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食馬不飲酒,傷身
“公子,那就是我的馬。”藍衣大漢驚呼道。
李重華順着其手望去,大鍋一丈遠的地方,只有一個馬頭在一片血水裏,馬皮被幾個衣無遮攔的流民裹在身上。
李重華輕瞥藍衣大漢一眼,真難為你,這樣都能認出你的馬來。
流民聽到聲音,盡都望了過來,面容枯槁,不少人臉上好似餓的只剩張皮,令人驚目,李重華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被狠狠一擊。
流民見到一群衣着華貴,騎着高大馬匹的人,人群一陣喧嘩,面上露出恐懼之色,盡都往後退了兩步。
十幾個精壯漢子反而逆流而行,走到人群前面直視李重華等人,坦坦蕩蕩,毫無畏懼。
趙雲微眯雙眼,聲調聽不出意味:“就是你們幾人偷了我們的馬?”
為首的漢子踏出一步,凜然道:“狗盜之事不加於人,正是小人偷得貴人的馬,要殺要剮任憑處置。”
人群聽到漢子的話又是一陣喧鬧,竟往前走了兩步,神情緊張的望着李重華等人。
其餘十幾個漢子一同走到為首漢子身邊,齊聲道:
“我們一起偷的,要懲罰,何必只嚴懲竹大哥一人。”
趙雲俯首想對公子說些什麼,不料李重華對他擺了擺手,目中含笑對望一眼,趙雲一怔,旋即明白,嘴角噙笑的站起身子,不再說話。
李重華上前幾步,背靠趙雲,盯着為首漢子,其人臉色蠟黃,頷下短髯灰白相夾,穿着身白色粗布衫,目中偶有精光綻放,顯然修為不弱,度過凝氣境,踏入靈台境。
周圍十幾個漢子也都身體精壯,與其他流民節節不同。
“你叫什麼名字?你們十幾人可跟其他人大不一樣,怎麼?是想劫富濟貧嗎?”
藍衫漢子面上一愣,儼然沒想到主事之人是個孩子,頓了頓,沉吟道:
“不敢隱瞞小公子,我們兄弟等人本為陳國驍銳軍一卒的士兵,小人陳竹不才添為一卒之長。”
熟悉定南事物的藍衣大漢忍不住驚喊道:“驍銳軍,不是陳國第一強軍嘛。”
陳竹愣了下,隨即苦笑道:“那都是外面謠傳,我們可敵不過陳都禁衛。”
藍衣大漢這時倒是為其辯解道:“陳都禁衛多是貴族子弟,不過寥寥千人,怎能和足有五萬人馬的驍銳軍相提並論。”
陳竹抱拳:“多謝兄弟稱讚了,不過不管是驍銳軍還是陳都禁衛,如今都已成過往雲煙。”
李重華等人知曉陳國已亡,為對方考慮有些沉默,陳竹等人眼中都流露出亡國之人的悲痛與迷惘。
“十餘日前陳都城破,驍銳軍斷後,被六國大軍擊敗,我們一卒的兄弟只剩我們十幾個人,我們邊逃邊躲,沒打算去追陳國軍隊,只想逃到山裏,等戰事結束再下山做一小民。”
“路上遇見一伍韓兵打殺一座村子,我們順手便幫了下忙,解決了那群畜生。”陳竹指了指那一百多流民,顯然這群人就是他們救的村民。
“村裏的男人早就被徵兵征走了,這會兒多半屍首倒在哪個無名之地,六國大軍多殘暴,殺燒搶掠無所不為,留在村裡早晚是條死路,所以我們兄弟就打算把他們送到會中郡,以避兵禍。”
陳竹神情傷感,這座村子有他們的幫助,可他們家鄉的人又有誰幫呢,家鄉所在的城池在開戰的第六天就淪陷了,如今怕是只剩斷壁殘垣了。
“村裡糧食也被徵收走一大半,加上逃的匆忙,我們根本沒帶多少糧食,走到這已經兩天沒吃口東西了,我們男人倒是能抗一下,可老人孩子還有女人已經走不動。”
“情急之下,就偷了貴人的一匹馬,小人行狗盜之事,願受鞭刑,只想小公子讓他們吃口東西。”
陳竹跪在地上,沉重道。
十幾個前陳國士兵一同跪在地上,聲音整齊:“請小公子懲罰我等。”
願受皮肉之苦,只為讓人活命。
流民們驀然從前面開始,雙膝跪地,宛如風吹麥倒,一排排跪倒在地,沉默不言,烏泱泱的一群人在這夏日林間,向一個稚童跪下。
為了什麼?
