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時局 變化

第十二章 時局 變化

好大一片草原。

清晨的陽光灑在沾滿露水的草葉上,閃爍着迷離的光彩,如茵綠毯波濤般起伏連綿,遠遠的延伸到松樹密佈的山腳下,四面遠山之上,白雪皚皚,與淡青色的天際相接,讓人的心情也一下遼闊起來。

離着營地不遠,有條小河舒緩的流淌。波光不興,默默無聲,李湛走過去掬了一捧,卻覺得這河水清冷凜冽,寒氣刺骨。大概,是天山雪水所化而匯聚成河的吧。

喝起來,冰涼之中帶着些甘甜。

“怪不得叫甘露川,”李湛直起身,望着這片草原,呼吸着清新的空氣,自言自語道:“想不到天山上面,還有這麼大一片草原。”

順兒跟在他身後。他這些日子,倒不像從前那樣偷偷觀察李湛了,經歷過那場騷亂之後,他竟然也隱隱的有些沉穩了。

李湛看了一會兒草原上的景色,轉過身對順兒說道,“去把營造圖紙拿來。”

營地離着計劃中修建新城的地方不遠。

那裏原來有座堡壘,不過早已殘破不堪,然而地勢卻好,背依着一個高約十幾米的小山包,前面就是那條無名河。

這是個盆地呢,水草豐美,地域遼闊,這麼好的地方竟然沒有人種田放牧?李湛心中納罕,便對阿里穆薩問道:“怎麼這裏沒人放牧啊?”

阿里穆薩雖是雜胡,漢語卻說的非常順溜,他道:“以前有,前些年打仗,人都跑了,不敢來了。”

“這個好地方,可惜了。”阿里穆薩遺憾的說道:“我小的時候,在這兒放過羊。那個時候,熱鬧的很……”

看他年紀不過四十齣頭,那麼他所說的,應該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吧?

不過李湛現在考慮的卻是另外的事情。

如此適合放牧的優良草場,應該有許多人垂涎吧?據他這段時間惡補的時局來看,貞觀四年太宗親征,率軍大破東突厥,頡利可汗兵敗后逃到小可汗蘇尼失的居地靈州,蘇尼失把頡利執送唐軍,率眾投降,突利可汗等紛紛降唐,突厥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者投奔西突厥,漠南之地遂空,東突厥滅亡。

東突厥滅亡了,可是其殘部卻風流四散,其中一支,既沒有歸附薛延陀,也沒有投靠西突厥,而是隱匿在天山之中,他們的部族首領,名叫阿史那越彌,是個東突厥的貴族。

李湛在來這裏以前就了解到,自己眼前的草場,應該是絲綢之路在西域中段的重要轉折點,由甘露川西北去四十三里,就是“蒲類海”,也就是突厥人所說的“虎海”,而向東兩百里,則是另一個大草原,整個西域東邊,也就是這兩個草場最為豐美。

不知道阿史那越彌帶着他的部眾,在哪兒?

很難說上次少數回紇人叛亂,不是他埋下的暗樁煽風點火的結果。

現在的形勢,其實是有些麻桿打狼——兩頭怕的樣子。伊州都督府正式駐軍為四團八旅——這是賀平告訴他的——總共也不過是**百人的樣子。

屯田邊軍亦軍亦民,戰時為軍,平時為民,對於騎兵襲擾,顯然只能處於被動防禦之勢,即便是加上這些邊軍,伊州總共也只有一千多不到兩千軍兵,而且據說阿史那越彌部有六千部眾,騎兵就佔了一多半。

然而伊州府兵據城防守易,阿史那越彌騎兵攻城難,所以前幾次只是劫掠一番,不曾攻打過伊州城,賀平現在要派人來甘露川築新城,也有點主動進攻的樣子,畢竟,這批遷戶之中還有一千人的邊軍。

