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教科書式的營銷【中】
這世上有賣不出去的房子嗎?其實是沒有的,只要營銷到位,總有人會去買的,畢竟這世界近百億人口,這基本就是百分百命中率了。
只不過這裏存在一點,運營成本是否大於得到的收益,如果大於,那麼就有賣不出去的房子,比如你在一個山旮旯里有套房,你要賣出去,只要運營營銷做到好,你能從大城市裏拉過來一批人搶着買這個“世外桃源”。
但前提是你的定價,你如果只想賣一萬,那麼你的營銷成本高於一萬了,你肯定不會選擇營銷了,如果你賣十萬,營銷成本一萬,你會毫不猶豫去營銷的,前提告訴你這個營銷百分百能給你找來買家。
只要運營的成本在可控範圍,這世上就沒賣不出去的東西,不單單是房子。
陳實站在新建小區周圍,轉了一圈,這裏還缺什麼?陳實想了想,缺個公交站,那就去聯繫下,開個公交站,這個不是什麼大問題,只要保證線路營收,每天給公交公司一兩千元,承包兩年的專線,後期人多了,就不給公交公司的錢,他們也不會取消這條線了。
買了一輛電瓶車,陳實在這新小區四周轉悠了一圈后,決定了一件事,要最大化營收,那麼就要提前做好能做到的所有籌備,包括前期的投入回報最大化。
比如把這小區周圍在出售的地買下來,只買空地,然後拚命的把這個新樓盤給營銷起來,那麼這附近的地皮必定升值,等到期房變成現房的時候在把地皮賣出去,買家必須保證以後物業交給陳實做,才賣給對方,這樣就可以做到,一個新的生活圈,周邊幾個小區的物業都是陳實的了。
現在不止要買空地,還要去收購和入股一些物業公司,只有在固定人口密集度高的地方才可以做成一條相對完整的生態鏈。
生態鏈如果搭建完成,想把這條生態鏈快速拍死基本很難了,主要一點就是生態鏈所連帶的一連串售後,這才是關鍵。
陳實把計劃調整了,大力運營這個新樓盤之前,先把附近能買下來的地皮買下來,然後在高價位出售給開發商。
現在的陳實明白了傑克馬的一句話,到達了一定階段,對錢是沒有概念的,因為錢真的只變成了一串數字。
但好在陳實是重生的,他知道怎麼去花這筆錢,怎麼去正確的花,比如把這筆錢拿去加大工廠投資的擴建,幫工廠周邊的額一些道路給修一修。
各個學校設立獎學金,多投資一些產業帶動鄉鎮就業,還有帶動大批人口就業,這些才是把錢花在刀刃上。
至於賣地皮所賺到的錢,在拿出去一大部分用於開山修路,都說先富帶動后富,又說要想富先修路,能修多少是多少,這些錢只要留住一小部分就可以了。
陳實沒什麼其他的目標了,只希望未來十年,可以安穩上岸。
接下來幾個月裏,陳實在做的事很簡單,在盯着補習班,各種摸底考試,不得不說中流學校的尖子生的上限很大,但基礎不穩,所謂名校生的尖子生,他們的基礎真的太穩了。
這個主要取決於幼年,如果父母是一些知識分子或者注重孩子學業這一塊,幼兒園的時候就要開始放下手機遠離電腦電視,給孩子讀繪本,讓孩子練習表達能力,還有一些簡單的數學遊戲和認字。
還有我們雖說了很多年,但一直還是沒有淘汰的英語,這個從小練習和長大在練習還是差距挺大的,主要因為孩子在小的時候語言天賦是最強的,一個小朋友,五歲之前,你把小朋友送到哪裏,小朋友都可以快速學會一個地方的語言。
最重要的一點還有閱讀,尤其語文這個沒啥捷徑,就是多看書,看多了隨手可以寫出一些典故和詩句,這個都要從小積累。
而大部分頂尖的小學啊,中學啊,學生的家長大多會注意這一塊,這裏可能有很多人有個誤區,這些孩子是不是死學的?
