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軍事之謎

第八章 軍事之謎

第八章軍事之謎

古劍之迷――越王劍

1994年3月1日,舉世聞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馬俑二號俑坑正式開始挖掘。這是20世紀以來巨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在二號俑坑內已出土有銅矛、銅弩機、銅鏃、殘劍等,其中還發現了一批青銅劍,長度為86厘米,劍身上共有8個棱面。考古學家用遊標卡尺測量,發現這8個棱面的誤差不足一根頭髮絲,已經出土的19把青銅劍,劍劍如此。這批青銅劍內部組織緻密,劍身光亮平滑,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它們在黃土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時依然光亮如新,鋒利無比。科研人員測試后發現,劍的表面有一層10微米厚的鉻鹽化合物。這一發現立刻轟動了世界,因為這種鉻鹽氧化處理方法,只是近代才出現的先進工藝,德國在1937年,美國在1950年先後發明並申請了專利。

在清理一號坑的第一過洞時,考古工作者發現一把青銅劍被一尊重達150千克的陶俑壓彎了,其彎曲的程度超過45度,當人們移開陶俑之後,令人驚詫的奇迹出現了:那又窄又薄的青銅劍,竟在一瞬問反彈平直,自然恢復。當代冶金學家夢想的“形態記憶合金”,竟然出現在2000多年前的古代墓葬里。

事實上,關於鉻鹽氧化處理的方法,絕不是秦始皇時代的發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人就掌握了這一先進的工藝。

春秋五霸時期,越王勾踐“卧薪嘗膽”,一舉擊敗了吳王夫差,演出了歷史上春秋爭霸的最後一幕。歲月的流逝,使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靜靜沉睡在歷史的長卷里,忙忙碌碌的後人幾乎把它遺忘了。

然而,一支考古隊在挖掘春秋古墓時,卻意外發現了一把沾滿泥土的長劍,劍身上一行古篆――“越王勾踐自用劍”躍人人們眼帘。這一重大的考古發現立即轟動了全國,但是,更加轟動的消息卻來自對古劍的科學研究報告。最先引起研究人員注意的是:這柄古劍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為什麼沒有生鏽呢?為什麼依然寒光四射、鋒利無比呢?通過進一步的研究發現,“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銹的原因在於劍身上被鍍上了一層含鉻的金屬。大家知道,鉻是一種極耐腐蝕的稀有金屬,地球岩石中含鉻量很低,提取十分不易。再者,鉻還是一種耐高溫的金屬,它的熔點大約在4000℃。

中華文明中曾有過太多的秘密,誰能想像,20世紀50年代的科學發明,竟然會出現在公元前200多年以前?又有誰能想像,秦始皇的士兵手裏揮舞的長劍,竟然是現代科學尚未發明的傑作?問題是在發現以後,我們用什麼態度來解釋這種超常規的科技早熟現象?我們真不希望看到有些人用“偶然”來解釋,它應該有一個更加具體的說明。假如以上的事實是真實的話(至少鉻鹽氧化處理不是假的),那麼我們就會問:他們的技術淵源是什麼呢?漢高祖在“白登之圍”中是怎樣脫身的

漢高祖劉邦建立漢朝後,讓韓王信遷到代國,建都在馬邑。匈奴兵攻打韓王,並用大軍包圍了馬邑,韓王信因為受到漢朝猜忌,失去了信任,他害怕遭到誅殺,率領眾軍在馬邑投降匈奴。

韓王信投降匈奴后,使得匈奴對漢王朝的實情了解得更加清楚,因而率領大軍南進,越過句注山,向太原郡進發,不幾日,便抵達晉陽城下。漢高祖親自率領大軍追擊,當時正趕上天上降大雪,天寒地凍,士卒凍掉手指的十有二三。這時候冒頓單于假裝敗走,來引誘漢兵。漢軍果然中計追擊。冒頓把老弱殘兵暴露在外,而將精兵隱蔽起來,於是漢高祖帶領32萬漢軍乘勝追擊。他率前隊兵馬首先到達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由於漢軍大都是步兵,大隊人馬尚未趕到。正在這時,冒頓單于令10萬精銳騎兵突然出擊,把漢高祖重重包圍在白登山(在平城東)。漢高祖被包圍七天七夜,漢軍內外不能互相接濟軍糧,士兵們七天未能吃上飯。而匈奴的騎兵士氣高漲,西方皆騎白馬,東方皆騎青馬,北方皆騎黑馬,南方皆騎紅馬。

漢高祖身陷在匈奴騎兵的重重包圍之下,又沒有軍糧的接濟,糧食斷絕,情勢萬分危急。

這時,陳平獻給高祖一計。他讓畫家畫了一名美女,連夜派人從小道將美女圖送給了單于的后妃閼氏,並且告訴她:“漢朝皇帝被困在這裏,想把漢朝的這位美女獻給單于。”閼氏害怕如此一來,自己便要失寵於單于,所以就對冒頓單于說:“漢朝天子也有神靈保佑,即使我們得到了他們的土地,也不一定能夠佔有它。”於是,匈奴網開一面,漢軍才能得以突出重圍。更有一些人說,陳平用數百個傀儡做成美女登城的樣子,閼氏看見之後,懷疑是漢軍獻給單于的,唯恐奪了自己的寵幸,因此才為漢軍解了圍。

這次大戰是漢王朝建國后與匈奴大軍的第一次全面的交鋒,最後卻以漢高祖的白登被圍和用計脫險而告終。此後,漢高祖對匈奴非常忌憚,並屢次告誡子孫毋與其輕開邊釁。

秦檜私通金國之謎

秦檜(1090―1155),字會之,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一代漢奸。南宋時期,他把持朝政,通敵叛國,殘害忠良。尤其可鄙的是他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抗金名將岳飛,留下了千古罵名。他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

秦檜是何時淪為金國的姦細的?據推測,靖康元年(1126),他被金人擄獲后,由囚徒淪為了內奸。秦檜在金的所作所為,今已無處可查。但是關於秦檜的南歸,頗能說明問題。他自己說是“殺監己者奔舟而歸”,對此當時人就很懷疑,但因有宰相范宗尹、知樞密院事李回的極力保薦,所以才被高宗接納,最終令高宗對他深信不疑,並委以重任。紹興初做過宰相的朱勝非在《秀水閑居錄》中說:“秦檜隨敵北去,為大帥撻懶(又名撻賚、達蘭,即完顏昌)任用,至是與其家得歸。檜,王氏婿也。王仲山有別業在濟南,金為取千緡其行,然全家來歸,婢僕亦無損,人知其非逃歸也。”另外有記載說,秦檜在金朝獻和議書,當時金統治者賜他錢萬貫、絹萬匹。建炎四年,金朝攻楚州,秦檜竟然被允許用船將全家帶回,不是姦細,能得金人如此恩寵?實情是,建炎三年,金兵南侵時,秦檜作為金太宗之弟撻懶的隨軍轉運使同行。臨行前,秦檜欲攜其妻王氏南下,又恐撻懶不允,於是假裝爭吵,並故意讓撻懶知曉,終於獲准。而秦檜此番南下的重要任務就是誘使宋朝與金達成和議。

