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易
五、易
言《易》之書,不外理、數兩派。漢之今文家,言理者也;今文別派京氏,及東漢傳古文諸家,言數者也。晉王弼之學,亦出漢古文家,然舍數而言理,宋邵雍、劉牧之徒,則又舍理而求諸數;唯程頤言理不言數。古今易學之大別,如此而已。
漢今文《易》立於學官者四家,施、孟、梁丘及京氏是也。《漢書·儒林傳》謂“要言《易》者,本之田何”。據傳所載:田何傳王同、周王孫、丁寬、齊服生。王同傳楊何,(即司馬談所從受《易》者;見《太史公自序》)丁寬傳田王孫,田王孫傳施讎、孟喜、梁丘賀。授受分明,本無異派也。然《傳》又云:“丁寬至洛陽,復從周王孫受古誼。”周王孫與寬,同學于田何,安所別得古誼,而寬從受之,已不免矛盾矣。《賀傳》又云:“從京房受《易》。房者,楊何弟子也。房出為齊郡太守,賀更事田王孫。”《房傳》云:“受《易》梁人焦延壽。焦延壽云:嘗從孟喜‘問《易》。房以為延壽《易》即孟氏學。翟牧白(生孟喜授《易者》)不肯,皆曰:非也。’”則糾紛彌甚。按《喜傳》:“得《易》家《候陰陽災變書》,詐言師田生且死時,枕喜膝獨傳喜。同門梁丘賀,疏通證明之,曰:田生絕於施讎手中,時喜歸東海,安得此事?博士缺,眾人共薦喜,上聞喜改師法,遂不用喜。”則喜蓋首為異說,以變亂師法者。然《京房傳》言:“成帝時劉向校書,考《易》說,以為諸家皆祖田何。楊叔、丁將軍,大誼略同;唯京氏為異黨。延壽獨得隱士之說,托之孟氏,不相與同。”則又似孟氏之學,本無異說,而為京房所依託者。今按京氏易學,專言災異,實出於中葉以後;丁寬當景帝時,安得有此?劉向謂為偽托,說蓋可信。梁丘賀初學於京氏,丁寬更問于田王孫,蓋亦造作之詞也。漢古文《易》傳於後者為費氏,《傳》云:“《費氏易》無章句,徒以《彖》、《象》、《繫辭》十篇、《文言》解說上下經。”則其學亦應舉大誼,不雜術數。然鄭玄、荀爽,皆傳《費氏易》者,其學顧多言象數,實與京氏為同黨。何哉?蓋古文《易》又有高氏。高氏亦無章句,而傳言其專言陰陽災異,正與京氏同。蓋漢初《易》家,皆僅舉大誼,不但今文如此,即初出之《費氏古文》,亦尚如此。其後術數之學浸盛,乃一切附會經義;不徒今文之京氏然,即古文之高氏亦然矣。東漢傳《費氏易》者,蓋特用其古文之經。(《漢志》云:“劉向以中古文《易經》校施、孟、梁丘經,或脫去‘無咎’、‘悔亡’,唯費氏經與古文同。”)當時蓋有費氏經優於施、孟、梁丘經之說。至其說,則久非費氏之舊。此所以王弼亦治《費氏易》,而其說顧與鄭、荀諸家,判然不同也。《孟易》嫡傳,厥唯虞氏。然《三國志·虞翻傳》注載翻奏,謂“前人通講,多玩章句:雖有秘說,於經疏闊”。此實虞氏叛孟氏之明證。今所傳《孟氏易》說,蓋亦非孟氏之舊矣。
東漢易學,至王弼而一變。弼學亦出費氏,然與鄭、荀等大異,能舉漢人象數之說,一掃而空之。蓋還費氏以《彖》、《象》、《繫辭》說經之舊,不可謂無廓清摧陷之功也。自是以後,鄭、王之學并行,大抵河北主鄭,江南行王。至唐修《五經正義》用王氏,而《鄭易》亦亡。唐李鼎祚作《周易集解》,獨不宗王,而取漢人象數之說,所搜輯者三十餘家。後人得以考見漢《易》者,獨賴此書之存而已。
