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注重現實,採取行動
每一位公司領導,都想把自己的公司營建成全國數一數二的大公司,甚至創造成世界級企業。那麼該如何實現這種願望呢?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勇敢地面對一切,認真注重現實。
這聽起來似乎非常容易,其實不然。我們不要說讓一個企業或者一群人明白現實與希望的差距,就是讓一個人清楚地看清自身所處的境況,改變原有的想法與習慣,都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所以,作為一名管理者我們必須先具備洞察現實境況的能力,才能指導所有下屬,共同營造一個注重客觀實際的氛圍,並與所有人一起保持積極的心態,鼓勵和幫助他們與我們一起看清現實、注重現實,並正確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避免那種閉門造車,沉浸在幻想世界的做法。
任何一位管理者,都能感覺到當前國際市場的巨大變化。如果我們一味沉浸在幻想世界中,那麼,我們的公司總有被時代淘汰的一天。實際上,這些變化並非無跡可循。經過認真分析研究,可以掌握其規律和趨勢。這種變化不是短暫的“一陣風”,而是一種持久的、深刻的社會變革,它們足以從根本上影響消費者的觀念和行為。每一次變革,都為企業發展帶來機會和挑戰,因此作為一名卓越的公司管理者,必須清醒地把握現實,深刻了解這種變化的規律和本質,並善於加以利用,做出應對決策,把每一次變化當做公司進一步發展的台階。
我曾聽過一個有趣而耐人尋味的笑話:
一位相貌醜陋的婦女來到美容院,要求“改頭換面”。美容院的老闆仔細打量了婦女一番,說:“這位女士,對於你來說,美容似乎沒有必要,你需要的是‘重生’!”
隨着生存環境的不斷變化,我們的企業如果跟不上時代腳步,就會像上面的婦女一樣,日益顯出“醜陋”。等到那個時候再去打理公司,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恐怕我們的公司也需要“重生”。
在規模生產的壓力下,跨國生產標準化的要求日益提高,其中包括汽車、電腦和飲料等的標準化生產。同時,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只有提供優質的服務,才能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正如服裝的款式要與當地的風俗習慣相適應一樣。消費者既希望享有規模生產的價格,又希望可以在眾多的商品中進行選擇。低成本與多款式的組合向人們提出了挑戰。為了適應地方商品市場的需要,以及日趨國際化的市場需要,當然需要面對變化,注重現實。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現實當中,但真正能夠把握現實的人並不多。所以我們經常看到這樣一種現象:有些公司始終停留在初級階段,得不到長足發展。這些公司剛剛成立的時候是什麼樣子,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後,仍然是原來的樣子——員工沒有增加,設備沒有更新,資金沒有提升。
這些公司成立之初,也都有自己的夢想,也都制訂了宏偉的發展計劃。然而,隨着時間的流逝,那些宏偉目標越來越模糊,甚至被管理者及員工們淡忘了。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類天生具有一種“惰性”。這種“惰性”阻止了無數人前進的腳步。實際上,這種本性通過努力完全可以克服。然而,如果我們不正視它,它就會成為一種習慣。一旦這種東西形成習慣,就變得特別可怕。由於具有這種習慣,我們的生命在一天又一天的“現實”中耗盡了。
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雖然看起來與成功並沒有多少重要的聯繫,但仔細想一想,也許人生的困境正是由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造成的。因為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我們在後天受環境等諸多條件的影響而逐步形成的;一旦這些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成為一種“習慣”之後,它就成了影響我們做人、做事、思維、健康、工作、行為的一種定勢。人類的天性中又有一種出自本能的疏懶,這種本能的疏懶天性反過來又會使我們按照“定勢”即按照某種“行為模式”去行動。這樣一來,就使得我們先前已經形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這就形成了行為模式到方式習慣定勢,方式習慣定勢又到行為模式的循環。當然,如果在這種永無止境的循環中,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是良性的,那麼循環就會變成良性的循環;反之,如果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是惡性的,那自然也就只能出現惡性循環的結果。
不注重“現實與今天”的習慣不但會使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出門誤車、上班遲到、工作拖拉,而且還會成為我們走向成功的巨大絆腳石。這種習慣會使我們常常以諸如“明天”、“下個月”“以後”等等之類的借口,把今天的事推遲到明天,明天的事推遲到後天,使我們喪失很多成功的機會。
比如明天是三月一日,公司有許多重要事情等着我們去處理,於是我們把鬧鐘定在早晨六點半。然而,由於晚上應酬太多,我們感到很累,躺在床上倒頭便睡。第二天早晨聽到“叮鈴鈴”的鬧鐘,如果我們還沒有改變“惰性”,就會覺得心煩,還想睡一會兒,於是伸手關掉鬧鐘。到公司后,秘書告訴我們,約見的客人已經走了。於是,我們長嘆了一聲,自言自語地說:眼睜睜地看着一樁生意泡湯了!接着陷入難以自拔的煩惱:看來只有等下一次了,有什麼辦法,誰讓自己多睡了一會兒?誰讓我們養成這種可惡的“惰性”?