阿史那越彌之所以不敢公然在甘露川駐紮放牧,是因為此地離伊州只有一天的路程,對騎兵來說,急襲的話只需要半天,很容易遭到唐兵的襲擊。

賀平這是一種試探,一種帶有進攻性質的戰略部署,你若是不來打我,我便以新築的城為核心,往來加築烽燧,連接成線,用的是李湛所知道的蠶食之策。

之前所以沒有在甘露川築城,一來是因為伊州初歸,唐軍立足未穩,二來邊軍遷戶屯田主要是為了加強伊州防備,為當地駐軍提供糧草。現在遷戶在伊州難以安置,剛好可以在此拓荒屯田,同時將這裏做為伊州拱衛。

這天山上的天氣,說變就變,不過是一會兒的功夫,天就陰了,很快又跌起了小雨點子,好在不大,李湛也就沒當回事。

氣溫也隨之降了下來,順兒忙跑回營地給李湛尋了件厚衣裳。

繞着已成廢墟的堡壘轉了一圈,又上到土包頂上眺望四周,心中默默記下河流走向,李湛便帶着眾人回到營地。

時間已經到了晌午之後,小雨驟停,天已放晴,很快的烏雲散去,又見藍天。

帶着順兒和工匠們勘踏完實地之後,李湛就讓工匠和那兩火士兵早點休息。

李湛卻還有事情要做,他的性格就是如此,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對於賀平原先的修城計劃,他準備大大的修改一番。

按照圖紙所標註的範圍,甘露城就以那座小山的殘堡為核心,寬不過一里多,長不到三里,不是四方形狀,而是東西長,南北窄,略還帶着些斜邊。

南門之外,就是那條無名河。正是河面寬闊處,晌午前看的時候,大約有三十多米的寬度,只是不夠深。

計劃之中,甘露城以夯土法造城牆,高不過六丈,厚三丈,城門皆以厚木製造,不設箭樓,唯有一高台。四角之上則搭建木製望樓——說穿了,不過是瞭望台而已。

這樣的城築起來,只能是起個前哨站的作用,要想控制這片草原,恐怕是很難實現的。最多能給往來的商隊提供一個稍微強勢點的堡壘罷了。

若是建成,城內則常駐三隊士兵,共一百五十人左右。

屯田邊軍亦在城內居住,平時則出城種地。

這樣的防禦強度在李湛看來,並不算是合格,如果阿史那越彌傾其全力,這城最多也只能堅守個兩三天——對於伊州兵的作戰能力,李湛並不了解,可是哪怕處於守勢,十倍於己的敵人也足以攻下來,所不同的只是時間問題。

那麼為什麼不把它再修大些,修堅固些?如果有了這個堅固的核心,這片水草豐美的牧場,應該能吸引很多人來放牧的吧?而做為商隊的必經之路,這裏一定會很快的繁榮起來,李湛隱隱覺得,做好了這件事情,至少能讓自己的仕途有一個好的起點吧?

如果不算從進士授官后被貶官的話。

李湛找到了劉聞道,說了自己打算擴大築城規模的想法。

劉聞道還忙着給遷戶們劃分墾荒之地,聽了李湛的話,他有些詫異,然而對於李湛的想法,他想了想也覺得甚好,之前的計劃限於人力,的確有些拘束了,因此他對李湛說道:“李參軍不妨重新畫個營造圖紙,考慮周詳些——明日你派人報給賀都督,再做定奪。”

於是李湛根據自己的想法,結合現場勘察和原有的計劃,開始繪製新的築城營造草圖。

忙活到傍晚,已經完成的差不多,正感覺肚子有些餓,準備出去看晚飯弄的如何的時候,就聽到一陣悶雷般的響聲。

“難道又要變天了么?”

再仔細一聽,卻又不是,這響聲連綿不絕,還越來越響。

是馬蹄聲!

而且,只有一大群馬奔馳起來才會有如此聲勢。

李湛心中咯噔一下,手足冰冷,難道突厥人這麼快就來了?