活命?
李重華盯了幾息,轉身走向藍衣大漢,對其輕語幾聲,藍衣大漢面生愕意,把腰間的一個水囊遞給李重華。
李重華把水囊丟到陳竹身前,在其詫然的神情下,凝肅道:
“爾等行義事,卻讓我做不義之人,妄為義士!”
“我父曾教我,君子不因牲畜之事而害人性命,我也曾聞食馬不飲酒,傷身。”
“酒不多,只表心意。”
陳竹額頭嗑地,正要說什麼,李重華又丟了幾樣東西在他面前,三錠黃燦燦的金子。
“拿這錢買點糧食吧。”說罷李重華登上馬車,催促離開。
陳竹見駛離的李重華等人,高聲問道:“敢問小公子的名諱?”
車廂窗口伸出一隻小手,向後擺了擺:
“陳真,陳國真義士。”
陳竹神色一愕,隨即知曉這非其的真名,其不想挾恩圖德。
然後趴伏在地,行大禮,高喊道:“我等謝過小公子!”
隨之,十幾個漢子,一百多流民,齊聲高喊:
“我等謝過小公子!”
李重華端坐馬車上,在環兒亮晶晶的小眼神下,小胸膛昂然挺起,趙雲駕馬經過車廂,低聲道:“公子做的不錯。”
可惜一行人只有藍衣大漢帶了點小酒,金子散錢也只剩三兩,其餘全是金票,不然十幾壺酒、幾十錠金子丟出去,那才霸氣。
毫不考慮他丟不丟得動。
環兒偏着腦袋問道:“公子,老爺什麼時候教你的那句話?我怎麼沒聽過?”
“夢裏。”李重華回道。
……
羅亭坡,是一座小山,中間有一道裂口,寬逾十丈,深逾三十幾丈,裂口上被人修了一座木橋,結實穩固,甚是寬敞,可讓三架馬車并行,因而商路暢通無阻。
木橋上,因為失去坐騎而坐在馬車前的藍衣大漢介紹道:
“公子,這裂口可不尋常,當年陳國先王藉助我們大閔的力量,開疆闢土,建立一國,本是要繼續征伐的,當年大閔唯一的大羅境大能都走進定南,想助陳國先王一臂之力。”
“結果不知定南哪也冒出了個大羅境大能?就在當初還不叫羅亭坡這,攔住大閔大羅境,兩位大能見面,那是風雲變色,乾坤震蕩,兩人只出了一手,便形成了這裂口,勝負不明,但大閔王朝的大羅境隨後退出定南。”
“接着大閔王朝退了兵,陳國就在這開奉道、靈宜道數千里之地立國,可惜國粹不過百餘年。”藍衣大漢口中嗟嘆不已。
“定南人為感謝那位無名大能恩德,就在此修建了一座亭子,此地羅亭坡的名字也就傳開了。”
李重華透過車簾,望見不遠處的亭子,目光漝漝,心生嚮往,人力變天,一人之力退一國之兵,何其壯哉!
亭子矗立小山之上,紅漆青瓦,顯然常年有人修葺,過了百餘年毫無殘破之感,亭匾之上,出奇的只單鐫一個字。
羅!
大羅境的羅,聖人之下最高境。
穿過亭子,十幾步下有一斜坡,長二十餘丈,甚是陡峭,順着斜坡而望,一座城池映入眼帘。
開定城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