嘴,“這幾天你咋的啦?”……
“瞧你那小臉兒一點笑影沒有,下巴額都尖啦!”蘇哪眯起眼打量她,“怎麼樣,現在還不到八點,不算晚,帶你到話劇院一位化妝師那兒去,她那兒有高級珍珠霜……去不去?”芩芩搖了搖頭。兩天不見,她發現蘇娜又換了一種髮型:後腦上梳起的發誓像又細又亮的金絲蜜棗。她總是那麼漂亮。漂亮得叫人羨慕;又總是那麼熱心,熱心得叫人討厭。
芩芩回過頭去朝教室的最後一排望了一眼。當然,沒有,還是沒有他。他沒有來。
她忽然生出一點希望。
“我問你一點事呀?”她鼓足了勇氣問蘇挪。
“我知道你要問什麼,”蘇挪詭秘地泛了眨眼,“你不說我也知道。”“知道什麼?”芩芩心慌了,好像被人揭穿了一個秘密。
“他好幾天沒來上課了。你在惦記他,對不對?”“誰?”“曾儲,那個水暖工。”芩芩羞澀地低下了頭。
“我也是剛聽說——他,受傷了。被人打了。一群小流氓。嗬,也真有他的,一個干仨,可到底兒架不住……”“你說什麼?”芩芩驚叫起來。
有人說就是他一直揭發的原來單位的那個領導報復他……因為市裡最近派了調查組,調查那個工廠的問題。那人眼看現在這形勢,鬥不過了,想把他打成腦震蕩,就來這一手……哎,故事長着呢,回頭有工夫再給你講,我該走啦……
“等等!”芩芩抓住了她亮晶晶的皮手妻,慌慌張張地說:“你,你知道他住在哪兒了”“這個……”蘇娜笑起來,神秘地聳了聳肩。
“好蘇挪,你一定知道……”芩芩簡直是在哀求她了。現在她覺得蘇挪一點兒也不討厭,不討厭了……
“自己去我吧!”蘇挪無可奈何地嘆了一口氣,“離這兒不遠,馬家溝一座從前老毛子的教堂對面。”“謝謝你;蘇挪,謝謝你!你真——噯,改天再談吧!”芩芩顧不上說再見,就跑出教室,一口氣衝下樓梯,躍出了大門。
夜沉沉,只有雪地的亮光,照見夜的暗影。
風凜冽,只有橫貫全城的電線,為風的奏鳴拔着和弦。
然而,夜擋不住青春的腳步。無論多麼黑,多麼晚,她要去找他,找到他。
寒風吹不滅生命的火焰。無論多麼冷,多麼遠,她要去找他,找到他,也一定能找到他。
那所古老的教堂的尖頂,在黑暗的夜空裏顯得莊嚴肅穆。沉重的鐵門緊閉,微弱的路燈照見空寂荒疏的院子裏求經踐踏的積雪。一隻殘破的銅鐘,在黑夜裏發出不規則的沉悶的響聲。
芩芩沒敢再往裏看,快快逃開了它。小時候她上學曾常常走過這裏,從那高大幽深的大廳里傳來含糊不清的讚美詩,總使她覺得壓抑和迷茫。生活是什麼呢?難道就是脆在那裏懺悔和哭泣?不,生活也許更像棲息在教堂屋頂上的那群鴿子,每天早上在陽光里象雪片一樣飛揚、舞蹈……就在這教堂不遠的地方,有一個溜冰場。雖然冰場上總是靜悄悄的,卻充滿着生命的活力——旋轉、飛翔……
“信念……”第一次見他,聽他說這個詞的時候,面容幾乎同這教堂一般神聖。可他就在這神聖的教堂對面,呵,一座小屋,芩芩掏出書包里的手電照了一下,這破舊不堪的傾斜的小屋,門口的積雪掃得乾乾淨淨,從窄小的窗子裏透出來溫暖的燈光。芩芩伸手去敲門,心不由怦怦跳起來……怎麼說呢?“來找你。”“找我幹什麼?”“不知道。”“不知道你來幹什麼?要我送你回家嗎?”“不要!”“那你來幹什麼?你很難過是嗎?我看得出來……”“不是……呵,是的,我很難過,因為聽說你病了,受傷了……我來看你……”沒有人來開門。
芩芩獃獃站了一會兒。忽然,那窄小的窗子裏飛出一陣熱鬧的鬨笑。
