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看破迷霧

第十一章 看破迷霧

晨曦的光芒透過破廟的漏頂和殘窗照在了姬月關和蘇人可的臉上。

在鳥兒的鳴叫中,姬月關緩緩地睜開了眼睛。直看到蘇人可紅潤的面色,他才放心的坐了起來。

昨夜姬月關以赤子之心觸及到了情的真意,讓他知道情由心生,人與人的交流只有用真誠才能換來彼此的真心。然而醒來后的姬月關卻再不能夠視蘇人可的男兒身為無物。

我們生活的世間之所以又叫做塵世,正是因為它存在了無數的可以讓心靈蒙上塵土的教條和規矩。

當然,並不是說教條和規矩就完全不好。只是這些東西就好像一條條豎直和水平的直線,它們縱橫交織在每個人的身邊如若牢籠一般將他們的心靈牢牢的限制住、束縛住,無論是骯髒的心還是純凈的心都會被捆鎖在一片小小的天地。這就是心靈枷鎖。

每個人的心靈枷鎖都是不完全一樣的。這就好像你往左和往右所碰上的牆壁,雖然它們都是牆壁都是阻礙,但並不是相同的牆相同的阻礙。

人的心靈是不能夠被限制和束縛的,縱是心靈有善有惡有好有壞,也只能通過傳述正義和仁慈的思想來洗滌它們。而用那些冰冷的頑固的教條和規矩束縛心靈的自由,不但不能洗滌心靈的塵埃,反而會使得心靈沾染無盡的泥土。這就好像放在屋裏的東西常常會鋪上一層厚厚的灰塵,而在天地間即使是靜止不動的死物,也可以在狂風暴雨當中得到磨礪和清洗,從而一塵不染。

一個普通人的心如若染上了塵埃,那麼他就會念頭不通達,念頭不能通達那麼心就會繼續的蒙塵下去。

而一個修行的人,特別是修行道法的人,更是害怕心靈蒙上塵土甚至戴上枷鎖。因為修道之人必須要感悟天道、感悟人心。天道飄渺如塵,既然天道如塵而又要不使心靈蒙塵,就必須常常自省,用至誠之道和至善之道來擦拭自己的心靈,使它純如水晶、潔如白玉。

人心自古曲折難測,就好像一座佈滿各種機關陷阱欲置人於死地的陰暗迷宮。而修道之人所要感悟的人心更是那種如**如淵可恨可怖的人心。而一般的修道者也都是到遠離塵世的山川中修行,等到自認為心靈已經被擦拭得很乾凈的時候,再到紅塵滾滾的俗世中去保持住心靈的潔凈,以求本心的晶瑩和穩固。

正所謂: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修道之人害怕心靈沾染上塵埃而泯滅了本心,而為了讓本心晶瑩堅固又必須到塵世這個聚集了最是不潔的人心的地方去磨練和洗滌。

本心即道心。正因為每個人的本心大相逕庭,才會有道心的萬般姿態。天道四九,大道三千,只要你的本心裏包含了最根本也最基礎的東西,那麼你就有得成大道的機會和希望。  

而姬月關也因為短暫擁有了包含真誠和仁慈的赤子之心,使得心靈上的塵埃得到了一次擦拭。

千萬不要小看了這一次心靈的擦拭。要知道擦拭心靈雖然說起來容易但實際上卻是非常困難的。從一個簡單的方面來說,心靈並不是我們所說的待在胸腔里的心臟。心靈其實是大腦的一個意識形態的化身,是一個儲存思想和意志的虛擬載體。

然而對於修鍊道術的人來說,他們在最開始的修行中,不是為了心靈純凈更不是為了擦拭心靈。他們在最開始必須修成的其實正是那普通人難以琢磨的思想和意志的載體。他們需要在自己的身體中凝練出那所謂心靈來。

