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那一抹醬香

第八十一章 那一抹醬香

張言沒想到的是,王開能這個後世的悲情人物,在划拳場上也是也有着藐視天下的儒將氣概,他的划拳也如同他的嗩吶聲一般悠揚,溫而不烈、低而不淡,柔而不寡,豐滿而協調,聲聲里都浸着藝術的味道。

多年後,划拳聲淡去時,受害最深的是墩子叔這樣的老酒鬼,墩子叔們痛心疾首的慨嘆:曾經是聽着聲音找酒喝,可現在天天在街上轉悠:沒有一點聲響,都變成偷喝了,聽不到划拳聲,我怎麼厚着臉皮去蹭酒啊!文明喝酒害死人啊!!!

張樹中的婚禮對他來說是終身大事,對其他社員來說不過是生活中的小插曲,平常的日子還要繼續過下去。

有幸的是,母親和嬸子分別得到了侄媳婦送的兩個繡花枕套,不知是不是得了某人特別的授意,質量上乘,綉工精美。(此處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嫌疑。)

早晚空閑里,父親開始為叔叔的新家打鑿石質豬食槽,父親打過幾年石頭,練就一身粗劣的石匠本領,還積攢下成套的打石鏨(zan四聲)子、鐵楔子,鎚子。鏨子有圓鋼的、麻花鋼的,楔子大大小小方方扁扁十幾個,鎚子有手鎚子和大石錘,還學會了給鏨子淬火的本事。

那個年月,開採下來大塊的石頭,人搬不動,運輸也不方便,通常人工鑿成適合的小塊,方法是用鏨子在需要斷裂的方位鑿出小孔。塞入鐵楔子,用大石錘狠砸楔子,石頭就裂開了。鏨子用久了,尖磨圓了,需要淬火上鋼打尖。也算技術活。

父親雖然沒有練的精細,但打打豬食槽,磨盤之類的粗活足以應付,況且村裡此類地石匠奇缺,再過幾年,鄉親們拋棄土坯房的打夯,蓋磚瓦房用石頭打地基時,父親這類的工種一度很搶手,需要的人家都陪着笑臉,好吃好喝伺候着請去幫工。

豬。好啃好拱,石槽堅硬而重。既不怕豬啃爛,又不怕豬拱倒,很實用。

張言遠遠的綴在一邊看着父親思索着下錘,有些事情是不得不佩服地,沒有設計圖紙,沒有模型。稜角凹槽一切盡在父親頭腦中。

剛才離近了觀看,父親一嗓子就把他吼開了:“滾一邊去,崩到你咋辦?”父親的表達方式真是欠佳,明明是關心,非要弄成這種場面,有些簡單,有些粗暴。有些讓人受不了。哎,反正小孩子是不被尊重的,習慣了。

琢磨着讓父親打兩扇手推小石磨,閑時磨點豆漿啥的喝喝,想想家裏的糧食,看看父親的態度。還是憋在肚子裏。小孩子支使大人,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嗎。

張言目前最要感謝的梧桐妹妹。經過幾個月的教導,梧桐妹妹基本上能照顧張晗這個精力旺盛的傢伙,只是偶爾被花樣百出的張晗氣地(手機閱讀16k.cn)落淚,找張言訴說一番。轉頭又“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成了好姐妹,帶上領弟玩着她們獨有的“過家家”遊戲,每次力邀張言友情加盟得到地都是拒絕,為此張言沒少挨了梧桐的白眼。虧得領弟是個賢淑的好姑娘,否則家裏真要翻天了。

讓梧桐盡情的白眼吧,誰讓張言是家裏是梧桐唯一敢白眼的人呢。

陽曆三月,春天的腳步十分緩慢,還沒到“栽瓜垵豆”地季節,距離菜蔬滿園時日還遠着呢。又是一個青黃不接的季節,除了鹹菜和大醬幾乎沒有任何菜,偶爾把去年晾曬的乾菜熬一頓吃吃,也有八個盤四個碗的錯覺。

絕處逢生或柳暗花明又一村,於是乎“佔盡風光二月蔥,先於萬物破土生”的羊角蔥又上場了。

母親和嬸子去年擴大了春蔥的種植面積,所以今年吃起來格外不吝嗇,切成小段放到大碗裏,倒進一些鹹菜湯,殺着吃。張言偶爾沒臉沒皮孟瞎子那裏弄回幾塊豆腐邊,吃吃一清二白。

更多的時候,吃地卻是蔥蘸醬。

當母親掀開醬缸,發現大醬只剩下小半缸時,開始籌劃着做醬了。

做醬季節性很強,北方做醬通常選擇在初春,因為以後的的日子裏,穩中有升的溫度能保證大醬正常而快速地發酵。

做醬的活計任重而道遠,通常至少要花上兩三個月的時間,所以,發現還有小半缸地時候,母親便開始籌劃。

東北人對大醬,有着特殊地情節,做涼菜,炒菜,燉菜都少不了。在地地道道的東北人眼裏,甭管啥山珍海味,美味珍饈,都不好使,大醬才是老大!差不多每頓飯必吃地東西絕對少不了大醬。

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根深蒂固,植入心靈,改不了也去不掉了!

光禿禿的一塊玉米麵餅子,抹上一層大醬,頂着風邊跑邊啃,是張言及他的眾多夥伴都干過的事。

後來,張言在超市裏尋找,無論是蔥伴侶,還是寶泉大豆醬,還是芝麻醬、還是甜麵醬,還是老乾媽,還是紅油豆瓣,實在是不合他的口味,他恍然大悟,那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正宗東北風味”!

