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傷別離(四)】
冬日的太陽總是出來得更遲一些,雖然他們並不理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王若素看着外面還漆黑一片的天色,已經沒有半點兒睡意了。此刻肚子也不合時宜地咕咕叫了起來,她不禁暗暗發愁:什麼時候才能吃飯呢?好餓啊!
好在娘親很給力,雞叫沒過一會兒,她就起床蒸了窩窩頭順帶在鍋里煮了幾個水煮蛋,煮好了稀飯,外帶拌了個鹹菜。
王若素就跟好幾年沒吃過飯一樣,一聽飯做好了,出溜一聲,就到飯桌前做好,還狼吞虎咽吃了兩個水煮蛋,把她爹爹娘親差點兒嚇個半死。畢竟以前一讓她吃水煮蛋,她就皺着眉頭找各種理由拒絕掉。久而久之,她的娘親已經把水煮蛋從她的食譜里刪掉了。誰承想,今天娘親其實也只是習慣性和她客氣一下,結果她倒是沒有半分猶豫,不僅沒拒絕吃水煮蛋,還一口氣吃了兩個。
中間差點兒沒被蛋黃噎死,還是父親趕緊把稀飯推到她跟前,埋怨道:“趕緊喝口稀飯緩一緩。你說這丫頭吃這麼著急幹什麼?又沒人搶你的!”
一大碗稀飯已經下去了大半碗。王若素這才放下碗,順了順胸口,淘氣地說道:“娘親做的飯太好吃了。一時沒忍住。”
她娘親嗔怪地瞪她一眼,語氣十分溫柔:“這孩子,還不是平日的飯菜,有什麼好吃的呢?再說了,再怎麼好吃的東西,你也得慢點兒吃。細嚼慢咽,長命百歲。”
王若素乖巧地點頭稱是。
她喝完碗裏的最後一口稀飯,又夾了一口鹹菜放入口中。咽下之後,這才放下碗筷,對父母雙親說道:“爹爹娘親,我吃飽了。你們慢用。”
父親點點頭:“那你先回屋吧。”
“我不着急。等你們吃完,我好幫娘親收拾桌子。”
“不用你收拾,我幫你娘收拾就行了,你回屋裏好好休息吧。”父親接過妻子遞過來的已經扒好的水煮蛋,“快回去吧,廚房這裏冷得很,別再凍着了。對了,你屋子那邊炕洞的火滅了沒有?沒有的話,你先自己添幾塊木頭。”
“好的,我回去看看。那爹爹、娘親,孩兒先行告退了。”
王若素說完,端起自己的碗筷,站起身來,把它們放回水槽里,這才返回自己的屋子。
炕洞的柴火已經燒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幾塊火紅的木炭。按照之前的經驗,如果中間不添加木頭的話,一般不到半夜,火就熄滅了。看現在這個樣子,應該是爹爹夜裏又來給她添柴了。想到這裏,她的眼角微微有些發澀。她努力睜大眼睛,仰頭看了看屋頂,低頭之後又趕緊添了幾塊木頭,一會兒,就見火苗竄了起來。
他們睡的這種火炕,登州府幾乎家家都有。窮人家一般在炕前或者外屋砌一個燒火的灶底直通炕下。每次燒火的時候,溫度傳入炕下透過石板,讓坐在炕上的人感受到火熱。當然,你喜歡溫度高就需要多燒柴火,喜歡溫度低就少燒柴火。王若素最喜歡在冬天把炕燒到略微有些燙人,然後脫了外套直接躺炕上。不管白天她有多皮多累,這時候一躺,她就覺得過得那是賽神仙的日子。
當然,小丫頭畢竟見識有限,只知道窮人家是這麼做的。富人家的火炕以及如何生火取暖她是不太了解的。不過她記得書中說過,夏國其他地方似乎並沒有火炕這種東西。大部分地方都是睡床。而且書中還說,外地人冬天一般燒的是石炭。這種東西特別耐燒,填一鏟子石炭夠燒到天亮,不像木頭,半夜不起來添柴的話,就燒光了。想到這裏,王若素不禁感慨道:“好像外面的世界,有很多地方都跟我們這裏不一樣呢。如果有機會的話,好想出去走一走。見識一下各地的風土人情,應該是一件非常讓人開心的事情。對了,青琅大哥似乎經常會跟自己的師父外出遊歷呢。這樣想來,他的日子過得蠻有樂趣的。不知道我有沒有機會也跟他一樣……”
王若素見柴火都燒着了,把灶門關上,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然後到炕前把自己的被子疊好,然後跳到炕上,走到窗邊打開窗子,稍微透了透氣。冷風忽的就吹了進來,凍得她打了個哆嗦,把脖子縮進了衣服里。可是她並沒有立刻把窗戶關上,一直等到屋裏的空氣都換了個遍,她這才迅速把窗戶關上。然後下地,穿鞋。
等走到桌子前,再次看到桌子上的幾個盒子時,她這才想起,昨天剛醒過來的時候,她也隱約看見這幾個盒子在這桌子上。當時人多嘴雜,加上她剛清醒過來,沒有心思管這些雜事,看過也就忘了。但是今天,這盒子還在桌子上沒被收走,就說明,這盒子裏的東西是給自己的。
