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萬事俱備吞六合

第625章 萬事俱備吞六合

葛玄做為劉謙的好朋友,他明白劉謙心中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在知道劉謙沒有加入宗門的資格之後,很早就給劉謙設定好了道路,但是卻不能對劉謙明言。像今天這樣的直言,葛玄已經觸犯了宗門的規矩,甚至違背了加入宗門時的誓言,所以葛玄的情緒才會顯得很沉重。

葛玄的違規提醒,給劉謙指出一條清晰的回家之路,使劉謙看到了這輩子還有和親人團聚的希望,不過當回家的興奮漸漸冷卻之後,劉謙又開始感到頭痛了。

先前推測的史前文明和中國斷代史等秘辛問題,已經讓劉謙大腦超負荷運轉了,葛玄又將道術和空間技術這兩個基本上沒什麼關聯的問題連在了一起,使劉謙猜不透道家究竟和史前文明有關係,還是修鍊道術達到一定程度,可以成為破碎虛空的大能之輩。

嚴格說來,神學和科學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體系,可是眼前所見所聞卻隱隱表示,兩者之間還有一些聯繫,這就劉謙對此感到非常糾結了。

推測史前文明和中國遠古歷史,早就耗盡了劉謙的精力,令劉謙再也沒有精力去思考研究空間技術和道術之間的聯繫,於是劉謙只有暫且將這些事情放下來,一邊回到雒陽操持國政,一邊暗下默默修鍊葛玄的《養生經》,為回家看望父母做準備。

此後,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光熹五年夏末秋初。當年,全國出現了大面積飢荒,函谷關東方的諸侯由於陷入戰爭泥潭不能自拔,為了持續作戰只有搶奪治下百姓賴以餬口的糧食,使無一存活的百姓們爆發了綿延起伏的動亂,嚴重動搖了諸侯們的統治力量。

在虎牢關以東陷入一團水深火熱的同時,生存不下去的小民百姓和大部分劉謙土地政策不會損傷利益的中小地主,當看到劉謙治下的百姓依舊安居樂業之後,紛紛將希望的目光投向劉謙,迫切期望劉謙能發兵東征迅速結束亂世,給他們一個和平的生存環境。

歷史將統一中國的重任放在了劉謙肩上。

可惜,當時劉謙還沒有完成全部的軍事部署,隨後更是發生了劉宏差點駕崩的事情,最後導致劉謙取消了立刻出征的計劃,不過還是加快了劉謙對戰爭的部署節奏。

光熹五年中秋,因劉謙對南益州增兵加強了屠殺力度,南益州的蠻族結束了在原始深林的數年抵抗,最終全部表示願意做漢人,南益州的蠻族問題基本上得到了解決。

其實主導蠻族對抗漢軍的領導人,大多都是華夏族出身,最早的可能在戰國時期就遷到了南益州,漢代時也有很多漢人移居至此。其中有代表的性的是雍氏和孟氏。

南益州的雍氏源自漢代開國功臣雍齒,雍齒,秦末沛人,是劉邦的老鄉,后因軍功被封做什邡侯,封地就在廣漢郡什邡。在漢武帝時期,雍齒的曾孫隨軍攻打夜郎國時畏敵不前,被漢武帝廢除了爵位,此後雍氏就在南益州居住下來。

經過差不多四百年和蠻族的混居,雍氏在生活方面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蠻化,更是在南益州繁衍成為一個大族,歷代都有官吏出任南益州的官職,這樣就讓雍氏逐漸成為南益州的世家豪強。

至於南益州的孟氏,歷史上雖然沒有特別顯赫的祖輩,可是據文獻記載,證明他們的祖上是漢人遷居到南益州的。光緒年間在雲南昭通發掘出了《孟孝琚碑》,無論是碑文樣式和龍虎花以及漢字記載的風俗分析,漢代孟氏在南益州已經是一個影響力非常大的豪強。