就這樣,一種由於“惰性”形成的習慣給我們帶來無法挽救的損失。相反,如果我們已養成了從現在開始,馬上行動的好習慣,就會給自己下一道命令:“馬上起床!”在這種心態的指使下,我們會立即起床。可能就因為我們早起了一會兒,會為公司聯繫一筆驚人的業務。
我們生存的世界是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卓越的公司管理者,絕對不會每天沉浸在對昨天的回憶或者對明天的幻想之中,而是勇敢地面對客觀環境的變化,重視實實在在的今天,根據變化制定出相應的決策。
富蘭克林曾經說過:“把握今日等於擁有兩倍的明日。”歌德也說:“把握現在的瞬間,把你想要完成的事物或理想,從現在開始做起,只有勇敢的人身上才會賦有天才、能力和魅力。”要想讓公司不斷向前發展,取得更大成績,作為一名管理者,必須克服人類的“惰性”。最好的辦法就是從現在開始,馬上行動起來。用“馬上行動”這樣一個好習慣來克服“惰性”。
“注重現實,立即行動”可以影響和改變一個人的方方面面。這種心態和習慣能幫助一個人去做他所不想做而又必須做的事,也能幫助一個人克服各種困難,去做自己想做的那些事。這樣就能使一個人緊緊地抓住“現在”,而抓住了“現在”,就是抓住了機會,就可以相應地做出正確決策,制定發展目標,使自己的公司不致於停滯不前,或者迷失方向,誤入歧途。
斯托擔任國際銷售執行委員會七個執行委員之一時,曾作為該委員會的代表走訪了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有一天,斯托來到澳大利亞東南部墨爾本城,與那裏的商業工作人員進行了一次勵志談話。
兩天後,斯托接到一個電話,是一家出售金屬櫃的公司經理伊思泰打來的。
從話筒中可以聽出,伊思泰情緒非常激動:“先生,我將告訴你一件令人吃驚的事!你聽後會與我現在一樣激動!”
“什麼事?說出來聽聽。”
“我們公司原定目標是一年之內銷售額翻一番。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我們在兩天之內就實現了這個目標。”
“噢?這真是一個奇迹!你是怎樣達到這個目標的?”斯托問。
“這完全是你的功勞,在前兩天的談話中,你講到推銷員亞魯推銷保險單失敗后又成功的故事。許多人聽后都有些懷疑,而我相信你的話,並且銘記你說的那句警句:‘馬上行動!’之後我仔細查看了我的卡片記錄,研究了10筆死帳。我決定提前處理這些賬務。聽你談話之前,我認為解決這些賬務比登天還難。這次我下定決心,心裏不停地默念‘馬上行動,馬上行動!’,並抱着積極的心態去拜訪這10家賬戶,結果收回8家欠債。現在我更加堅信:一個人如果擁有良好積極的心態,認真面對現實中存在的問題,並且馬上行動,他所爆發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
這是一個真實故事,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故事。伊思泰為什麼能夠在短短兩天的時間之內,實現了一年的長遠計劃呢?最關鍵的原因就是他清醒地面對“現實”——存在的問題——10筆死賬,然後制定出決策——立即處理,接着以積極的心態馬上行動。
許多公司雖然也制定了很多誘人的計劃,但遲遲不能實現,就是因為管理者不懂“注重現實”的重要性,這樣的管理者頭腦中永遠只有“幻想”。在他本來應該說“從現在開始,馬上行動”的時候,卻說“以後再做吧!”。
著名航海家哥倫布還在求學時,偶然讀到一本畢達哥拉斯的著作,知道地球是圓的,他就記在了心裏。
對這一說法,哥倫布進行了長時間的思索和研究,最後大膽提出假設,如果地球真是圓的,他便可能走一條捷逕到達印度。
自然,許多有常識的大學教授和哲學家們都恥笑他。因為,他想向西方行駛而到達東方的印度,豈不是痴人說夢話嗎?
他們告訴他:地球不是圓的,而是平的,然後又警告道,他要是一直向西航行,他的船將駛到地球的邊緣而掉下去……這不是等於走上絕路嗎?
