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修法【二合一】

第379章:修法【二合一】

關於賤戶的問題,在乾聖十七年得到了解決。

熱熱鬧鬧的在報紙上讓人吵了大半年架,等大家已經厭倦了這件事,希望可以停止爭吵,愛咋咋地之時,最後以內閣首輔商輅率領大臣聯名上疏,請求令賤戶脫籍,順便廢除原有的戶籍制度。

朱見濟當然欣然同意。

就算民間有些人不想放棄這種用身份烘托起自己特殊性的“好東西”,但當政者自己都願意放下這東西了,誰還能阻止?

所謂的賤戶,其中大部分的人也是被皇帝貶出來的。

現在皇帝要釋放他們,也讓別人沒有足夠的理由勸阻。

唯一的盾牌,就是“祖宗成法”。

可朱見濟對老祖宗的態度,一向是“有用的尊重,無用的就忽視”,而且只有他才能打祖宗牌——

朕乃太祖子孫,朕都沒有說話,你們拿着朕的祖宗來壓朕?

天下有這樣的道理?!

於是在乾聖十七年剛到,朱見濟就宣佈廢除了賤戶。

令下之日,無不涕零。

在聖旨下達之後,針對大明朝戶籍的管理,朱見濟也找人開了個會,決定修正一下《大明律》。

修改國家法律,這是一個意義重大的事情,也是一個十分出格的事。

但利用賤戶一事把問題提出來了,大家也都承認《大明律》裏面有沒有趕上時代的地方,所以當皇帝講要動一動律法之時,大家驚訝了一陣、議論了一陣,然後假裝傷心對着太祖皇帝的在天之靈哭泣了一下,就把修法一事提上了流程。

還是那個理由,

天下是老朱家的,律法也是老朱家制定出來,鞏固他家統治的工具。

如今老朱家的皇帝要改,他們扯淡幹嘛?

乾聖天子一面打着“尊祖制”,一面有暗搓搓跟祖宗對着乾的情況還少嗎?

朱太宗能違背朱太祖“不征之國”的話把安南變成交趾,

朱見濟雖說沒有親征的軍事威望在,但只憑藉把蒙古管的服服帖帖,收回西域這兩樣功績,他就有能力對老祖宗的東西動手動腳了。

除了戶籍方面,關於家僕的保護也要改改。

大戶人家挺喜歡蓄養奴婢的,這也導致了很多勞動力被主人家給隱藏起來,難以為社會做貢獻。

而且朱見濟對此過歷朝歷代律法中對貴族家中奴僕的管理,發現大明朝竟然還有點比不過唐朝時候。

前宋雖然慫了一輩子,但對人身的管束的確鬆散了許多,還能讓老百姓把皇帝家的糗事討論打趣,也算是一個閃光點了。

對於他人的長處,正如朱見濟常和太學生以及大臣們說的,“別人乾的好不要怕,取其長補己短,知錯就改就好!”

如果連前人的優點都不能夠吸收利用,大明朝怎麼發展的更好?

不過只是學習古人長處還不夠,朱見濟覺得既然要修改律法,那就得把握機會,改的更多更全面!

眼下大明朝的商業發展的很迅速,隨着航路的開闢,能夠獲得的資源也越來越多,總有一天,會誕生出超越封建時代的新階級。

這是歷史的必然。

但由於華夏帝國長久以來的“重農抑商”政策,對於商人的各種行為,採取的是一些簡單粗暴的壓制,導致律法在商業活動上的規定有些不夠。

而商人多奸詐,為了賺更多的錢,總會找機會去鑽這個空子。

到時候,律法沒有規定,總是不好對他們下手的。

當然了,在中國除了律法,其實道德也是對人進行強制束縛的,當地主官自然也可以依照民情,用“聖人教條”把作惡的商人給抓起來。

可朱見濟覺得,那樣的官員佔比不多,多的則是選擇官商勾結的,只依靠道德治國,政策是持久不了的,還是需要有明確的法律來進行規定。

不管這法制定出來有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反正朝廷得有這個態度。

……當皇帝越久,朱見濟也逐漸反思起來了自己以前做過的事。

他小時候仗着自己深受他爹的疼愛,以及闖了禍還有他爹這個高個兒的頂着,嫌棄當初錦衣衛的指揮使朱驤不夠聽話,轉手自己去用了阮伯山和盧忠,的確對朱老哥有點不好意思。

像朱驤這種板正剛直的人,在官場上其實是“珍稀動物”,好皇帝得好好愛護他。

不過朱見濟從不後悔使用錦衣衛和東廠做自己的耳目。

腐敗和貪慾永遠是除之不盡的。

後世尚且會出現巨貪禍國,大明朝就更不用多指望了。

要想保證清廉度和執行力,來自君主的監督和鞭策絕對不能少!