其實不是,是養成了習慣,比如讀書就像大部分玩手機打遊戲一樣,這就成了習慣了,習慣的養成一定離不開父母的,這個是從小需要引導的。
其實大部分孩子小時候的習慣都是玩,看電視,父母如果自己也看,孩子就有樣學樣,這個馬甲是真的之前做過調研,詢問了很多名校生,就是清北復交那群畢業生。
大部分人回答就是從小被家裏人帶着看書或者帶去圖書館看書,小學畢業前基本都看過了原本古文的四大名著和二十四史這些的,其實看完這些需要的時間不多,比如少看點電視,每天少玩一小時就可以在小學畢業之前最起碼看完佰本世界名著了。
中學時期,這群人基本就把文科的時間拿來用於理科,因為語文,歷史這些基礎太紮實了,就用這個時間差多學理科,又比別人拉開差距了。
讀書是最便宜可以提升自我的東西,很多家長情願給孩子多買點吃的喝的穿的,也不會給孩子多買點書看,因為自身就沒看書這個習慣,甚至覺得買書是浪費錢的事。
現在的問題也出現了,這群個中學的尖子班的學生,基礎太差,英語150大部分人考試只拿到了90到120,語文基本都在90到115這個分數。
數學也基本和語文數學差不多,這三個主科的分數抓不上來,基本很難出個好成績了。
還有物理,化學,政治和歷史,這些分數也是差強人意,這所中學的尖子班,最多兩名能上個好的高中,其餘的大部分是普通高中,至於這小區附近的小學的到無所謂,但也要出成績啊。
問題出現了,按照這樣補習,不可能出來高分的,尤其是整體的高分。
補習團隊快速的初定了一個計劃給陳實,陳實看了后明白了他們的方向了。
首先,數學,化學,物理,歷史,這幾門,都有個共同點,沒法變,就是逃不出這個圈子,你不能說1+1等於3.也你不能說秦國和秦始皇無關,化學公式和物理公式都是固定的。
無非是怎麼換題目的類型,比如小明變成小紅,一公斤雞蛋變成二斤鴨蛋這樣的,還有就是繞彎子,跳不出題庫。
當然這是初中的階段,高中會有變化,也有新的題目和公式出來,但根本是不會變得,這也是大家說的題海戰術,就是把所有之前廣省各個城市五年來的中考試卷全部拿過來讓孩子們做。
然後做完后,把錯題一對一輔導,這樣的效率最快,提升的也最快,但耗時也最多,需要足夠多的補習老師。
至於語文主要抓作文這塊,也就俗稱的套文,怎麼套?
比如最常見的寫未來的,大部分人會寫科技,會寫環境,會寫能源危機,但這類扣分也容易多,未來能寫什麼?
寫現在就了解和觸碰到的,寫父母老去的樣子,父母老了自己長大了,有了孩子,自己的心態轉變,怎麼寫?把父母套到爺爺奶奶身上,把自己寫成現在的父母。
直接用親情這塊套進去,不會特別出彩,但不容易失分。
如果命題作文一定要寫未來科技,照樣用親情套進去,腦中浮現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畫面,如果未來機械人可以變身成為按摩椅,輪椅,還可以幫爺爺奶奶做飯,看病,變成無人駕駛汽車載着爺爺奶奶去世界各地旅遊等等
一定找自己熟悉的去套,切勿天馬行空的去想去寫,天馬行空的文章不適合所有人,很容易虎頭蛇尾,寫作文前先快速審題,然後擬定一個收尾,以什麼開頭什麼結尾,然後在填內容,確定好要寫的方向就可以動筆了。
至於基礎分,這個大多能拿下來,閱讀理解是個難題的,這個沒法預判,隨機會出一些你都不知道的作者的一篇文,這個完全由出題人決定,但大部分的閱讀理解題目答案都在文中,盡量去文中尋找,實在不會就只能硬寫了。
英語這塊,聽力訓練就是每天讓孩子們有一小時課堂隨機對話,必須會說,聽得懂,然後每天固定從初一單詞背誦,重新背一遍,最後做試卷。
