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東坡雪堂(1)

第一章 東坡雪堂(1)

[筆下文學Www.bxwx.net]

臣去歲奏乞下發運司於江東、淮南豐熟近便處,糴米五十萬石,準備浙西災傷州、軍般運兌撥,出糶賑濟。尋蒙聖恩行下,雲,已降指揮令發運司兌撥,令起上供並封樁等錢一百萬貫,趁時糴賣斛斗封樁淮備移用。送戶部,依已得指揮,余依浙西鈴轄司所奏施行。聖旨既下,本路具聞,農民欣戴,始有生意。而發運司官吏,全不上體仁聖恤民之意,奏稱淮南、江東米價高貴,不肯收糴。勘會浙西去歲米價,例皆高貴,杭州亦是七十足錢收糴壹斗,雖是貴糴,猶勝於無米,坐視民死。今來發運司官吏,親被聖旨,全不依應施行,只以米貴為詞,更不收糴,使聖主已行之命,頓成空言,饑民待哺之心,中塗失望。卻便指准前年朝旨所撥上供米二千萬石,與本路內出糶不盡米一十六萬七千石有零,充填今來五十萬石數目外,只乞於上供米內更截撥二十萬石,與本路相兼出糶。切緣上件出糶不盡米一十六萬七千餘石,久已樁在本路。臣元奏乞於發運司糴五十萬石之時,已是指准上件米數支用外,合更要五十萬石。今來運司卻將前件聖恩折充今年所賜,吏民聞之,何由心服。臣已累具執奏,未奉朝旨。今來親見數州水災如此,飢殍之勢,極可憂畏。既忝近侍,理合奏聞。豈取為已去官,遺患後人,更不任責。伏望聖慈察臣微誠,垂愍一方,特賜指揮,發運司依元降指揮,除已截撥二十方石外,更兌撥三十萬石與浙西諸州充出糶借貸。如發運司去年元不收糴,無可兌撥,即乞一面截留上供米充滿五十萬石數目,卻令發運司將封樁一百萬貫錢候今年秋熟日收糴填還。若朝廷不以臣言為然,待饑饉疾疫大作,方行賑濟,即恐須於別路運致錢米,累雖百萬,亦恐不及於事。謹錄奏聞,伏候敕旨。

貼黃。發運司奏云:“淮南、宿、毫等州災傷,米價高處七十七文,江東米價高處七十文。”切緣臣元奏,乞於豐熟近便處收糴。訪聞揚、楚之間,谷熟米賤,今來發運司卻引宿、毫等州米價最高處,以拒塞朝旨,顯非仁聖勤恤及臣元奏乞本意。

又貼黃。若依發運司所奏,將出糶不盡一十六萬七千有餘石充數外,猶合撥三十四萬石,方滿五十萬數。今來只撥二十萬石,顯虧元降聖旨一十四萬石。而況上件出祟不盡米,已系前年聖恩所賜發,運司不合指准充數,顯虧三十萬石。

又貼黃。如蒙施行,乞下轉運司多撥數目,與蘇、湖州。如台賑濟,更不拘去年放稅分數施行。

又貼黃。若行下有司,反覆住滯,必不及事。只乞斷自聖心,速降指揮。

此乃是蘇軾《再乞發運司應副浙西米狀》。細細讀後便可知蘇東坡始終以民生社稷為重,忍辱負重,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蘇東坡這個歷史人物之所以擁有千年魅力,不只是他精妙絕倫的詞賦書畫,更重要的是其偉大高尚人格。

宋元豐三年六月,蘇軾家眷趕至黃州,因蘇軾俸祿不足以養活全家,蘇家日益困匱,只得舉家農桑植墾,經好友馬正卿竭力相助,蒙黃州知府徐大受(字君猷)恩准,蘇軾求得黃州城東山坡上一片故營防廢圃,約莫數十畝。蘇軾躬耕其中。營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闢之勞,筋力殆盡,開始了一代文豪貶謫生涯最艱辛時刻,但同時也開始了其人生之中最愜意時光,名揚千古的“蘇東坡”之名亦是始自“東坡雪堂”落成。