皇權要像一把刀子一樣,架在官員的脖子上,逼着他們好好為老朱家服務。

如果是心裏坦蕩的人,自然面不改色。

反之,也不會讓那些壞東西禍害到老朱家的江山社稷上。

……

“在商律方面,你們要和東羅馬的那些學者多多探討。”

“羅馬律法雖說起步時間不及我中華,但其國祚能延續千年,亦有其優點可稱讚。”

“西方盛行商賈之事,多國以經商取富貴……有這樣的國情在此,其國法也是多重視商業。”

“律法除了是一種束縛,防止有人作惡之外,也算是一種鼓勵。”

“在經商過程中,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要給人說清楚,能讓那些本分經商的人大膽的做去,放心的去做……以後出了問題,也能有法可依,讓雙方弄個明白。”

朱見濟特意把負責編修律法的那些大臣召集過來,跟他們說道。

不只有這些人,還有當初隨佐安來到大明朝的羅馬學者也被皇帝叫過來了。

朱見濟歷史學的不好,但高中教科書上對羅馬好歹也是講過一兩個課目的。

作為濃縮的精華,能登上教科書的都是格局大、影響深遠的東西。

朱見濟對羅馬別的不了解,可對“羅馬法”這玩意兒還是有所耳聞的。

而大明朝和西方建立起穩定的聯繫后,也沒有停止對羅馬殘留物品的收集,特別是那啥《民法大全》,雖然在東羅馬衰敗之後被損壞,但通過搬運過來的殘留檔案,還有一些學者的補充,倒也全面。

佐安還在的時候,朱見濟既然給了她一個公主的尊貴體面,那除了讓她嫁個老朱家的王爺,實現東西方兩頂皇冠統一之外,還請她幫忙翻譯過羅馬典籍。

畢竟佐安可是個精通多國語言的博學公主。

現在佐安帶着孩子去海西國陪老公去了,可翻譯工作在其他學者接手后,也完成的差不多了。

眼下朱見濟要修改法律,還要擴充關於商業的法規,正好把羅馬法搬出來,供大明借鑒借鑒。

全抄是不可能的,因為大明朝自有國情在此,可結合中華實際,讓羅馬法中國化也有可行之處。

所以朱見濟特意讓羅馬學者們也跟過去,參與大明朝的商律修正。

“律法是國家行事的準繩,要想好好治理國家,就需要有符合國情民意,目光還要長遠的律法。”

朱佑櫟瞭然的點點頭。

最近他也有看一些他爹寫的,關於中華歷代律法的總結小冊子,倒是能夠明白“依法治國”的道理。

漢宣帝就說了,“漢家之道,王霸雜之”。

他爹私底下也經常會背着文華閣的老師們給兒子教導私貨,讓他知道儒家的話聽着很好,拿去管理百姓也不錯,但皇帝覺得不能真把儒家的道德倫理當成天理看待。

誰當真,

誰傻逼。

“那父皇為什麼對商人這麼重視?他們的錢財積累的再多,可朝廷不還是能夠輕易的將之抄家剝奪?”

“為什麼還要在律法里承認他們的財產,鼓勵商人去謀取錢財呢?”

有疑惑就發問,這是朱佑櫟的好習慣。

朱見濟當然也會好好的為兒子解答。

“商人不生產錢財,他們應該算是財富的搬運工……”

典型的行為,就是拿了此地的貨物去彼地去賣。

“但錢財過手,其中意味就不一般了。”

“商人謀利,會想盡辦法在交易的兩頭進行盤剝。”

低買高賣便是如此。

“等他們手裏的錢財多了,就有其他的慾望……”

“他們要權力!”朱佑櫟不得他爹說話,直接搶答。

朱見濟點頭,但之後又道,“有慾望也不能算全錯。”

人慾,是天理。

人天生就喜歡享受,追求更好的生活質量,積累更多的財富,這很正常。

而別人不會輕易的把手裏的錢交出去。

華夏大地地大物博是一方面,但自然的磨礪也是沒少受的。

一路風雨走過來,攢錢囤糧可以說是很多人的習慣,總喜歡跟個倉鼠一樣,看上去平平無奇,其實擠一擠它的腮幫子,就能從裏面擠出來點東西。

鼠鼠我啊,可能藏了呢!