原來他的嘴已經被母親的大(手機閱讀16k.cn)醬養刁了。

於是張言即使到了城裏,每年都要帶一大包家鄉母親做的大醬。前世的兒時,母親做醬也是張言最期待的日子,因為在那枯燥的初春里總能吃上一些特別的東西。

母親做醬的方法是炒醬,每年隊裏只分那麼十幾二十斤黃豆,原材料是遠遠不夠的,用有限的原材料做出更多數量的大醬,只能炒,因為炒醬可以摻入玉米。烀純正豆瓣醬,卻摻不得假。可見那個年月里。做出夠一家人吃地大醬,也是給婦女們出了一道難題。

母親按黃豆和玉米一比一的比例稱好,先用簸萁簸一遍,去掉裏面殘留的莖葉塵土,小石頭和土坷垃是簸不出去的。只能手工一個個的揀出去,前世張言地童年沒有耐心干這樣的活,只能是母親一個人晚間抽空一點點挑完。今生的張言很乖,白天母親和嬸子到隊裏勞動,把黃豆或玉米倒進笸籮里,張言就仔細的挑出裏面的雜物,領弟與張晗睡覺的間歇,梧桐也來幫忙。

挑出小石頭與土坷垃越來越多,成就感越來越強烈,張言把它們留到晚上。拿給母親和嬸子看,為自己表功。賣乖。母親不說話,嬸子自然少不了一番誇獎。

陽曆三月的下旬,母親開始炒醬,母親說:選下半月,月牙兒往回消,這時候炒醬。醬塊子不長蛆,無論典故出自哪裏,有沒有科學依據,不可抹殺的是這是母親的美好希望。

前世里母親炒黃豆的時候,張言總是猴急地等在鍋台邊,炒黃豆哪是難得的零食啊,做醬只要黃豆八分熟。到這個時候母親把做醬地先出鍋,鍋底留下幾捧多炒一會,炒的豆子伸着腰掙破皮兒並通身長出黑色斑點,發出誘人的黃豆香,剷出來給他裝滿一兜,玉米也是如此。裝滿另一兜。於是張言帶着無限的滿足,滾着從王海軍那裏繼承過來的鐵圈。向沒有炒黃豆和炒苞米粒吃的夥伴們顯擺去了。

一如從前地那時,張言與梧桐等在鍋台邊,母親也留上幾捧,裝入兩人的衣兜,嘎嘣嘎嘣,嘴裏開始脆香。

每到這天的晚上,飯桌上就能多一道菜,用鹽水泡過的炒黃豆。姑且叫他咸豆子。這個後世很平常的食品,此時只有這個特殊的日子能吃上一次,這一晚,怕是要多費一碗飯或多費一個餅子。

母親把炒熟的黃豆和玉米加工成麵粉,即使已經與玉米摻合在一起,仍然擋不住張言對他地興趣,抓幾把豆面放到碗裏,倒上些開水,攪拌成糊糊,趁熱喝下去,在當時其美味的程度不亞於後世的芝麻糊,豆奶粉。

母親把豆面和上開水,攪拌適合的濕潤,通常這時候父親也要出手幫忙,把濕潤的豆面攥成一個個十厘米直徑的醬塊子,男人地力氣大,攥地實。

然後母親就把一個個的醬塊用舊報紙封好,放到大大地柳條筐里,擺在炕稍,蓋上一層薄被,等待發酵。沒幾天滿屋子都是那種晦澀的霉豆面子味兒了。鄉下人沒人在乎那麼多,天天摟着它,依然吃的香,睡得甜。

大約一兩個月後,醬塊子徹底發酵,乾裂,長出長長的白色和綠色的毛,霉豆面味也變淡,母親知道,發酵成功了。用溫水洗凈醬塊上的菌毛,把醬塊砸成手指肚大小的小塊,再次加工成細面。這時候才迎來做醬的最後一道工序,發醬。

發醬這道工序,比起做醬塊來,更為關鍵。

發醬的工具是兩個大大的黑色泥盆,這兩個泥盆母親總是寶貝兒似的放着,千叮嚀萬囑咐張言,磕不得,碰不得,它們很脆弱,無論發醬還是發麵它們都是很好用的工具。

時間大約是四月,母親抓住初八、十八、二十八這些所謂的好日子,開始發醬。非得等到一個風和日麗天氣晴好的日子,因為母親太看重大醬,村裡傳說如果家裏新做的醬,如果醬的味道特別好,那麼就說明那家在那一年運氣會特別好,莊稼的收成會很多!

把醬面兌上適量的水和大粒鹽,和到大泥盆里,等待再次發酵----這個過程叫“發醬”。通常把醬面和的很乾,大鹽粒都沒有足夠的水分來融化,否則吃醬之前的工作是謝醬,對水把醬和稀。

醬這個字人們喜歡理解為稠的意思,大概也是醬之所以叫醬而不叫其他名稱的原因吧。

“發醬”過程看似簡單,實則隱藏很多技巧和秘訣。同樣是炒豆、碾豆、做醬塊兒、封醬塊兒、洗醬塊兒、發醬,這一系列的具體操作過程中,溫度、濕度、力度的掌握,溫水,涼水。開水的選用,不同產地鹽的使用地區別,鹽和水的比例等等,都會造成大醬味道的差異。

評論自家新制大醬的味道,或互相交換品嘗大醬。也是那個年代婦女們一個重要話題。

然後,把大泥盆封蓋好,卧到炕頭,蓋上厚被,每天都要多燒幾把火。

逐漸的屋子裏傳出大醬地味道,十幾二十天後,時間到了五月,母親不敢打開封蓋觀看情況,完全依靠經驗,輕輕揭開密封的盆口。一股香噴噴的醬味立即撲面而來。望着汪着一層油汁的黑紫色新醬,母親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興奮地從碗架上拿過一雙乾淨筷子戳一點醬放進嘴裏,嘖嘖嘴巴說:“今年的醬發得真好!”