這類學習方法,其實就是很多封閉式學校,一些非常知名的封閉式學校的學習方法,但他們是三年時間,而現在只有兩個月時間。
沒有捷徑,只能在調來十名老師,錯題一對一輔導,或者一個老師針對四五名學生弄個小班。
陳實之所以要出成績,無非就是大部分家長買房子最關心的就是一個學校的成績,升學率是直接展現在眼前的。
如果一個學校升學率突然提升了,未來一年這個學校整體學習環境都會改變的,因為教育局去調研的次數會增加,這樣學校的教學撥款也會多,老師獎金會多,那都是整體的強化。
售樓處也在加班加點的操作,很多大型商場一年內能完工營業,基本不存在偷工減料一說了,主要是錢到位了,五百個工人和一百台機器的工作量肯定大於一百個工人十台機器的工作量。
而這類營銷中的二層樓,一排的門面房,二個月是足夠完成的工期,加上裝修,還有廣場做起來,只要人多,機器不停,錢足夠。
一切都如火如荼的進行着,最關鍵一點就是中考升學率了,小學陳實沒怎麼注意成績,因為大家關心的都是中學,小學只要有一兩個成績不錯的就可以了,還要看校風,所以小學吳愚做的就是把學校翻新一下。
還有就是把周圍髒亂差的一面給處理下,比如一些路段坑坑窪窪找人填補下,等待着中考的到來,開始出售樓盤。
至於營銷中心的沙盤,看看就好了,因為沙盤就像PS過的網店店鋪產品圖,一切以實物為準,基本做不到沙盤的效果的。
接下來的時間,陳實先後聯繫到了三家樓盤,有的在浙省,有的在魯省,還有的在徽省,都是那種大的樓盤,幫忙代運營,套路都一樣。
前期陳實經營的補習班,招聘的那麼多老師,基本都奔赴這幾個地方了,等待的就是中考的到來。
而陳實玩的這個套路就是批量化可複製的套路,專攻新樓盤,比較大的那種,而且位置不怎麼好的,周邊還有空地沒有賣出去的,並且有中小學在附近。
等到中考的前夕,陳實比那些家長還緊張,一直關注着中考,考完試后,陳實知道學校可以第一時間查到學生的成績。
基本都是在查分前都可以知道高分的了,只要有個高分出來,陳實這邊的媒體就會瘋狂報道了。
最終,花都這邊的那所中學,有六個孩子考上了重點高中,還有五名孩子考上了次一級的重點高中,雖然沒出狀元,但這就夠了。
當地媒體很快就出了關於這所中學,出了十一名考上重點中學的報道,這也是後來為什麼禁止公佈狀元和高分成績的排名了。
那都不是為了提升學校知名度,而是提升周邊房價的,很多開發商就等着這一刻開始漲價。
陳實第一時間啟動了樓盤銷售,在公交車上,廣場大屏幕上,然後在網上放出風聲,這個新樓盤已經有xx超市入駐了,K老頭,M大叔,星裝客等。
兩個月來招商能叫得上名字的都叫上了,而且網上出現了一段視頻,電視台也播放了,一群人衝進售樓中心去買房,衝破了玻璃,這就造成了一個假象。
看到的人會想趕緊去買,都覺得這個樓盤一定非常的好,但這個銷售中心才剛建成不久裝修剛剛完畢,哪來的第一期那麼火爆的場面啊。
橫店那批群演起到了作用,接下來,每名群演包吃包住,每天五百元出場費,就在售樓中心轉悠,說來買房,害怕買不到,這個樓盤如何的好。
大多數人都是從眾心理,而怎麼讓這個從眾心理最大化,讓購買者非買不可,買完還覺得賺了便宜?
搖號,讓銷售和顧客不點名,模稜兩可的說可以找人找關係從內部要到個內定名額。
敲黑板了,這麼做無非讓購買者去找人,欠別人個人情不說,更加捨不得隨意放棄這次找人要來的購買資格,即使每平方漲價個千八百也會買入的,把顧客鎖定死了,套進來了。
然後說不買車位不賣房,客戶也會咬咬牙答應的。
陳實看着前赴後繼前來看房的客戶,拿起手機撥打了個號碼出去說道:“人確定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