然而,哥倫布對這個問題很有自信,只可惜他家境貧寒,沒有錢讓他實現這個冒險的理想,他想從別人那兒得到一點錢,助他完成自己的事業,他整整等了17年,還是失望。他決定不再等下去,於是啟程去見皇后伊莎貝露,沿途窮得竟以乞討餬口。
皇后讚賞他的理想,並答應賜給他船隻,讓他去從事這種冒險的工作。
不有一個棘手的問題是,水手們怕死不願出海,沒辦法,哥倫布採取強迫的手段招了一些水手。一方面他又請求女皇釋放了獄中的死囚,允許他們如果冒險成大事者,就可以免罪恢復自由。
一切準備既妥,1492年8月,哥倫布率領三艘帆船,開始了一個劃時代的航行。
剛航行幾天,就有兩艘船破了,接着又在幾百平方公里的海藻中陷入了進退兩難的險境。
後來他親自撥開海藻,才得以繼續航行。
在無邊無際的大海中航行了一星期後,根本就沒有大陸的影子,水手們都失望了,他們要求返航,否則就把哥倫布殺死。
最終,哥倫布兼用鼓勵和高壓兩手,總算說服了船員。
也是天無絕人之路,在繼續前進中,哥倫布忽然看見有一群飛鳥向西南方向飛去,他立即命令船隊改變航向,緊跟這群飛鳥。
因為海鳥總是飛和有食物的地方,所以哥倫布預料到海鳥飛行的方向可能有陸地。
哥倫布果然很快發現了美洲新大陸。
可以想像,如果哥倫布再等下去,必然會一生蹉跎歲月,“空悲切,白了少年頭”,美洲大陸的發現者可能就不是他了。成大事者的桂冠永遠不會屬於哥倫布了。哥倫布最終成了英雄,從美洲帶回了大量黃金珠寶,並得到了國王的獎賞,以新大陸的發現者名垂千古,不可否認,這一切都是行動的結果。
把握“現在”,就是要客觀面對現實;幻想未來,就是“將今天的事拖到明天”。人們經常有這樣的觀念:“今天”和“明天”只存在那麼一點小小的差異,人的一生不知要過多少個二十四小時,損失一兩個二十四小時並不重要。其實,這種想法是非常危險的。因為“現在”和“明天”不僅僅是時間上的微小差異,實質是一種觀念上的差距。注重現實,就會找到問題所在,從而制定處理辦法,帶領公司向前跨越。否則成功快車就會離開我們疾駛而去。
把今天應該做的事情拖延到明天去做,結果往往是明天也做不到,因為“明天再做”的想法已經深深根植於我們的大腦。真正到了明天,我們也許會想,反正還有“明天”呢,不用着急。實際上,“明天的明天”還有許多新的事情要做。如此一來,我們就會舊賬未清,又添新債。我們的公司就會像伊思泰一樣,始終困擾在一堆又一堆的“死賬”之中,永遠不可能取得輝煌業績。
對於行動的重要性,人們深有體會。隨便找一個精神正常的人,都會講出這樣的道理:沒有行動,理想永遠是句空話;沒有行動,農民永遠不會收穫。只有行動,理想才會變成現實,人生才能走向成功。
在現實生活中,不同的人對行動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行動。遺憾的是,許多人等到事情不能再拖之時才去行動,這種行動實際上是一種“被動”;有的人則以積極的姿態積極行動,這種行動,才是具有實在意義的行動。
同樣都是行動,但由於行動態度、行動方式的不同,就會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傑克與約翰生活在美國南部的一個小鎮,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幾年前,兩人同時看到當地的人們開始擺脫過去那種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穿鞋戴帽都趨向了商品化。於是,兩人決定每人辦一家鞋廠,儘快過上富裕生活。傑克說干就干,立即行動起來。他請來技術員,招聘工人,購置設備,買回原料。沒用多長時間,就將產品推向了市場。
而約翰卻多了個心眼,他想先看看傑克的鞋廠效益怎麼樣,因此遲疑着沒有行動。
傑克的鞋廠開辦不久,不僅沒有盈利,反而遇到很大困難。市場打不開,產品滯銷,資金周轉不靈,管理制度不健全,工資不能按時發放,工人的積極性下降……約翰看到這種情況,心中暗自慶幸,多虧自己沒有盲目行動,否則也會像傑克一樣陷入困境。
事情並不像約翰所預料的那樣,頑強的傑克沒有在困難面前倒下,憑藉清醒的頭腦,他針對困難一一想出解決辦法。一年後,他的鞋廠終於度過難關,利潤滾滾而來。
看到傑克的腰包一天天鼓起來,約翰後悔莫及。經過一番慎重考慮,他也開辦了一家鞋廠。但此時已非彼時,由於早辦了一年,傑克贏得了眾多客戶和廣闊市場,而約翰的客戶寥寥無幾。幾年之後,傑克的營銷網絡遍及全國各地,擁有數億元資產。約翰的鞋廠卻一直不景氣,只能為朋友的鞋廠進行加工,資產更是少得可憐。
這兩位朋友同樣注重現實,同時看到了機會,但傑克馬上行動,佔盡先機;約翰卻猶豫觀望,坐失良機,最後走上兩條不同的人生軌道。
要想成為一名卓越的管理者,帶領下屬打造名牌企業,從現在起,我們就要學會:注重現實,馬上行動!成千上萬的人一輩子碌碌無為,就是因為他們沒能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