還有一次在蒙古軍攻陷復州、順州時,被俘的金同知縣趙子寅、督運天使張元應二人得以逃脫,他們回來后建議遣使向蒙古乞和,金宣宗下旨封趙子寅為直昭文館,張元應為總天馬飛龍十七監。權給事中兼知制誥孫大鼎封還錄黃,奏日:“多事之世,士無常守,外順內逆,惟利所在。子寅、元應之歸,朝廷以其言遣使,遂以為誠,臣深疑之。白天統之中,至今三十年,北兵陷執官吏不知其幾多,不知其存亡,傳聞戮辱囚苦,皆是求死。獨此二人忽然逃歸,情態張皇,氣貌不改,恐未必非敵之間。古事臣不必言,謹按國史,天會八年冬,諸大臣慮南宋君臣之刻苦於復仇,思有以止之,而勢難於自屈。魯王日:‘惟遣彼臣先歸,因示空(恐)脅而使其臣順。遵之,我佯不從,而勉強以聽,感可以定。’忠獻日,‘我軍初到太原,孝純見霍安國之使,使來迎降。即得太原,一鼓渡河。取洛陽。圍大梁,皆由先取河東,彼此誰不怒之,仇之,如何得位得志?此事在我心中三年矣,只有一秦檜可用。檜初來說趙臣得人心,必將有所推立;不及半年,其言皆驗。我喜其人,置之軍中,試之以事,外拒而中委曲順從。間語以利害,而檜始言南自南,北自北。”

上奏中的“只有一秦檜可用”、“而檜始言南自南,北自北”,表明秦檜已死心塌地投降金朝了。

秦檜回到宋朝之後,由於得到高宗的寵信而官運亨通,直至佔據宰相的高位。自此,秦檜獨攬朝中大權,積極從事投降叛國活動。紹興八年,他代表高宗拜受金朝詔書,接受“和議”,而後為了討好金人,又以“謀反”之罪殺害了力主抗金的愛國將領岳飛。紹興二十五年(1155)十月,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大漢奸秦檜病死臨安,謚號“繆丑”。他的賣國行徑使他成為千古罪人,為後人所唾棄。

成吉思汗的騎兵為何能橫行歐亞

蒙古騎兵向來所向披靡,百戰百勝,攻城略地,少有敗績。那麼,他們為何能征善戰呢?蒙古人打起仗來有許多辦法,並且也善用策略,蒙古騎兵服從、驃勇、頑強的精神是他們勝利的最重要因素。蒙古騎兵紀律嚴明,即使因小事違反軍紀,也動輒受笞刑或受死。所以,蒙古騎兵打起仗來非常勇猛,快速靈活,當然所向披靡,無可匹敵。

騎兵的勇敢是從小訓練出來的,他們從3歲大就被綁在馬背上,從此一生幾乎都在馬背上度過。蒙古馬氣力、耐力也非常驚人,它馱着騎者,能日行120公里。而且途中只需要休息一次,喝水進食。這樣使得蒙古軍隊佔盡優勢,他們能迅速集中兵力,從而可以造成人馬眾多、聲勢浩大的假象。

蒙古軍隊的組織異常嚴密,而且調動起來靈活迅速。1萬名戰士分成10個千人隊,一隊分為10個百人隊,這萬名戰士由大汗的一個親戚或親信指揮。兩萬人可組成一軍。另外,大汗親選1萬名“體格矯健,技能好”的人,組成精銳的“護衛軍”,在平時分為四班守衛,戰時隨大汗出征。

雖然全軍的統一命令是由快馬下達,但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個別將領在作戰時享有極大自主權。軍隊消息非常靈敏,在大軍前面有斥候部隊,隨時將敵情送回軍隊總部。

而且在斥候部隊前面還有大量敵後探子,他們潛入敵城打探情報,擾亂人心。蒙古人特別喜歡結交商人,並招募商人從事諜報工作,可能是大多數商人唯利是圖,比較容易收買吧!

此外,蒙古大汗還有一種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計劃周詳、時時刻刻對敵人施行心理戰術。如果大汗想攻取的城市不願意投降,那麼,他們最終一定逃不掉屠城的下場。當時最大而興盛的撒馬爾罕和內沙布爾兩城,就由於這個原因先後被夷為平地,居民無一倖免。這個消息傳開后,別的城市就不敢抵抗。但是有的即使投降也不一定能避過厄運。基輔城中的俄羅斯王公投降前雖得到寬大保證,但最後還是給扔在飲酒祝捷的桌下活活壓死。阿富汗西北邊境赫拉特城的居民在聽到赦免消息後走出城外,卻被全部殺死,整座城也被夷為平地。

蒙古人雖然有時候不免會殺害無辜,有時還驅趕老百姓到陣前做擋箭牌,卻並不輕視他們征服的民族,反而熱衷於學習。但是最後,他們逐漸沉溺於養尊處優的生活中,失去了游牧民族的活力。

李自成下落難明

李自成本名鴻基,崇禎二年(1629)參加張存孟的起義軍。后義軍逐漸壯大,李自成被義軍稱為闖將,崇禎九年,被推為闖王。1644年,李白成率軍攻人北京城,推翻了明朝的統治。而後不久,山海關一戰,農民軍遭吳三桂部和清兵的夾擊,大敗而歸,李白成匆匆在武英殿舉行即位典禮,隨即放火焚燒明宮並撤出北京。以後,李自成數戰數敗,轉戰南北,於1645年行軍至湖北九宮山時,遭地方鄉兵襲擊,李自成不知所終。直到現在,關於李白成的行蹤仍無確切說法。綜合而言,大致有兩種:“九宮山說”和“夾山說”。對於李白成在九宮山上死亡的記錄見於阿齊格向清廷的奏報和南明兵部尚書何騰蛟給唐王的奏報。阿齊格在奏報中寫道:“反兵逃竄至九宮山中,我軍隨後搜遍全山,不見李自成,李自成身邊的隨從共20人,被困,自縊而死。派遣一見過李自成者,前往辨認,但屍體已腐爛,不能夠看清,是生是死,繼續追查。”何騰蛟所寫的奏報說:“在九宮山已將李自成斬首,首級不慎丟失。”以後這兩封奏報成了多數研究史學人士的根據。

