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法度

第72章 法度

“將軍,這城裏的士兵看上去不像是沒有準備的樣子啊。”巴特爾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問道。

蘇合泰眉頭緊鎖,用蒲扇大的巴掌輕輕摩挲着下巴上的粗硬鬍子盤算着自己下一步的行動,遲遲無法下定決心。

巴特爾說的沒有錯,只要稍有常識的人就能看出來,大同城內的守備狀況絲毫不像是群龍無首的狀態。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蘇合泰能確定的消息只有姜鑲的確是造反了,但造反之後對大同城到底造成了怎樣的影響,他卻是一頭霧水。

由於衛景瑗刻意封鎖消息的緣故,李大海聯繫姜鑲的時候只是知道大同城“亂起來了”,但具體怎麼個亂法,城裏現在到底是誰說了算,李大海也說不清楚,所以蘇合泰來之前並不知道,姜鑲已經叛逃出了大同城,現在大同城裏面做主的是明朝巡撫衛景瑗。

在這種情況下,蘇合泰僅僅靠着手下兩萬蒙古牧民組成的騎兵已經沒有了攻下大同的本錢,此時最佳的策略毫無疑問應該儘快原路返回才是。

然而這次出征是滿清體系內少見的下克上行動,頗有些後世日本關東軍中“昭和參謀”們軍部獨走,搞滿洲事變的意味。

這次行動要是成功了,一切都好說,要是無功而返,只怕自己的政治前途就要結束了。

好在滿清此時還不像後來那般集權主義,哪怕是虜酋皇太極也要靠軍功才能服眾。

此時在滿清體系中,只有一種人才會被責備,那就是無能的人。

所以說,對於蘇合泰而言,現在需要考慮的早已不是拿下大同,而是如何刷出一份功績來幫自己將功補過!

“將軍,將軍?”巴特爾在一旁小聲提醒。

蘇合泰終於打定主意,冷哼一聲說道:“明軍戒備森嚴,看來要麼是姜鑲那廝欺騙我大清,要麼就是明廷已經將姜鑲那廝收拾了。既然明軍沒有生變,那打大同也就無從談起,傳我將令,各部沿着大同城附近劫掠一番,搶到的糧草子女一半歸將軍府,一半各部自行分配!現在執行軍令吧!”

巴特爾巴望着的就是這句話。一聽蘇合泰說完,連忙歡天喜地的下去分撥兵馬,讓各部台吉帶着本部的牧民散到四周劫掠附近的漢人。

“撫台大人,清兵似乎沒有要攻城的意思啊。”大同鎮權總兵武大烈疑惑地問道。

不得不說,這次蘇合泰擅作主張率軍南下接應姜鑲的時機其實選的已經是非常好了。

衛景瑗這邊剛剛逼走了姜鑲,那些平素跟姜鑲走得近的將領們都開始人人自危。衛景瑗為此不惜放下文人的身段,親自在巡撫衙門設宴和一群武夫們把酒言歡,安撫軍心。

衛景瑗這邊好不容易哄得大同鎮各營軍頭們定下心來繼續跟着朝廷走,結果朱慈烺這邊又開始搞晉商案大清洗,幾乎每天都會有錦衣衛來帶走幾個大同鎮上的文武官員。

要知道,在邊鎮混的,有幾個沒拿過晉商好處的?大家的屁股可是都不太乾淨。朱慈烺這麼干,誰還能定的下心來為朝廷賣命?

為了這事兒,衛景瑗私下裏沒少埋怨朱慈烺。

在他看來,武夫們收了商人幾個臭錢,朝廷申斥一番,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算了。畢竟現在國朝多事,還要指望着這些武夫賣命呢。

誰知道朱慈烺非要較真,凡是涉案的官員有一個算一個,絕不寬恕!

實際上,反對朱慈烺這麼做的不僅衛景瑗一人,就連朱慈烺的父親崇禎皇帝都看不過去了,在給已經率軍出征的朱慈烺的家信中指責朱慈烺這樣嚴刑峻法會讓邊軍將士寒心。

朱慈烺當然知道自己這麼做會讓朝臣和邊將聯想起當年苛刻的太祖朱元璋皇帝,更知道大同和宣府鎮中必然會出現擔心被牽連進來而想要去投奔滿清的叛將,這無疑會給滿清隨時可能到來的入寇行動帶來極大的助力,甚至因此丟到大同,宣府,也不是沒有可能。

然而朱慈烺還是會選擇絕不寬恕。不是因為這些邊將的財產,而是為了維護法度的尊嚴,給後世立一個標杆!

在穿越之後,朱慈烺就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漢人的王朝在國初的時候往往國勢鼎盛,到了中後期就開始一個勁兒地往下滑。這裏面的原因當然不會只有一條,但人情牽扯導致的法度不張絕對是原因之一!

在中國古代絕大多數的統治者看來,所謂的法律不過就是一個政治工具,需要的時候拿出來清除不聽話的臣子,情勢緊急的時候律法就被丟在一邊。

就好像晉商賣國案這件事,無論是交給崇禎來辦,還是交給“我大清”的那些酋長來辦,結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後抄幾個倒霉蛋的家了事。然後等風頭過了,新的晉商又會重新頂替老晉商的位置,繼續賄賂邊將,走私賣國(參考走私鴉片的中國商人)。

朱慈烺要做的就是告訴所有人,從現在開始,“法不責眾”,“議親議貴”,“事急從權”,這些理由都將不再是違法者的保護傘。

從此刻起,直到大明終末,法律的地位將要高於一切!