“我靠,真是怕什麼來什麼,”李湛一挑帳簾,就往外跑去。

好大一片草原。

清晨的陽光灑在沾滿露水的草葉上,閃爍着迷離的光彩,如茵綠毯波濤般起伏連綿,遠遠的延伸到松樹密佈的山腳下,四面遠山之上,白雪皚皚,與淡青色的天際相接,讓人的心情也一下遼闊起來。

離着營地不遠,有條小河舒緩的流淌。波光不興,默默無聲,李湛走過去掬了一捧,卻覺得這河水清冷凜冽,寒氣刺骨。大概,是天山雪水所化而匯聚成河的吧。

喝起來,冰涼之中帶着些甘甜。

“怪不得叫甘露川,”李湛直起身,望着這片草原,呼吸着清新的空氣,自言自語道:“想不到天山上面,還有這麼大一片草原。”

順兒跟在他身後。他這些日子,倒不像從前那樣偷偷觀察李湛了,經歷過那場騷亂之後,他竟然也隱隱的有些沉穩了。

李湛看了一會兒草原上的景色,轉過身對順兒說道,“去把營造圖紙拿來。”

營地離着計劃中修建新城的地方不遠。

那裏原來有座堡壘,不過早已殘破不堪,然而地勢卻好,背依着一個高約十幾米的小山包,前面就是那條無名河。

這是個盆地呢,水草豐美,地域遼闊,這麼好的地方竟然沒有人種田放牧?李湛心中納罕,便對阿里穆薩問道:“怎麼這裏沒人放牧啊?”

阿里穆薩雖是雜胡,漢語卻說的非常順溜,他道:“以前有,前些年打仗,人都跑了,不敢來了。”

“這個好地方,可惜了。”阿里穆薩遺憾的說道:“我小的時候,在這兒放過羊。那個時候,熱鬧的很……”

看他年紀不過四十齣頭,那麼他所說的,應該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吧?

不過李湛現在考慮的卻是另外的事情。

如此適合放牧的優良草場,應該有許多人垂涎吧?據他這段時間惡補的時局來看,貞觀四年太宗親征,率軍大破東突厥,頡利可汗兵敗后逃到小可汗蘇尼失的居地靈州,蘇尼失把頡利執送唐軍,率眾投降,突利可汗等紛紛降唐,突厥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者投奔西突厥,漠南之地遂空,東突厥滅亡。

東突厥滅亡了,可是其殘部卻風流四散,其中一支,既沒有歸附薛延陀,也沒有投靠西突厥,而是隱匿在天山之中,他們的部族首領,名叫阿史那越彌,是個東突厥的貴族。

李湛在來這裏以前就了解到,自己眼前的草場,應該是絲綢之路在西域中段的重要轉折點,由甘露川西北去四十三里,就是“蒲類海”,也就是突厥人所說的“虎海”,而向東兩百里,則是另一個大草原,整個西域東邊,也就是這兩個草場最為豐美。

不知道阿史那越彌帶着他的部眾,在哪兒?

很難說上次少數回紇人叛亂,不是他埋下的暗樁煽風點火的結果。

現在的形勢,其實是有些麻桿打狼——兩頭怕的樣子。伊州都督府正式駐軍為四團八旅——這是賀平告訴他的——總共也不過是**百人的樣子。

屯田邊軍亦軍亦民,戰時為軍,平時為民,對於騎兵襲擾,顯然只能處於被動防禦之勢,即便是加上這些邊軍,伊州總共也只有一千多不到兩千軍兵,而且據說阿史那越彌部有六千部眾,騎兵就佔了一多半。

然而伊州府兵據城防守易,阿史那越彌騎兵攻城難,所以前幾次只是劫掠一番,不曾攻打過伊州城,賀平現在要派人來甘露川築新城,也有點主動進攻的樣子,畢竟,這批遷戶之中還有一千人的邊軍。