所以要想從這些人手裏賺錢,就需要把握市場,把握先進技術。

黃氏機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商人嘗到了開發新技術的甜頭,以後也會肯掏錢出去,研發一些更便利更普及的東西出來。

只要慾望得當,那就是推動人類發展的動力。

“為了錢,很多事情,他們都敢做的……”

朱見濟把這些年來歐洲對炎洲的侵略告訴了兒子,還把後世西方殖民者的事迹,用“假設,如果”的形式給兒子做了些普及。

父子對話,私下沒有外人,朱見濟連“資本主義”都給朱佑櫟講了一些。

對於階級問題這種死硬難啃的知識點,朱佑櫟再天才,現在也只能一知半解。

但這並不妨礙他理解朱見濟的意思——

第一,發展商業很有必要,只是需要把繩子抓好,不能讓商人有錢有權後跟條瘋狗一樣到處亂咬。

第二,科技是個好東西,發展科技有利於國家興盛。

第三,西方人不是個好東西。

聽說西方還有國家覬覦大明遠在炎洲的那塊地方,企圖把它搶走。

要不是大明的力量還能延伸去那裏,西方的船隊力量在到達炎洲角的時候也有所受損,導致雙方打了個平手,保持了原有態勢,炎洲角這個海路要道早就被西方拿到手裏了!

知道這事兒,朱佑櫟心裏滿是不高興。

可惜按照他爹的意思,大明朝有現在的領土已經足夠了,再多就不好管理,而且以眼下大明朝的交通運輸能力,也無法進行全球性的作戰。

只有當交通條件改善,武器也更加先進,能撐起大明繼續向外部投放強大軍隊時,才能進行下一步的擴張。

“讓人拿着槍站在熱氣球上和地上打架,可不可以?”

朱見濟不知道兒子怎麼跳到了這兒,但作為一個好爸爸,他是有問必答的。

“熱氣球左右飛行的速度很慢,承載能力也弱,不好用於實際作戰的,勘探敵情倒是可以。”

“那它能飛得快點呢?”朱佑櫟想起熱氣球的結構,“上下活動,可以通過調節火焰的大小控制,如果在兩側裝個吹大風的,不就能影響氣球的左右漂移了嗎?”

“……這是你的想法?”

“不對,是工科院先生說的!”朱佑櫟搖了搖頭,把人供了出來。

朱見濟帶著兒子出宮,很多地方都會去,自然少不了工科院這個大目標。

聽到具體名稱,朱見濟就想起了當初給自己發報告,企圖利用“天空飛艇”項目來找自己要經費的傢伙,當即一拍大腿,“這傢伙果然賊心不死,還想着搞空天城這東西!”

這人當大明一下子實現文明躍升,前腳點了熱氣球這個技能點,後腳就能造航母了呢!

看兒子這模樣,還有點把這項目當真了?

不過能對科技有興趣,朱見濟也不去阻止,只是讓兒子自己玩去,結束了這次對話。

修法之事,重要且耗費時間,就算對原本的修正處不多,擴充條目也多在商業方面,但估計也要一兩年時間才能正式頒佈。

朱見濟對此,也只能慢慢等待了。

……

“唐氏沒了?”

乾聖二十三年,朱見濟正想着把身子骨越來越強健的兒子放出去,讓他獨立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之時,突然被馬沖通報了這個消息。

“她怎麼死的?”

短暫的沉默了一會兒,朱見濟才問自己的心腹太監。

“是壽終正寢的。”

“不到五十就壽終正寢?她的命數倒是艱難。”

朱見濟感慨一句,然後想起自己好久都沒去他爹的壽陵祭拜了,心血來潮,讓馬沖替自己安排出行。

乾聖天子和先帝感情深厚,這是朝野皆知的事情。

前者繼位之後,也會保持每年為他爹祭拜一次的頻率,為自己博得了不少讚譽,都誇他孝順。

只是今年朱佑櫟快到十五歲了,差不多是後世初中畢業的歲數,朱見濟就考慮起了對兒子進一步培養,導致今年差點錯過祭拜時間。

朱佑櫟的體格因為膳食營養補充到位,雖然沒有像後世的初學生一樣,膨脹成超越年齡的低齡壯漢,但也是頗為英武的。

畢竟從七歲起,朱見濟除了讓他讀書,還會帶著兒子聯繫騎馬射箭。

太子殿下在十歲那年,還在郊外靠自己的能力,狩獵到了十來只兔子,然後拿着那些蹦蹦跳跳真可愛的小東西去投餵了自己的幾個弟弟。

那段日子,興王朱佑桂和益王朱佑榆吃兔子吃的都快吐了。

可在大哥面無表情的注視之下,只能含淚吃下去。

幸好唐氏死的及時,提醒了朱見濟該去看他爹了。

“對了,把太子也叫上。”

為了延續從他爹到他兒子這祖孫三代的“父慈子孝”,還有讓兒子意識到大明朝歷代先帝的不容易,朱見濟偶爾也會把朱佑櫟帶過去。

可惜孝陵在南京那邊,不然皇帝還想帶着太子去祭拜一下朱太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要做明世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我要做明世祖
上一章下一章

第379章:修法【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