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柳鶯銜泥 第七章 名花有主(3)
羊啦肚子手巾呦三道道那藍,
咱們見啦面那容易哎呀拉話話難。
一個在那山上呦一個在呀溝,
咱們拉不上那話兒哎呀招一招呦手。
瞭啦見那村村呦瞭不見那人,
我淚圪蛋蛋拋在哎呀沙蒿蒿林,
我淚圪蛋蛋拋在哎呀沙蒿蒿林。
……
張近北一曲嘶啞、悲凄、土味不是很濃的信天游《蛋蛋拋在沙蒿蒿林》在楊家灣林業基地的山谷中回蕩。
張近北在宣洩着心中的凄苦。信天游應該是唱給大美的,可大美留給他的是綿綿不絕的痛苦初戀——在他還沒有返城時,她就名花有主了。塞軍把她調進國營企業——塞城捲煙廠,佔有了她如花似玉的處女身後,就把她無情地拋棄了。塞軍娶了一位跺一腳塞城都要擻三擻的行署領導的女兒,儘管沒有大美溫柔漂亮,但塞軍家卻能“攀高結貴”。大美最後嫁給了捲煙廠的一名工人,丈夫矮個子黑臉、形貌猥瑣不說,動輒就罵大美是“水性揚花的二槽貨……”
丈夫還是個變態狂,干夫妻的事時對大美是又抓又掐又咬……大美白嫩的身子被搞得青一片紫一片,還用煙頭燒她的下身。大美開始羞於啟齒,後來萬般無奈之下只好給母親告狀。
王貴土就收拾這個臟女婿,結果反被其羞辱。女婿指着追來打他的岳丈的跛腿嘲笑:“你老傢伙的瘸子樣,腿不行還怪地不平?”
大美一提離婚,丈夫懷揣炸藥雷管就上岳丈家鬧事,揚言要炸死岳丈全家同歸於盡!為了孩子,大美只好忍聲吞氣,以淚洗面……
一朵鮮花插在了牛糞上。張近北既遺憾又愛莫能助——只能將自己和大美的初戀情懷埋藏在心底。華欣畢竟和張近北有着近十歲的年齡差距、畢竟心裏有師生之別,他也實在找不出合適的詞來勸慰昔日的老師:“只怪大美見異思遷……”
張近北點頭又搖頭說,大美當時也是為了有個好工作……
華欣在心裏對自己說:愛一個人一定要忠貞不渝。
有大伯循循善誘地教誨,有大媽體貼入微地關心照顧,有張近北全面到位地輔導,華欣的學習成績“過關斬將”、一路攀升,第一學期末就進到班上前二十名。
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激烈的學習競爭之餘,華欣還主動參與了辦黑報和幫助校印刷工印學習資料的事情。華欣辦黑板報的事得到了大伯地鼓勵:“學生不能一昧的死讀書、讀死書”……辦板報對生活是個充實,對提升語文知識也很有幫助。“大伯的話後來得到印證。
華欣辦板報的搭擋是他前一級“火箭班”的趙塞旗。趙塞旗語文成績在他們班是頂尖的,還能寫一手漂亮的“趙體”粉筆字——人們都知道粉筆字要比鋼筆字難寫。華欣和趙塞旗一塊契交,對提高語文成績肯定有積極的影響。
辦板報的分工,基本是華欣撰稿,趙塞旗寫,打線則由二人共同完成。
趙塞旗後來對辦板報有了濃厚的興趣,華欣知道他是衝著大美的妹妹二美去的。二美比華欣低一個年級。二美在學校的正式名字叫王沛。
板報在教室的山牆上,正對着王沛家的窯門,距離也很近。趙塞旗常以洗手、喝開水等機會,踅磨着接近王沛。華欣發現,趙塞旗看王沛的眼神有直勾勾、辣辣的火苗在閃爍。王沛對這些卻視若不見。趙塞旗向王沛討開水時,王沛矜持而又羞怯地笑笑,把兩杯白開水向她們家的外窗台上一放,低着頭就回了窯,一語不發,留給趙塞旗和華欣的是她那一忽一閃的長睫毛、端杯子那一雙白皙纖秀的小手……
在華欣的眼裏,王沛不僅是漂亮美麗,更多的是端莊、典雅,是他從未見到過的、說不清道不明的一種氣質和韻味——這和她姐大美的漂亮有着截然的區別:在康曉河和夏春雨身上似乎也缺少這氣質……應該是張近北老家所在的哪個大城市的姑娘才具有的吧?華欣想。
華欣就很易看到王沛的身影——常去大伯家,從“二樓”薄殼窯向下看,她洗衣服、提水……很多舉動都盡收眼底。華欣每次看到王沛時,都有血流加快,心跳加速的感覺:心裏有影影糊糊連自己也琢磨不到的東西時隱時現……
從華欣和大伯家的關係角度看,華欣和王沛應算是“鄰家”,但卻很少說話。華欣在心裏時刻埋藏着自己是個借讀的窮農村學生的概念。他在王沛面前是膽怯的,自卑的。
華欣給校印刷工幫忙印學習資料,只是為了能討上一兩份夾在信中寄給江天長、仁可久兩位義兄。華欣在以實際行動兌現着三人在帶子塞嶺“結拜”時的諾言——“苟富貴、勿相忘。”這些資料,對江天長、仁可久來說彌足珍貴。塞城中學聚集着全地最優秀的教師,在每年的高考“狎題”表現在資料就是“模擬試題”都比較准,起碼能把握住題型和側重點,這是塞中高考升學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塞中的學生,盡享着張國全這一批優秀教師帶來的“高教學質量”的“教育資源”。當時高考的升學率很低,也非常不平衡,像塞城市內的一中、三中等中學高考常有“剃光頭”的現象——連一個中專地考不上。越是這樣,拔尖學生越是留不住——紛紛向塞中轉學。
高考,無不向人們提示着“強者恆強”的社會法則。
在頻繁的書信中,華欣還源源不斷地向江天長、仁可久介紹着塞中好的學習方法和經驗。這在學習信息交流十分保守、閉塞的年代,對提高二位“義兄”的學習成績,無疑起到了巨大作用。
華欣和夏春雨也斷斷續續地保持着書信聯繫。華欣離開鹿縣二中后約一個多星期,夏醫生就正式調往縣城關醫院,夏春雨也轉到縣一中上學。這些情況是夏春雨離開時告訴仁可久,華欣是從仁可見的來信得知的。
華欣知道夏醫生的確切地址后,就給夏醫生去了信,信中極盡表達了對夏醫生及全家的感激之恩,救命之恩。華欣雖說當時還在懵懵懂懂不知人情世故的年齡,但葫蘆河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觀念早已滲透到了他那瘦峭的骨子裏,通過信中說上幾句感謝話的常識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