阿史那越彌之所以不敢公然在甘露川駐紮放牧,是因為此地離伊州只有一天的路程,對騎兵來說,急襲的話只需要半天,很容易遭到唐兵的襲擊。

賀平這是一種試探,一種帶有進攻性質的戰略部署,你若是不來打我,我便以新築的城為核心,往來加築烽燧,連接成線,用的是李湛所知道的蠶食之策。

之前所以沒有在甘露川築城,一來是因為伊州初歸,唐軍立足未穩,二來邊軍遷戶屯田主要是為了加強伊州防備,為當地駐軍提供糧草。現在遷戶在伊州難以安置,剛好可以在此拓荒屯田,同時將這裏做為伊州拱衛。

這天山上的天氣,說變就變,不過是一會兒的功夫,天就陰了,很快又跌起了小雨點子,好在不大,李湛也就沒當回事。

氣溫也隨之降了下來,順兒忙跑回營地給李湛尋了件厚衣裳。

繞着已成廢墟的堡壘轉了一圈,又上到土包頂上眺望四周,心中默默記下河流走向,李湛便帶着眾人回到營地。

時間已經到了晌午之後,小雨驟停,天已放晴,很快的烏雲散去,又見藍天。

帶着順兒和工匠們勘踏完實地之後,李湛就讓工匠和那兩火士兵早點休息。

李湛卻還有事情要做,他的性格就是如此,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對於賀平原先的修城計劃,他準備大大的修改一番。

按照圖紙所標註的範圍,甘露城就以那座小山的殘堡為核心,寬不過一里多,長不到三里,不是四方形狀,而是東西長,南北窄,略還帶着些斜邊。

南門之外,就是那條無名河。正是河面寬闊處,晌午前看的時候,大約有三十多米的寬度,只是不夠深。

計劃之中,甘露城以夯土法造城牆,高不過六丈,厚三丈,城門皆以厚木製造,不設箭樓,唯有一高台。四角之上則搭建木製望樓——說穿了,不過是瞭望台而已。

這樣的城築起來,只能是起個前哨站的作用,要想控制這片草原,恐怕是很難實現的。最多能給往來的商隊提供一個稍微強勢點的堡壘罷了。

若是建成,城內則常駐三隊士兵,共一百五十人左右。

屯田邊軍亦在城內居住,平時則出城種地。

這樣的防禦強度在李湛看來,並不算是合格,如果阿史那越彌傾其全力,這城最多也只能堅守個兩三天——對於伊州兵的作戰能力,李湛並不了解,可是哪怕處於守勢,十倍於己的敵人也足以攻下來,所不同的只是時間問題。

那麼為什麼不把它再修大些,修堅固些?如果有了這個堅固的核心,這片水草豐美的牧場,應該能吸引很多人來放牧的吧?而做為商隊的必經之路,這裏一定會很快的繁榮起來,李湛隱隱覺得,做好了這件事情,至少能讓自己的仕途有一個好的起點吧?

如果不算從進士授官后被貶官的話。

李湛找到了劉聞道,說了自己打算擴大築城規模的想法。

劉聞道還忙着給遷戶們劃分墾荒之地,聽了李湛的話,他有些詫異,然而對於李湛的想法,他想了想也覺得甚好,之前的計劃限於人力,的確有些拘束了,因此他對李湛說道:“李參軍不妨重新畫個營造圖紙,考慮周詳些——明日你派人報給賀都督,再做定奪。”

於是李湛根據自己的想法,結合現場勘察和原有的計劃,開始繪製新的築城營造草圖。

忙活到傍晚,已經完成的差不多,正感覺肚子有些餓,準備出去看晚飯弄的如何的時候,就聽到一陣悶雷般的響聲。

“難道又要變天了么?”

再仔細一聽,卻又不是,這響聲連綿不絕,還越來越響。

是馬蹄聲!

而且,只有一大群馬奔馳起來才會有如此聲勢。

李湛心中咯噔一下,手足冰冷,難道突厥人這麼快就來了?