不光是母親,春天的農家都是要做醬的,於是,五月里,家家戶戶的窗戶里都會飄出一抹醬香。所以。無論走進誰家,都會聞到一陣陣誘人的香味,輕風般地撲面而來。它不是花香,亦不是果香,而是那一抹醬香。

母親再把發好的大醬轉移到醬缸里,擺在房前屋后。

過程中,母親把把腌制好地臘菜疙瘩用清水洗凈晾乾表面的水分。放入醬缸之中,經過二十幾天的腌泡裡外變成紫紅色,這就是難得正宗的紅鹹菜。

吃的厭煩的鹹菜疙瘩,有如窮書生中狀元,一下由襤褸地爛衫換成了扎眼的紅袍,身價和品位隨之增加了百倍。腌好的紅鹹菜“脆而不硬。軟而不爛”。吃到嘴裏清香爽口,回味綿長。

紅鹹菜腌制的方法比較簡單。然而腌制的數量卻受限制。母親一年也就腌泡六七個,因為放多了吸收大醬的味道,會影響大醬的質量,物以稀為貴,因此它也就成為了那個年代地稀罕物。小米粥里拌入幾根細細的紅鹹菜條,一度是張言那個年代每年的盼望。

後來,市場上出售的各種小菜,琳琅滿目,品種之多令人眼花繚亂,用醬油泡製的類似紅鹹菜的臘菜疙瘩也隨處可見,張言多次努力嘗試着想找回那綿長地回味,可是,吃到嘴裏卻一點也找不到家鄉母親胭脂地紅鹹菜的香味。

醬缸放在屋外風吹雨淋,母親買上一塊塑料布,紮緊在缸口,在扣上一個磁盆,吃地時候去剜一塊到碗裏謝醬。

五六月間,一碗新醬端上來,配上大蔥,黃瓜,水蘿蔔,尖椒,山野菜,大白菜,鮮生菜,以及焯過的菠菜蘸着吃,打飯包吃,回味無窮。

後來,家裏的生活改善,雞蛋醬,肉末醬,小魚兒醬,土豆丁醬,加蔥的炸醬等等,作為佐菜一直停留在餐桌上。

再後來,醬茄子,醬土豆,醬大骨頭,醬牛肉,東北的扣肉也要抹的醬。

再後來,家裏有了足夠的黃大豆,母親也與時俱進的烀醬,做出了地道的豆瓣醬。

再後來,無數出嫁的女兒,仍食用娘家老媽做的大醬。無數兒子成家,吃的都是母親做的大醬。母親做的大醬伴隨着張言,流浪過北京,流浪過全國好多城市。

曾經,在那困難的年月,鄉親們吃飯時,只要有一碟大醬,就能吃飽飯。

大醬,是人們餐桌上必備的調味品。後來,在西河,儘管生活不斷地發生着變化,可是,做為調品的大醬,卻始終離不開人們的餐桌。

最普遍的吃法是:一碗純大醬,不加任何作料。然後盤子裏擺上,三生,四生,五生,六生,甚至十生,蘸着吃。

儘管大醬在東北的餐桌上是那麼的不顯山不露水,但它的作用卻與電燈十分相似,有它的時候誰也不會拿它當回事,沒它,則是一片漆黑”

(這章算是觀眾點播,前些日子,看到書友紫雨藍心的書評留言,今天又翻了出來,滿足他一下,不知是否滿意。紫雨藍心留言如下:

遼寧錦州人,老家在農村,83年出生,書中的事情除了文革沒有趕上其餘基本都有,比如現在我老家那邊還有“供銷社”,還有那種土坯蓋的房子,軲轆井,酸菜缸,石磨拉的豆腐......另外,全權,應該還有自造的大醬。

在他之前就想過寫一下這個東西,恰好我也喜歡吃大醬,春天裏,蘸醬菜,這些日子吃的正歡。)

張言沒想到的是,王開能這個後世的悲情人物,在划拳場上也是也有着藐視天下的儒將氣概,他的划拳也如同他的嗩吶聲一般悠揚,溫而不烈、低而不淡,柔而不寡,豐滿而協調,聲聲里都浸着藝術的味道。

多年後,划拳聲淡去時,受害最深的是墩子叔這樣的老酒鬼,墩子叔們痛心疾首的慨嘆:曾經是聽着聲音找酒喝,可現在天天在街上轉悠:沒有一點聲響,都變成偷喝了,聽不到划拳聲,我怎麼厚着臉皮去蹭酒啊!文明喝酒害死人啊!!!

張樹中的婚禮對他來說是終身大事,對其他社員來說不過是生活中的小插曲,平常的日子還要繼續過下去。

有幸的是,母親和嬸子分別得到了侄媳婦送的兩個繡花枕套,不知是不是得了某人特別的授意,質量上乘,綉工精美。(此處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嫌疑。)

早晚空閑里,父親開始為叔叔的新家打鑿石質豬食槽,父親打過幾年石頭,練就一身粗劣的石匠本領,還積攢下成套的打石鏨(zan四聲)子、鐵楔子,鎚子。鏨子有圓鋼的、麻花鋼的,楔子大大小小方方扁扁十幾個,鎚子有手鎚子和大石錘,還學會了給鏨子淬火的本事。

那個年月,開採下來大塊的石頭,人搬不動,運輸也不方便,通常人工鑿成適合的小塊,方法是用鏨子在需要斷裂的方位鑿出小孔。塞入鐵楔子,用大石錘狠砸楔子,石頭就裂開了。鏨子用久了,尖磨圓了,需要淬火上鋼打尖。也算技術活。

