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突然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事,不然她真要愁悶到發瘋。
她猛的彈跳起來,自己摸索到了火摺子點着蠟燭,然後開始在寢室內翻箱倒櫃。所有跟他有關跟他沾邊的東西全部搜找出來再集中扔到一隻紫銅鏤花的熏香爐里,有他送她的首飾,根雕的胭脂盒,彩塑小泥人,還一隻手工編織的草螞蚱……這些東西曾經帶給她無數的驚喜和歡樂,現在看到卻只會讓她火冒三丈。
騙子,全都是騙人的東西!她惡狠狠的將這些東西統統塞進香熏爐,然後點燃了它們。
看着這些東西在火苗的吞噬下一點點化為灰燼,她心裏掠過一絲快感。突然聽到鞭炮聲響得更急了,知道兩人已經開始拜堂,她好不容易積攢起的一點好心情頓時化為烏有。
跳上床,雙手塞住耳朵,失控的連聲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
大婚後,司徒浩將景仁宮賜給皇后徐瑤然,他則搬進了先帝住過的乾清宮。
這幾天他確實是忙壞了,忙登基,忙封后,忙大婚,忙重新安置文武百官,忙安排三軍兵權分配……他忙得幾乎連睡覺用膳的時間都沒有了,這種自虐般的忙碌里,他在刻意忽略一個人。
已經三天沒有見到她了,想到這裏他微微咬牙。那晚雖然對她有些過分,可也是她自找的,誰讓她半分眼色都沒有,只知道心裏不痛快就瘋言瘋語的泄忿,完全不知道審度一下當時的情勢。
他知道她生氣了,而且非常生氣。也知道將她貶為寢奴的決定有些太過分,不過當時他已沒有的選擇。第一,是因為她說過的話太傷他的心,尤其居然敢說她是渺的妻子,根本就不愛他司徒浩等話,這讓自尊心極強的他不能接受;第二,當時徐青司虎視旦旦,他知道他最擔心什麼,徐青司生怕他會是第二個司徒展,為了姓波的女人而屠戮功臣。他的新政權還不穩需要打消徐青司全部顧慮,讓他鐵心擁護他,而貶低波晗若抬高徐瑤然是必行之策。
自古帝王要成就大事犧牲一些人在所難免,更何況只是個……無足輕重的女人,而且跟他拜過堂成了親還想着別的男人。司徒浩暗暗咬牙,他最嫉恨的人就是弟弟司徒渺,他霸佔了原本屬於他的父愛。公平以待,所以他也奪走了他最愛的女人,他成功的讓晗若愛上了他。
費了這麼大的勁才做到的事情,堅決不能前功盡棄,他決不能再讓她回到渺的身邊,也不會再讓她見到渺。
他告訴自己,只是為了跟弟弟賭一口氣,才不肯放過已經毫無利用價值的波晗若。
可是再多的理由再多的借口都不能掩蓋他思念她的事實,這三天他故意忽略她冷落她,本想證明她的存在無足輕重,卻不想反而證實了他在乎她的事實。
是的,他思念她,每時每刻。哪怕再忙碌,她的影子總會不由自主的襲上他的心頭,鑽進他的腦海,晃在他的眼前。他想他是中了她的毒,一種比九轉回丹還要可怕的毒,叫做“相思蠱”。
不行,他不能再任這種蝕骨的相思折磨下去,是到了該採取措施的時候了。
殺了她,做不到,因為每次萌生殺念時他的心都會很痛。
上次在金陵寺,她被敵國皇子鳳燁綁架,他兩次準備犧牲她,結果都以心痛如針扎刀攪而放棄。無奈之下,他只好留下她的性命。
他想反正皇宮這麼大也不在乎多一個女人。雖然現在的她就像只被惹怒的小貓般又抓又咬,但時間長了自會順從他的,他有信心!
他太了解她,因為從小到大,他們之間鬧矛盾,她生氣賭氣的時間從來沒有超過三天。每次都是她先主動對他示好,低聲下氣的哄着他開心。只是這次的矛盾比較嚴重些,已經三天了,她仍然音信全無,看樣子是準備跟他冷戰到底。
他冷笑,如今整個天盛王朝都是他的天下,就不信她在他的手心裏能翻上天。他非但不打算寵她,而且還準備再給她吃一點苦頭,讓她明白跟他擰着是討不了任何好處的。
應該晾她半個月,就將她丟在那鍾粹宮裏不聞不問,先讓她嘗夠被冷落被遺忘的滋味。然後再寵幸她……
相信她正值如花妙齡,總不甘心就這麼在幽深的后宮裏孤獨終老,他的寵幸對她來說就是恩賜。
打定了主意,卻依然魂不守舍。晚膳前明明才決定要晾她半個月再說話,晚膳后卻鬼使神差的去了鍾粹宮。他確實不想去的,是兩條腿背叛了他。
沒有讓任何人跟隨,他像以往跟她幽會時一樣悄悄翻進宮牆,進到她的寢殿。
以前多數是她去永和宮找他,只有極少的時候他才會主動來鍾粹宮。而每次他主動找她的時候,她都會抑制不住驚喜,撲到他懷裏摟着他的脖子又笑又跳。想起她曾經那嬌憨天真的樣子,他唇角不由彎起一抹淺笑,寒星般的眼眸多了幾許暖意。
這次他肯不計前嫌的主動來找她,就算她心裏有氣也該消了吧!很期待她看到他時的表情,是欣喜?嬌羞?或者余怒未消?如果是後者……他就再給她點教訓,直到她慢慢學乖為止。
這隻小野貓,要徹底馴服她得需要一點時間和耐性,不過他對自己很有信心。以前他朝不保夕的時候都將她拿捏得死死,現在身為一國之尊,要征服她還不更是十拿九穩。好吧,只要她知趣,他可以適當的對她好一點,侍候得他高興時,說不定他會賜給她個名份……
寢室內的燈光仍然亮着,紗幔掩映的卧塌上卻沒有人影。他怔了怔,隨即想到她有可能在浴室泡澡,因為這丫頭平時就喜歡將泡浴當成一種消遣和享受。
身影一晃,他又悄無聲息的從寢室潛入浴室,精妙的輕功幾乎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就連他的父親司徒展也不得不承認“青已勝於藍”的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