“我靠,真是怕什麼來什麼,”李湛一挑帳簾,就往外跑去。

好大一片草原。

清晨的陽光灑在沾滿露水的草葉上,閃爍着迷離的光彩,如茵綠毯波濤般起伏連綿,遠遠的延伸到松樹密佈的山腳下,四面遠山之上,白雪皚皚,與淡青色的天際相接,讓人的心情也一下遼闊起來。

離着營地不遠,有條小河舒緩的流淌。波光不興,默默無聲,李湛走過去掬了一捧,卻覺得這河水清冷凜冽,寒氣刺骨。大概,是天山雪水所化而匯聚成河的吧。

喝起來,冰涼之中帶着些甘甜。

“怪不得叫甘露川,”李湛直起身,望着這片草原,呼吸着清新的空氣,自言自語道:“想不到天山上面,還有這麼大一片草原。”

順兒跟在他身後。他這些日子,倒不像從前那樣偷偷觀察李湛了,經歷過那場騷亂之後,他竟然也隱隱的有些沉穩了。

李湛看了一會兒草原上的景色,轉過身對順兒說道,“去把營造圖紙拿來。”

營地離着計劃中修建新城的地方不遠。

那裏原來有座堡壘,不過早已殘破不堪,然而地勢卻好,背依着一個高約十幾米的小山包,前面就是那條無名河。

這是個盆地呢,水草豐美,地域遼闊,這麼好的地方竟然沒有人種田放牧?李湛心中納罕,便對阿里穆薩問道:“怎麼這裏沒人放牧啊?”

阿里穆薩雖是雜胡,漢語卻說的非常順溜,他道:“以前有,前些年打仗,人都跑了,不敢來了。”

“這個好地方,可惜了。”阿里穆薩遺憾的說道:“我小的時候,在這兒放過羊。那個時候,熱鬧的很……”

看他年紀不過四十齣頭,那麼他所說的,應該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吧?

不過李湛現在考慮的卻是另外的事情。

如此適合放牧的優良草場,應該有許多人垂涎吧?據他這段時間惡補的時局來看,貞觀四年太宗親征,率軍大破東突厥,頡利可汗兵敗后逃到小可汗蘇尼失的居地靈州,蘇尼失把頡利執送唐軍,率眾投降,突利可汗等紛紛降唐,突厥部落或北附薛延陀,或者投奔西突厥,漠南之地遂空,東突厥滅亡。

東突厥滅亡了,可是其殘部卻風流四散,其中一支,既沒有歸附薛延陀,也沒有投靠西突厥,而是隱匿在天山之中,他們的部族首領,名叫阿史那越彌,是個東突厥的貴族。

李湛在來這裏以前就了解到,自己眼前的草場,應該是絲綢之路在西域中段的重要轉折點,由甘露川西北去四十三里,就是“蒲類海”,也就是突厥人所說的“虎海”,而向東兩百里,則是另一個大草原,整個西域東邊,也就是這兩個草場最為豐美。

不知道阿史那越彌帶着他的部眾,在哪兒?

很難說上次少數回紇人叛亂,不是他埋下的暗樁煽風點火的結果。

現在的形勢,其實是有些麻桿打狼——兩頭怕的樣子。伊州都督府正式駐軍為四團八旅——這是賀平告訴他的——總共也不過是**百人的樣子。

屯田邊軍亦軍亦民,戰時為軍,平時為民,對於騎兵襲擾,顯然只能處於被動防禦之勢,即便是加上這些邊軍,伊州總共也只有一千多不到兩千軍兵,而且據說阿史那越彌部有六千部眾,騎兵就佔了一多半。

然而伊州府兵據城防守易,阿史那越彌騎兵攻城難,所以前幾次只是劫掠一番,不曾攻打過伊州城,賀平現在要派人來甘露川築新城,也有點主動進攻的樣子,畢竟,這批遷戶之中還有一千人的邊軍。