父親雖然沒有練的精細,但打打豬食槽,磨盤之類的粗活足以應付,況且村裡此類地石匠奇缺,再過幾年,鄉親們拋棄土坯房的打夯,蓋磚瓦房用石頭打地基時,父親這類的工種一度很搶手,需要的人家都陪着笑臉,好吃好喝伺候着請去幫工。

豬。好啃好拱,石槽堅硬而重。既不怕豬啃爛,又不怕豬拱倒,很實用。

張言遠遠的綴在一邊看着父親思索着下錘,有些事情是不得不佩服地,沒有設計圖紙,沒有模型。稜角凹槽一切盡在父親頭腦中。

剛才離近了觀看,父親一嗓子就把他吼開了:“滾一邊去,崩到你咋辦?”父親的表達方式真是欠佳,明明是關心,非要弄成這種場面,有些簡單,有些粗暴。有些讓人受不了。哎,反正小孩子是不被尊重的,習慣了。

琢磨着讓父親打兩扇手推小石磨,閑時磨點豆漿啥的喝喝,想想家裏的糧食,看看父親的態度。還是憋在肚子裏。小孩子支使大人,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嗎。

張言目前最要感謝的梧桐妹妹。經過幾個月的教導,梧桐妹妹基本上能照顧張晗這個精力旺盛的傢伙,只是偶爾被花樣百出的張晗氣地(手機閱讀16k.cn)落淚,找張言訴說一番。轉頭又“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成了好姐妹,帶上領弟玩着她們獨有的“過家家”遊戲,每次力邀張言友情加盟得到地都是拒絕,為此張言沒少挨了梧桐的白眼。虧得領弟是個賢淑的好姑娘,否則家裏真要翻天了。

讓梧桐盡情的白眼吧,誰讓張言是家裏是梧桐唯一敢白眼的人呢。

陽曆三月,春天的腳步十分緩慢,還沒到“栽瓜垵豆”地季節,距離菜蔬滿園時日還遠着呢。又是一個青黃不接的季節,除了鹹菜和大醬幾乎沒有任何菜,偶爾把去年晾曬的乾菜熬一頓吃吃,也有八個盤四個碗的錯覺。

絕處逢生或柳暗花明又一村,於是乎“佔盡風光二月蔥,先於萬物破土生”的羊角蔥又上場了。

母親和嬸子去年擴大了春蔥的種植面積,所以今年吃起來格外不吝嗇,切成小段放到大碗裏,倒進一些鹹菜湯,殺着吃。張言偶爾沒臉沒皮孟瞎子那裏弄回幾塊豆腐邊,吃吃一清二白。

更多的時候,吃地卻是蔥蘸醬。

當母親掀開醬缸,發現大醬只剩下小半缸時,開始籌劃着做醬了。

做醬季節性很強,北方做醬通常選擇在初春,因為以後的的日子裏,穩中有升的溫度能保證大醬正常而快速地發酵。

做醬的活計任重而道遠,通常至少要花上兩三個月的時間,所以,發現還有小半缸地時候,母親便開始籌劃。

東北人對大醬,有着特殊地情節,做涼菜,炒菜,燉菜都少不了。在地地道道的東北人眼裏,甭管啥山珍海味,美味珍饈,都不好使,大醬才是老大!差不多每頓飯必吃地東西絕對少不了大醬。

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根深蒂固,植入心靈,改不了也去不掉了!

光禿禿的一塊玉米麵餅子,抹上一層大醬,頂着風邊跑邊啃,是張言及他的眾多夥伴都干過的事。

後來,張言在超市裏尋找,無論是蔥伴侶,還是寶泉大豆醬,還是芝麻醬、還是甜麵醬,還是老乾媽,還是紅油豆瓣,實在是不合他的口味,他恍然大悟,那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正宗東北風味”!

原來他的嘴已經被母親的大(手機閱讀16k.cn)醬養刁了。

於是張言即使到了城裏,每年都要帶一大包家鄉母親做的大醬。前世的兒時,母親做醬也是張言最期待的日子,因為在那枯燥的初春里總能吃上一些特別的東西。

母親做醬的方法是炒醬,每年隊裏只分那麼十幾二十斤黃豆,原材料是遠遠不夠的,用有限的原材料做出更多數量的大醬,只能炒,因為炒醬可以摻入玉米。烀純正豆瓣醬,卻摻不得假。可見那個年月里。做出夠一家人吃地大醬,也是給婦女們出了一道難題。

母親按黃豆和玉米一比一的比例稱好,先用簸萁簸一遍,去掉裏面殘留的莖葉塵土,小石頭和土坷垃是簸不出去的。只能手工一個個的揀出去,前世張言地童年沒有耐心干這樣的活,只能是母親一個人晚間抽空一點點挑完。今生的張言很乖,白天母親和嬸子到隊裏勞動,把黃豆或玉米倒進笸籮里,張言就仔細的挑出裏面的雜物,領弟與張晗睡覺的間歇,梧桐也來幫忙。

挑出小石頭與土坷垃越來越多,成就感越來越強烈,張言把它們留到晚上。拿給母親和嬸子看,為自己表功。賣乖。母親不說話,嬸子自然少不了一番誇獎。

陽曆三月的下旬,母親開始炒醬,母親說:選下半月,月牙兒往回消,這時候炒醬。醬塊子不長蛆,無論典故出自哪裏,有沒有科學依據,不可抹殺的是這是母親的美好希望。

前世里母親炒黃豆的時候,張言總是猴急地等在鍋台邊,炒黃豆哪是難得的零食啊,做醬只要黃豆八分熟。到這個時候母親把做醬地先出鍋,鍋底留下幾捧多炒一會,炒的豆子伸着腰掙破皮兒並通身長出黑色斑點,發出誘人的黃豆香,剷出來給他裝滿一兜,玉米也是如此。裝滿另一兜。於是張言帶着無限的滿足,滾着從王海軍那裏繼承過來的鐵圈。向沒有炒黃豆和炒苞米粒吃的夥伴們顯擺去了。

