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忍字頭上一把刀

第1章 1.忍字頭上一把刀

李迪是個怎麼樣的人呢?

某製片人:李迪啊,挺好的,小姑娘很貼心,然後很會鼓舞士氣,是個團隊裏缺一不可的人才。

某主任:迪迪這個孩子,剛進來我就知道,挺活潑的,很會活躍氣氛,做電視嘛,不像外人想的那麼光鮮亮麗,很多時候我們都在通宵對台本寫方案,錄製剪輯,她一直都很能吃苦。也從來沒抱怨過。

某責編:誰,李迪嗎?她比我晚進來一年,沒合作過,她人挺好的吧,性格很好,人緣兒也不錯,實習生都喜歡她。

某田姓編導:你說李迪?那你要去問周周,周周最了解她,周一舟就是她帶出來的。

某次公司內部競聘會上,因為領導的一致好評,以及言傳身教的“成果”,讓李迪的職稱又上升了一個評級。

於是當周一舟把半年前那條語音放給阿哲聽的時候,阿哲的態度是這樣的——

“這不挺正常的嘛”

周一舟搖頭,態度嚴肅且認真:“你知道我本科是學戲文的么?”

阿哲尷尬了一會兒,“帶着編劇思維做紀錄片,也是個不錯的法子。”

“加油哦,好好乾!潔姐一定會發現你的閃光點的!台里誰這麼對你說過話?”

阿哲不懂了:“大家不都這麼說的嘛,節目開錄前,啊是吧,群里,加油,沖鴨,收視長虹,數據爆表!不都這樣嘛?”

“那是在群里,誰會面對面這麼說!”

阿哲無措的看着她的微信:“沒面對面啊!”

抬頭、望天,周一舟煩躁的搓了把自己的臉,一時不知該從何講起。

“周周,我真覺得你想多了。李迪她沒你說的那麼不堪”

得,淺嘗輒止的宣洩和企圖共鳴也到此結束。

夜裏三點,周一舟盤坐在電腦桌前,在離職報告上敲了一遍又一遍,始終不能把一句話寫完整,正糾結的禿嚕頭髮。

微信是在這時候響起的。

秋天:劉霞老師住院了你知道嗎?

周一舟:!不知道啊,啥情況?

秋天:就知道你還沒睡,今晚和我爸出去吃飯聽二中的張老師說的,胃潰瘍,就在金醫附一院。

周一舟:那你怎麼現在才說?

秋天:除了這個點你什麼時候回過我微信?我可跟你說啊,140班的梁曉雨她爸今晚也在,可不能讓那幫人搶先。班群里內部討論了一下,我們都在文市,就你近水樓台,別搞砸了啊!

周一舟滑出對話框,在數十個冒着小紅點的聊天提示中找到初中班群,一點開,果然有好幾個艾特。

拋出一個“OK”的表情,鎖屏,刪掉離職報告。

忍字頭上一把刀,這次就當是為了劉霞老師吧。

察覺李迪的不對勁,其實從去年就開始了。周一舟剛進台里實習的時候,確實覺得李迪是個不錯的女孩子,比她大兩歲,很照顧她。第一次跟節目,其它姐姐手裏都有事情做,就自己好像個添亂的局外人似的,當時就只有李迪會給她派活兒,讓周一舟覺得,自己似乎真能發揮一些作用。

“這不是挺好的嗎?”

所有人都這麼說,認真積極的周一舟起初也是這麼想的。

直到手裏的工作越來越多,嫁接過來的理由都是“李迪說啦,這個工作你做過,上手快些。”

於是戲文專業的周一舟,學會了用攝像機,學會了拍攝,學會了做海報、拍宣傳照,還學會了剪輯。

“周周你真是太棒啦!”

此時的李迪已經和周一舟共事了兩年之久,而她說這話時,正抱着手機打遊戲。

第三年,當周一舟桌子上堆了三個策劃案明天就得交時,同事兼室友的田格格發出疑問,“李迪呢,潔姐不是讓你們倆一起負責?”

“她說潔姐嫌她寫的不好,然後她現在要去找音頻老師對音樂。”

“音頻老師什麼時候要我們操過心?汗,周周啊,你就是太老實了。”

但李迪並不是一直這樣,大部分時候,她對周一舟還是挺好的。比如一起出去聚餐時,會記得周一舟不吃蔥,喝咖啡時也永遠會給周一舟帶一杯,她也從來不搶風頭,是周一舟負責的工口,復盤會上就在老大面前替她邀功,雖然換來的都是以後的項目中出現該工種都變成周一周的任務。她就在這糾結又複雜的情緒中,周而復始開展三年受虐工程。

微信語音:周周,紀錄片的項目我和潔姐提啦,你不是不喜歡做節目么,拍片你應該挺擅長的吧,哎呀別謙虛啦,好好乾,這次潔姐一定能發現你的閃光點的,加油哦!