法律說要殺誰全家,哪怕是皇帝也不能赦免其中的哪怕一個無辜嬰兒的性命!

作為一個舊式士大夫的衛景瑗當然理解不來朱慈烺對法制的執念,更無法反對皇太子的旨意。他現在能做的,只有儘可能地為朱慈烺“不合時宜”的堅持擦屁股。

這段時間以來,他幾乎每天都要安撫各個軍營的軍頭,和他們挨個談心,到了晚上還要親自去各營巡查。

好在朱慈烺也知道體諒他的辛苦,特意讓蘇世雙就近給衛景瑗運送了五十萬兩白銀,讓衛景瑗趕緊發放下去安撫軍心,不然大同城裏面造反的恐怕就不是只有姜鑲一個了。

就在衛景瑗這邊手忙腳亂地安撫軍心,整頓軍備的當口,辛家堡的使者突然來到了大同城告訴衛景瑗滿清大兵已經包圍了處在長城之內的辛家堡,同時還說了邊牆附近的三個堡壘的守備都已經投降了滿清的事實。

這個消息對於衛景瑗和大同鎮上下的官兵來說無疑於是一道驚天霹靂。衛景瑗接到消息后趕忙吩咐隨從打開地圖,查找辛家堡所在的位置。這一查才發現,滿清大軍已經距離大同城不足百里的距離。

如果沒有意外,滿清大軍最晚將在兩天後出現在大同城下!

饒是衛景瑗一向以沉穩著稱,當下也慌了神,趕忙急匆匆地向兵部告急(衛景瑗還不知道現在兵權已經歸到了以朱慈烺為大都督的大都督府中),同時傳令各營守備,參將,游擊,到府衙開會,商議如何抵擋滿清大軍即將到來的入侵。

這種會其實沒什麼好開的。明軍上下經歷過幾次滿清入寇之後已經達成了一種共識,那就是明軍絕不可出城跟滿清野戰,戰則必敗。

至於孤懸在外,面對數萬清兵圍攻的辛家堡,即使是主戰的衛景瑗也不得不表示自己不能主動出擊去救援他們。

別看大同鎮這會兒還有五萬邊兵,對面的清兵只有兩萬,五打二看上去似乎是大優勢。實際上這會兒清軍已經經常可以跟明軍打出一打三乃至一打五的戰績出來。就清軍這兩萬人,哪怕是集合了宣府大同兩鎮之力都未必有把握在野戰中取勝。

更何況,受限於情報不足,衛景瑗也不知道滿清大軍的人數確切有多少人,使者也只是含糊地說滿清兵力在幾萬人之間,衛景瑗不可能冒着丟失大同城的風險出城救援辛家堡。

所以,全體將領包括衛景瑗在內,立刻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緊閉城門,等待朝廷援軍來救。

至於如何防禦,這部分內容爭議不大,歷史上大同城抵禦過不止一次的外敵入侵,早就形成了一整套的防禦理論體系。只要城內不出現主動開城門的叛徒,大同這樣的雄城幾乎是不可能被外敵攻克的。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大同這麼重要的軍事重鎮,歷史上每次易主都是內部出了問題。

原本歷史上李自成打大同,靠的是姜鑲叛變,滿清打大同,靠的也是姜鑲叛變。等到滿清打姜鑲,靠的則是姜鑲的部將叛變。

衛景瑗雖然不是穿越眾,不知道這些知識,但他太了解這些邊將了。

既然姜鑲能存着明清之間搞騎牆的心思,憑什麼武大烈不能?

憑什麼在座的這些軍頭們不能?

所以這次會談,說是佈置防禦,其實更多的是探探各營軍頭們的口風。

不得不說,衛景瑗能有這種試探部下武將的想法,還要拜姜鑲所賜。歷史上的衛景瑗就是太相信大明武將們的忠誠才會被姜鑲這麼輕易地賣給了李自成。

“撫台大人,我們全都聽你的。這仗,你說怎麼打就怎麼打,我們絕無二話!”

當日會議上,又是武大烈這個代理大同總兵第一個跳出來支持衛景瑗。

此時其他各營的軍頭們手上的家丁都在追擊姜鑲的時候被打得傷的傷殘的殘,在這大同城裏面,實力最大的就屬這個外地人武大烈了。

現在武大烈一表態,其他各營的營頭們也都趕緊跟進表忠心。

已經被姜鑲搞怕了的衛景瑗並沒有因為軍頭們口頭的忠心而掉以輕心,一邊誇讚了武將們的忠心,當場佈置防禦任務,一邊悄悄安排自己的撫標親兵將各個城門用巨石堵死。

除此之外,衛景瑗還吩咐自己的親兵晝夜巡查各處城門,以防止有人鋌而走險打開城門放清兵入城。

就這樣,負責進攻的蘇合泰沒有攻城的意思,負責守城的衛景瑗沒有野戰的意思。

看上去大同城暫時沒有了丟失的危險,可苦的卻是大同城附近的百姓。

自蘇合泰抵達大同當日起,各部蒙古騎兵連休息整備都顧不上,第一時間就開始了針對漢人的慘無人道的燒殺淫掠。

然而讓蘇合泰意想不到的是,散出去搶掠的蒙古騎兵們還沒搶多久,就突然回報,說是在大同東北方向出現了一隻急速逼近的明軍,距離清軍已經不到五里的距離。

“哦?明軍竟然有膽子出城野戰?哈哈哈,天助我也,這下子老子的軍功有着落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晚明太子朱慈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晚明太子朱慈烺
上一章下一章

第72章 法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