“真贏了嗎?”“真贏了,這還有假!我在青年宮親眼目睹,連眼睛都沒眨一眨。起初心裏直發毛,那個日本人,聽說幾年蟬聯冠軍,好厲害,棋子兒捏在手心裏就同擺弄顆石子兒差不多。咱們那位毛頭小夥子,外號火雞,初出茅廬,還嫩着哩,替他捏把汗……”“我知道那小子,有膽魄,去年東三省圍棋賽,奪了魁首。”“就是他,嘿嘿,沒成想,他真替咱們中國人長臉,坐那兒一動不動,小眼睛一眨一個主意,沒等你看清那棋是咋圍上去的,喝,對方就傻了眼,打得落花流水了……”“真棒!”“哦——小火雞萬歲!替咱們爭了這口氣!”“中國人到底兒有志氣!”“今兒過節啦!”“明媚的夏日裏,天空多麼晴朗……美麗的太陽島,多麼令人神往……”有人唱起來,用腳敲着地面伴奏。
歡聲、笑聲、歌聲,還有筷子有節奏地打着臉盆的聲音,不高明的樂器聲,聽不出是二胡還是笛子……
芩芩禁不住輕輕踮起腳尖朝窗子裏望去,屋裏有好多年輕人,正嘻嘻哈哈鬧得高興。有兩個人抱着小木凳合著那歌兒的節拍在原地跳着、轉着。而他,曾儲,靠在屋角一鋪土炕的牆上,頭上扎着繃帶,手裏卻抓着一隻口琴,送到嘴邊要吹,好像疼得咧了一下嘴,無可奈何地笑起來,用口琴輕輕敲着炕沿,打着拍子……
“獵手們,獵手們背上了心愛的獵槍……”“我們贏啦!”有人又喊。
“今天過節!”“小火雞萬歲!”“還有籃球、足球、排球、冰球呢?”曾儲突然欠起了身子,抽出一隻枕頭朝天花板扔去,“我祝中國隊統統打翻身仗!”枕頭落在他頭頂,他又把它拋上去。
“我響應……”人們七嘴八舌地嚷嚷,有人把一隻熱水瓶拋上了半空,沒按住,掉在地上,“砰——”地一聲巨響,炸了,銀色的碎片落了一地。又是一陣大笑。
“曾儲這回連開水也喝不上啦!”“假如明年的世界排球錦標賽中國隊打贏,我豁出來買兩個新的!”“先灌上一瓶生啤酒開慶祝會!”“哈哈——”他們笑得無拘無束,無憂無慮,真誠、坦率,小小的一間屋子,充滿了朝氣和熱情。好像一隻火爐,看得見那熱烈而歡快的火焰在燃燒跳躍。生活在這裏,好像又完全變成了另一種樣子,芩芩突然覺得自己是那麼羨慕他們。她很想走進去,走到他們中間去,加入他們的談話,那難道不是她一直所嚮往的嗎……
小屋通往外屋的門那兒,似乎有一個過道。她又輕輕敲了敲門,可是,仍然沒有人聽見。她猶豫了一會兒,試着拉丁拉外房的木門,門沒有插,“呀”地一聲開了。
她輕輕閃身走了進去。掩上們,解開頭巾,靠在牆上喘了一口氣。“啪——”什麼東西從天花板上掉下來,差點打在她的頭上。她抬頭看,黑糊糊的天棚什麼也看不清,大概錄一塊剝落的牆皮吧,地板的每一記跳動都會使它發顫——這是芩芩對這個低矮的平房的第一印象。
屋裏的人仍是絲毫沒有注意到門響,他們討論得緊張熱烈。芩芩不知道自己怎麼辦才好。
這與其說是一間平房,更不如說是人家家裏塔出來的一間偏房。外屋的牆是傾斜的半截的磚頭露在外面齜牙咧嘴地做着鬼臉。陰暗的牆縫呼呼往裏灌着冷風,屋角掛滿了成串的白霜。還有兩根亮晶晶樹冰往。靠近裏屋的那面牆下。有一隻爐子連着火牆,爐火很旺,燒着一壺開水。爐灶的另一頭有一隻熏得漆黑的鋁鍋,一塊砧板和一把菜刀,窗台上擱着幾隻土豆和一棵凍得梆硬的白菜……
芩芩望着它們發楞。心裏吸進了一股涼氣。她覺得鼻子有點酸酸的。
“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一個鼻音很重的男聲慢條斯理地說,“再優秀的人物,怎麼說呢?他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無論他多麼任勞任怨,鞠躬盡瘁,也不過是為了使自己的靈魂得到安慰。我在市青年宮組織的人生觀討論會上,也是這麼說的!”“我壓根兒就不同意你的這種謬論!”