而心靈本身是虛無的,要無中生有的將它創造出來,其實需要做的正是凝結思想和意志,讓它們由分散的細小微質聚集成一個完整個體。

這個完整的個體,可以說是思想和意志的結晶,是決定一個人精神力量是否強大的重要標誌。當一個修道者凝結出他的精神結晶之後,他的任何微小的念頭都會在產生后迅速的被他的精神結晶所吸收,如果這些念頭不夠純凈的話,那麼精神晶核就會在吸收念頭的時候,將那些念頭中的雜質全部保留在它的表面。這就是所謂的心靈蒙塵。

而姬月關竟然在區區地階的時候,就完成第一次心靈的擦拭,這就意味着他現在的精神晶核在進入虛境這個再次將思想和意志打散重組的過程之前就已經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清潔。

道術中的地階到虛境的過程其重要甚至關繫着一個修道者能否有進入天位仙境的機會。因為人階和地階的差別就在於有沒有凝結出精神晶核,也就是說當一個修道者凝結出精神晶核的時候就是他修為突破人階達到地階的時候。而地階與虛境的差別,其實不過是在於晶核的凝練程度。

因為在道的修為由地階突破到虛境的時候,那顆儲存在氣海中的精神晶核會在那一剎那間被氣海內翻滾滔天的真元能量而擊碎成無數的精神小珠。

而這時你需要做的就是讓那些灑落在真元之海的精神小珠將真元全部吸納到自己的身體中去。當氣海中的真元全部被精神小珠吸納乾淨的時候,再將分散的精神小珠聚煉為一體。

然而最困難的,就是心靈破碎時那些附着在其表面的雜質也會落入真元之海,也會吸納真元而增強自己的力量。從本質來看,這些雜質同樣是一些念頭,只不過這些念頭是與凝結成道心的念頭相違背相對立的,而吸收了真元之力的雜質同樣是與吸收了真元的精神小珠相違背相對立,然而在力量上無法取勝的雜質念頭就會潛伏和躲藏在氣海中,等到精神小珠凝鍊為一體的時候再適時而動的向精神小珠發起攻擊。

要知道精神小珠凝鍊合一是一個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過程,而如果雜質念頭在這個時候攻擊這些精神小珠,那麼即使精神小珠勉強消滅了所有的雜質念頭,對其本身與重新凝鍊而成的道心都存在着力量消耗過大致使其潰散的巨大危險。

而如果精神小珠並沒有消滅完所有的雜念,剩餘的雜念就會和精神小珠一起凝鍊合一,這樣凝聚而成的道心其所存在的隱患將會是永久而日益增強的。根基不穩的道心根本就沒有蘊孕仙嬰的可能。而一個虛境的真人蘊孕不出仙嬰,化羽登仙就永遠是一個空談,一個笑話。

然而姬月關的心靈在進入虛境前觸摸到了赤子之心的玄奧,使心靈得到了一次擦拭,將附着在心靈上的雜念通通清除,這無異於大大降低了他在突破地階到達虛境的過程中所遇到的阻礙。

而渾然不知的姬月關只覺得醒來后靈台一片清澈。晨曦的陽光好像清新得要鑽進他的鼻子裏似的。

"不錯,不錯。"就在姬月關感受着擦拭心靈后靈覺大增所帶來的巨大變化的時候,一個如清泉撞擊岩石的聲音緩慢如散開的濃霧一般回蕩在他的耳邊。

"難怪太上道名壓天下,想不到連一個三代的弟子都已經看破迷霧、擦拭心靈,到了衝擊虛境的地步。"

"前輩所言,姬月關卻是不甚明白。敢問前輩到此荒野破廟恐怕不是偶然吧?"

