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對未知事物感到好奇是最好的品質
黎西是個活潑的孩子,他對身邊所有的一切事物總是那麼好奇,凡是有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一定會努力找到答案。由於他喜歡提問,同學們還給他起了一個名為“WY”(中文意思為:為什麼)的綽號呢!黎西還真是沒有“辜負”這個外號,他就是有股打破沙鍋問到底的勁兒。
黎西的父母很欣賞孩子這種凡事喜歡問為什麼的好習慣,而且在生活中,爸爸媽媽也在努力保護和鼓勵孩子的好奇心。
這天,黎西正在玩遊戲,突然他對電腦內部的零件運作過程產生了濃厚興趣,於是,他便開始“WY”了:“爸爸,電腦裏面為什麼要分硬件和軟件?”“硬件是如何幫助電腦運作的呢?”……
面對黎西子彈式的發問,爸爸沒有表現出絲毫不耐煩的神情,他笑着說:對未知事物感到好奇是最好的品質。我真喜歡你愛提問題。不過,關於電腦如何運作的問題,我不是特別清楚,我有個辦法,我們一起來‘解剖’電腦如何?爸爸邊說邊指着一旁的舊電腦。
黎西高興地歡呼道:“太棒了,我們一起來找答案!”
接下來的時間,爸爸和黎西把家裏淘汰下來的386型電腦進行了一次“大手術”,而黎西的諸多問題也在此中找到了最生動、準確的答案。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要想方設法發掘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呵護孩子的好奇心。不要對孩子的問題進行敷衍甚至斥責,要換一種方式來回答孩子的問題,或是儘力引導孩子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碰到這樣一件事。一位母親對他抱怨說,她的兒子非常淘氣,把好好的一塊貴重金錶給拆壞了,她把兒子打了一頓。陶行知先生當即說:“可惜呀,中國的愛迪生讓你給槍斃了。”陶行知先生的這番話確實道出了目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怎樣無意識地扼殺了孩子可貴的好奇心。這可直接影響到一個人的創造力的形成。
保持孩子好奇心的訣竅是大人要有童心,要換位思考。大人對孩子的好奇心不能理解,甚至不耐煩,是因為孩子問的問題,大人早就都知道了,站在大人的角度,沒什麼可問的。正如作家桑姆·金麗所說:“我們的眼睛變得只盯着追求的目標,以至於對眼前的玫瑰花也不驚奇。”因此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尊重孩子的好奇,允許他提問。
其次,不要敷衍孩子,要給孩子好奇心的提問以滿意的回答,如果不懂,就帶孩子一起去找答案。另外,家長要學會說這樣一句話:“我真喜歡你愛提問題”、有時對孩子的提問,還可以不馬上提供答案,而是進一步提出一個疑問和懸念,激起他更強的好奇心。
再其次,允許孩子探索(拆東西)。家中如果有貴重東西,盡量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只要他給拆了,就千萬不要責備他,否則對孩子的好奇心是致命的打擊。
專家建議
如何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呢?下面是幾點訣竅:
給孩子獨立探索的空間。為孩子提供獨自遊戲的機會,讓孩子在遊戲或其他創造性的活動中發揮無拘無束的想像。
孩子提出不該問的問題不要責備。如果孩子提出了超過他的年齡的問題,父母不要責備他們。父母要明白,他們隨時都可能發現新大陸。他們更需要的是,如何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讓心靈毫不拘束地奔馳。凡是最快樂、最具創造力、最有想像力的孩子,一定是來自於願意和他們分享經驗、分享想法的家庭。
不要隨便給自己扣“壞孩子”的帽子
林子寒有個外號叫“健忘專家”,因為,她老是記不住東西,有些事情剛剛在她耳邊說完,可是轉眼她就忘得一乾二淨了。特別是在學習方面,子寒更是健忘得厲害。她有時候甚至懷疑自己得了健忘症呢!
這天,數學老師剛在課堂上講完一個應用題的解題方法,老師為了加強同學們的記憶,還特別舉了好幾個實例進行講解。可是,到了寫作業的時候,子寒卻怎麼也回憶不起老師交給的解題方法了。
回到家后,子寒心情很低落,她覺得自己要不就是腦子笨,要不就是有了健忘症。她待在屋裏長吁短嘆。媽媽看到孩子這般神情,便關心地問道:“怎麼了?學習上有什麼煩惱嗎?”