且說這一日,蘇公率蘇仁、蘇邁等人在東坡菜圃揮鋤翻土,卻見自坡下上來一干人等,近得自家菜圃旁,交頭議論,不知做甚。蘇公詫異,遂擱下鋤頭,探頭張望,來人約莫有七八個。蘇仁見得,亦擱下鋤頭,疑惑道:“不知他等是何人?”蘇公搖頭道:“不知是誰。”蘇仁不以為然道:“不過是些閑人,來看老爺的菜。”待眾人稍近一些,蘇公辨認道:“蘇仁,你且看那其中似有臨江書院先生齊禮信,另有黃州府團練使韋公平韋大人、提舉常平鹽茶司李廉正李大人等人。”蘇仁細看,點頭道:“想必是來探望老爺的。”主僕遂放下鋤頭,迎將而去。

那齊禮信望見蘇公,遂與人言語,急急跑將過來,拱手施禮。蘇公急忙還禮,問道:“齊先生何故來得?”齊禮信道:“齊某適才碰巧逢得蔡大人等,遂一同前來拜會蘇大人。”蘇公一愣,道:“蔡大人?”齊禮信急忙指點道:“便是通判蔡真卿蔡大人。”蘇公順勢望去,卻見來客當先之人,約莫三十四五,身着錦衣,儀錶堂堂。此人乃是新任黃州通判,姓蔡,名真卿,字歸人。蘇公急忙上前,拱手施禮道:“蘇軾見過蔡大人。”

那蔡真卿望着蘇公,葛衣芒履,分明是個農夫,頗為詫異,又望左右韋公平、李廉正,遲疑半晌,道:“蔡某仰慕蘇大人久矣,恨無緣相見,此番任黃州通判知事,已有四月,因公事繁雜,無有時機來拜訪蘇學士,還望見諒。昨夜在得閑齋詩會,聞知蘇大人近在東坡,今日特來相見。”蘇公忙道:“蔡大人如此言語,蘇某甚是惶恐。”那廂韋公平淡然一笑,道:“蘇大人如今已是農家老翁矣。”李廉正面有傷感之情,幽然嘆道:“難得蘇大人如此勤懇,種得如此多瓜果菜蔬,李某雖出身農家,卻不知點種植苗之事了。”蘇公聽得,淡然一笑,道:“蘇某哪裏省得這些,亦是跟左鄰右舍學得,聊以餬口。”韋公平滿面堆笑道:“今到東坡雪堂,蔡大人何不賦詩一首?”蔡真卿聞聽,連連擺手,道:“有蘇大人在此,真卿焉敢賦詩。”

蘇公苦笑一聲,道:“蔡大人言過了,今日東坡樵蘇不爨、牛衣歲月,只求養家餬口,哪裏還有那些閑情逸趣。”蔡真卿一時語塞,那廂韋公平不由嘆息一聲,低聲道:“兀自難為蘇大人了。”蔡真卿面有愧色,微微嘆息,遂引眾入園觀菜,后喚過一名隨從,令他取紋銀二十兩,暗中送與蘇公家眷,並囑咐其不可聲張,隨從唯喏。后蘇公聞知此事,心中甚是感激。

觀罷東坡菜園,齊禮信盛情邀請蔡真卿前往臨江書院,並邀蘇公作陪,蘇公不便推辭,只得隨行。一行人眾將近學院,卻見得道旁有三個孩童同在追打嬉戲,其中一個男孩,約莫四五歲,長得憨頭虎腦,只顧躲避同伴,不曾見得道中行人,奔走勢頭甚急,一頭正撞上蔡真卿。蔡真卿一個踉蹌,後退兩三步。左右隨從見得,齊上前來呵斥那男孩。一名隨從甚是憤怒,揪過孩童,揮手便打。蔡真卿見狀,急忙阻攔,並叱責那隨從道:“如此年幼孩童,你怎狠心打他?若是你家兒子,又當如何?尊老愛幼,乃立身之德也。”那隨從急忙縮回手,低頭不語。

