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
把地租出去之後,何文靜一家就突然就空閑了下來,方氏和兩個小姑娘都有些不習慣。
現在他家僅剩的一畝地就是菜地了,這塊地不需要花太多的心思,只要把雜草處理乾淨,時常捉蟲澆水就可以了,而這些事,之前原身就已經領着兩個妹妹做好了。
方氏看看兒子,有些欲言又止。
雖然在即將斷糧時何家又通過把地租出去換來了糧食,可是現在方氏又有些後悔了,沒地,坐吃山空始終不行。
何文靜看方氏神色,就知道她想說什麼。他知道如果繼續沒有收入來源的話,他娘肯定會不安的,這本就是人之常情,何文靜可以理解。
而他們接下來要做什麼,這幾天他也已經想好了。
現在何家沒錢沒地,僅有的幾升糧食還是借的,就是想養雞都沒錢買小雞仔,而且這也不是幾天就能養大的。
因此他們能做的就只有不需要成本的買賣。
柳溪村前面有條寬約七八丈的水道,名叫柳溪,村子的得名也是由此而來。
只不過這溪雖然寬,卻並不太深,最深處也只一人深淺,其餘地方多是鵝卵石,水流深度不及膝蓋。是村中婦人們淘洗菜蔬,浣洗衣物之地。
由於水淺,因此常有村中小兒去摸魚捉蝦,何文靜本想去看看能不能捕魚,可是當他去實地看過之後就發現溪中並沒有什麼大魚,只好打消了捕魚賣錢的想法。
那就只有村后的大山了。
原身也曾去後山摘過一些漿果回來給妹妹們吃,村中孩童大多靠這些山野果子解饞。實在是農家都窮,家中大人沒錢買零嘴,孩子們便只好去摘這些有些甜味的小果子。
因此對於柳溪村後山的印象,何文靜也僅停留在山林邊采野果的草地。
後來他也專門去後山看過,發現其實柳溪村後山的物資也十分貧乏,並沒有什麼山芋或者野雞兔子到處亂跑的情況,基本就是一個普通的山林。
柳溪村的後山是村民們打柴的去處,村人們也多在林邊活動,再往深山走卻是沒人敢去的,因為聽老人說以前深山中有狼,還有誰家的小孩被叼走過。
村中的大人也基本都是這樣告誡自己的孩子的,方氏也說過。
何文靜雖然覺得這跟現代用熊外婆嚇唬小孩子差不多,可是他也知道,古代的深山老林確實不比現代,生態環境好得多,有野獸很正常。因此,他也沒想過要去冒險進山打獵什麼的,他沒那個技術,也沒那個身板。
他看中的是山裏的木頭。
古代沒有保護生態環境一說,也不禁止村民砍伐樹木,因此這山中的木材可以說是只要你想,就可以去砍。
只不過尋常人家燒火的用柴禾不多,又要忙着地里的莊稼,因此只要家中不缺柴,便沒什麼人來山中伐木,最多會在農閑時砍些木材去賣,得個十幾文的辛苦錢。
而何文靜想的就是賣炭。
雖然可能會辛苦些,可這也是他家目前唯一可以做的無本買賣了。
古人冬天取暖的最重要的途徑就是攏火盆燒炭了,而且還是大戶人家才買得起炭,像住在縣城中的尋常百姓,連多燒柴都是不能的,基本就是靠棉衣或者不停地搓手跺腳來驅寒了。
雖然現在還沒到冬天,可是何文靜覺得,有這個意識在冬天前囤貨的人家肯定是有的,誰也沒那麼傻,非要在炭火價貴的時候才想着去買,多是平時看着合適了,就會買來屯着。
因此,現在何文靜見方氏面露不安,就把燒炭的事情跟她說了。
方氏聽了眼睛一亮,對呀,他們可以砍柴,燒炭去賣。
平日農忙時節,家家都忙着地里的莊稼,沒空去砍柴。而等大家都忙過那一陣,各家的壯勞力空閑下來,又都一窩蜂的砍柴去賣,或者進縣城找機會打短工補貼家用。