據《明史》《小腆紀年》《南疆逸史》等史籍記載,李自成到九宮山後,隊伍散去,李自成本人被程九百等鄉民所殺,同治《通山懸志》、嘉慶《湖北通志》都贊成此說。但是,20世紀80年代在湖北通山縣新發現的《朱氏宗譜》《程氏宗譜》為“九宮山說”提供了新的證據。在新中國剛剛建立之時,曾掀起一場關於李白成葬身何地的爭論,最終李文治撰文考證李自成葬身之地為湖北省通山縣九官山,郭沫若贊成此說法,學術界對這一結論也基本認可。因此闖王陵從通城縣遷移至通山縣九宮山牛跡嶺下。但是,九宮山說亦有兩點可疑之處,首先是“屍朽莫辨”,其次是上呈奏報的阿齊格和何騰蚊兩人當時並未在九宮山,是從手下將士嘴裏聽到消息的。

首先對“九宮山說”提出疑問的是申悅廬,他認為李自成兵敗后並未死於湖北,而是在康熙十三年(1674)老死於湖南省石門縣夾山靈泉寺。這個推斷主要依據是清規時期湖南澧州知州何所作的《書李自成傳后》一文,何經過實地考察,詢問當地老人,認為李自成在九宮山並未死去,而是製造的假象,以迷惑追兵從而擺脫清軍。在從湖北逃到湖南澧州的過程中,大多數的部下見闖王大勢已去,便紛紛另謀生路。到安福縣境內,闖王甩開隨從十餘人,單獨來到夾山靈泉寺削髮為僧,也就是夾山靈泉寺的祖師“奉天大和尚”,法號“奉天玉”。李自成曾經稱自己為“奉天倡議大元帥”,其中“奉天玉”隱含“奉天王”之義。奉天玉和尚於康熙十三年(1674)死於靈泉寺中。何親自見到了曾伺候過奉天玉和尚的老僧,據老僧講,奉天玉和尚在順治初年來到靈泉寺,說話帶有陝西口音。寺內還收藏有奉天玉和尚的畫像,與《明史》記載相符。留在澧州的起義軍余部一直沒有推舉新的首領,也是由於李自成還健在的緣故。

清末民初著名學者章太炎贊同“夾山說”。他也到澧州進行過實地考察,還考察出李自成夾山隱居時,曾作詩百首來讚賞梅花,即《梅花百韻》,並搜集到其中的五首作為駁斥“九宮山說”的依據。一些出土的文物成為“夾山說”最具權威性的證據。在澧州發現建有奉天玉和尚的墓地並有骨灰罈出土,20世紀50年代在奉天玉斷碑上發現有“子門徒已數千指中興”等句,完全是一派將領的豪言壯語。重修夾山寺時,又發現刻有《梅花百韻》詩的殘版,上面殘留九首詩歌;同時還發掘到“永昌通寶”銅幣(永昌是李白成大順政權的年號),刻有“永昌元年”字樣的竹制扇骨、銅製熏爐等。據史學家稱,奉天玉和尚墓出土的符碑上面,刻有四句四言偈語,十分接近於李自成的家鄉米脂的傳統隨葬符碑,其中有三句和在米脂地區出土的一塊符碑上的三句完全相同,這與石門的傳統發葬的習俗有明顯區別。另外,奉天玉和尚有一弟子,法號“野拂”。他就是李自成的侄子李過,野拂所撰的碑文為何的說法提供了有力證據。

學術界對李自成結局的研究還會繼續,隨着研究的深入,或許會發現更具有說服力的證據,向人們揭示這一謎案的真相。

太平天國的窖藏珠寶流落何處

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太平天國運動的失敗令人嘆惜,然而太平天國巨額的窖藏珠寶的不知所終同樣令人遺憾。

1864年7月,作為太平天國首都11年的天京(南京)失陷。圍城三年的湘軍蜂擁闖進了天京各個城門,他們目的就是搶掠,上至前敵總指揮的大頭頭曾國荃,下至軍營里雇傭的民工、文職人員,都想發橫財,當時傳聞洪秀全和天國新貴收斂財寶都藏在此地。湘軍三日三夜搜查全城。曾國荃和提督蕭孚泗率先洗劫天王府,他們撈盡官衙甚至民宅的一切浮財,連同幾萬名女俘虜,一併作為勝利品帶回去。但是,他們遠不滿足,“歷年以來,中外紛傳洪逆之富,金銀如海,百貨充盈”,因而認為還有更多財寶埋藏在地下各處。曾國荃抓到李秀成后,非常高興,用錐尖戳刺他的大腿,把李秀成弄得血流如柱。一方面是因為氣惱李秀成守城堅固,更是為了緊逼李秀成說出天京藏金下落。曾國藩不久從安慶趕到南京,讚賞其老弟“以謂賊館中有窖金”,又多次軟硬兼施,追問李秀成藏金處。這也是李秀成被較晚處死的另一個原因。李秀成被俘之後,清朝皇帝也派僧格林沁、多隆阿來南京督促,李秀成卻始終未透露太平天國天京的窖金事宜。

天京確實有窖金埋藏,曾國藩在城破後下令洗劫全城,但“凡發掘賊館窖金者,報官充公,違者治罪”,雖然湘軍軍令嚴明,但在“破城后,仍有少量窖金,為兵丁發掘后佔為己有”。天京被攻破后,除抗拒的太平天國將士遇害外,尚有l000餘人,即占守城精銳的1/3,隨李秀成保護幼天王洪天貴福逃脫,《能靜居士日記》卷二十則說“另有其餘死者寥寥,大半為兵勇扛抬什物出城。或引各勇挖窖,得后即行縱放”。上元人孫文川在《淞滬隨筆》(手抄本)中認為“城中四偽王府以及地窖,均已搜掘凈盡”,但他說的也許是斗筲金銀,而大宗窖金下落,並未見有著述,給後人留下一個謎團。