蔡真卿輕撫孩童面頰,微笑道:“小子叫甚名?”那孩童望着蔡真卿,頗為驚恐,並不答話,掙脫開跑了。一旁的書院先生齊禮信道:“這小子乃是孔家莊孔六的兒子,喚作孔憫心。”蔡真卿似有所思,幽然嘆道:“為人當常懷憐憫之心。這小子長得好生可愛!”眾人唯喏。蔡真卿又語重心長道:“我等官吏,身着之一絲一縷,飲食之一米一粟,皆是百姓辛勤勞作所得。飲水思源,為人者,當不忘本。今日為官吏,便趾高氣揚、作威作福、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忘卻為官為人之根本!如此,則上負聖恩,下違民意,他日必遭百姓唾棄。”

后側蘇公暗自驚嘆:“蔡真卿此番言語說的極是!何謂為官之根本?今我大宋官吏多如牛毛,又有幾人思索過此等話語?個個只求自己高官厚祿,飛黃騰達,奢華淫樂,哪裏顧及百姓的草舍、糠糧、病疾?若我大宋官吏皆如蔡真卿這般,心中挂念社稷百姓,何愁我大宋不國富民強?只是可惜……”蘇公感慨不已,但心中又不免有一絲欣慰。

[筆下文學Www.bxwx.net]

臣去歲奏乞下發運司於江東、淮南豐熟近便處,糴米五十萬石,準備浙西災傷州、軍般運兌撥,出糶賑濟。尋蒙聖恩行下,雲,已降指揮令發運司兌撥,令起上供並封樁等錢一百萬貫,趁時糴賣斛斗封樁淮備移用。送戶部,依已得指揮,余依浙西鈴轄司所奏施行。聖旨既下,本路具聞,農民欣戴,始有生意。而發運司官吏,全不上體仁聖恤民之意,奏稱淮南、江東米價高貴,不肯收糴。勘會浙西去歲米價,例皆高貴,杭州亦是七十足錢收糴壹斗,雖是貴糴,猶勝於無米,坐視民死。今來發運司官吏,親被聖旨,全不依應施行,只以米貴為詞,更不收糴,使聖主已行之命,頓成空言,饑民待哺之心,中塗失望。卻便指准前年朝旨所撥上供米二千萬石,與本路內出糶不盡米一十六萬七千石有零,充填今來五十萬石數目外,只乞於上供米內更截撥二十萬石,與本路相兼出糶。切緣上件出糶不盡米一十六萬七千餘石,久已樁在本路。臣元奏乞於發運司糴五十萬石之時,已是指准上件米數支用外,合更要五十萬石。今來運司卻將前件聖恩折充今年所賜,吏民聞之,何由心服。臣已累具執奏,未奉朝旨。今來親見數州水災如此,飢殍之勢,極可憂畏。既忝近侍,理合奏聞。豈取為已去官,遺患後人,更不任責。伏望聖慈察臣微誠,垂愍一方,特賜指揮,發運司依元降指揮,除已截撥二十方石外,更兌撥三十萬石與浙西諸州充出糶借貸。如發運司去年元不收糴,無可兌撥,即乞一面截留上供米充滿五十萬石數目,卻令發運司將封樁一百萬貫錢候今年秋熟日收糴填還。若朝廷不以臣言為然,待饑饉疾疫大作,方行賑濟,即恐須於別路運致錢米,累雖百萬,亦恐不及於事。謹錄奏聞,伏候敕旨。

貼黃。發運司奏云:“淮南、宿、毫等州災傷,米價高處七十七文,江東米價高處七十文。”切緣臣元奏,乞於豐熟近便處收糴。訪聞揚、楚之間,谷熟米賤,今來發運司卻引宿、毫等州米價最高處,以拒塞朝旨,顯非仁聖勤恤及臣元奏乞本意。