一如從前地那時,張言與梧桐等在鍋台邊,母親也留上幾捧,裝入兩人的衣兜,嘎嘣嘎嘣,嘴裏開始脆香。

每到這天的晚上,飯桌上就能多一道菜,用鹽水泡過的炒黃豆。姑且叫他咸豆子。這個後世很平常的食品,此時只有這個特殊的日子能吃上一次,這一晚,怕是要多費一碗飯或多費一個餅子。

母親把炒熟的黃豆和玉米加工成麵粉,即使已經與玉米摻合在一起,仍然擋不住張言對他地興趣,抓幾把豆面放到碗裏,倒上些開水,攪拌成糊糊,趁熱喝下去,在當時其美味的程度不亞於後世的芝麻糊,豆奶粉。

母親把豆面和上開水,攪拌適合的濕潤,通常這時候父親也要出手幫忙,把濕潤的豆面攥成一個個十厘米直徑的醬塊子,男人地力氣大,攥地實。

然後母親就把一個個的醬塊用舊報紙封好,放到大大地柳條筐里,擺在炕稍,蓋上一層薄被,等待發酵。沒幾天滿屋子都是那種晦澀的霉豆面子味兒了。鄉下人沒人在乎那麼多,天天摟着它,依然吃的香,睡得甜。

大約一兩個月後,醬塊子徹底發酵,乾裂,長出長長的白色和綠色的毛,霉豆面味也變淡,母親知道,發酵成功了。用溫水洗凈醬塊上的菌毛,把醬塊砸成手指肚大小的小塊,再次加工成細面。這時候才迎來做醬的最後一道工序,發醬。

發醬這道工序,比起做醬塊來,更為關鍵。

發醬的工具是兩個大大的黑色泥盆,這兩個泥盆母親總是寶貝兒似的放着,千叮嚀萬囑咐張言,磕不得,碰不得,它們很脆弱,無論發醬還是發麵它們都是很好用的工具。

時間大約是四月,母親抓住初八、十八、二十八這些所謂的好日子,開始發醬。非得等到一個風和日麗天氣晴好的日子,因為母親太看重大醬,村裡傳說如果家裏新做的醬,如果醬的味道特別好,那麼就說明那家在那一年運氣會特別好,莊稼的收成會很多!

把醬面兌上適量的水和大粒鹽,和到大泥盆里,等待再次發酵----這個過程叫“發醬”。通常把醬面和的很乾,大鹽粒都沒有足夠的水分來融化,否則吃醬之前的工作是謝醬,對水把醬和稀。

醬這個字人們喜歡理解為稠的意思,大概也是醬之所以叫醬而不叫其他名稱的原因吧。

“發醬”過程看似簡單,實則隱藏很多技巧和秘訣。同樣是炒豆、碾豆、做醬塊兒、封醬塊兒、洗醬塊兒、發醬,這一系列的具體操作過程中,溫度、濕度、力度的掌握,溫水,涼水。開水的選用,不同產地鹽的使用地區別,鹽和水的比例等等,都會造成大醬味道的差異。

評論自家新制大醬的味道,或互相交換品嘗大醬。也是那個年代婦女們一個重要話題。

然後,把大泥盆封蓋好,卧到炕頭,蓋上厚被,每天都要多燒幾把火。

逐漸的屋子裏傳出大醬地味道,十幾二十天後,時間到了五月,母親不敢打開封蓋觀看情況,完全依靠經驗,輕輕揭開密封的盆口。一股香噴噴的醬味立即撲面而來。望着汪着一層油汁的黑紫色新醬,母親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興奮地從碗架上拿過一雙乾淨筷子戳一點醬放進嘴裏,嘖嘖嘴巴說:“今年的醬發得真好!”

不光是母親,春天的農家都是要做醬的,於是,五月里,家家戶戶的窗戶里都會飄出一抹醬香。所以。無論走進誰家,都會聞到一陣陣誘人的香味,輕風般地撲面而來。它不是花香,亦不是果香,而是那一抹醬香。

母親再把發好的大醬轉移到醬缸里,擺在房前屋后。

過程中,母親把把腌制好地臘菜疙瘩用清水洗凈晾乾表面的水分。放入醬缸之中,經過二十幾天的腌泡裡外變成紫紅色,這就是難得正宗的紅鹹菜。

吃的厭煩的鹹菜疙瘩,有如窮書生中狀元,一下由襤褸地爛衫換成了扎眼的紅袍,身價和品位隨之增加了百倍。腌好的紅鹹菜“脆而不硬。軟而不爛”。吃到嘴裏清香爽口,回味綿長。

紅鹹菜腌制的方法比較簡單。然而腌制的數量卻受限制。母親一年也就腌泡六七個,因為放多了吸收大醬的味道,會影響大醬的質量,物以稀為貴,因此它也就成為了那個年代地稀罕物。小米粥里拌入幾根細細的紅鹹菜條,一度是張言那個年代每年的盼望。

後來,市場上出售的各種小菜,琳琅滿目,品種之多令人眼花繚亂,用醬油泡製的類似紅鹹菜的臘菜疙瘩也隨處可見,張言多次努力嘗試着想找回那綿長地回味,可是,吃到嘴裏卻一點也找不到家鄉母親胭脂地紅鹹菜的香味。