姬月關此刻哪裏還有剛才的舒爽,他只覺頭大得像是要爆了一樣。想他除了聶無情外,十多年不要說天位的仙人,就連虛境的高手也是不曾見到幾個。

然而回到九州不過半月的時間,

就接連碰到了兩位仙級的絕頂人物。

不錯,盤坐在姬月關面前不遠的青衣男子正是一位站在了天位仙境之上的絕頂高手。

這青衣男子有劍一樣的眉毛鋒利得好像能劈山斷河,他堅挺的鼻子配合著他藐視一切的眼睛,讓他好像是登上了絕壁險峰,一覽眾山小的翩翩狂生。而那不屑隱藏的瀅瀅仙氣就好像那縈繞在絕壁險峰周圍的飄渺雲煙。

在姬月關的眼裏這個飄渺非常的狂傲男子比起那雙袖飄舞的金衣文士來更讓他感到仙與凡人最本質的差別。

而姬月關的心裏還端着一個隱而不現、模糊非常的感覺,而那個感覺告訴他,這個盤坐在面前雙眼微閉的青衣男子是一個比他師傅臨江仙更加厲害的仙中帝王。

"我所說的,你無需明白。你只要知道,我是你身邊這個人的父親就行了。"

"你是蘇弟的父親?你有什麼證據嗎?"姬月關心中猛吃了一驚,他隱隱覺得這個人是想將蘇人可從他身邊帶走。

"哼。如果我不是你那個‘蘇弟‘的父親,你現在早被百變龍王的那對破袖子削成肉片了。"

"你說那個金衣文士是魔道十大護教法王之一的百變龍王?!"

姬月關剛才的那一驚還沒有吞下去,青衣男子又好像無所謂似的在他的頭頂砸下一記新的春雷。

魔道其實只是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以及兵家這些以遵從正義之道而自稱的大修道體系下的各門各派的稱呼。

而他們以魔道來代指的,同樣是一個修道的體系,雜家。

雜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上古時代。而就好像它的名字一樣,它內部有各種天差地別的學說和技法。有各種主張各異的派別。

這些主張各異的派別們沒有將自己的見解和感悟單獨分為一個個修道的體系,而是相互混雜相互交流的緊密聯繫在了一起。形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修道體系,這就是雜家。

雜家的修士們不喜拘束,講究隨心所欲、率性而為。以"我心即天心,我欲即天欲"為修行的道基,其盛極之時,天下百家齊聚亦所不及。

然而"我心即天心,我欲即天欲"是一種大智慧、大勇氣。而雜家所收的弟子多是些來自三教九流的狂野之人,隨心所欲、率性而為也就罷了,這包含了大智大勇的修行之基卻不是這些不學無數之輩可以領悟得了的東西。

所以一些在雜家中修行的弟子,自覺神功有成,在九州四處歷練之時硬是將雜家尊重本心本性本欲的宗旨變成了無所不為、無所不忌的大自在天魔法象。

隨着雜家弟子的肆意妄為,不知造成了多少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而這時諸如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以及兵家等修道體系也迅速的在九州上崛起壯大,他們以雜家弟子濫殺無辜、滅絕人性為借口,攻破了雜家的總壇,聯手圍殺了鎮守雜家總壇的盟主天欲神君。將雜家定為了魔道,視雜家的教義為大自在天魔的魔諭。

從此之後,雜家的名字漸漸被人淡忘,而天下之人卻只知道多了一個更加肆無忌憚的魔道。

魔道十大護教法王,是除了魔道四大魔君之外,魔道中十位最厲害的達到了天位仙境的仙級高手所組成的護法之職。

能夠成為魔道護教法王的,哪個不是凶名赫赫之輩?哪個不是心狠手辣、性格怪異的絕世魔頭?

而金鱗水袖百變龍王這個名頭,不用說別的,就是連同為十法王的其他幾位也是忌憚非常。因為這百變龍王除了一身法力直追四大魔君,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的變化之術不知陰死了多少修為神通均在其之上的絕世高手!

而就在姬月關因為青衣人自稱蘇人可父親和金衣文士是魔道第一法王這兩個如若驚雷的消息里渾渾噩噩、目瞪口呆的時候,昏迷了將近一天的蘇人可緩緩在金色的陽光下睜開了水淋淋的大眼睛。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諸子春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諸子春秋
上一章下一章

第十一章 看破迷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