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榮辱不驚,喜怒不形於色

第五節 榮辱不驚,喜怒不形於色

中國的領導者大多深受儒家思想熏陶,因而養成穩重熟慮的心思,“喜怒不形於色”也是他們必有的修養。

距今1600年前,東晉偏安江左,建都建康(今南京),當時北方民族勢力強盛,不斷地以武力壓迫東晉,司馬王朝深受其苦。

當時東晉由謝安擔任宰相。有一次,北方前秦大舉南侵,以號稱百萬的大軍渡江南來,而東晉迎敵者只有數萬人,以寡敵眾的例子,古來即多,但如此懸殊的兵力,卻教東晉人民失去信心,人人準備再度逃難。

惟有宰相謝安,雖處於非常局勢中,卻仍冷靜沉着。當他一切準備妥當后,便悠閑自在地飲酒下棋,好似不知前方有戰事一般。

在謝安的運籌帷幄下,加上天時、地利、人和,東晉艱苦地打贏了這場戰爭,獲勝的消息很快地傳回京城的宰相府邸,這時謝安正與人對弈,看完捷報后,謝安仍若無其事地下棋。“有何要事嗎?”客人好奇地問着。謝安答道:“沒什麼,只是前方的戰士擊敗了敵人而已。”

在客人面前,即使是大軍獲勝,謝安也不改其沉着的態度。送走客人後,謝安返回屋內時,一不小心踢到門檻,撞斷了木履齒,但謝安竟毫無所覺,喜悅之情竟硬生生地壓抑下來。

凡夫俗子,遇喜則興奮,遇悲則哀傷不已,內心的情感硬是難以控制,然而一位領導者卻無法縱情悲喜,單獨一人時或許尚可以發泄感情,但是面對他人或部下時,卻得時時維持着穩重的形象,這豈是一件簡單的事。

楚漢相爭的時候,有一次劉邦和項羽在兩軍陣前對話,劉邦曆數項羽的罪過。項羽大怒,命令暗中潛伏的弓弩手幾千人一齊向劉邦放箭,一支箭正好射中劉邦的胸口,傷勢沉重,痛得他伏下身來,主將受傷,群龍無首。若楚軍乘人心浮動發起進攻,漢軍必然全軍潰敗。猛然間,劉邦突然鎮靜起來,他巧施妙計;在馬上用手捫住自己的腳,喊道:“碰巧被你們射中了!幸好傷在腳趾,沒有重傷。”軍士聽了,頓時穩定下來,終於抵住了楚軍的進攻。

古代的中國民間生活,悠閑自在;但居上位者,卻是激烈地競爭着,尤其是權力的爭奪更是不擇手段,勾心鬥角,互相排斥。在這種爭權奪利的環境中,人人盡量掩飾自己的本性,來迎合權勢,如果任意表現出來,就容易被對方乘虛而入,甚至抓住把柄,說不定因而失勢,遭致殺身之禍,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會養成“喜怒不形於色”的性情。

領導者必然得冷靜沉着,才能做精確的判斷,《孫子》書中曾言:“主不可怒以興師,將不可慍以致戰。”領導者一旦露出了真情,就容易為人所看穿,以至於受到撥弄,而導致做出錯誤的決策。“喜怒不形於色”,亦即盡量壓抑個人的感情,而以冷靜客觀的態度來應付事情,這種性格才配作為一位領導者。

這種性格至少有二大優點:當集體遭遇困難時,如果領導者露出不安的表情或慌亂的態度,便會影響到組織全體,一旦根基動搖,就會帶來崩潰。這種情形下,如果能保持冷靜、若無其事的態度,最能安撫民心。與對方交涉談判時,應具有冷靜、成竹在胸的泱泱大風。如果把持不住露出感情,如同自掀底牌一般,容易被對方控制,而屈居下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做一個出色的領導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做一個出色的領導者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五節 榮辱不驚,喜怒不形於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