醬缸放在屋外風吹雨淋,母親買上一塊塑料布,紮緊在缸口,在扣上一個磁盆,吃地時候去剜一塊到碗裏謝醬。

五六月間,一碗新醬端上來,配上大蔥,黃瓜,水蘿蔔,尖椒,山野菜,大白菜,鮮生菜,以及焯過的菠菜蘸着吃,打飯包吃,回味無窮。

後來,家裏的生活改善,雞蛋醬,肉末醬,小魚兒醬,土豆丁醬,加蔥的炸醬等等,作為佐菜一直停留在餐桌上。

再後來,醬茄子,醬土豆,醬大骨頭,醬牛肉,東北的扣肉也要抹的醬。

再後來,家裏有了足夠的黃大豆,母親也與時俱進的烀醬,做出了地道的豆瓣醬。

再後來,無數出嫁的女兒,仍食用娘家老媽做的大醬。無數兒子成家,吃的都是母親做的大醬。母親做的大醬伴隨着張言,流浪過北京,流浪過全國好多城市。

曾經,在那困難的年月,鄉親們吃飯時,只要有一碟大醬,就能吃飽飯。

大醬,是人們餐桌上必備的調味品。後來,在西河,儘管生活不斷地發生着變化,可是,做為調品的大醬,卻始終離不開人們的餐桌。

最普遍的吃法是:一碗純大醬,不加任何作料。然後盤子裏擺上,三生,四生,五生,六生,甚至十生,蘸着吃。

儘管大醬在東北的餐桌上是那麼的不顯山不露水,但它的作用卻與電燈十分相似,有它的時候誰也不會拿它當回事,沒它,則是一片漆黑”

(這章算是觀眾點播,前些日子,看到書友紫雨藍心的書評留言,今天又翻了出來,滿足他一下,不知是否滿意。紫雨藍心留言如下:

遼寧錦州人,老家在農村,83年出生,書中的事情除了文革沒有趕上其餘基本都有,比如現在我老家那邊還有“供銷社”,還有那種土坯蓋的房子,軲轆井,酸菜缸,石磨拉的豆腐......另外,全權,應該還有自造的大醬。

在他之前就想過寫一下這個東西,恰好我也喜歡吃大醬,春天裏,蘸醬菜,這些日子吃的正歡。)

張言沒想到的是,王開能這個後世的悲情人物,在划拳場上也是也有着藐視天下的儒將氣概,他的划拳也如同他的嗩吶聲一般悠揚,溫而不烈、低而不淡,柔而不寡,豐滿而協調,聲聲里都浸着藝術的味道。

多年後,划拳聲淡去時,受害最深的是墩子叔這樣的老酒鬼,墩子叔們痛心疾首的慨嘆:曾經是聽着聲音找酒喝,可現在天天在街上轉悠:沒有一點聲響,都變成偷喝了,聽不到划拳聲,我怎麼厚着臉皮去蹭酒啊!文明喝酒害死人啊!!!

張樹中的婚禮對他來說是終身大事,對其他社員來說不過是生活中的小插曲,平常的日子還要繼續過下去。

有幸的是,母親和嬸子分別得到了侄媳婦送的兩個繡花枕套,不知是不是得了某人特別的授意,質量上乘,綉工精美。(此處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嫌疑。)

早晚空閑里,父親開始為叔叔的新家打鑿石質豬食槽,父親打過幾年石頭,練就一身粗劣的石匠本領,還積攢下成套的打石鏨(zan四聲)子、鐵楔子,鎚子。鏨子有圓鋼的、麻花鋼的,楔子大大小小方方扁扁十幾個,鎚子有手鎚子和大石錘,還學會了給鏨子淬火的本事。

那個年月,開採下來大塊的石頭,人搬不動,運輸也不方便,通常人工鑿成適合的小塊,方法是用鏨子在需要斷裂的方位鑿出小孔。塞入鐵楔子,用大石錘狠砸楔子,石頭就裂開了。鏨子用久了,尖磨圓了,需要淬火上鋼打尖。也算技術活。

父親雖然沒有練的精細,但打打豬食槽,磨盤之類的粗活足以應付,況且村裡此類地石匠奇缺,再過幾年,鄉親們拋棄土坯房的打夯,蓋磚瓦房用石頭打地基時,父親這類的工種一度很搶手,需要的人家都陪着笑臉,好吃好喝伺候着請去幫工。

豬。好啃好拱,石槽堅硬而重。既不怕豬啃爛,又不怕豬拱倒,很實用。

張言遠遠的綴在一邊看着父親思索着下錘,有些事情是不得不佩服地,沒有設計圖紙,沒有模型。稜角凹槽一切盡在父親頭腦中。

剛才離近了觀看,父親一嗓子就把他吼開了:“滾一邊去,崩到你咋辦?”父親的表達方式真是欠佳,明明是關心,非要弄成這種場面,有些簡單,有些粗暴。有些讓人受不了。哎,反正小孩子是不被尊重的,習慣了。

琢磨着讓父親打兩扇手推小石磨,閑時磨點豆漿啥的喝喝,想想家裏的糧食,看看父親的態度。還是憋在肚子裏。小孩子支使大人,這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嗎。

張言目前最要感謝的梧桐妹妹。經過幾個月的教導,梧桐妹妹基本上能照顧張晗這個精力旺盛的傢伙,只是偶爾被花樣百出的張晗氣地(手機閱讀16k.cn)落淚,找張言訴說一番。轉頭又“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成了好姐妹,帶上領弟玩着她們獨有的“過家家”遊戲,每次力邀張言友情加盟得到地都是拒絕,為此張言沒少挨了梧桐的白眼。虧得領弟是個賢淑的好姑娘,否則家裏真要翻天了。

讓梧桐盡情的白眼吧,誰讓張言是家裏是梧桐唯一敢白眼的人呢。

陽曆三月,春天的腳步十分緩慢,還沒到“栽瓜垵豆”地季節,距離菜蔬滿園時日還遠着呢。又是一個青黃不接的季節,除了鹹菜和大醬幾乎沒有任何菜,偶爾把去年晾曬的乾菜熬一頓吃吃,也有八個盤四個碗的錯覺。