一個尖尖村嗓音打斷他,“照你這麼說,利他只是手段,而利己是目的羅?或者說,利他是動機,利己是潛動機羅?這是典型的市儈哲學。我認為比較完美的社會主義道德觀,應該是通常所說的‘利他’,是指從利他的動機出發去行動,在產生利他效果的同時客觀上達到了某種意義的利己。你能說馬克思、布魯諾。秋瑾這樣一些歷史上的偉人,都僅僅只是為了拯救自己的靈魂嗎?使靈魂安息的辦法多得很,可以去行善、布施,用不着冒着上絞架的危險。一顆渺小的心又怎麼會想到為大眾的利益去奮鬥呢?不信你叫阿儲說,他一定會贊成我的!”“我可當不了這個裁判!”那個熟悉的聲音響了,叫芩芩心跳。這些日子我倒是常常在想,中國過去過於強調目的,爭論來爭論去,總是‘為了什麼’,‘為了什麼’,抽象、教條又空洞。實際上,目的和實現目的的手段、方法怎麼分得開呢?人們往往通過具體的手段、方法所帶來的實際利益,來檢驗自己的目的。所以,人生意義的討論應當同社會實際和人們的具體行動結合起來。比如一棵樹,重要的是怎樣長成材;一所房子,重要的是怎樣蓋得結實、耐用。這是實事求是的態度。我比較感興趣的是人應當怎樣生活;活着,怎樣使社會變得更合理,僅僅停留在對過去的悲嘆不能使今天的祖國富強起來……
那個鼻音很重的男聲說:“可是,我卻不知為什麼總是覺得孤獨、平淡,我常常聽到從自己的靈魂中發出的同外界不協調的聲音、這恐怕是世界範圍的‘時代病’吧?誰能回答出‘生活的意義是什麼?’我看就是偉人也未必……”他們全都輕輕地、友好地笑起來。
“我認為,回答這個問題也不那麼難,重要的首先是去感受生活。”曾儲稅,“這既不是說教也不是空話,而是一個平凡的真理。為什麼在大致相同的經歷和環境中,人們對生活會有完全不同的體驗呢?可見生活的平淡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們自己本身的激情和感受。我一直這樣覺得,只有在生活的深處,在對正義和真理的追求中,我們才會發現真實、善良和美……”“好極了!”那尖尖的嗓音叫起來,他不知用什麼東西□□地敲着茶杯,“曾儲高見:我舉手贊成!”“你們又離題了!”一個嚴肅的女聲抱怨說,“每次討論經濟問題,總要扯到思想呀、政治上去,好像不談人生就活不下去了……”“那當然啦。”一個人插言,“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未經思索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言歸正傳吧。說到經濟問題,我最近倒有一個新的想法。”又一個聲音急促地說,快得好像會計在撥弄算盤,“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應該統統種西瓜,當年種,當年吃光!再不要像前些年那樣去種什麼核桃樹、柚子樹,多少年果實也到不了嘴。高積累低效率,人民獲利少,需求脫節……”“也不能全種西瓜。”曾儲反駁說:“都這樣干,那就誰也吃不着核桃和柚子了。我是主張既要種西瓜,又要種核桃的,只是希望核桃長得快些,讓我在世時也能吃到,哪怕是它第一年結的果實……”“上次你寫的那篇《對我國經濟發展的幾點建議》的文章中談到中國搞現代化的幾方面弱點和優勢,我覺得很有道理。你能不能把優勢部分着重談談。”有人發問。