因為是農閑時,因此柴禾的價格賣得也低,還不好賣。如今她家正好跟別家相反,此時再去賣,少了好些競爭對手,價錢上也還能高些。
“娘怎麼就忘了呢,以前你爹也砍柴去賣過,炭也燒過,如今咱家可以趁別人沒時間,多擔些柴去縣城賣,雖然辛苦些,卻也算有個進項。”
何文靜知道她可能就是一時之間沒有想起來,又或者是他們始終覺得種地才是正途,其他不過是補貼家用的旁支末節,因此便很容易忽略。
不過既然他們以前也賣過那就更好了,也不用何文靜再想其他理由了。
“娘,不如我們就只賣炭吧。如果賣柴,我以前聽爹說小捆的十二文,大捆的才十五文,不僅要費大力氣挑到縣城去,而且最後得錢也少,不如直接賣炭划算。雖然多花些功夫,可是價格卻是賣柴的五、六倍呢。”何文靜繼續補充道。
“對對,大郎說的很是,我們一會吃完飯就去山中砍柴,燒炭的木頭得選好樹才行,不然燒出來的木炭就散了,我們還得先去把樹砍好晾乾,這個就得花些功夫。”
一家人吃過早飯,方氏就帶着三個孩子到後山去了,不過為了以防萬一,何文靜還帶了一個背簍去。
他想的是,就算到時候沒有找到吃的,順便背一筐柴回來也可以,以他們現在的情況,還是盡量避免空手而歸的好。
柳溪村後面的山由好幾個山頭組成,其中最高的一個離柳溪村最遠,基本沒人去過,方氏到了山腳也不再走了,帶着幾個孩子在林子邊砍樹。
何文靜放下背簍,轉身放眼望去,滿目都是翠色,他深吸一口氣,古代的生態是真好啊。
山林的邊界處是一片草地,此時因為剛好是春季,草叢間還開着些不知名的野花。偶爾有蝴蝶停在上面采蜜,帶着白色的花瓣也顫顫微微。
何文靜看方氏開始砍樹,便帶着兩個妹妹在林子邊搜尋起來。
他想看看能不能給找到些木耳蘑菇什麼的,再就是順便撿撿柴。
何文靜帶着兩個妹妹順着林邊轉了一圈,除了撿到些枯枝,其他能吃的東西什麼也沒發現。
他有些不甘心。
他們現在已經走得離方氏有些遠了,而且看這裏草木茂盛,沒有什麼人跡踏足過的樣子,顯然平常村民們也是最多走到這裏就不再往前了。
可是何文靜還是想在進去看看,他也不準備進得太深,就是想看看林中會不會其他意外的發現。
囑咐好兩個妹妹待在外面別亂走,他自己拿着鐮刀鑽進了林子裏。
樹蔭深深,陽光從茂密的樹冠中投下些斑駁的光影,整個林子在昏暗的光線下看起來更加幽暗了,像等待噬人的野獸一般。
何文靜吞吞口水,用樹枝敲打着兩旁的灌木,以防突然有蛇跑出來咬他,同時他也在不停的向四周張望,想着能不能發現些果樹什麼的。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山村太偏僻了,何文靜找了半天也沒找到什麼果樹或者其他能吃的植物野菜什麼的。
又走了一段,何文靜在路過一叢灌木時不小心驚起了一隻野雞,可是他看它僅僅跑了幾步就撲閃着翅膀飛走了,就知道自己捉不住,便也不白費力氣去追了。
其實他進來,也是抱着希望的。因為很多山林中其實都會有果樹生長,就是因為種子被鳥吃進去后沒辦法消化,然後就隨着鳥糞被播撒到各處,再長成果樹。
不過顯然這個地方被小鳥們遺忘了。
何文靜長嘆一口氣,抬頭望天,在古代當農民真難啊。
卻不料正是這一抬頭,讓他眼睛倏地一亮!
一顆闊葉樹的樹冠處,一株表皮呈褐色的藤蔓纏繞其間,五角形葉子的背面附着着白色絨毛,還有那帶着微卷的觸鬚,無一不是在向他昭示着這是一顆野葡萄藤!