子寒嘆氣道:“老師今天上午剛講的應用題,現在我就記不住了。別的同學背課文,一下子就背會了,我讀了好多遍,還是記不住,丟三落四的,唉,我真是‘健忘專家’呀!”。
媽媽走到子寒身邊,輕輕地拍拍孩子的肩膀鼓勵道:“你記不住東西,也許是因為方法沒有找對。所以,別著急,我們一起來尋找最佳的記憶方法吧。要相信自己,不要隨便就給自己扣上‘健忘專家’的帽子哦!”
子寒聽罷媽媽的話,低落的情緒有了好轉,接着她拿出課堂筆記認真地回憶起老師講解的試題方法,媽媽也在一旁詳細指導着。後來,子寒在媽媽的幫助下,漸漸學會了運用得當的記憶方法來幫助學習,“健忘專家”的帽子很快就摘掉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不少呢!
有些家長老是埋怨:“為什麼我的孩子就是記不住東西呢?是不是記憶力有問題?”其實,父母要首先明確孩子記不住東西,並非他的記憶力比常人差,而很有可能是孩子運用的記憶方法不得當。
所以,當你的孩子為自己的記憶力煩惱時,家長首要的任務便是給孩子提供一個寬鬆的記憶氛圍。人腦研究揭示:人的記憶有着挖掘不盡的潛力,記不記得,就在於有無發揮的機會與信心。因此,當孩子一時記憶不好時,家長不要一味責怪孩子“笨”,這樣會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覺得自己真的很“笨”,也就失去了記的興趣。家長要為孩子創設一個和諧的、進取的、有激勵性的記憶氛圍,任何時候都對孩子充滿信心,以成功、讚賞的態度感染他,使他感到能記、愛記。
父母要教孩子學會培養良好的記憶情緒。心理學研究表明:在記憶時,以保持中等強度的焦慮為好,過高或過低的情緒都會影響記憶的效果。所以,當孩子進行記憶活動時,先要求他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如深呼吸、回憶“輝煌成就”、想高興的事等,以愉快的心態去記,避免在緊張、擔憂、恐懼、焦慮的情緒中記憶。
此外,最重要的便是幫助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下面給家長們提供一些有用的記憶方法:
1.理解記憶。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要比死記硬背的效果好得多。理解了再記,意味着把新的知識經驗納入已有的知識經驗的系統中,即把新舊知識聯繫成一個新系統,從而能觸類旁通,經久不忘。所以在記憶時,盡量先理解其本質內涵再記,必能易記、久記。
2.重複記憶。“重複是記憶之母”,經常複習能強化記憶。重複不是簡單、機械的反覆,而應該採取多樣複習方式,動員多種感官參與,盡量避免產生消極情緒和疲勞,激起腦神經活動的積極性。如語文學習中幾十遍的抄寫、抄詞,不如用默寫、填詞、分析、造句等多種方式來重複。人的遺忘規律是先快后慢,當天學習當天複習,即使使用幾分鐘也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記憶要及時複習,多次反覆。
3.聯繫記憶。記憶時,將內容整理成可聯繫的東西,可增強記憶。應注意記憶時將視、聽、讀、寫等聯繫起來,研究表明:只聽能記15%,只看能記25%,既聽且看,則能記65%;應加強左右腦的聯繫,即交替用左右腦,因為左右腦大致分管文理科學習,交替用可減少用腦疲勞,增強記憶效果。
應在平時多總結和運用多種多樣的聯繫和關係,形成多種聯想,提高記憶效果。如記憶詞彙時,把同義詞與反義詞、褒義詞與貶義詞結合起來對比識記,效果更好。
另外還有歌訣法、諧音法等很多的記憶方法,可鼓勵、引導孩子在記憶時用心發現並加以運用,找到適用他自己的記憶方法。
專家建議
家長要注意加強孩子的身體鍛煉,這也是增強其記憶力的好方法。記憶作為一種緊張的腦力勞動,需要健康的身體作基礎。作為家長,一方面要督促孩子加強體育鍛煉。
另一方面家長要注意一些記憶衛生問題,如讓孩子多吃一些魚、瘦肉等富含蛋白質和蛋黃等富含乙酰膽鹼的食物;在空氣流通處記憶,以使大腦得到充分氧氣;減少孩子與煙酒的接觸;科學休息,減少記憶疲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