“簡單說,是這樣。我們這個民族和其它東方國家一樣,比較注重群體發展,講究倫理道德。這是東方文明中值得保存的財富。西方文明則注重個體發展,講究及時行樂。東西方文明,日本結合得比較好。日本搞市場經濟,自由競爭,但同時保留了東方國家群體發展的傳統,這條路是成功的。這就是集體發展的優勢所在。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高密度的窮國、大國,繁榮昌盛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過去我們只強調集體生存,沒有引進集體競爭,這是不對的。但從國情出發,恐怕仍要堅持集體生存、集體競爭、集體富裕的國策和價值觀,摸索結構優化的道路,同時向生態農業過渡……”曾儲不慌不忙地侃侃而談。
“所以,經濟改革一定要有一個總體構思。既講大優勢和小優勢,也講避小短和避大短,對吧?”“對!”“時間不早了,今天就暫時先談到這兒吧?”那個斯文的女聲認真地說,“剛才分給各人的題目,假如沒有意見,就分頭去寫,三周后交文章,再討論。”“可是……”有人嘆了一口氣,可是,我們做這些到底有多大用處呢?我自己也懷疑。我妹妹就總挖苦我,咱們這麼辛辛苦苦,爭得口乾舌燥,怕是等不到‘四化’,自己就先‘化’了……
屋子裏頓時靜下來,大家都不說話了。芩芩只恨自己看不到他們的神情。
“是啊,很困難……”她聽到曾儲也輕輕地嘆息了一聲,“周圍的人不理解,我們自己的力量也很弱……但不管怎樣,我認為重要的不在於生活對我的態度怎樣,而在於我對生活的態度……”芩芩拽緊了圍巾……傾倒的牆、灌風的窗子、冰柱、白霜、凍土豆……重要的卻不是它們對你,而是你對它們;呵,你!你真是一個謎!
“喲,忘了,開水該平鍋了吧!”那個尖細的嗓音叫道,一聲沉重的地板咋咋響,他急急忙忙地跑出來,差點撞在芩芩身上。
“芩姐!”他忽然沖芩芩喊。
芩芩愣住了。這不是“海獅”嗎?他怎麼跑到這兒來了?
“你,怎麼也……”海獅疑惑不解地問,“你認識曾儲?”芩芩不置可否地“啊”了一聲,說:“你呢?”“來聽聽……祥哥那兒熱鬧是熱鬧,到底沒這兒有意思。”海獅直言不諱地說,“進去呀!”“我……”“誰?”曾儲的聲音從屋裏傳出來,大概他還不能下地。
“走哇!”海獅拉了她一下。
她滿臉通紅地出現在門口。撲過她眼帘的,首先是他額頭上纏的繃帶,還滲着血跡。他靠在炕頭上,蓋着一床薄薄的灰毯子,屋裏裝滿了人,除了人以外就是亂七八糟一堆又一堆的書……
“是你”她聽見他輕輕問了一句,聲音是驚訝的。當然,他沒有想到她會來,連她自己也沒有想到。
她站在那兒,不知說什麼好。
屋裏的人一個接一個站了起來,踮起腳尖悄悄退了出去。她看見他們中間有的人胸前別著白色的校徽,有的人穿着工作服,都背着沉甸甸的書包……
有一個人走到外面又迴轉來趴在曾儲耳邊輕輕說:“那件事你放心,我們已經把你的材料直接交給報社總編了,也許市委調查組的人明天就到這兒來找你……好好休息。”“沒事!”他有力地伸了伸胳膊,揮了揮拳頭,“我這人,不那麼容易趴下,可惜拳擊還沒練到家,否則也不會吃這個虧。等開春了,上江沿拜個師傅,哪天再好好收拾那些盡仗勢欺人的渾小子們!”你還會打架嗎?芩芩驚訝地抬眼看了看曾儲,他的胳膊真粗,說不定還會武術呢!看他教訓那些小流氓一定精彩,他不會屈服,一定打得更猛、頑強。芩芩喜歡勇敢的人……
他們走了,屋子裏頓時靜下來。只有開水壺仍然在爐子上有節奏地響着。
芩芩走到外屋去,在爐子裏添了一鏟煤,把爐蓋蓋上,拎着水壺走進來。她的眼光在桌上搜尋着懷子,卻看見了一隻倒扣的碗。她想把那隻碗拿起來給他倒水。