又貼黃。若依發運司所奏,將出糶不盡一十六萬七千有餘石充數外,猶合撥三十四萬石,方滿五十萬數。今來只撥二十萬石,顯虧元降聖旨一十四萬石。而況上件出祟不盡米,已系前年聖恩所賜發,運司不合指准充數,顯虧三十萬石。

又貼黃。如蒙施行,乞下轉運司多撥數目,與蘇、湖州。如台賑濟,更不拘去年放稅分數施行。

又貼黃。若行下有司,反覆住滯,必不及事。只乞斷自聖心,速降指揮。

此乃是蘇軾《再乞發運司應副浙西米狀》。細細讀後便可知蘇東坡始終以民生社稷為重,忍辱負重,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蘇東坡這個歷史人物之所以擁有千年魅力,不只是他精妙絕倫的詞賦書畫,更重要的是其偉大高尚人格。

宋元豐三年六月,蘇軾家眷趕至黃州,因蘇軾俸祿不足以養活全家,蘇家日益困匱,只得舉家農桑植墾,經好友馬正卿竭力相助,蒙黃州知府徐大受(字君猷)恩准,蘇軾求得黃州城東山坡上一片故營防廢圃,約莫數十畝。蘇軾躬耕其中。營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闢之勞,筋力殆盡,開始了一代文豪貶謫生涯最艱辛時刻,但同時也開始了其人生之中最愜意時光,名揚千古的“蘇東坡”之名亦是始自“東坡雪堂”落成。

且說這一日,蘇公率蘇仁、蘇邁等人在東坡菜圃揮鋤翻土,卻見自坡下上來一干人等,近得自家菜圃旁,交頭議論,不知做甚。蘇公詫異,遂擱下鋤頭,探頭張望,來人約莫有七八個。蘇仁見得,亦擱下鋤頭,疑惑道:“不知他等是何人?”蘇公搖頭道:“不知是誰。”蘇仁不以為然道:“不過是些閑人,來看老爺的菜。”待眾人稍近一些,蘇公辨認道:“蘇仁,你且看那其中似有臨江書院先生齊禮信,另有黃州府團練使韋公平韋大人、提舉常平鹽茶司李廉正李大人等人。”蘇仁細看,點頭道:“想必是來探望老爺的。”主僕遂放下鋤頭,迎將而去。

那齊禮信望見蘇公,遂與人言語,急急跑將過來,拱手施禮。蘇公急忙還禮,問道:“齊先生何故來得?”齊禮信道:“齊某適才碰巧逢得蔡大人等,遂一同前來拜會蘇大人。”蘇公一愣,道:“蔡大人?”齊禮信急忙指點道:“便是通判蔡真卿蔡大人。”蘇公順勢望去,卻見來客當先之人,約莫三十四五,身着錦衣,儀錶堂堂。此人乃是新任黃州通判,姓蔡,名真卿,字歸人。蘇公急忙上前,拱手施禮道:“蘇軾見過蔡大人。”

那蔡真卿望着蘇公,葛衣芒履,分明是個農夫,頗為詫異,又望左右韋公平、李廉正,遲疑半晌,道:“蔡某仰慕蘇大人久矣,恨無緣相見,此番任黃州通判知事,已有四月,因公事繁雜,無有時機來拜訪蘇學士,還望見諒。昨夜在得閑齋詩會,聞知蘇大人近在東坡,今日特來相見。”蘇公忙道:“蔡大人如此言語,蘇某甚是惶恐。”那廂韋公平淡然一笑,道:“蘇大人如今已是農家老翁矣。”李廉正面有傷感之情,幽然嘆道:“難得蘇大人如此勤懇,種得如此多瓜果菜蔬,李某雖出身農家,卻不知點種植苗之事了。”蘇公聽得,淡然一笑,道:“蘇某哪裏省得這些,亦是跟左鄰右舍學得,聊以餬口。”韋公平滿面堆笑道:“今到東坡雪堂,蔡大人何不賦詩一首?”蔡真卿聞聽,連連擺手,道:“有蘇大人在此,真卿焉敢賦詩。”