民間流傳的另一種說法是:在南京從前有個富麗堂皇的大花園“蔣園”,園主蔣某,綽號蔣驢子,據說他原來只是一個行商,靠毛驢販運貨物。因為有次運軍糧,得到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垂青,被任命為“驢馬車三行總管”。天京被圍,內宮后妃及朝貴多用金銀請人辦事,“宮中傾有急信至,諸王妃等亦聚金銀數千箱令載,為之埋藏其物”。《紅羊逸聞蔣驢子逸事》則說:“有金銀數千箱,命驢往,埋於石頭山某所。”蔣氏後來因此發財起家,成為近代金陵巨富。《紅羊逸聞蔣驢子逸事》中還說,民國初年,也有南京士紳向革命軍都督和民政長官報告“洪氏有藏在某處,彼親與埋藏事”,由此引起一些辛亥元老國勛的野心,“皆以旦夕可以財為期”,可是僱人多處尋掘,仍毫無收穫。

這種事情,20世紀初多有傳聞,眾說紛紜,成為疑案。南京當年天王府遺址,至今只有西花園一角還隱約可見舊時面貌,據介紹,南京解放時期,有人聽說洪秀全窖金的事,將園中湖水放於,但也一無所獲。窖金的下落究竟如何,傳聞很多,卻沒有證據。曾國藩向皇帝奏報說沒有發現藏金。然而《能靜居士日記》中卻說蕭孚泗“在偽天王府取出金銀不資,即縱火燒屋以滅跡”。曾國藩兄弟倆當然所獲很多,1866年5月19日的《上海新報》上記載說“宮保曾中堂之太夫人,於三月初問由金陵回籍,護送船隻,約二百數十號”,這時搜刮物似乎包括窖金。但天京窖金如藏了很多,那也不會全數遭挖掘的,很難排除確有更多的深藏巧埋之物至今仍未能發現的可能。

對於如此巨額的窖藏珠寶,當然會引起世人極大的興趣,因此會眾說紛紜,但這些珠寶的下落究竟如何,到現在也還是一個謎。

拿破崙藏寶之謎

根據俄國歷史學家亞歷山大米哈洛夫斯基達尼列夫斯基的回憶錄,以及汰爾特司各特的小說《拿破崙的一生》的記載。1812年拿破崙遠征俄國失敗,在從莫斯科撤退時,帶走了從克里姆林宮擄取的戰利品。曾任當時俄軍統帥庫圖佐夫元帥副官的達尼列夫斯基說:“這批戰利品約重10~15噸,包括大炮、餐具、毛皮、金銀幣以及伊凡大公的十字架。”因嚴冬來臨,法軍在撤退途中又不斷遭到俄軍的襲擊,饑寒交迫,後來不得不扔下一部分輜重和戰利品,據說就埋藏在維亞茲馬附近的一個小湖――斯托阿切湖的湖底。20世紀60年代初,應蘇聯《共青團真理報》的倡議,一批專家前往斯托阿切湖邊。在長約40米、寬5米的地帶發現了大量的金屬礦藏,化學家化驗出湖水中的銀含量要比一般銀礦石中銀的含量高出百倍。隨之探寶者接踵而來,但他們下到湖中的深度從未超過5~6米,原因是湖裏淤泥太多,結果什麼珍寶也沒找到。

原蘇聯解體后,一些俄羅斯專家決定再次開始尋找“拿破崙的珍寶”,但當地村莊的居民對此事卻遠沒有這麼大的熱情,他們擔心湖會被挖空,致使生態系統發生變化。

赤城山埋金之謎

在日本,赤城山不以高大或雄秀出名,而是以傳說中天文數字般的藏金量出名。據說,赤城山的黃金埋藏量高達400萬兩。

赤城山珍藏黃金,是19世紀萬延元年(1860)的事。當時正值日本德川幕府統治末期,世界的金銀兌換率為1:15,而日本僅1:3,國內存在黃金大量外流的現象。為了阻止這種消極現象,也為了貯存財產以利於軍備,“大老”(幕府最高執政官)井伊直弼便以貯存軍費為名,高度秘密地制訂了埋藏黃金計劃,赤城山被選為藏金之地。當時強藩的中下級武士出身的改革派將幕府派武士刺死在江戶(今東京)的櫻田門外。他死後,屬下林大學頭和小栗上野介繼續執行埋金計劃。19世紀60年代末,德川幕府終於被倒幕派推翻,江戶時代結束。1868年7月,新政府改江戶為東京,明治政府上台,赤城山藏金也就成了一個世紀之謎了。

一個多世紀以來,有不少想一夜之間成為富翁的人紛紛來到赤城山探寶。由於迄今未挖掘出黃金,有人便斷言藏金之事未必可靠。事實上藏金是有可能的,德川幕府時期的江戶南北兩町奉行所這種小部門都存有1萬兩黃金,更不用說幕府了。幕府有雄厚財力,這些資產哪裏去了呢?

英國軍隊神秘大失蹤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英國軍隊集體大失蹤是最令人稱奇的軍隊神秘大失蹤案。此案發生在1915年8月28日,當時英軍和新西蘭部隊部署在土耳其的嘉里玻里地區。白天一隊800多人馬的英軍向一個高地機動,當時天氣晴朗,少有雲彩,有近似麵包狀雲片在英軍陣地上空飄浮,而英軍所要機動的頭有一片濃濃的灰色霧氣,山巔卻隱約可見,山下晴朗一片。隨着大隊人馬的不斷攀升,隊伍逐漸地遁入迷霧之中,等到最後一名士兵消失在迷霧中后,一會兒,驚人的奇迹發生了,整個大隊人馬無聲無息地失蹤了,再也看不到一個士兵從灰色霧團中走出來了。幾十分鐘后,山頭瀰漫的灰色霧團一部分四處消散,大部分慢慢濃縮成一個碩大無比的霧團緩慢上升,最後和英軍陣地上空的幾朵浮雲融到一起后就靜靜飄離而去。山頭霧氣消失后,整個高地寂靜無聲,山上植被清晰可見,然而整整800多人杳無蹤影,800多條人命像那一團神秘莫測的灰色霧團一樣靜靜地霧消雲散!當年和800多英軍同在一陣地的22名新西蘭士兵就曾親眼目擊過這一事件,當時這22名士兵就駐守在離英軍60米左右的小高地上,英軍800多人從機動地攀登對面高地直到最後一名士兵消失在山頭的迷霧中,其全過程這22名士兵都盡收眼底。最後當發覺英軍大隊人員全部失蹤后,這22名士兵向上級作了報告,英軍接到報告后,曾制訂了周密的搜尋計劃,進行大規模的搜尋,然而毫無結果。當時英軍一直認為最大的可能是全隊人馬均為土耳其軍所生俘,等到戰爭結束,英國向土耳其提出要交回那失蹤的800多名英軍,要求遣返生存的俘虜,然而土耳其一直堅持說從來就沒有看到過這支部隊。從那以後就再也沒有見過那800多士兵中的任何一人了。那800多人馬猶如遁人了一個神秘王國,成為英國軍事歷史上一大懸案。