據文獻記載,孟氏分為朱提孟氏和建寧孟氏兩個世系,其中的建寧孟氏是朱提孟氏南遷的一個分支,在漢代已經繁衍成為南益州的大族。

這些南遷的漢人,雖然發展成不同的大族,不過在當時蠻人佔據優勢的南益州,依然處於少數,因此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蠻化。如果家族沒有出過顯赫的人物,而沒有形成統一的家譜,或者是戰亂等原因遺失了家譜,致使南遷漢人的後代忘記了他們出身的民族。在這種情況下,外來漢人自然會將他們當做蠻族土著,時間一長,他們自己也會逐漸以蠻人自居。

這些原屬於漢人的當地土著,由於早先年帶來了不少文明的火種,就在當地蠻族心中取得了地位,之後逐漸形成了一個個部族首領,成為了南益州的代言人。

也正是這些人代表了蠻人的利益,政府就更不會認同這些漢人後裔,雙方矛盾激化的時候,戰爭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起初,劉謙並不清楚南益州的民族構成,自以為南益州大部分都是蠻族,自然也給蜀漢時期的孟獲定性為異族,依照劉謙對蠻族血腥的打壓政策,委任魏雄和嚴顏開始整頓南益州。

當時的南益州,很多地方,由於政府根本形成不了行政能力,漢軍對蠻荒社會的南益州非常的陌生,特別是在漢人後裔領導下的蠻人,躲在原始森林中和漢軍玩游擊戰之後,戰爭取得的成效極小。

一年後,劉謙見魏雄遲遲不能蕩平南益州,才開始重視南益州問題,通過細緻的了解,劉謙終於知道了南益州民族的構成成分。然後根據南益州實際情況,採取了不同的民族政策。

對於蠻族,劉謙依舊保持着打擊和安撫並重的政策,而對於漢族後裔,劉謙給予他們許多有利條件,從內部瓦解了漢族後裔聯盟。新制定的民族政策,很快就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使大部分漢族後裔感到了漢族超強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選擇了重新恢復漢人身份。

有這些重新恢復身份漢人的指點,漢軍很快扭轉了地理環境上不熟悉的劣勢,此後對蠻族的戰爭中逐漸佔據了優勢。可是當時的南益州畢竟是一塊沒有開發的處女地,到處都是原始森林,這些因素還是阻礙了漢軍對頑固不靈漢變蠻土著的打擊力度。一直等到劉謙命令益州新軍和二線後備軍隊加入戰鬥后,這才覆滅南益州最後的抵抗蠻族。

南益州穩定之後,由於西方的西域已經被劉謙攻佔,成為穩固的大後方,以及北方新漢人政策執行的良好,邊患問題得到了很好解決,使邊患問題再也不能成為阻擋劉謙統一全國的絆腳石,劉謙決定於光熹六年開始向東方諸侯用兵。

提到劉謙在北方邊疆執行的民族政策,有一點不得不提,民族政策推行數年來,效果遠遠超過了劉謙當初的設想,不但沒有出現預想中的不良效果,反而給鮮卑人的軍事經濟文化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使鮮卑根本失去了入侵漢地的力量。

最開始的時候,希望遷移到漢地的鮮卑新漢人,因為鮮卑貴族的阻擋,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才來到了關羽負責的陰山防區,在漢軍強有力的軍事打擊下,鮮卑軍隊才狼狽的放棄了追殺。

鮮卑新漢人到達并州北部之後,在教導系統廣泛的富有思想指引下,鮮卑新漢人拿起漢軍淘汰下來的武器,利用鮮卑人不敢越過大陰山的弱點,就向鮮卑人掀起了激烈的報復。

這些鮮卑新漢人非常熟悉大草原的地形和鮮卑部落分佈,他們每一次出擊都成功的擊敗了一些鮮卑貴族,從鮮卑貴族手中獲得了許多的好處。戰勝歸來后,鮮卑新漢人原準備效仿漢軍將戰利品上繳,可是卻被關羽,以彌補新漢人逃亡途中造成的巨大損失為由拒絕。