如果是別家的孩子,還會想想盒子裏是什麼東西呢?爹爹和娘親怎麼這麼鄭重其事的還用盒子裝好給自己呢?但是王若素可沒想那麼多,她直接打開了最上面的盒子。
前面說過,這王家好歹也是祖孫三代同堂,雖然只是普通的農戶人家,但他們家向來比較開明。即使王若素是個小姑娘,從小也沒受多少規矩約束,一直都是散養着的。
散養孩子的家裏,說白了,其實就是父母心路寬,對人對事都沒有那麼多歪心眼,所以對自己的孩子更是如此,有什麼說什麼,不會曲里八拐的。從小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小孩,日積月累,耳濡目染,自然也會變成這種人。所以王若素就很自然地推斷放在自己屋裏的桌子上而且一直沒被拿走就是父母給自己的東西。是自己的東西自己就有權利自己決定打開。
如果這讓其他人家的父母知道了,又該說王若素不懂禮貌了。
好在,王家並沒有這種規矩。
盒子裏裝的是一件疊得整整齊齊的素白色的衣服,看樣子布料不錯,反正王若素沒穿過這麼好的布料的衣服。露出的前襟左側胸前刺了“琅琊”二字。
她抖開衣服,原來是件長袍。在自己身前比量了一下,果然是按照自己身量做的大小。
她想了一想,把衣服放在一邊,又打開第二個盒子,還是一件衣服,不過這次的顏色換成了素青色,同樣刺有“琅琊”二字。不用比量,也知道,大小和之前那件素白色的是一樣的。
她捻了捻布料,裡外都很光滑,果然是不錯的布料,不像自己身上的外套,摸起來還有些喇手。“好像和遠橋大哥身上的布料有點兒像,摸起來都是滑溜溜的很舒服。不過這種衣服,應該很貴的吧?我們家什麼時候有這麼有錢的親戚了?”
她猜都不用猜,就知道,衣服肯定不是家裏人給她做的。畢竟民以食為天,家裏人再寵她,也不會餓着肚子給她添置這麼好的衣服。更何況,這種布料的衣服可不是一天兩天的口糧錢能換來的。要全家人餓一個月的肚子,呵呵,天塌了都不會出現這種傳奇的畫面!再說了,她又不是那種計較的小姑娘,非要逼着父母拿命換好東西。
可是她想了半天,也沒想起來家裏哪裏有有錢的親戚啊。先說這落鳳坡,自己家本來就不是人家村裏的人,是祖父王文章從鄰村卧龍堡遷過來的。
相對來說,卧龍堡算是個比較大的村落,而且家家戶戶都是親戚套親戚。本以為自己家在卧龍堡會有沒出五服的親戚。可是據祖父介紹,自己在卧龍堡也是光桿司令一個,血脈親戚一個都沒有。
當時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王若素是大驚失色:“怎麼會一個都沒有啊?爺爺您不會騙我的吧?”
老人家搖搖頭:“我也不知道。你以為我為什麼要獨自遷到這落鳳坡?也是因為我知道了我是從小被我爹撿回來的。當然了,雖然家裏人對我也不錯,但是爹娘去世之後本來就沒有留下什麼財產,兩個姐姐也都出嫁了。那些年又鬧飢荒,我一個外人老佔着族裏的口糧不好。所以我一咬牙,直接出來了。”
王若素不屑一顧:“你不也沒走遠?再說了在落鳳坡您就不是外人不佔着口糧啦?”
“你這丫頭還會頂嘴呢!沒走遠是因為卧龍堡還有我爹娘的親人,他們有事我能幫上忙的還能趕回去。雖然我是他們撿回來的,但是他們對我不錯,又辛辛苦苦把我養大,沒跟着我享過福,我好歹得幫他們二老的親戚啊。至於占口糧的事,咱落鳳坡可不比卧龍堡富裕啊。不鬧飢荒的時候都沒分過口糧呢。不過好處也有,只要你肯干,荒地隨便你開,自己開荒之後都是歸自己的地。就這點兒好。”
“爺爺不是還常說,落鳳坡的人心眼也好的嗎?”
老人家笑笑:“是。人少八卦少矛盾就少。相處起來就不累。挺好。尤其對咱們家這種外姓人。你看村長有為難過咱們家嗎?沒有吧?”
王若素想了一想,這倒是。不止村長沒難為過,村裡人都沒為難過他們家。當然,在她看來,除了村裡人心眼好,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不管是祖父祖母,還是自己的爹爹娘親,一個個都是老實人,從來沒有跟別人紅過臉。一好換兩好,自然人人都好。
至於祖母那邊,當初窮到被偷偷“丟”到祖父這裏,家裏更不是什麼富裕人家了。
王若素一邊把衣服折好重新放回盒子裏,一邊咕噥着:“皇帝家還有幾門窮親戚呢!反過來就是說我們這種窮人家也可能有皇帝那樣的親戚唄。嘿嘿,管他的!”
因為看了前兩個盒子都是衣服,她也就沒再看後面的盒子。把衣服疊好,盒子一蓋,往靠牆的位置一推,沒再管它。
見外面天色早已大亮,王若素猶豫了一下,出門朝父母的屋子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