蘇公苦笑一聲,道:“蔡大人言過了,今日東坡樵蘇不爨、牛衣歲月,只求養家餬口,哪裏還有那些閑情逸趣。”蔡真卿一時語塞,那廂韋公平不由嘆息一聲,低聲道:“兀自難為蘇大人了。”蔡真卿面有愧色,微微嘆息,遂引眾入園觀菜,后喚過一名隨從,令他取紋銀二十兩,暗中送與蘇公家眷,並囑咐其不可聲張,隨從唯喏。后蘇公聞知此事,心中甚是感激。

觀罷東坡菜園,齊禮信盛情邀請蔡真卿前往臨江書院,並邀蘇公作陪,蘇公不便推辭,只得隨行。一行人眾將近學院,卻見得道旁有三個孩童同在追打嬉戲,其中一個男孩,約莫四五歲,長得憨頭虎腦,只顧躲避同伴,不曾見得道中行人,奔走勢頭甚急,一頭正撞上蔡真卿。蔡真卿一個踉蹌,後退兩三步。左右隨從見得,齊上前來呵斥那男孩。一名隨從甚是憤怒,揪過孩童,揮手便打。蔡真卿見狀,急忙阻攔,並叱責那隨從道:“如此年幼孩童,你怎狠心打他?若是你家兒子,又當如何?尊老愛幼,乃立身之德也。”那隨從急忙縮回手,低頭不語。

蔡真卿輕撫孩童面頰,微笑道:“小子叫甚名?”那孩童望着蔡真卿,頗為驚恐,並不答話,掙脫開跑了。一旁的書院先生齊禮信道:“這小子乃是孔家莊孔六的兒子,喚作孔憫心。”蔡真卿似有所思,幽然嘆道:“為人當常懷憐憫之心。這小子長得好生可愛!”眾人唯喏。蔡真卿又語重心長道:“我等官吏,身着之一絲一縷,飲食之一米一粟,皆是百姓辛勤勞作所得。飲水思源,為人者,當不忘本。今日為官吏,便趾高氣揚、作威作福、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忘卻為官為人之根本!如此,則上負聖恩,下違民意,他日必遭百姓唾棄。”

后側蘇公暗自驚嘆:“蔡真卿此番言語說的極是!何謂為官之根本?今我大宋官吏多如牛毛,又有幾人思索過此等話語?個個只求自己高官厚祿,飛黃騰達,奢華淫樂,哪裏顧及百姓的草舍、糠糧、病疾?若我大宋官吏皆如蔡真卿這般,心中挂念社稷百姓,何愁我大宋不國富民強?只是可惜……”蘇公感慨不已,但心中又不免有一絲欣慰。

[筆下文學Www.bxwx.net]

臣去歲奏乞下發運司於江東、淮南豐熟近便處,糴米五十萬石,準備浙西災傷州、軍般運兌撥,出糶賑濟。尋蒙聖恩行下,雲,已降指揮令發運司兌撥,令起上供並封樁等錢一百萬貫,趁時糴賣斛斗封樁淮備移用。送戶部,依已得指揮,余依浙西鈴轄司所奏施行。聖旨既下,本路具聞,農民欣戴,始有生意。而發運司官吏,全不上體仁聖恤民之意,奏稱淮南、江東米價高貴,不肯收糴。勘會浙西去歲米價,例皆高貴,杭州亦是七十足錢收糴壹斗,雖是貴糴,猶勝於無米,坐視民死。今來發運司官吏,親被聖旨,全不依應施行,只以米貴為詞,更不收糴,使聖主已行之命,頓成空言,饑民待哺之心,中塗失望。卻便指准前年朝旨所撥上供米二千萬石,與本路內出糶不盡米一十六萬七千石有零,充填今來五十萬石數目外,只乞於上供米內更截撥二十萬石,與本路相兼出糶。切緣上件出糶不盡米一十六萬七千餘石,久已樁在本路。臣元奏乞於發運司糴五十萬石之時,已是指准上件米數支用外,合更要五十萬石。今來運司卻將前件聖恩折充今年所賜,吏民聞之,何由心服。臣已累具執奏,未奉朝旨。今來親見數州水災如此,飢殍之勢,極可憂畏。既忝近侍,理合奏聞。豈取為已去官,遺患後人,更不任責。伏望聖慈察臣微誠,垂愍一方,特賜指揮,發運司依元降指揮,除已截撥二十方石外,更兌撥三十萬石與浙西諸州充出糶借貸。如發運司去年元不收糴,無可兌撥,即乞一面截留上供米充滿五十萬石數目,卻令發運司將封樁一百萬貫錢候今年秋熟日收糴填還。若朝廷不以臣言為然,待饑饉疾疫大作,方行賑濟,即恐須於別路運致錢米,累雖百萬,亦恐不及於事。謹錄奏聞,伏候敕旨。