“嗬,不是。”他笑笑說,“不是這隻。”他側過身從炕裏面找出一隻搪瓷缸來,搪瓷缸外面的釉皮已經剝落,隱約可見“上山下鄉”幾個字。
她把滾燙的開水遞到他手上。
“你有這樣的缸子嗎?”他問,似乎有點沒話找話。
“沒有。”芩芩答道。她沒聽懂,再說,也確實沒有。她下鄉時發的紅寶書,足足有六套,卻沒有一隻搪瓷杯子。
“還是有一個好呀。”他沒頭沒腦地說,“什麼東西都盛過,吃過,就什麼都不在乎了。”“你是說……”“隨便打個比方。”他噗噗地吹着那開水,好像再沒有話說。
芩芩抬起眼皮悄悄打量這不到十平方米的小屋,一鋪城裏不多見的小炕,倒是收拾得光潔整齊。一張矇著塑料布的方桌,兩隻方凳,一隻大得出奇沒有刷過油漆的書架,書架頂上有一隻草綠色的帆布提箱。這些就是全部的傢具。天棚上糊着紙,斑駁的牆壁上沒有任何字畫,只有一張《世界地圖》,還有一隻舊的小提琴盒。屋角的地上有一副啞鈴、一副羽毛球拍。雖然陳設簡陋,卻可見主人興趣之廣泛。卻都是窮開心,反令人心酸。窗上拉着一塊淡藍的窗帘,像一片藍色的晴空。窗台上擺着許多個瓦盆,長着各種各樣的仙人掌。芩芩再低頭一看,靠窗的地上竟也是仙人掌。有的像一個個捏緊的拳頭,有的像鐘乳石,還有的像小刺蝟,像纏繞的古藤……
“為什麼,不種點花呢?”她問。
“仙人掌,也開花。只是開花不易,就格外地盼望它,珍惜它……”他說,“我喜歡它,倒是因為它不需要大多的水,也不用照料,生命力總那麼強……”他不再說了,朝牆那邊偏過臉去。
“頭疼,是嗎?”芩芩關切地問。她很想為他做點兒什麼,像那次釘扣子。但她沒說出來,“傷口,有關係嗎?”“沒關係。”他笑了笑、卻咧了一下嘴。
“要不要我幫你做點什麼?”芩芩不好意思地說。她又看見了那隻倒扣的白碗。
“不用了,他們剛才來,下了麵條……”芩芩用一個手指輕輕拭着碗邊上的浮灰。碗已經很舊了,有好幾道細細的裂紋,碗底結着油垢。它究竟為什麼扣着,為什麼。難道它是個古董嗎?再不就是個家器?真奇怪。你為什麼不說話?你也許很疲倦了。可是,也許……也許那天傍晚應該讓你送我回家……
忽然,芩芩的座位下面發出了一陣□□的響聲。
芩芩嚇了一跳,手一哆嗦。胳膊一伸,那隻碗就“當——”地掉到地上去了。它在地上轉了兩個圈兒,居然沒有破碎,骨碌碌鑽到桌子底下去了。“你……”曾儲突然瞪圓了眼睛,漲紅了臉,“你看多玄,就差一點兒!”他掀開毯子、自己掙扎着走下地來撿碗。他彎着身子到桌子底下摸了半天,總算把那隻碗掏出來了、他對着燈光小心翼翼地照了半天,才鬆了口氣,把它又翻過來,如在原來的地方。接着,他坐到坑上又歪着頭打量了半天,好像在鑒別一件什麼稀世珍寶。
芩芩大大地奇怪起來。她萬萬沒想到曾儲竟然會是這樣“小氣”的人。假如是一件玉雕,即使只磕碰一下,芩芩也會主動道歉的,可這只是一隻粗瓷碗。一隻碗有什麼了不起的?大不了去買一個陪你。她賭氣扭過身去看那一排仙人掌。心裏覺得有點失望。
“真對不起。”他忽然說道,一隻手使勁地抓着自己的頭髮,“沒想到……對你發火……我這個人,好激動……好動感情,改不掉……唉,算了……噢,你生氣了嗎?”“嗯?”芩芩轉過臉來,“沒,沒有。”“剛才,實在不知是怎麼回事。假如你知道這隻碗,你也許……就不會怪我了……讓我為自己辯護一次吧……”他的聲音很低,有點難為清,“一個人常常要做錯事,隨時隨地都可能……”這隻平常的碗還有什麼故事?說真的,假如我沒有無意中把它推到地上去,你是什麼也不會告訴我的。我寧可你對我發脾氣,也要感謝地板上來回竄動的耗子弄出來的那一記響聲的……
