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138號盒子】宮先生
我垂下眼睛,“恭喜。”
“沒關係,是我沒告訴你,我們的婚禮也是秘密的。”蔣雍走過來,“宮總來這裏,是有什麼事嗎?”
“只是探望。”
“哦?我記得,宮總和我妻子,一直以來都沒什麼交集。”
“實在是冒昧了。宮先生走後,每逢聽到別人生病的消息,我就忍不住地難過。最近聽到夏老抱病,就過來探望,真是冒昧了。”
“多謝您的惦記。”
我抬起眼眸,盯住蔣雍,一字一句到近乎咬牙切齒:“還請您不要難過,尊夫人一定會好起來的。”
我將“一定”二字,咬得很重。
蔣雍沒說話,側身給我讓出了一條路。
談到蔣雍,我和他的梁子很深。
10年前,蔣雍和他手下的團隊,共計47人,是我強行趕出萬家地產的。
當時,還鬧出了不小的風波。
各大媒體將我妖魔化成一條陰狠的毒蛇:亡夫屍骨未寒,就傷筋動骨,將和他一起創業打天下的“元老”們逼出公司。
正可渭“一朝天子一朝臣”,宮杉女士的兇狠,程度可見一斑。
我很無奈,媒體們將萬家地產的這次換人風波,描繪成一場險惡的政治鬥爭。
各路財經專家,在節目上大放厥詞。
其實,當年我清出蔣雍他們的原因很簡單:一是經營理念不和;二是蔣雍手腳不幹凈。
宮先生**遠矚,善於把控局勢,他總是能在第一時間,窺探出商機,並迅速投身實踐。
很多人說,富貴需向險中求,做生意需要包天大膽。
宮先生比別人富裕,只是因為他比別人大膽,豁得出去。
可我知道不是,宮先生是我見過的最為理智、謹慎的人。
只有我知道,他在做出每一項決策之前,都做過數以百計的推演。
宮先生走後,我宮杉自認,無此等視野和能力,經營方式以守住宮先生創下的一畝三分地為主。
我記得宮先生曾說過,現階段,房地產是盛放經濟發展、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財富的聚寶盆。
只要中國經濟形勢不下行,房產投資就是最穩健的。
而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不得不停滯之後,這個“聚寶盆”自然會轉移到股市上來——從各個國家的發展規律來看,經濟是有發展階段的。
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從未動過其他的心思。
可蔣雍時任總經理,帶領的一行人正值盛年,和我的想法不太一樣。
當時,很多企業家,都投身於資本浪潮中,成了新一代的弄潮兒。
蔣雍他們看着眼熱,於是,想讓萬家地產轉型,將重心放在新興的投資領域。
我們為此爆發過多番爭執。
我的考慮很簡單:我請你來做總經理,是為我解決問題、擺平事情、執行我的命令的。
我不需要,也不會容忍,你來質疑我。
談不攏的話,那就不要談。
本質上,不兼容的人。是沒辦法在一起共事的。
再加上,當時我從財務報表上查出來,蔣雍挪用了萬家地產4000萬的資產,去貸給其他公司,做過橋資金賺取利息,大約賺了200多萬。
我對此非常憤怒。
以向法院起訴他,作為要挾,逼他辭職——我不可能要一個,同我意見不合,而且一直都懷有二心的傢伙,來經營我宮家產業。
蔣雍對此忿忿不平。
他覺着,挪用資產算不得什麼大事,說我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宮先生走後不久,蔣雍的確跟我求過愛。
坦白說,他頭腦聰明、一表人才、年少有為,的確是女人喜歡的類型。
一起共事這麼多年,男男女女互有好感,求愛也正常。
但我卻很清楚地知道,蔣雍對宮先生服氣,卻打心眼裏就看不起我——更確切來說,應該是看不起女人。
他這人,心高氣傲。
當時提出娶我,也不過是想從我手中,拿到宮先生的家產。
我和蔣雍,就涉足資本行業一事,發生爭執時,蔣雍曾指着我的鼻子,說我這個愚蠢的、格局狹小的女人,看不到社會發展的變化,抓不住商機。
宮先生的家產,遲早要被我敗光了去。
後面,他越說越激動。
竟至於開口,說我是因為宮先生的錢,才和他在一起的。
聽他這麼說,我竟不覺得受侮辱,而是可笑。
我遇到宮先生時才六歲,還是個小娃娃。
我父母在文革中被打成右派,至今不知埋骨何方。
當時,我被託付給了一名遠房親戚。
可她也窮得很,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時節,她買了個陌生村鋪里的糖人給我,讓我站在雪地里等她。
可她這一去,就沒回來。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甜的滋味,也是第一次感到死亡近在咫尺。
我等不到她,我迷失了方向。
我在雪地里等了她一天一夜,最後沿着一條白茫茫的路向前走,一直向前走……
直到凍的餓的再也走不動了,一個跟頭栽在雪地上,爬不起來。
前方一片白茫茫之中,我朦朧聽到“汪汪”幾聲犬吠。
掙扎抬頭,眼前是一個男孩破舊的老布鞋,我沿着他清瘦的雙腿向上看去,發現他十歲左右,面容如我般稚嫩。
他手裏拿着一個饅頭,似乎被我嚇着了,饅頭“啪嗒”一聲,掉在我面前。
我條件反射般,捧着饅頭,直往嘴裏塞,那股瘋狂勁兒。好似要直接給塞到胃裏才罷休。
男孩右邊臉上的肌肉,抽了兩抽,他一把打下我嘴裏的饅頭:“想吃東西,跟我來。”
那天,我跟着他做了什麼。
好的還是壞的,我都已記不太清了。
只記得。自己吃到了生平以來,最美味的未知食物。
用一個破舊頭盔盛着,底下生着火,很多年後,我才知道那東西是肉。
後來,我倆從一個城市流浪到另一個城市,做點小工、街頭討點零錢……
日子雖過得艱難,但總不至於餓死。
再後來,長大了,我跟着一位修鞋師傅學着修鞋,他在街頭跟着一幫兄弟廝混。
1978年恢復高考制度后,我不知道他用了什麼手段進了大學,反正那時候,我已經會做很多衣服了。
寬裕人家的太太小姐們,喜歡我自創的款式,我就搬到他大學的城市。攢點小錢。供他讀書。
我不敢離他太近,怕他那些洋氣的同學看了笑話。
他不以為然,總是抱着我笑,說這世界上沒有人比我更洋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