至於宋代,則異說又興,宋儒言《易》,附會圖、書。其學實出陳摶,而又分二派:(一)為劉牧之《易數鉤隱》,以九為《河圖》,十為《洛書》。(二)為邵雍,說正相反。后邵說盛行,而劉說則宗之者頗希。程頤獨指邵說為《易》外別傳;所著《易傳》,專於言理。朱子學出於頤,所作《易本義》,亦不涉圖學,而卷首顧附以《九圖》,王懋竑謂考諸《文集》、《語類》,多相抵牾,疑為後人依附。然自此圖附於《本義》后,圖、書之學,又因之盛行者數百年。至於明末,疑之者乃漸多。至清胡渭作《易圖明辨》,而圖、書為道家之物,說乃大明。(疑圖、書者始於元陳應潤。應潤著《爻變義蘊》,始指先天諸圖為道家修鍊之術。明、清之際,黃宗羲著《易學象數論》,宗羲弟宗炎著《圖書辨惑》,毛奇齡著《圖書原舛編》,而要以胡氏書為最詳核。以此書與惠棟之《明堂大道錄》並讀,頗可考見古今術數之學之大略也)自此以後,漢《易》大興,舍宋人之象數,而言漢人之象數矣。
從來治《易》之家,言理者則詆言數者為誣罔,言數者則詆言理者為落空。平心論之,皆非也。漢儒《易》說,其初蓋實止傳大義;陰陽災異之說,不論今古文,皆為後起;已述如前。宋人之圖,實出道家;在儒家並無授受;經清儒考證,亦已明白。然謂漢初本無象數之說,圖、書亦無授受之徵,則可;謂其說皆與《易》不合,則不可。西諺雲;“算賬只怕數目字。”漢、宋象數之說,果皆與《易》無關,何以能推之而皆合乎?參看論《淮南子》。蓋古代哲學,導源宗教,與數、術本屬一家。其後孔門言《易》,庸或止取大義。然為三代卜筮之書之《易》,則因未嘗不通於數術。吾儕今日,原不必執言但考孔門之《易》,而不考三代卜筮之舊《易》,且亦不能斷言孔門之《易》,決不雜象數之談;即謂孔門之《易》不雜象數,而數顯易征、理藏難見,今者《易》義既隱,亦或因數而易明也。然則象數之說,在易學雖非正傳,固亦足資參證矣。唯此為專門之學,非深研古代哲學者,可以不必深究。
《易》為誰作,及其分篇若何,頗有異說。《漢志》:“《易經》十二篇,施、孟、梁丘三家。”師古曰:“《上下經》及《十翼》,故十二篇。”《十翼》者:《易正義》云:“《上下彖》、《上下象》、《上下系》、《文言》、《說卦》、《序卦》、《雜卦》是也。然《法言·問神》,謂《易》損其一”;《論衡·正說》,謂孝宣時河內女子得《逸易》一篇;《隋志》亦述其事,而又雲得三篇。按今《繫辭》中屢有“繫辭”字,皆指《卦辭》、《爻辭》言之。《太史公自序》引今《繫辭》之文,謂之《易大傳》,據《釋文》、王肅本《繫辭》實有“傳”字。今《繫辭》中多有“子曰”字,明系後學所為,王肅本是也。《說卦》、《序卦》、《雜卦》,蓋亦非漢初所有,故《隋志》以為三篇后得。然則今本以卦、爻辭及彖、象合為上下二篇,蓋實漢師相傳舊本。《漢志》謂施。孟、梁丘經即十二篇,其說蓋誤。志載各家《易傳》皆二篇,(唯丁氏八篇,亦與十二篇不合)施、孟、梁丘《章句》,亦皆二篇,亦其一證也。然自東漢以後,皆以分十二篇者為古本。(《三國志·高貴鄉公紀》:博士淳于俊謂鄭氏合彖、象於經)宋呂祖謙如其說,重定之。朱子作《本義》,即用其本。明時修《五經大全》,以《本義》析入《程傳》。后士子厭《程傳》之繁,就其本刊去《程傳》,遂失《本義》原次。清修《周易折中》,用宋咸淳吳革刻本,仍分為十二篇焉。