他的眼睛望着窗台上的仙人掌,好像看見了童年時追逐奔跑過的樹林和山崗……
“你也許不知道,我並不是東北人,十六歲以前,我一直在蘇北的一個小鎮上。大概是人們說的命不好,我母親在我三歲的時候就得病死了。很快來了一個后媽,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後,待我很不好。每次吃飯,她都在飯桌下用腳跟她的孩子,讓他們快點吃,吃得多些,有好東西也總是偷偷地給他們留起來。起初我不知道,後來她的孩子自己對我說了,我的自尊心就受到了傷害。我每天要去割草來餵鵝,全家的燒柴都歸我一個人到山上去歡,砍了再擔回來,我長到十二歲,還沒有穿過一雙新鞋。但是,我讀書一直很用功。十四歲那年,我考上了縣中,就搬出家到學校里去住了。那時候只要考試成績好,就有助學金,我用助學金交學費。每年寒暑假,就出去幫人家做工、背纖、撐船、卸貨、打石子……什麼都干。學校老師的心腸挺好,每個學期都發給我助學金,這樣我每月吃飯的錢就差不多夠了……呵,這個開場白太長了,你該厭煩了吧?”“不……”芩芩只希望他講下去。
“有一年過五一節,同學們都回家了,我無家可回。一個同學沒有路費,我把身上僅有的七毛錢都給了他。偏偏不知什麼人偷走了我的飯菜票,我連吃飯的錢也沒有了,而找遍全校,一個認識的同學也沒留校度假,縣城的同學家,我又不願去。我就只好餓着肚子在教室里坐着,後來抱着一點僥倖心理翻着自己的抽屜,忽然,從一個本子裏掉出來一個硬幣,我一看是五分錢,真是高興極了。我趕快跑到街上的一個小飯店,用這五分錢買了二兩白米飯,我很餓,恨不得一口都吞到肚子裏去。我吃了兩口,想起飯店裏常常有一個桶裝着不要錢的鹹菜湯,可是找找那桶又沒有。我就端着碗走過去問服務員:大嬸,有清湯沒有?她看了我一眼,指指後院。我走出去一看,後院裏桶倒是有一隻,盛着淚水……我當時又氣又恨,從小沒娘的孩子脾氣總是倔的,不像現在,經過許多年的坎坷,硬是給磨圓了許多。那時我覺得自己受了侮辱,我受不了這樣的奚落,儘管肚子餓得咕咕直叫,卻走到那個服務員面前,‘啪’地把一碗飯全扣在桌上了,然後昂着脖子走了出去。我剛剛走出飯店門口,又餓又氣又急就昏倒在地上。等我醒過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躺在馬路旁邊的一塊石板上,一個老頭端着一碗餛飩守在我的身邊,正一口一口地喂我。他的指甲很長,衣服也很被、很臟。我認得他,他是這一帶的乞丐,是被媳婦從家裏趕出來的……我喝着那一毛錢一碗的餛飩湯,眼淚撲簌簌落在碗裏。我猛地爬起來給他磕了一個頭,把這隻碗夾在懷裏,一邊哭一邊跑了……從此以後,這隻碗就留在我身邊……我常常想,生活大概也是這樣,有壞人也有好人,既不像我們原先想像的那麼好,也不像後來在一度的絕望中認為的那麼壞。人類社會走了幾千年,走到今天,總是在善與惡的搏鬥中交替進行……我忘不了那個乞丐,他教我懂得了生活……”真沒想到一個平平常常的碗裏盛着深奧的哲理,也沒想到你會有那樣凄苦的童年。假如換了一個人會怎麼樣?會讓那一桶泔水把整個世界都看得渾渾沌沌?五分錢一碗白米飯,天哪,你有過這樣的日子,我比你幸福多了。不,也許應該說,你比我幸福。因為你受了那麼多的苦難,還保留了一顆美好的心。你為什麼沒有墮落?沒有沉淪呢?後來你是怎麼活過來的?不要迴避我的目光,假如你不討厭我,把一切都告訴我吧。我願意在這裏坐到天明……
“後來……”她問。她恍恍惚惚好像跟他來到了那沒有見過的貧瘠的蘇北……