貼黃。發運司奏云:“淮南、宿、毫等州災傷,米價高處七十七文,江東米價高處七十文。”切緣臣元奏,乞於豐熟近便處收糴。訪聞揚、楚之間,谷熟米賤,今來發運司卻引宿、毫等州米價最高處,以拒塞朝旨,顯非仁聖勤恤及臣元奏乞本意。

又貼黃。若依發運司所奏,將出糶不盡一十六萬七千有餘石充數外,猶合撥三十四萬石,方滿五十萬數。今來只撥二十萬石,顯虧元降聖旨一十四萬石。而況上件出祟不盡米,已系前年聖恩所賜發,運司不合指准充數,顯虧三十萬石。

又貼黃。如蒙施行,乞下轉運司多撥數目,與蘇、湖州。如台賑濟,更不拘去年放稅分數施行。

又貼黃。若行下有司,反覆住滯,必不及事。只乞斷自聖心,速降指揮。

此乃是蘇軾《再乞發運司應副浙西米狀》。細細讀後便可知蘇東坡始終以民生社稷為重,忍辱負重,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蘇東坡這個歷史人物之所以擁有千年魅力,不只是他精妙絕倫的詞賦書畫,更重要的是其偉大高尚人格。

宋元豐三年六月,蘇軾家眷趕至黃州,因蘇軾俸祿不足以養活全家,蘇家日益困匱,只得舉家農桑植墾,經好友馬正卿竭力相助,蒙黃州知府徐大受(字君猷)恩准,蘇軾求得黃州城東山坡上一片故營防廢圃,約莫數十畝。蘇軾躬耕其中。營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闢之勞,筋力殆盡,開始了一代文豪貶謫生涯最艱辛時刻,但同時也開始了其人生之中最愜意時光,名揚千古的“蘇東坡”之名亦是始自“東坡雪堂”落成。

且說這一日,蘇公率蘇仁、蘇邁等人在東坡菜圃揮鋤翻土,卻見自坡下上來一干人等,近得自家菜圃旁,交頭議論,不知做甚。蘇公詫異,遂擱下鋤頭,探頭張望,來人約莫有七八個。蘇仁見得,亦擱下鋤頭,疑惑道:“不知他等是何人?”蘇公搖頭道:“不知是誰。”蘇仁不以為然道:“不過是些閑人,來看老爺的菜。”待眾人稍近一些,蘇公辨認道:“蘇仁,你且看那其中似有臨江書院先生齊禮信,另有黃州府團練使韋公平韋大人、提舉常平鹽茶司李廉正李大人等人。”蘇仁細看,點頭道:“想必是來探望老爺的。”主僕遂放下鋤頭,迎將而去。

那齊禮信望見蘇公,遂與人言語,急急跑將過來,拱手施禮。蘇公急忙還禮,問道:“齊先生何故來得?”齊禮信道:“齊某適才碰巧逢得蔡大人等,遂一同前來拜會蘇大人。”蘇公一愣,道:“蔡大人?”齊禮信急忙指點道:“便是通判蔡真卿蔡大人。”蘇公順勢望去,卻見來客當先之人,約莫三十四五,身着錦衣,儀錶堂堂。此人乃是新任黃州通判,姓蔡,名真卿,字歸人。蘇公急忙上前,拱手施禮道:“蘇軾見過蔡大人。”