看着豐厚的戰利品全部屬於自己,在巨大利益推動下,新漢人復仇的呼聲喊得更響亮了,得到關羽的允許之後,他們帶着更加完備的武器來到了大草原,不斷從鮮卑貴族手中搶掠巨大的財富。

這些鮮卑新漢人之所以收穫頗豐,全是拜大草原上有錢也花不出去的弊端所賜,故而他們可以輕易將鮮卑貴族從漢地搶走的金銀珠寶等物品,再搶回來。這些在草原上基本上花不出去的財富,回到漢地就不同了,基本上所有參與搶掠的新漢人,搖身一變從最底層的奴隸變成了大財主,這就讓感覺到地位天翻地覆的新漢人,更對搶掠鮮卑貴族趨之若鶩。

雖然在連續的搶掠行動中,這些新漢人也遭受了很大損失,可是因為巨大的財富引起的身份轉變,這些新漢人堅決貫徹為了百分之百利潤鋌而走險的理論,不畏犧牲的一次又一次向大草原挺進。

如此一來,劉謙成功的給這些新漢人培養出了強盜精神,使他們成為了并州一個特別富有的階級,更是將搶掠的精神深深烙印在他們的骨子中。

在搶劫過程中,這些新漢人還不忘將最美好的謊言宣揚給貧苦的鮮卑人,利用鮮卑人想要變成漢人的弱點,成功將希望做漢人的鮮卑貧民忽悠進搶掠大軍,這樣就有效的補充了死亡的軍人,為搶掠的持久進行提供了大量生力軍。

由於搶掠大軍逐漸的壯大,他們的影響力在草原上越來越大,他們的軍隊規模也如滾雪球一般的壯大,最後這種情況驚動了整個鮮卑貴族階層。經過互相協商,自和連死後分裂成幾百個勢力的鮮卑貴族,最終決定聯合起來消滅他們眼中的叛軍。

搶掠大軍在搶掠中行動如風,可是他們畢竟沒有形成真正有組織的軍隊,在正規戰鬥中,他們還不是鮮卑貴族聯合軍的對手。不過他們也有他們的優勢,他們先是利用鮮卑人不敢踏過陰山的弱點,一旦處於劣勢就逃進陰山山脈中,而後他們為了更好的掠奪財富,決定和漢軍配合重創鮮卑聯軍。

對於漢軍而言,不管是漢武時期的漢軍還是劉謙的漢軍,最不希望的情況是到草原上四處追擊敵人,因為漫無目的的搜素作戰方式,不但會嚴重損耗軍糧,而且還不能取得多少戰果。與之相反,漢軍非常喜歡大決戰,利用高素質的作戰意志和精銳的武器,一舉重創異族,給異族毀滅性打擊。

劉謙當年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離開洛陽,帶着精銳騎兵再次蒞臨大草原的。

戰役初期,新漢人搶掠大軍付出很大的代價,成功的吸引住鮮卑聯軍,將鮮卑聯軍引導漢軍預定戰役所在地。等鮮卑人進入伏擊圈,在伏擊的漢軍出現后,這些新漢人立刻翻身作戰,成功的殺透鮮卑聯軍的側翼。

在茫茫大草原上,伏擊戰術很難施展,故而與其說劉謙這次是伏擊戰術,還不如說劉謙只是想和鮮卑打一次主力決戰。

這次戰役中,除了幾萬名傷亡慘重的搶掠軍之外,劉謙動用了兩萬新建北軍和并州戰區四萬精騎,一共六萬名經過再度加強的騎兵。而鮮卑聯軍,人數差不多是漢軍的兩倍多,只是這些鮮卑軍都是各自為戰,沒有形成統一的作戰體系,這也就埋下了一個失敗的禍根。

由於是在四面平坦的草原上作戰,儘管漢軍很快取得了上風,擊潰了鮮卑聯軍,可是卻不能阻擋所有鮮卑軍的大逃亡。為了盡量消弱鮮卑的實力,在徹底殺進戰場上的鮮卑人之後,劉謙大膽的分兵三路,然後親自率領其中一支軍隊對鮮卑展開了大追殺。

