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安得猛士

第九章 安得猛士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WENxueMI。cOm

想必《大風歌》大家都挺熟的了,漢高祖衣錦還鄉,榮歸故里,但念念不忘“猛士”,樊噲多多益善。

然而,魯迅的心目中的猛士則是隱忍的、沉毅的,只有“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那才是“真的猛士”。

在我想來,視死如歸的戰士難道不是猛士?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但決勝不是靠一把羽毛扇,衝鋒陷陣還是士卒。猛士,勇猛的戰士也。

抗日戰爭的勝利后,就在當年劉邦高唱過的土地上,一場戰爭拉開了帷幕,這是國共兩黨“垓下之戰”的預演。

1945年11月中旬,滕縣東香鎮津浦前線指揮部會議上,陳毅心潮激蕩,破天荒地提議為一位陣亡的士兵默哀6分鐘,並給予祟高的讚譽——“陳金合同志是實際戰爭的領導者,是徹頭徹尾的**英雄。”

陳金合的英雄壯舉,在第三野戰軍戰史上是有記錄的,“這次戰鬥中,第八師第二十三團一營在攻殲柏山守敵時,第二連機槍班長陳金合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捨身炸碉堡,使攻擊部隊全殲敵兩個連……”

不過,戰史的“這次”如果上下文連起看,指得是界河戰鬥。非常奇怪,嚴謹的史學也有這樣疏漏。如果你不信,可以翻開第三野戰軍戰史第17頁第二段,誰要是有興趣可讀一遍,看我說得對還是不對。

八師在界河之戰後,就沿津浦線南下,八師南下是因為**在北上。國民黨十九集團軍陳大慶部已佔臨城,臨城的西北面有一座山叫柏山,位於臨城和夏鎮之間,是微山湖以東的一個重要制高點,要想扼制國民黨北上的步伐,首先就要拔掉這顆釘子。

柏山有陳大慶部的一個營駐守。戰鬥是在深夜打響的,由八師二十三團一營一連和三連擔任主攻。差不多三更時分,只剩一座炮樓沒有解決。炮樓是當時的俗稱,軍事術語就是碉堡。據參戰部隊首長回憶,這個時候讓二連接替一連攻擊。我推測二連可能是預備隊,是作生力軍使用的,這時對指揮員來說,是三下五除二,結束戰鬥的時候了。

戰爭中作為堡壘使用的碉堡有各種各樣,當然在電影上最常見的是那種用磚塊和石頭壘起的崗樓式的炮樓。柏山的那座碉堡有些特別,雖只有三層樓高,但卻有兩間屋寬,踞在一個高高的底座上,顯得特別厚實。當然,這樣的碉堡在現代作戰中是不會再出現了,不要說武備落後的軍隊,當下的一些動亂地區,平民百姓使用火箭彈也是家常便飯。八師兵員是雄厚的,但裝備按何副師長的話來說只是中等,近萬人的部隊,只有一個炮兵排。這個排還是大軍去東北時,一一五師炮連撥出來和一個排。真正有所作為,還是在接下來的官橋戰鬥后,才有了兩門山炮。

界河之戰,橫掃數千人馬如同秋風掃落葉,眼下只有七八十殘兵卻能固守頑抗。一切事物的轉化都是有條件的,此刻再一次印證了這個真理,困獸猶鬥,是因為頑抗者看到了希望。啟明星在東方升起,而臨城方向傳來地雷的爆炸聲,槍聲越來越密集,增援的敵軍已和阻擊部隊交火,團部給營長打來電話,10分鐘不能解決就撤出戰鬥。讓二連連長陳友壁惱火的是炸藥已經用完,這時二連機槍班長陳金合提着四顆手榴彈爬到炮樓的台階下面,他是想把手榴彈塞進槍眼,可是射擊孔在二層樓上,陳金合只好退了回來。正是火燒眉毛之際,團里馬參謀又匆匆趕來,傳達團長命令,5分鐘內不能解決,立刻撤出。

人活一口氣,是人們常說的一句話。當時,不僅是營長張先軍,一營的戰士們同樣心裏憋着一口氣,完不成任務,對革命軍人來說是很難接受的。只見陳金合扛起一顆手雷又沖了上去。這種手雷是魯南軍區自己設計製造的,長有二尺,形裝如航彈,但為了便於使用,又插上一根一尺長的木柄,所以又像一顆放大的手榴彈。手雷分快速和慢速兩種,慢速就像手榴彈,有一個延時;快速手雷拉火就炸,使用時在拉環上接一根繩索。這種手雷威力很大,再堅固的碉堡,不炸個屋陷樓塌,也起碼炸開大口子,這是當時八師常用的爆破器材。

這顆手雷是在一個受重傷的戰士身下發現的,這時正好用上。陳金合再一次爬上炮樓的基座,套上繩索后,猛一拉,不料繩索斷了,只時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情形出現了,只見身影一晃,陳金合又迅速攀上炮樓底座,抱起手雷,只見一聲巨響,烈焰飛騰,濃煙滾滾……

陳金合戰鬥中過程,我看過幾個文本,大同小異,基本是一致的。陳金合,1919年出生,山東滕縣人,年少時一度出家,以後又做過鐵匠。1939年3月,陳金合參加了八路軍,出身貧寒的人,最能在人民軍隊中提高階級覺悟,第二年陳金合就入了黨,柏山戰鬥時,已經是一個身經百戰的老兵了。當時陳金合任二連機槍班長,機槍在那個特定的年代裏,是連隊的主要火力,也是一個技術活,連隊首長都非常重視機槍的使用,打仗時經常被連隊幹部帶在身邊。作戰時,連隊各班排也是分工有序,各司其職,通常的情況,機槍是用來掩護爆破手的。但陳金合主動請纓,毅然前去爆破,最後不惜以血肉之軀換來戰鬥的勝利。

在人民解放軍的戰史上有過許多捨身炸碉堡的壯舉,其中影響最大,最廣為傳唱的當數董存瑞。但是隆化戰鬥發生在1948年6月,所以陳金合英雄壯舉在魯南前線影響非常巨大,被稱為整個戰役中最為激動人心的事件之一。魯南各部隊都掀起學習陳金合的熱潮,二連機槍班被上級命名為“陳金合”班;當地政府也把柏山命名為“陳金合”山。當時陳金合被譽為我軍第一個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可見蘇聯紅軍對我軍的影響)。

二十三團於11月11日攻下柏山後,八師有一個小憩,17日又接命令,全師向臨城西北方向運動。當天晚上師部接來報,說二十三團副團長陳士法受傷(別瞧眼下他是個副團長,也是五五年開國少將,當時團長由政委王六生兼。),這倒讓師長王麓水心頭一緊,這關頭千萬不能折將,因為八師又有好戲在等着開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遙想沙場之二十二軍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遙想沙場之二十二軍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章 安得猛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