西班牙軍隊神秘大失蹤

西班牙軍隊神秘大失蹤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軍隊集體神秘失蹤案,此案是發生在距今289年前的1711年,當時近4000多名西班牙士兵駐紮在一個叫派連山的山上過夜,以待後繼援軍的到來。第二天早上援軍到達山上宿營地時,軍營內柴火仍然在燃燒,馬匹、大炮也原封未動,然而就這樣一支遍佈滿山、浩浩蕩蕩的大部隊竟然一個不留地全部消失了。和英軍失蹤案不同的是,西班牙的這支部隊畢竟還留下一些馬匹、火炮和柴火,然而人卻全部和英軍一樣魔鬼般地神秘失蹤了。在西班牙官方文獻上曾清清楚楚地記載了這一神秘的失蹤奇案。

北京人頭骨和50億美元神秘失蹤

“阿波丸”,一艘令全世界所有打撈者魂牽夢縈的沉船。傳說中,那是一座重達40噸的“金山”。

這是一艘建造於20世紀40年代初的日本遠洋郵輪,船長154.9米,寬20.2米。

1945年3月28日,已被日本軍隊徵用的“阿波丸”在新加坡裝載了從東南亞一帶撤退的大批日本人駛向日本。4月1日午夜時分,“阿波丸”航行至我國福建省牛山島以東海域,被正在該海域巡航的美軍潛水艦“皇后魚號”發現,遭到數枚魚雷襲擊,3分鐘后迅速沉沒。全船2009名乘客及船員只有三等廚師下田勘太郎一人幸免於難。

國際社會為之震驚。而當人們聽到包裹於“阿波丸”船殼內的驚人財富時,這種震驚更是難以言表。

據美國《共和黨報》1976年ll一12月號特刊報道,“阿波丸”上裝載有:黃金40噸,白金12噸,工業金剛石15萬克拉,大捆紙幣價值不明,人工製品、工藝品、寶石40箱,價值不明。

據那托思(美國原海洋實驗室觀察員、國家潛水領導成員)在打撈計劃中列明,最低可打撈貨物價值為2.49億美元,所有財富價值高達50億美元。

而據台灣《中國時報》1976年11月21日報道:“阿波丸”被擊沉時載有黃金40噸,白金12噸,未加工的金剛石15萬克拉,美、英、香港貨幣數捆,工藝品40箱,錫3000噸,鎢2000噸,鋁2000噸,鈦800噸,橡膠2000噸。

1979年5月2日,日本《讀賣新聞》報道,當年的陸軍伍長(即下士)森川家光說,“阿波丸”所裝26輛卡車都是金條。

日本海灣代表團向中國提供的數字:錫3000噸,生橡膠3000噸,加上銻、鎢、水銀,總計9812噸。

除了這些金銀財寶,“阿波丸”沉船上很可能還有一件無價之寶――“北京人”頭蓋骨化石。

據稱,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遜訪華時,曾將美方所掌握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下落作為一件禮物送給中國政府。尼克遜提供的線索是:“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有可能在沉船“阿波丸”上。

據有關人士調查,1941年,日本侵略者鐵蹄肆虐,研究“北京人”化石的學者魏敦瑞希望將地質調查所的所有人骨化石一起帶走,存放到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內。重慶的美國駐華大使同意並授權駐北平美國公使館接受這批珍貴的古人類化石,將其安全運往美國保存。1941年12月5日,一列美國海軍陸戰隊專列由北平開往秦皇島,兩箱化石被放到美軍專用的標準化綠色皮箱中,和所有軍人行李一起,放入行李車中託運。

三天後,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迅速佔領美國在華的所有機構,同時,那兩隻裝有“北京人”頭蓋骨的綠色行李箱不見了蹤影。

從此,“北京人”頭蓋骨的失蹤成為人類科學史上一大懸案。而半個世紀以來,日本官方始終不承認獲得和收藏“北京人頭蓋骨”。

針對“阿波丸”上載有“北京人”頭蓋骨之說,有人提出疑問:日本人為什麼要用幾年時間,花費周折將化石從中國北方運到東南亞?

跟蹤研究“阿波丸”的記者李樹喜找到了證據:在“阿波丸”初步打撈中,發現了偽“滿洲國”政要鄭禹(奉天市長,偽滿元老鄭孝胥之子)的家藏小官印(玉印)及鄭教胥安葬時分贈後人的圓硯,硯上有“鄭公孝胥安葬紀念”字樣(注,鄭孝胥1938年死於長春,葬於瀋陽)。而歷史記載“阿波丸”乘員全部是日本人。這說明日本人將在中國北方搜羅的文物寶器運上了“阿波丸”,這是“阿波丸”可能裝截“北京人”頭蓋骨的有力旁證。

國民黨軍隊神秘大失蹤

60多年前,我國在抗日戰爭時期也曾遇到過這種怪事。在1937年12月初的南京保衛戰中,國民黨集中了20萬軍隊雲集在南京市周圍。此役中方軍隊損失慘重,尤其是遠道趕來助戰的川軍某師損兵折將尤為重要,該師有一個團,因擔任陣地側翼對敵警戒任務,重點防禦京杭國道一側敵人可能突如其來地穿插分割,故一直未直接參戰,當防禦戰役失利后,為了保住有生力量,全團2000餘人急行軍向綿延數十里、森林茂密的南京東南部青龍山地區撤退。然而,部分進入青龍山地區后,從此就再也沒有見到過這支部隊,全團2000多人消失得無影無蹤。