那蔡真卿望着蘇公,葛衣芒履,分明是個農夫,頗為詫異,又望左右韋公平、李廉正,遲疑半晌,道:“蔡某仰慕蘇大人久矣,恨無緣相見,此番任黃州通判知事,已有四月,因公事繁雜,無有時機來拜訪蘇學士,還望見諒。昨夜在得閑齋詩會,聞知蘇大人近在東坡,今日特來相見。”蘇公忙道:“蔡大人如此言語,蘇某甚是惶恐。”那廂韋公平淡然一笑,道:“蘇大人如今已是農家老翁矣。”李廉正面有傷感之情,幽然嘆道:“難得蘇大人如此勤懇,種得如此多瓜果菜蔬,李某雖出身農家,卻不知點種植苗之事了。”蘇公聽得,淡然一笑,道:“蘇某哪裏省得這些,亦是跟左鄰右舍學得,聊以餬口。”韋公平滿面堆笑道:“今到東坡雪堂,蔡大人何不賦詩一首?”蔡真卿聞聽,連連擺手,道:“有蘇大人在此,真卿焉敢賦詩。”

蘇公苦笑一聲,道:“蔡大人言過了,今日東坡樵蘇不爨、牛衣歲月,只求養家餬口,哪裏還有那些閑情逸趣。”蔡真卿一時語塞,那廂韋公平不由嘆息一聲,低聲道:“兀自難為蘇大人了。”蔡真卿面有愧色,微微嘆息,遂引眾入園觀菜,后喚過一名隨從,令他取紋銀二十兩,暗中送與蘇公家眷,並囑咐其不可聲張,隨從唯喏。后蘇公聞知此事,心中甚是感激。

觀罷東坡菜園,齊禮信盛情邀請蔡真卿前往臨江書院,並邀蘇公作陪,蘇公不便推辭,只得隨行。一行人眾將近學院,卻見得道旁有三個孩童同在追打嬉戲,其中一個男孩,約莫四五歲,長得憨頭虎腦,只顧躲避同伴,不曾見得道中行人,奔走勢頭甚急,一頭正撞上蔡真卿。蔡真卿一個踉蹌,後退兩三步。左右隨從見得,齊上前來呵斥那男孩。一名隨從甚是憤怒,揪過孩童,揮手便打。蔡真卿見狀,急忙阻攔,並叱責那隨從道:“如此年幼孩童,你怎狠心打他?若是你家兒子,又當如何?尊老愛幼,乃立身之德也。”那隨從急忙縮回手,低頭不語。

蔡真卿輕撫孩童面頰,微笑道:“小子叫甚名?”那孩童望着蔡真卿,頗為驚恐,並不答話,掙脫開跑了。一旁的書院先生齊禮信道:“這小子乃是孔家莊孔六的兒子,喚作孔憫心。”蔡真卿似有所思,幽然嘆道:“為人當常懷憐憫之心。這小子長得好生可愛!”眾人唯喏。蔡真卿又語重心長道:“我等官吏,身着之一絲一縷,飲食之一米一粟,皆是百姓辛勤勞作所得。飲水思源,為人者,當不忘本。今日為官吏,便趾高氣揚、作威作福、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忘卻為官為人之根本!如此,則上負聖恩,下違民意,他日必遭百姓唾棄。”

后側蘇公暗自驚嘆:“蔡真卿此番言語說的極是!何謂為官之根本?今我大宋官吏多如牛毛,又有幾人思索過此等話語?個個只求自己高官厚祿,飛黃騰達,奢華淫樂,哪裏顧及百姓的草舍、糠糧、病疾?若我大宋官吏皆如蔡真卿這般,心中挂念社稷百姓,何愁我大宋不國富民強?只是可惜……”蘇公感慨不已,但心中又不免有一絲欣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蘇東坡斷案傳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蘇東坡斷案傳奇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章 東坡雪堂(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