絕處逢生或柳暗花明又一村,於是乎“佔盡風光二月蔥,先於萬物破土生”的羊角蔥又上場了。

母親和嬸子去年擴大了春蔥的種植面積,所以今年吃起來格外不吝嗇,切成小段放到大碗裏,倒進一些鹹菜湯,殺着吃。張言偶爾沒臉沒皮孟瞎子那裏弄回幾塊豆腐邊,吃吃一清二白。

更多的時候,吃地卻是蔥蘸醬。

當母親掀開醬缸,發現大醬只剩下小半缸時,開始籌劃着做醬了。

做醬季節性很強,北方做醬通常選擇在初春,因為以後的的日子裏,穩中有升的溫度能保證大醬正常而快速地發酵。

做醬的活計任重而道遠,通常至少要花上兩三個月的時間,所以,發現還有小半缸地時候,母親便開始籌劃。

東北人對大醬,有着特殊地情節,做涼菜,炒菜,燉菜都少不了。在地地道道的東北人眼裏,甭管啥山珍海味,美味珍饈,都不好使,大醬才是老大!差不多每頓飯必吃地東西絕對少不了大醬。

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根深蒂固,植入心靈,改不了也去不掉了!

光禿禿的一塊玉米麵餅子,抹上一層大醬,頂着風邊跑邊啃,是張言及他的眾多夥伴都干過的事。

後來,張言在超市裏尋找,無論是蔥伴侶,還是寶泉大豆醬,還是芝麻醬、還是甜麵醬,還是老乾媽,還是紅油豆瓣,實在是不合他的口味,他恍然大悟,那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的“正宗東北風味”!

原來他的嘴已經被母親的大(手機閱讀16k.cn)醬養刁了。

於是張言即使到了城裏,每年都要帶一大包家鄉母親做的大醬。前世的兒時,母親做醬也是張言最期待的日子,因為在那枯燥的初春里總能吃上一些特別的東西。

母親做醬的方法是炒醬,每年隊裏只分那麼十幾二十斤黃豆,原材料是遠遠不夠的,用有限的原材料做出更多數量的大醬,只能炒,因為炒醬可以摻入玉米。烀純正豆瓣醬,卻摻不得假。可見那個年月里。做出夠一家人吃地大醬,也是給婦女們出了一道難題。

母親按黃豆和玉米一比一的比例稱好,先用簸萁簸一遍,去掉裏面殘留的莖葉塵土,小石頭和土坷垃是簸不出去的。只能手工一個個的揀出去,前世張言地童年沒有耐心干這樣的活,只能是母親一個人晚間抽空一點點挑完。今生的張言很乖,白天母親和嬸子到隊裏勞動,把黃豆或玉米倒進笸籮里,張言就仔細的挑出裏面的雜物,領弟與張晗睡覺的間歇,梧桐也來幫忙。

挑出小石頭與土坷垃越來越多,成就感越來越強烈,張言把它們留到晚上。拿給母親和嬸子看,為自己表功。賣乖。母親不說話,嬸子自然少不了一番誇獎。

陽曆三月的下旬,母親開始炒醬,母親說:選下半月,月牙兒往回消,這時候炒醬。醬塊子不長蛆,無論典故出自哪裏,有沒有科學依據,不可抹殺的是這是母親的美好希望。

前世里母親炒黃豆的時候,張言總是猴急地等在鍋台邊,炒黃豆哪是難得的零食啊,做醬只要黃豆八分熟。到這個時候母親把做醬地先出鍋,鍋底留下幾捧多炒一會,炒的豆子伸着腰掙破皮兒並通身長出黑色斑點,發出誘人的黃豆香,剷出來給他裝滿一兜,玉米也是如此。裝滿另一兜。於是張言帶着無限的滿足,滾着從王海軍那裏繼承過來的鐵圈。向沒有炒黃豆和炒苞米粒吃的夥伴們顯擺去了。

一如從前地那時,張言與梧桐等在鍋台邊,母親也留上幾捧,裝入兩人的衣兜,嘎嘣嘎嘣,嘴裏開始脆香。

每到這天的晚上,飯桌上就能多一道菜,用鹽水泡過的炒黃豆。姑且叫他咸豆子。這個後世很平常的食品,此時只有這個特殊的日子能吃上一次,這一晚,怕是要多費一碗飯或多費一個餅子。

母親把炒熟的黃豆和玉米加工成麵粉,即使已經與玉米摻合在一起,仍然擋不住張言對他地興趣,抓幾把豆面放到碗裏,倒上些開水,攪拌成糊糊,趁熱喝下去,在當時其美味的程度不亞於後世的芝麻糊,豆奶粉。

母親把豆面和上開水,攪拌適合的濕潤,通常這時候父親也要出手幫忙,把濕潤的豆面攥成一個個十厘米直徑的醬塊子,男人地力氣大,攥地實。

然後母親就把一個個的醬塊用舊報紙封好,放到大大地柳條筐里,擺在炕稍,蓋上一層薄被,等待發酵。沒幾天滿屋子都是那種晦澀的霉豆面子味兒了。鄉下人沒人在乎那麼多,天天摟着它,依然吃的香,睡得甜。

大約一兩個月後,醬塊子徹底發酵,乾裂,長出長長的白色和綠色的毛,霉豆面味也變淡,母親知道,發酵成功了。用溫水洗凈醬塊上的菌毛,把醬塊砸成手指肚大小的小塊,再次加工成細面。這時候才迎來做醬的最後一道工序,發醬。

發醬這道工序,比起做醬塊來,更為關鍵。

發醬的工具是兩個大大的黑色泥盆,這兩個泥盆母親總是寶貝兒似的放着,千叮嚀萬囑咐張言,磕不得,碰不得,它們很脆弱,無論發醬還是發麵它們都是很好用的工具。

時間大約是四月,母親抓住初八、十八、二十八這些所謂的好日子,開始發醬。非得等到一個風和日麗天氣晴好的日子,因為母親太看重大醬,村裡傳說如果家裏新做的醬,如果醬的味道特別好,那麼就說明那家在那一年運氣會特別好,莊稼的收成會很多!