後來有人推測這支部隊是不是分散突圍出去了,然而仔細分析推敲一下日軍當年的戰役態勢和兵力部署后,此種假設便不攻而破。因為當年圍攻南京的日軍總指揮就是南京大屠殺的首犯,滅絕人性的松井石根大將,早在離開日本東京赴上海戰區之前,就早早着手於籌劃對南京實施進攻,因此,在攻陷上海后,他在沒有報請統帥部最後批准的情況下,就令上海派遣軍和第十軍乘中國軍隊潰敗之機,分多路向南京追擊,進攻計劃詳盡而又周密,企圖把整個南京圍得滴水不漏,來個一鍋端。為了一網打盡中國軍隊,日軍採取撒大網的大迂迴包圍,於1937年12月1日出動了兩個精銳師團從上海以南的杭州灣登陸,沿途經嘉興、湖州、廣德、蕪湖一路包抄中國防禦部隊的大後方。僅10天這支日軍的一部就和與沿無錫、鎮江、句容一線圍追過來的日軍在南京東南部湯山鎮連接起來,從而達成了日軍大撒網、大包圍之企圖,形成了三面對南京圍攻收縮之態勢。當時,眾所周知,中國守軍只有鄧龍光將軍所指揮的九十三軍一部趁日軍尚未合圍之際,幸運地從山道間大膽穿插突圍出去,在這支部隊突圍后,就再也沒有任何一支成建制的中國守軍能夠衝出日軍密不透風的封鎖圈了。所以提出這支2000多人的全團人馬全部突圍出去的假設絕難成立。退一步說,就是全團突圍出去,國民黨軍隊應有一星半點信息,然而1939年國民黨軍總部在統計作戰情況時,就曾發現這個全團人馬不知下落的奇怪事件,無奈只能將全團列為集體失蹤案件。抗戰勝利后,國民黨軍總部曾組成聯合調查組,對這一全團失蹤懸案進行過專項調查,然而一無所獲,此案最終也不了了之。

山下奉文藏寶之謎

山下奉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日本陸軍大將,曾任侵略東南亞的日本第十四方面軍司令官,由於性情殘酷,作戰勇猛,被人稱之為“馬來之虎”,其人戰後作為戰犯已被絞死在馬尼拉。這個曾經塗炭生靈,攪得東南亞人不得安寧的魔鬼,就是死後也攪得當地人心神不寧,着魔瘋狂。其中原因是這樣的:

據說此人死前曾和他的部下在東南亞掠奪、搜颳了大量金銀財寶和各國貨幣,擺在菲律賓的某處。山下奉文曾在聖地亞哥駐紮過。當時此地曾是日本憲兵宿舍,它被認為是最有可能埋藏着山下將軍巨額財寶的地方。戰後40多年來,有關這筆財寶的傳說撲朔迷離,時而甚囂塵上,活靈活現,時而又銷聲匿跡,若無其事。早在1975年,當時的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就曾委託國際貴金屬公司來人商談菲律賓尋寶事宜。這家公司在從事尋找黃金和貴金屬方面很有經驗,當事情略有進展時,公司方面聽說馬科斯要殺人滅口,於是燒掉標明可能隱藏財富的172個地點的地圖,逃回了美國。1983年馬科斯宣稱,已經在聖地亞哥要塞地下找到了財寶,不久將公佈於世。但馬科斯此舉只是想讓那些打山下奉文寶藏的人死心。實際上直到他下台,也未能見到任何財寶的蹤影。但這些並不能讓那些為財寶而着迷的人死心,不少菲律賓人仍和外國人紛紛合作成立探寶公司,在菲律賓全國到處尋寶,因為據說山下奉文的財寶還不止埋在一處。一些被認為是藏寶的古墓、城堡、歷史古迹、教堂和校園等,都已被挖掘得面目全非。可是包括聖地亞哥要塞在內,至今仍一無所獲,到底山下奉文藏沒藏財寶,藏了多少,尤其是藏在哪裏,這些至今還沒有一個人能說個明白,或許這就那個不可一世、雙手沾滿東南亞人民鮮血的劊子手給菲律賓人民留下的最後一個不祥之夢。

究竟是誰擊斃了山本五十六

1943年,日本海軍將領、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座機在飛越西南太平洋上空時被擊落,山本五十六當場斃命。到今天,有關人士還在爭議:究竟誰擊落了山本五十六?

當事人是托馬斯蘭菲爾和里克斯巴爾博,二戰期間隸屬駐紮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的美國空軍P-38戰鬥機中隊。

1943年4月18日,他倆奉命一起起飛前去攻擊從巴布亞新幾內亞的拉包爾飛往布干維爾島的山本五十六座機。

根據各種流傳的說法,首先向山本五十六乘坐的“貝蒂”號轟炸機開火的是巴爾博,而蘭菲爾聲稱他也開了火。由於當時的P-38戰鬥機上沒有空中照相槍(飛機射擊時與機槍同步工作拍攝射擊結果),所以兩人的陳詞就無從考證,再加上當時的行動十分保密,美國直到二戰結束后才宣佈,美軍能夠擊落山本五十六是因為美國海軍破譯了日軍的通信密碼。因此等到真相大白於天下時,時間已經過去了幾年,究竟是誰首先開火就更難說清楚了。目前蘭菲爾已去世,居住在俄勒岡州坦利波尼的巴爾博也79歲了,他在回憶起往事時不無遺憾地說:“如果我們在擊落山本五十六后馬上將事情全過程曉之天下,那就不會反目成仇。我和蘭菲爾戰時關係非常好,他信心十足地認為是他先開了火,只不過他做得有點過分了些。”

據非官方的戰後軍事史料記載,當時蘭菲爾和巴爾博因各自擊落一架轟炸機(一架系山本五十六乘坐,另一架由他的參謀乘坐)而分別獲得一枚勳章。此外,巴爾博還因為協同擊落了第三架轟炸機而與其他人分享了另一枚勳章。但是,當日本軍事史料最後證實,當時運載山本五十六一行只有兩架轟炸機而不是三架時,美國空軍馬上裁定巴爾博和蘭菲爾只能分享一枚勳章,以示共同擊落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機。在此之後,巴爾博的昔日戰友向空軍提起上訴,要求改變裁決,向巴爾博授予全獎。事情最後一直鬧到美國空軍參謀長唐納德賴斯那兒,結果他在1992年再次拒絕更改記錄。於是巴爾博又向一家聯邦法庭上訴,結果上訴法院維持原判,巴爾博敗訴。

《攻擊山本五十六》一書的作者、德克薩斯大學(達拉斯)杜立德圖書館館長卡羅爾格萊尼斯說:“史料記錄必須有權威性,對於這些二戰老兵來說,重要的是該給的獎一定得給。”但是,美國空軍並不願意接受該協會的調查結果。位於華盛頓州的博林空軍基地的空軍史料專家卡吉爾霍爾說,“史料記載多半不會有任何偏見。”看來,爭論還得繼續下去。