因為還是春天,所以藤蔓上並沒有掛果,可是何文靜對葡萄藤實在太熟悉了,前世他老家就曾種過,自信絕對不會認錯。
一路做好標記后,何文靜從林中出來,帶着兩個妹妹回到方氏那裏,就自己背着柴回家扛鋤頭去了。
雖然現在把葡萄藤挖回去還不能馬上見到收益,可是以後卻能從中受益無窮。
以中國古代來說,因為觀念和生長周期的原因,葡萄的規模化種植一般都只有權貴人家才會有,所釀造的葡萄酒一般也都是自家喝,其他最多是家中種上一兩棵,根本夠不上釀造葡萄酒。
而普通平民百姓想要喝到葡萄酒就更難了,西域進貢的也是專供王公貴族的,所以葡萄酒的價格也水漲船高。
也是自己運氣好,此處山林茂密不見光陽,這株野葡萄長在這裏,只能一路攀爬到樹冠,等結了果也沒人看見,更避免了被人發現誤食的機會,這倒是便宜了他。
何文靜拿着鋤頭把這棵野葡萄藤連根帶枝都挖了起來,樹根挖的也很深,而最後扯下來的老藤也都撿了一起帶回去,他可沒打算只種一株。
等他把葡萄藤挖好,過去找方氏的時候,林邊已經躺倒了好幾棵如成人小腿粗細的樹,方氏此時正坐在地上歇氣,就見到何文靜背着些枝枝蔓蔓的活藤過來。
“大郎,你這挖的是什麼?我看這枯枝還沒幹,怎麼你也撿來了?這可燒不着。”方氏擦擦頭上的汗,看着背簍中的不知名藤蔓枝條問他。
“娘,這是我以前到山裏來玩的時候吃過的一種果子,酸酸甜甜的可好吃了,我就想乾脆挖回去種起來,免得以後來山裡時沒注意都被鳥吃了。”何文靜沒打算直說,他準備以後認字后,再把釀葡萄酒的方法在推到書上去。
“哥哥,這個真的會結出好吃的果子嗎?”此時兩個小姑娘也圍了過來,雙眼亮晶晶的看着何文靜背簍里的葡萄藤。
“嗯,到時候會結好多酸酸甜甜的果子,我以前吃過幾顆,後來那棵藤沒再長了,所以我就沒給你們帶,等這個長出來了,到時候讓你們想怎麼吃就怎麼吃。”
兩個小姑娘聽到這話眼睛都亮了起來,圍着葡萄藤看個不停。
何文靜現在也只能找這個理由了,反正小孩子亂摘野果子吃本來就是很常見的事情。
方氏慈愛的看着圍着背簍的兩個女兒,想到她們平日吃的苦,就覺得心裏酸脹的厲害,不過在院子裏種幾株野果,不值什麼,就跟何文靜說到時候可以多種幾顆,還能多結些果子。
何文靜正有這個打算,便笑着應了。
又繼續砍了幾顆樹後方氏就帶着三個孩子回家了,路過菜地的時候她還是又砍了好幾顆才長到半大的青菜回去,準備在把木炭賣出去之前省着點吃,和着青菜煮粥,雖然不頂餓,可是吃的時候每人都能多吃些東西也是好的。
於是接下來的時間,何家母子四人就一直在忙着劈柴燒炭。
期間何文靜還抽空把那株也葡萄藤種了下去。
除了挖出來帶根的老樹之外,何文靜把藤枝也橫放在地上,又在每個結節處壓上泥土,等結節處發芽后再分株栽種,然後在順着院牆的地方種了好幾溜。
另外他還撿了許多方氏砍下來的樹枝,沿着何家院子的周圍搭了一圈架子,準備以後用來爬藤用的。雖然現在看起來種的不多,可是何文靜的打算是最後讓它們爬滿整個後院的架子,這樣的產量才能說得上釀酒來賣。
實在是這段時間燒炭太過辛苦,他和方氏都不擅長干體力活,等以後他家的生存問題解決了,他想着就可以釀葡萄酒來賣了,這樣方氏也沒那麼辛苦,得的錢也能多些,而他也能開始謀劃上學的事情了。
時間匆匆而過,等他們最後燒好五百斤炭時,時間已經過去了快兩個月了,而何家的糧食也快吃完了。
於是,在一天風和日麗的早上,母子四人就用借來的牛車拉着五百斤炭趕去了清源縣。
去縣城的這一趟,何文靜期待已久。不僅僅是為了賣炭換糧,更重要的是,要把他已經會認字了這件事徹底明朗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