阿史那越彌之所以不敢公然在甘露川駐紮放牧,是因為此地離伊州只有一天的路程,對騎兵來說,急襲的話只需要半天,很容易遭到唐兵的襲擊。

賀平這是一種試探,一種帶有進攻性質的戰略部署,你若是不來打我,我便以新築的城為核心,往來加築烽燧,連接成線,用的是李湛所知道的蠶食之策。

之前所以沒有在甘露川築城,一來是因為伊州初歸,唐軍立足未穩,二來邊軍遷戶屯田主要是為了加強伊州防備,為當地駐軍提供糧草。現在遷戶在伊州難以安置,剛好可以在此拓荒屯田,同時將這裏做為伊州拱衛。

這天山上的天氣,說變就變,不過是一會兒的功夫,天就陰了,很快又跌起了小雨點子,好在不大,李湛也就沒當回事。

氣溫也隨之降了下來,順兒忙跑回營地給李湛尋了件厚衣裳。

繞着已成廢墟的堡壘轉了一圈,又上到土包頂上眺望四周,心中默默記下河流走向,李湛便帶着眾人回到營地。

時間已經到了晌午之後,小雨驟停,天已放晴,很快的烏雲散去,又見藍天。

帶着順兒和工匠們勘踏完實地之後,李湛就讓工匠和那兩火士兵早點休息。

李湛卻還有事情要做,他的性格就是如此,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對於賀平原先的修城計劃,他準備大大的修改一番。

按照圖紙所標註的範圍,甘露城就以那座小山的殘堡為核心,寬不過一里多,長不到三里,不是四方形狀,而是東西長,南北窄,略還帶着些斜邊。

南門之外,就是那條無名河。正是河面寬闊處,晌午前看的時候,大約有三十多米的寬度,只是不夠深。

計劃之中,甘露城以夯土法造城牆,高不過六丈,厚三丈,城門皆以厚木製造,不設箭樓,唯有一高台。四角之上則搭建木製望樓——說穿了,不過是瞭望台而已。

這樣的城築起來,只能是起個前哨站的作用,要想控制這片草原,恐怕是很難實現的。最多能給往來的商隊提供一個稍微強勢點的堡壘罷了。

若是建成,城內則常駐三隊士兵,共一百五十人左右。

屯田邊軍亦在城內居住,平時則出城種地。

這樣的防禦強度在李湛看來,並不算是合格,如果阿史那越彌傾其全力,這城最多也只能堅守個兩三天——對於伊州兵的作戰能力,李湛並不了解,可是哪怕處於守勢,十倍於己的敵人也足以攻下來,所不同的只是時間問題。

那麼為什麼不把它再修大些,修堅固些?如果有了這個堅固的核心,這片水草豐美的牧場,應該能吸引很多人來放牧的吧?而做為商隊的必經之路,這裏一定會很快的繁榮起來,李湛隱隱覺得,做好了這件事情,至少能讓自己的仕途有一個好的起點吧?

如果不算從進士授官后被貶官的話。

李湛找到了劉聞道,說了自己打算擴大築城規模的想法。

劉聞道還忙着給遷戶們劃分墾荒之地,聽了李湛的話,他有些詫異,然而對於李湛的想法,他想了想也覺得甚好,之前的計劃限於人力,的確有些拘束了,因此他對李湛說道:“李參軍不妨重新畫個營造圖紙,考慮周詳些——明日你派人報給賀都督,再做定奪。”

於是李湛根據自己的想法,結合現場勘察和原有的計劃,開始繪製新的築城營造草圖。

忙活到傍晚,已經完成的差不多,正感覺肚子有些餓,準備出去看晚飯弄的如何的時候,就聽到一陣悶雷般的響聲。

“難道又要變天了么?”

再仔細一聽,卻又不是,這響聲連綿不絕,還越來越響。

是馬蹄聲!

而且,只有一大群馬奔馳起來才會有如此聲勢。

李湛心中咯噔一下,手足冰冷,難道突厥人這麼快就來了?

“我靠,真是怕什麼來什麼,”李湛一挑帳簾,就往外跑去。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朝完美生活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唐朝完美生活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二章 時局 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