這條語音被翻出來聽了一遍又一遍。而發件人的朋友圈裏,最近的一條動態還是今天發在杭州和嘉賓聚餐的合影。

“策劃期一直是你在跟的為什麼要讓李迪去?”格格時常為她打抱不平。

項目動員會上,李迪把拍先導片時自己遭遇的種種困境以及如何克服以至於片子能達到此番效果描述的繪聲繪色,尤其重點突出她被樹砸到頭但還恪盡職守堅持在崗,並且含蓄點出嘉賓中某位大咖與她相處融洽(非她不可)。

“編劇組由甲方聘請另外的團隊,這次我們不出這麼多人。”製片人陳潔最終拍板,隨後,帶着李迪奔赴杭州,給周一舟扔下了一個難度更高,挑戰性更強的項目。

格格是這麼安慰她的,“因禍得福吧,那些嘉賓一個比一個難伺候,你就當去凈化凈化。”

半年過去,每當周一舟早上8點準時出現在醫院門口,都會摸着自己的心問一句,今天被凈化了嗎?

剛入行那會兒,她就聽格格前輩說:“干咱們這行,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吃得比豬還差,幹得比牛還多,衣服比叫花子還臟,調子比孫子還低,看起來比誰都好,掙得比民工還少。”

三年親測加上這半年實戰,周一舟算是體會到了。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世人眼中看到的不過只是表面光鮮,什麼絢爛的舞台,逍遙的環球旅遊,外表越是光鮮的節目,底下的工作人員越是民不聊生。

這一覺睡得無比折磨,她心裏掛着事,淺淺打了個盹兒,手機屏幕才亮,鈴聲都未開唱就被她秒接。那頭是玲姐,火急火燎沖她吼:“你們人呢?家屬同意了!”

周一舟扣了電話就開始打給阿哲,家屬不會在媒體到場才同意捐獻,患者也不會等到攝像機架起來才腦死亡,摘取手術更不會等導演出現了才開始調度。

搶搶搶,只能搶!

手術這件事情吧,和做節目還真的不一樣,節目沒錄好可以補錄,手術行嗎?做紀錄片這件事吧,和做節目也不一樣,後者你甚至可以把事先準備好的稿子讓嘉賓照着念出來,前者?當然不行。要中立要客觀要真實。周一舟出發前被台里幾個老法師惡補。那如果拍攝對象不按常理髮展怎麼辦?怎麼辦,掐斷,換!所以半路出家的她,半年來,換了一波又一波拍攝者,要麼待捐獻者出院回家等待手術,要麼捐獻者家屬拒絕拍攝。大多數,都在漫長的等待中無疾而終,而他們的半條素材,也跟着患者在等待中告一段落。用一個詞來形容她和阿哲這半年來的工作,那就是徒勞無功。

不過,哪家小孩兒天天哭呢,今天,她們確認了一位潛在的捐獻者,這是從跟拍紀錄片以來跟到的,最完整,也有可能有結局的素材。這也是跟着金醫附一院OPO設立以來,遇到的第一個全捐案例。就在她再一次糾結離職報告的昨天,患者危在旦夕,OPO鄭秘書長和器官協調員王玲醫生給患者家屬做了整夜工作,家屬給出答案說會考慮,周一舟到家是凌晨兩點,早上7點,家屬同意捐獻。

器官摘取最佳時間是4到6小時內。

OPO對接多家醫院,所以在這段時間內,鄭秘書長和王玲醫生根據配型結果和疾病輕重評分,聯繫好了相關醫院,做出相關應對措施。

她們抵達醫院時不過7點半。8點47分,患者確認腦死亡。

周一舟和阿哲在進醫院時曾經歷過為期一個月的相關培訓,此時,他們也被允許進入了器官摘除的現場。

話說回來,這是她和阿哲第一次進手術室。

“來不及了,你們倆從那邊進”

醫生眼神里頗有些怨懟。周一舟和阿哲這半年來遭的白眼多了去了,這根本無關痛癢。

從通道來到隔壁消毒室,戴着口罩的兩位醫生正在消毒,看她們倆一手一台攝像機,一手一個話筒,形色慌張,便問了兩句。

“哪個科?”

“神經外科。”

“什麼病?”

“腦癌。”

“全捐?”

“嗯。”

“不容易啊”

矮個兒醫生感慨完,指揮高個子醫生,“路楊,給他們拿手術服。”

兵荒馬亂中,這個名字彷彿某種肌肉記憶,讓周一舟福至心靈般一頓。

不過也緊緊只是短短的一瞬。

被叫做路楊的醫生剛完成消殺,高抬着雙手緩緩走來。

他的手臂是露在外面的,綠色的手術服下兩條纖瘦修長的小臂,掛着水珠,就這麼舉着。口罩往上是四四方方的黑框眼鏡,眼鏡後面的眼睛,內雙,大卧蠶,雖不深邃,但也溫和明媚。

應該不是的。

周一舟心想。

“會穿嗎?”

喉間發出的音色如他的眼底,彷彿湖波一般,溫柔、慵懶,但每一個振幅都像千軍萬馬般呼嘯在周一舟心口。她覺得自己大概瘋了。

瞎想的間隙,她已經接過手術服,朝醫生笑笑,“我們培訓過的。”

矮個子醫生剛結束自己的消殺,走過來,“攝像機和話筒都要消殺。”兩人剛要進去,醫生追問,“見過做手術么?”

搖頭。

實話說,這半年光培訓,然後跟着鄭秘書長跑協調、做專家採訪,真正的手術室實戰,還是第一次。

“嚯”矮個兒醫生笑了,發自內心的。

“有你們好受的。”喜歡中央空調沒電了嗎請大家收藏:(www.shouda88.com)中央空調沒電了嗎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央空調沒電了嗎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中央空調沒電了嗎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1.忍字頭上一把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