希特拉到底是怎麼死的

二戰歷史迄今為止依然留下許多秘密。俄羅斯出版的《第三帝國最後的秘密》(副題《希特拉消失之疑案》)一書的作者列昂阿爾巴茨基根據史料,對希特拉於1945年4月死於自殺提出疑問。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以《希特拉淹死在潛艇里》為題報道了作者的談話:

根據史料作出的推斷是,希特拉沒有自殺,而是消失。

1956年行政民事法庭的審判官們在聽了48名證人的證詞后曾認定:1889年出生的阿道夫希特拉公民已不在人世。

因為到1956年,希特拉的確已死。但是,許多重要證人並未出庭,許多極其重要的文件並未舉證。而為希特拉做過假牙的牙醫及其助手這兩名關鍵證人事後都翻供。

1945年5月4日,蘇聯偵察員在帝國總理府花園的一個彈坑裏發現了被推測為希特拉和埃娃的兩具焦屍。斯大林接到報告后認為希特拉沒死,只是隱匿起來了,他對美國和英國領導人談了這一看法。當時,英國首相艾德禮也認為希特拉仍在世。1945年6月在波茨坦會議上,他說出了這一推測。

1945年,當蘇聯軍官把希特拉的顱骨給牙醫看時,他認出了自己給希特拉做的幾顆假牙。但是,1972年他在同德國作家馬澤爾的談話中推翻了這個說法。他說,無法肯定那的確就是希特拉的顱骨;他的助手也發表了同樣的言論。然而,當初他倆的證言恰恰就是蘇聯屍檢專家鑒定的依據。

莫斯科犯罪學實驗室對據說是希特拉開槍自盡時在沙發上留下的血跡的鑒定表明,這不是血,而是色澤相像的液體。被認為是希特拉的那具焦屍上的血型,同希特拉的真實血型也不符。焦屍的大腦內也未發現彈痕。當時曾流行一個說法:希特拉1945年4月30日在對太陽穴開槍前曾服毒,但蘇聯內務機關在數月後對屍體作鑒定時,未發現服毒痕迹。

種種跡象表明,是替身掩蓋了“元首”潛逃的蹤跡:4月30日13時,希特拉同下屬告別,同埃娃一起進了地堡。此後在生還的證人中,只有近侍林格一人見過死後的希特拉。其餘人只見過裹在毯子裏的屍體從希特拉辦公室抬出,毯子裏究竟是誰,他們並不知道。

既然希特拉不打算死,為什麼讓埃娃服毒?看來是為了讓這幕戲演得更逼真些。希特拉在隔壁換了裝,改變了外貌,不該知道這一秘密的人,事先都已經被清理出地堡。希特拉的副官京舍的證言說,他曾下令讓警衛離開通向希特拉套間的房舍。

然後,希特拉悄悄離開地堡。眾所周知,4月30日午夜逃出帝國總理府防空洞的人多達4萬名,希特拉很容易夾在人群中混出去。戰爭剛結束后的頭幾周,柏林和德國到處是無家可歸的人,希特拉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消失在人流中。有個細節值得注意:希特拉在跟林格道別時命令他設法逃到西方。林格問他:“這是為誰?“為元首。”林格後來在監獄裏說,只有他一個人知道希特拉之死的秘密,但他永遠也不會說出來。

希特拉在最後時刻曾等過飛機,但白等了,因為機場已被炸毀。但他完全可能通過地鐵隧道逃出。當時有10艘遠洋潛艇停泊在漢堡港,艇長們接到的命令是送政府要員撤退。

希特拉警衛隊成員凱爾瑙供稱,他在5月1日看到希特拉還活着。而且,外國報刊戰後立即出現了有關希特拉撤到阿根廷(或巴拉圭、西班牙、愛爾蘭)的報道。在丹麥的北海海濱發現過一隻密封的玻璃瓶,裏面裝着一名德國潛艇水兵的信,說希特拉就在這艘潛艇上。潛艇撞上了沉船,破了個大洞,部分艇員逃生,但希特拉在艇尾緊閉的艙內,無法脫身。

所以說,當初在帝國總理府花園內發現的屍首並非希特拉。但是,現在已無法重新鑒別了,因為蘇聯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曾於1970年下令,挖出並徹底焚毀埋葬在東德馬格德堡蘇軍兵營里的希特拉和戈培爾全家的屍骨,骨灰隨後拋入河中。有關焚毀過程的記錄保存至今。

希特拉是否真的逃走,誰也沒有百分之百的證據肯定。這樣說只是想引起人們注意,二戰歷史――哪怕僅僅是希特拉末日這段歷史――尚未畫上句號。至於頭號戰犯希特拉,他的結局極其陰暗,死無葬身之地。這也是對一切獨裁者的警告。

英國故意暴露荷蘭間諜

二戰後期,納粹德國曾一舉逮捕了56名為英國效力的荷蘭間諜,並將他們中大多數人秘密處死。至於納粹情報部門當年究竟是如何得知這些荷蘭間諜身份的,英國方面為何對此無動於衷,一直以來都是一個不解不謎。

英國廣播公司(BI妃)披露說,當年那批荷蘭間諜最後一名倖存者認為:英國情報機關當年是將計就計,以犧牲荷蘭間諜為代價,矇騙納粹德國,讓後者誤以為荷蘭便是盟軍大舉反攻的地點!

這名倖存者名為胡伯勞沃斯。他是一名為同盟國英國效力的荷蘭問諜,1942年3月被納粹逮捕。被捕之後,他出於無奈的確向納粹提供過一些情報,可是在給倫敦方面發送的電報中,他暗中摻雜着一些密碼,以期暗示倫敦“英國特別行動處”總部引起注意,自己已經處在德國人的掌控之中。

可是令胡伯大失所望的卻是,英國方面沒有任何反應。結果納粹一舉將56名荷蘭間諜擒獲,他們中大多數人後來送入納粹集中營中被折磨而死或者秘密處決。

更蹊蹺的是,“英國特別行動處”保存在其倫敦貝克街總部的大量戰時檔案已經於1946年毀於一場莫名的大火之中。當年那些關鍵人物在收山之後也從未有人出版回憶錄,披露二戰期間的那段秘聞。

墨索里尼屍骨去向何處

關於意大利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屍骨的去處,至今仍是人們議論的話題。英國《歷史今天》發表歷史學家約翰久特的文章,道出了其中的來龍去脈。

1943年7月,墨索里尼被“法西斯大委員會”趕下了台。有關墨索里尼之死的說法充滿爭議。最可信的說法是他於1945年4月在科莫湖附近被處死。當時,他正化裝成德國士兵準備逃走,遭意大利共產黨逮捕,與他一同被捕的還有其情婦拉雷蒂佩塔西。被捕后第二天,他就被執行槍決。但到底是誰殺了墨索里尼,當時是個秘密。