在這場大追殺之中,劉謙和許多戰士一樣,三天之內除了只喝過一點水之外都沒有進食,緊緊尾隨鮮卑人追殺了三天三夜,直到許多戰士連刀也提不動,劉謙擔心鮮卑出現生力軍,才宣佈停止追殺。這次戰役,劉謙軍又創造了一項持續作戰記錄,為劉謙軍此後連續作戰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光熹五年十一月,為了竭盡全力在最短時間內平定大漢,劉謙提前兩個月下達了軍事調令,命令益州、涼州和三輔的軍隊,提前向前線集結。截止光熹六年春節,駐紮在後方的主力軍隊全部達到了制定位置,而二線後備軍也開始陸續收到了徵召令,他們會在隨後的一個月內集結完畢,然後會在主力軍隊奪取城池后,負責看守城池或補充主力軍隊兵員。

二線軍隊徵召令下達的同時,各地政府會立刻從民兵隊伍中抽調兵力,用來補充二線軍隊。這些重新組建的二線軍隊,主要的任務是維持軍屯的正常進行,在必要的時候,他們也會踏上征途參與作戰。

這次軍事行動中,陸軍主力軍團六十萬,二線軍隊八十萬,至於民兵,由於數量太多,一時間根本統計不出來。

陸軍將會分成五個作戰序列,自東向南分別是公孫瓚的幽州軍團,關羽所屬的并州軍團,劉謙所帶領的中央軍團、李嚴所屬的涼州軍團和徐晃所屬的漢州軍團。

除了陸軍之外,十二萬水軍也會在這場打戰役中擔當重要的任務,十二萬水軍,分別是凌操負責的北方水軍,四萬人;由蔡瑁負責的襄陽水師,三萬人;甘寧負責的南方水軍,五萬人。

凌操的北方水軍,平時駐紮在河東和河內郡黃河上,這次主要任務是配合陸軍奪取黃河兩岸的城池,另外還肩負着運輸軍事物資的任務。

由於襄陽水軍所在的漢水,屬於轄區之內,防守的任務最輕,故而水軍的數量最少。其中早些年訓練的一些老兵,還被劉謙輸送到甘寧的南方水軍中,以便加強南方水師對長江的封鎖。

甘寧所屬的南方水師,原來叫做益州水師,自劉謙攻佔南郡,打通了漢州和益州的聯繫之後,為了加強對江陵的防守力量,甘寧就帶着益州水師,從江州沿江而下來到了江陵。時下,由於江陵的特殊位置,劉謙大大加強了南方水師的編製,使甘寧眼下成為最有實權的水師將領,這樣一來,甘寧就對劉謙更加感恩了。

三支水師之上還有一個水師總部,作為劉謙最早的老人之一,陳武以蕩寇將軍之職總管三支水師,正常情況下駐守在雒陽,在劉謙最新組建的軍部任副部長,平時不干涉各支水軍的正常作戰。

軍用物資方面,大量的連弩弓箭和各種武器鎧甲,在休養生息的幾年間,早就按計劃分批運到了各個軍團的前線的武器庫中。至於軍糧,也是按步驟運抵了前線的偽裝糧倉中。這些武器裝備和軍糧足以保證一百萬大軍八個月所食,加上光熹六年預計中的新糧,足以保證劉謙軍一年征戰所用。

按照計劃,只有平定中原的戰鬥需要的軍隊數量眾多,一旦等中原平定下來,攻佔南方的荊州和揚州時,只需要十二萬水軍和三十萬陸軍,就可以保證取得最後的勝利。故而,只要戰鬥推展的順利,即使沒有光熹六年的新糧,原來儲存的糧食也可以滿足統一全國。

光熹六年春節中的鎮北王府中,來自全國各地的將領齊聚一團,經過一天的共同研究之後,大家都同意戰役在二月份開戰。因為在那個時候,不但各個軍團的負責人回到了駐地,而且劉謙送給袁術的大禮也該展示出效果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漢光熹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漢光熹
上一章下一章

第625章 萬事俱備吞六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