伏羲“畫卦”,見於《繫辭》,故無異說。至“重卦”,則說者紛紛。王弼以為伏羲自重,鄭玄以為神農,孫盛以為夏禹,史遷以為文王;《卦辭》、《爻辭》,鄭學之徒,以為文王作;馬融、陸績之徒,以《卦辭》為文王、《爻辭》為周公作。至《十翼》則並以為孔子作,無異論。並見《正義八論》。今按《繫辭》為傳,《說卦》等三篇后得,已見前。既雲后得,則必不出孔子。《史記·孔子世家》云:“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序”之雲者,“次序”之謂,猶上文所謂“序書傳”,初不以為自作。《漢志》乃云:“孔氏為之《彖》、《象》、《繫辭》、《文言》、《序卦》之屬十篇。”與以《卦辭》、《爻辭》為文王、周公作者,同一無確據而已。要之《易》本卜筮之書,其辭必沿之自古,縱經孔子刪訂,亦不必出於自為;疑事無質,不必鑿言撰造之人可也。《周禮》:“大卜三易: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杜子春以《連山》為伏羲,《歸藏》為黃帝。鄭玄則謂:“夏曰《連山》,殷曰《歸藏》,周曰《周易》。”然鄭以卦、爻辭並為文王作,則不以《連山》、《歸藏》為有辭也。
讀《易》之法,可分精、粗二者言之。若求略通《易》義,可但觀《王注》、《程傳》,以《易》本文與周秦諸子,互相鉤考。(可用惠氏《易微言》之法)若求深造,則象數之說,亦不可不通。說已見前。唯仍須與哲學之義不背,不可墜入魔障耳。清儒治漢《易》者,以元和惠氏為開山,武進張氏為後勁;江都焦氏,則為異軍蒼頭。初學讀《易》者,即從此三家入手可也。漢儒《易》學,自唐修《五經正義》后久微。惠氏乃以李鼎祚《集解》為主,參以他種古書,一一輯出。其書有《周易述》二十一卷,《易漢學》八卷,《易例》二卷。《九經古義》中,涉《易》者亦不少。《明堂大道錄》一書,實亦為《易》而作;《書目答問》,入之禮家,非也。(惠氏書多未成,《周易述》一種,其弟子江藩有《補》四卷)漢儒《易》學,各有家法。惠氏搜輯雖勤,於此初未能分別。至張氏乃更有進。張氏之書,有《周易虞氏義》九卷,《虞氏消息》二卷,《易禮》二卷,《易事》二卷,《易言》二卷,《易候》一卷,又有《周易鄭氏義》二卷,《荀氏九家義》一卷,《易義別錄》十四卷;始分別諸家,明其條貫,而於虞氏尤詳;亦以《集解》存諸家說,本有詳略之不同也。焦氏書曰《周易章句》十二卷,《易通釋》十二卷,《易圖略》八卷。焦氏不墨守漢人成說,且於漢儒說之誤者,能加以駁正;《通釋》一書,自求條例於《易》,立說亦極精密,誠精心之作也。予謂三家書中,惠氏之《明堂大道錄》,及其《周易述》中所附之《易微言》,及焦氏之《易通釋》三種,尤須先讀。《明堂大道錄》,舉凡古代哲學,與術數有關之事,悉集為一編;可作古代宗教哲學史讀,讀一過,則於此學與古代社會,究有何等關係,已可瞭然。《易微言》將《易經》中哲學名詞,一一逐條抄出,更附以他種古書,深得屬辭比事之法。《易通釋》則統合全書,求其條例,皆治學最善之法也。學者循其門徑,不第可以讀《易》,並可讀古代一切哲學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