把醬面兌上適量的水和大粒鹽,和到大泥盆里,等待再次發酵----這個過程叫“發醬”。通常把醬面和的很乾,大鹽粒都沒有足夠的水分來融化,否則吃醬之前的工作是謝醬,對水把醬和稀。

醬這個字人們喜歡理解為稠的意思,大概也是醬之所以叫醬而不叫其他名稱的原因吧。

“發醬”過程看似簡單,實則隱藏很多技巧和秘訣。同樣是炒豆、碾豆、做醬塊兒、封醬塊兒、洗醬塊兒、發醬,這一系列的具體操作過程中,溫度、濕度、力度的掌握,溫水,涼水。開水的選用,不同產地鹽的使用地區別,鹽和水的比例等等,都會造成大醬味道的差異。

評論自家新制大醬的味道,或互相交換品嘗大醬。也是那個年代婦女們一個重要話題。

然後,把大泥盆封蓋好,卧到炕頭,蓋上厚被,每天都要多燒幾把火。

逐漸的屋子裏傳出大醬地味道,十幾二十天後,時間到了五月,母親不敢打開封蓋觀看情況,完全依靠經驗,輕輕揭開密封的盆口。一股香噴噴的醬味立即撲面而來。望着汪着一層油汁的黑紫色新醬,母親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興奮地從碗架上拿過一雙乾淨筷子戳一點醬放進嘴裏,嘖嘖嘴巴說:“今年的醬發得真好!”

不光是母親,春天的農家都是要做醬的,於是,五月里,家家戶戶的窗戶里都會飄出一抹醬香。所以。無論走進誰家,都會聞到一陣陣誘人的香味,輕風般地撲面而來。它不是花香,亦不是果香,而是那一抹醬香。

母親再把發好的大醬轉移到醬缸里,擺在房前屋后。

過程中,母親把把腌制好地臘菜疙瘩用清水洗凈晾乾表面的水分。放入醬缸之中,經過二十幾天的腌泡裡外變成紫紅色,這就是難得正宗的紅鹹菜。

吃的厭煩的鹹菜疙瘩,有如窮書生中狀元,一下由襤褸地爛衫換成了扎眼的紅袍,身價和品位隨之增加了百倍。腌好的紅鹹菜“脆而不硬。軟而不爛”。吃到嘴裏清香爽口,回味綿長。

紅鹹菜腌制的方法比較簡單。然而腌制的數量卻受限制。母親一年也就腌泡六七個,因為放多了吸收大醬的味道,會影響大醬的質量,物以稀為貴,因此它也就成為了那個年代地稀罕物。小米粥里拌入幾根細細的紅鹹菜條,一度是張言那個年代每年的盼望。

後來,市場上出售的各種小菜,琳琅滿目,品種之多令人眼花繚亂,用醬油泡製的類似紅鹹菜的臘菜疙瘩也隨處可見,張言多次努力嘗試着想找回那綿長地回味,可是,吃到嘴裏卻一點也找不到家鄉母親胭脂地紅鹹菜的香味。

醬缸放在屋外風吹雨淋,母親買上一塊塑料布,紮緊在缸口,在扣上一個磁盆,吃地時候去剜一塊到碗裏謝醬。

五六月間,一碗新醬端上來,配上大蔥,黃瓜,水蘿蔔,尖椒,山野菜,大白菜,鮮生菜,以及焯過的菠菜蘸着吃,打飯包吃,回味無窮。

後來,家裏的生活改善,雞蛋醬,肉末醬,小魚兒醬,土豆丁醬,加蔥的炸醬等等,作為佐菜一直停留在餐桌上。

再後來,醬茄子,醬土豆,醬大骨頭,醬牛肉,東北的扣肉也要抹的醬。

再後來,家裏有了足夠的黃大豆,母親也與時俱進的烀醬,做出了地道的豆瓣醬。

再後來,無數出嫁的女兒,仍食用娘家老媽做的大醬。無數兒子成家,吃的都是母親做的大醬。母親做的大醬伴隨着張言,流浪過北京,流浪過全國好多城市。

曾經,在那困難的年月,鄉親們吃飯時,只要有一碟大醬,就能吃飽飯。

大醬,是人們餐桌上必備的調味品。後來,在西河,儘管生活不斷地發生着變化,可是,做為調品的大醬,卻始終離不開人們的餐桌。

最普遍的吃法是:一碗純大醬,不加任何作料。然後盤子裏擺上,三生,四生,五生,六生,甚至十生,蘸着吃。

儘管大醬在東北的餐桌上是那麼的不顯山不露水,但它的作用卻與電燈十分相似,有它的時候誰也不會拿它當回事,沒它,則是一片漆黑”

(這章算是觀眾點播,前些日子,看到書友紫雨藍心的書評留言,今天又翻了出來,滿足他一下,不知是否滿意。紫雨藍心留言如下:

遼寧錦州人,老家在農村,83年出生,書中的事情除了文革沒有趕上其餘基本都有,比如現在我老家那邊還有“供銷社”,還有那種土坯蓋的房子,軲轆井,酸菜缸,石磨拉的豆腐......另外,全權,應該還有自造的大醬。

在他之前就想過寫一下這個東西,恰好我也喜歡吃大醬,春天裏,蘸醬菜,這些日子吃的正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重生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重生了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十一章 那一抹醬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