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九章

漢尼巴爾不是地處不景氣的小河邊,而是正位於密西西比河畔。1839年11月,馬克·吐溫第一次見到了他所喜愛的大河。

密西西比河是溝通全國大部分地區的主要水運動脈。大河發源於和加拿大接壤的邊境。它的支流俄亥俄河流經西部最富饒的地區,而另一條支流密蘇里河貫穿整個西北部。

在輪船還沒產生的時候,大河沿岸的農產品,在下流用大駁船運輸,在上流要靠背締的拉船航行。

每逢春、夏、秋季,兩岸背縴的人們絡繹不絕。輪船的出現,給密西西比河流域的農業經濟帶來繁榮。隨着許多航線的開闢,需要大批的領航員、船長和水手。大河成了千千萬萬人們賴以生活的源泉。

漢尼巴爾鎮位於聖路易斯城之北,離該城約兩百公里。當地人們將它視為該州的第第二個重要城鎮。

在密西西比河上流的所有航線上行駛的輪船,都要在漢尼巴爾停靠。

煙波浩渺的密西西比河在陽光的照耀下,一瀉千里地向遠處的大海奔流而下。北邊聳立着拔海三百英尺的霍里德山,南邊有更高的山峰,這小鎮就座落在這兩座山對峙當中,瀕臨河灣,小鎮周圍有大片的原始樹林,鬱鬱蔥蔥。

在小鎮的碼頭上,擺着幾堆數量不多的貨物,準備着把在肥沃黑土上種植的大麻和煙草,以及一箱箱的售價三角錢一百支的手工製作的雪茄煙裝船待運。

碼頭上的人們戴着破帽,斜拉下來遮臉,免受陽光曝晒,他們手裏拉着要削的枝條和折刀。如同鎮上大多數人一樣,他們也昏昏欲睡。

在碼頭的上端,靠近裝滿大麻的倉庫,有三處木頭平台,可是並沒人在那兒傾聽那水波拍擊平台的響聲。

停泊在附近的一條平底木船,象只搖籃似地輕輕搖蕩着。

沿岸一帶也象小鎮一樣寂靜,連鐵匠打鐵的叮噹聲也可以聽得見,然而這種聲響並沒有打擾任何人。

在霍里德山那邊的河面上出現了一股濃煙。

一個趕大車的黑人,由於目光銳利和嗓音宏亮,此刻正朝街上飛奔,高聲吆喝:

“輪船來啦!”

小鎮馬上開始騷動,人們的睡意全消,睜開沉重的眼皮,挪動身子站起來,注視着河面。

四輪大車在街上駛過,那些車把式揮起鞭子抽打着,催馬快跑。

鎮上的人們紛紛奔向碼頭。

全鎮的四輪車、大車、男人、狗以及男孩子們,其中少不了克列門斯家的男孩馬克·吐溫,你推我擠,都向河岸邊涌去。

一個豬販子,不停地催趕着尖聲直叫的肥豬快點通過街道,掄着鞭子把豬群趕向鎮上的兩家屠宰場。

鐵匠的錘聲停止了,一家白房子裏那似泣如訴的紡車的哀鳴平靜了,就連那些系在樁上的馬也昂然抬頭,凝視着河邊和那裏的騷動。

火輪船“大密蘇里號”的輪廓已經清晰可見。

河面上出現了一對高聳的、頂端裝飾得很漂亮的煙囪,在這對煙囪之間懸挂着一個鍍金的圖案。

在煙囪背後,透明的領航室在陽光下閃閃發亮。

“大密蘇里號”真是鮮艷奪目,威尼斯式的紅色船身,白色的欄杆圍着鍋爐艙,上層甲板和指揮艙,在陽光照射下,船名格外明亮顯眼。

船旗在船頭旗竿上飄揚,鍋爐的爐門敞開着,人們看到那驅動輪船行進的熊熊烈焰。那彷彿是慶祝輪船靠岸而施放的黑色松柴的“煙火”。

旅客們擁擠在上層甲板上,船員們集合在前甲板上,船長莊嚴肅穆地單獨站在大鐘旁發佈號令。

只見他把手向上一舉,“大密蘇里號”就正式靠岸了。

馬克·吐溫描寫道,每當看到輪船從遠處開來時,整個漢尼巴爾鎮頓時活躍起來。小孩和成年人都朝碼頭跑去。當輪船的爐灶添煤加火時,煙囪里昌出大股濃濃的黑煙。爐門敞開,火焰熊熊。

不用說,每個孩子此刻都在想,世界上再沒有比輪船更美妙的了,也再沒有比領航員或見習水手的工作更受人尊重的了。瞧,他們在人們面前顯得多麼神氣呀。

漢尼巴爾不是一個守舊,寧靜,可愛的城鎮,如《湯姆·索亞歷險記》中描繪的聖彼得堡鎮那樣。

漢尼巴爾的碼頭是密蘇里州屈指可數的熱鬧地方。為輪船裝卸貨物的車輛在街上川流不息。

克列門斯一家遷居到漢尼巴爾鎮時,全鎮只有近一千五百居民。他們在屠宰場、威士忌酒廠、磨坊、皮革廠、煙草廠、鋸木廠、碼頭、鐵匠鋪、商店和旅店幹活。

這些廠坊店鋪都座落在該鎮的兩條大街上。鎮上的居民人數很快就增加了一倍。到馬克·吐溫長成小夥子時,又增加了兩倍。

馬克·吐溫小時候經常趕豬去屠宰場,當時還沒有鋪設街道通往那裏,遍地垃圾,惡臭熏天。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漢尼巴爾瘴癘流行。瘴氣不僅來自屠宰場,還有別爾克利克小河。

孩子的最喜歡在河裏游球,馬克·吐溫談到這條河引起“疾疾”時說:“我記得,有一年夏天,全鎮的人都染上了這種病”。

漢尼巴爾的街道,每到夏天,塵土蔽天,春秋兩季,泥污滿地。在當地小報上有人寫道,街道旁邊的廣場上的水窪幾乎有“三英尺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幽默文豪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幽默文豪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