“後來,反正就是這樣……沒什麼好說的了。”他戛然止住了話頭,似乎除了這隻碗以外,再不願多說一句。
“你怎麼來了東北?”“也很簡單……到中學二年級那年,我的一個親舅舅,知道了我的境況,就把我接到他這兒來讀書。他是個技術員,大學畢業分配到東北來工作的,在這裏安了家。他教我溜冰。給我買書,那是我一生中最愉快的兩年……”他的眼睛裏放出了光彩,卻轉瞬即逝了,“後來就‘*****’了……我下了鄉,剛下鄉的第二年,舅舅的工廠就內遷了,離開了哈爾濱。我在農場種了幾年地,工農兵學員當然不夠格,辦返城也沒條件,直到七六年才招工回城。其實在農場干也不壞,我是想研究國營農場的經營管理的,可是,偏偏和分場長不對勁兒,他千方百計幫我找的門子,讓招工的把我‘趕’回城裏了,何況那時,我的先前的女朋友,也催我回城……就是這樣,三分鐘履歷,不是沒什麼好說的嗎?”他說得多麼輕鬆、自在。十年的辛酸,都在輕輕一笑中煙消雲散了。
“那你……沒考大學什麼的嗎?”芩芩問。這是她一直憋在心裏的一個疑團。
“嘿嘿,”他笑起來,“我這人大概生來倒霉。七七年、七八年兩年招生我還關着,沒趕上。去年是最後一年,頭兩天考得還挺順利,第三天一大早出門,一邊騎車一邊還在背題兒,沒留神撞上了一個老太太,坐在馬路上起不來了。想溜掉吧,到底兒不忍心,於是,送她上醫院。等完了事再趕去考場,打下課鈴了……”芩芩緊緊咬着嘴唇,許久沒作聲。在她的生活里,還沒有見過曾儲這樣的人。沒有!傅雲祥是一個走運的人,而他,卻是一個不走運的人。她真要為他的不幸痛哭、吶喊、憤怒地呼籲。生活就是這樣不分青紅皂白地把每一個“契機”,不公平地分配給人,造成了社會的“內分泌紊亂”。而他,一個嘗過人世間冷遇的人,竟然還對生活抱着這樣的熱情。如果不是芩芩親眼見到,她一定會以為這是小說……
夜很靜了,遠處火車汽笛的鳴叫隱隱傳來。時間很晚了,你該走了。為什麼還不願走?你心裏不是有許多話要對他說嗎?他吃過那麼多苦,一定什麼樣的重負都能承擔。告訴他吧,他會告訴你今後的路怎麼走……
他伸手抓過桌上的鬧鐘,咔咔地上弦。他在提醒你該走了。他很疲倦了,頭上的繃帶還滲着血。可他那雙烏黑的眼睛裏沒有愁容。難道在這雙眼睛裏,生活給予他所有的憂患都在一片寬廣的視野里化作了遠方的希冀;“真抱歉,今天不能送你回家了……”他把鬧鐘放在桌上,“你對經濟問題感興趣嗎?假如……”“不!”芩芩站起來,“你真是個傻瓜!”她想喊,“我對什麼也不感興趣。感興趣的只是你,你!你是一個謎,我要把你解開!就為了你告訴我那棵樹的價值,我也要給你講故事,講一個照相館的故事、一個餛飩店的故事、一個集市貿易的故事、一個……算了吧,我算什麼?我那一切一切的悲哀、一切一切的痛苦加起來的總和,還裝不滿你的一隻碗。我還有什麼值得訴說的憂傷呢?人們總以為自己很苦、很不幸,不停地抱怨、哀嘆……豈知這世上,最不幸的是那些無處可以訴說自己痛苦的人……”“再見!”芩芩低聲說,看着自己錚亮的皮鞋尖,她的聲音顫抖了。
“如果你需要我……”她在心裏無聲地說。嘴唇動了一下,又緊緊抿上了。
門在身後“呀”地關上了。小屋溫暖的燈光,從窄小的窗子裏射出去,在黑暗的小衚衕里閃耀。教堂那巨大的暗影,在晴朗的夜空裏,依然莊嚴肅穆,只是在那微弱的燈光下,失掉了先前的神秘。
“信念……呵,信仰……”芩芩對自己說,“無論如何,生活總不應是跪在上帝面前祈禱和乞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