後來,意共終於披露說,執行槍決的人是沃爾特奧迪西奧――意共指揮官,後來成為議會助理。執行完槍決后,墨索里尼的屍體被運到了米蘭洛雷托廣場。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婦以及追隨者的屍體,被倒掛在一座車庫大樑上。負責看守屍體的士兵根本無法阻止憤怒人群,他們將滿腔怒火都發泄在了這些屍體上,吐唾沫、用腳踢,甚至向屍體上開槍。這一情景被在場的美國軍人拍下來,戰後,許多電影都借用了這些鏡頭。

1946年4月22日,米蘭一所監獄發生叛亂,當晚墨索里尼的屍體突然失蹤。很快,偷屍體的人被確認是法西斯分子,屍體丟失當晚正是世界各國慶祝打敗法西斯一周年前夜。後來,有關屍體去向曾出現多種版本。4個月後,意大利人終於在米蘭郊外一個小鎮找到了被盜屍體。在接下來的16個星期里,墨索里尼的屍體一直被移來移去。

後來,墨索里尼的屍骨終於被運到其出生地――埃米利亞的普雷達皮奧下葬。可是,關於屍骨的故事並未結束。1966年3月,美國一名外交人員前往普雷達皮奧拜訪了墨索里尼遺孀。這名外交官帶來了一個皮包,裏面除了一個小容器外,還裝有一個黃色信封。容器里裝的是墨索里尼的一部分大腦,這是美國人在1945年取去用於“實驗”的,信封里則有一張小紙條,上面寫着:墨索里尼,大腦切片。拉凱拉後來把這部分大腦裝進一個盒子,放進墨索里尼墳墓。被處死刑多年後,墨索里尼的屍骨總算是找齊了。

納粹到西藏尋找什麼

在歐洲,長期流傳着一個關於亞特蘭蒂斯(大西洲)的傳說。在傳說中,亞特蘭蒂斯大陸無比富有,那裏的人是具有超凡能力的神族。亞特蘭蒂斯人在一次大地震后,乘船逃離,最後在中國西藏和印度落腳。這些亞特蘭蒂斯人的後代曾在中亞創建過燦爛文明,後來他們中的一部分人向西北和南方遷移,分別成為雅利安人和印度人的祖先。

1938年和1943年,經希特拉批准,納粹黨衛軍頭子希姆萊親自組建了兩支探險隊,他們深入西藏,據說是為了尋找簟日耳曼民族祖先”――亞特蘭蒂斯神族存在的證據,尋找能改變時間、打造“不死軍團”的“地球軸心”。

1943年5月,由海因里希哈勒率領的納粹五人探險小組秘密起程赴藏。他們在印度被英軍逮捕。逃出戰俘營后,哈勒冒充德國商品推銷員開始了在西藏的七年之旅。

納粹藏寶之謎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法西斯對被侵略國的財寶大肆搶掠,貪得無厭。德國元帥戈林曾向他的部下指示:“你一發現有什麼東西可能是德國人民所需要的,就必須像警犬一樣逐,一定要把它弄到手……送到德國。”納粹德國每佔領一個國家,它的財政人員馬上便奪取這個國家的黃金和外國證券、外匯等。德國法西斯用種種理由迫使佔領國支付數目驚人的“佔領費”、“罰金”、“貢金”,據美國調查統計,德國共榨取被佔領國金額達1640億馬克(約合410億美元)。希特拉政府除了掠奪別國金融財產外,還搶奪了無數珍貴文物。在征服波蘭后,戈林下令掠奪波蘭文物。

據德國官方的一份秘密報告表明,到1944年7月為止,從西歐運到德國的文物共裝了137輛鐵路貨車,計有4174箱,21903件,單單繪畫就有10890幅,其中不乏名家傑作。納粹頭目們藉機擴充“私人”收藏,經過瓜分形成了令人垂涎的八大寶藏,即希特拉金庫、隆美爾藏寶、墨索里尼東林寶藏、凱瑟林財寶、福斯中潛艇藏寶、南太羅的三處寶藏,僅戈林一個人所收藏的文物,據他自己估計價值就達5000萬德國馬克。他的家簡直就是一個“博物館”,有5000幅世界名畫,6萬件珍寶鑲嵌的寶物,2400多件古代名貴傢具,其中1500件屬於世界珍寶。

1945年4月20日,戈林離開希特拉,坐着他的裝甲“梅塞施密特”汽車飛快地開往巴伐利亞――他認為安全的地方,後面緊跟着裝滿財寶的卡車護送隊。其中,最後一批在運送途中被美國部隊截獲,其中有27箱絕了版的書,4箱貴重玻璃器皿,8箱金銀器,無價的東方地毯等。納粹法西斯滅亡后,人們只見到極小的一部分,納粹的大量財寶藏在什麼地方呢?

據說納粹寶藏有相當一部分被隱藏在奧地利境內的阿爾卑斯山中,也有人說是在奧地利托普利茲湖區,奧地利的加施泰因、薩爾茨堡、薩爾茨卡梅爾克附近地區,或是奧斯小城周圍。、

這些地區在戰後曾發生過離奇的凶殺案,看上去與尋找納粹寶藏有關,這更增加了納粹寶藏的神秘。不過,直到現在,有關納粹寶藏的數量和隱藏地點仍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赫斯為何獨自駕機去英國

1941年5月10日下午,納粹德國二號人物魯道夫赫斯與妻子伊爾莎匆忙告別,之後驅車來到德國奧格斯堡機場。赫斯換上德國空軍尉官制服,留給副官一封信:如果他離開4個小時之後仍未返回就得儘快轉交希特拉,然後單獨駕駛戰鬥機飛往英國蘇格蘭。當晚,飛機墜毀在蘇格蘭,赫斯傘降在漢密爾頓公爵住宅區所在的格拉斯哥附近。赫斯求見漢密爾頓公爵,見到後者時公開了自己的身份。

此後,赫斯一直為英國關押,直到戰後接受紐倫堡審判。赫斯為什麼有此驚人之舉?難道他真的像納粹德國當時解釋的那樣“發瘋”了?這成為二戰中一個難解之謎。後來解密的克格勃絕密文件認為,赫斯飛英是英國方面誘騙的結果。英國情報部門假意答應談判一項和平解決方案,以把赫斯騙到英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軍事常識大百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軍事常識大百科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章 軍事之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