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小說家
第十一章
小說家
小說家之書,今亦盡亡。據《漢志》存目觀之,則有《伊尹說》《鬻子說》《師曠》《務成子》《天乙》《黃帝說》,蓋立說托諸古人者。有《周考》,《注》曰:“考周事也。”又有《青史子》,《注》曰:“古史官記事也。”蓋雜記古事者。《漢志》於《伊尹說》下曰:“其語淺薄,似依託也。”《鬻子說》下曰:“後世所加。”《師曠》下曰“:其言淺薄,似因托之。”《務成子》下曰:“稱堯問,非古語。”《天乙》下曰:“其言非殷時,皆依託也。”《黃帝說》下曰:“迂誕依託。”則其說蓋無足觀。故不得與九流並列也。然武帝時,虞初所撰之《周說》,至九百四十三篇。應劭曰:“其說以《周書》為本。”蓋《周考》之類。又有《百家》,百三十九卷,不知為誰所撰。《史記·五帝本紀》,謂“《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似即此《百家》,則亦雜記古事者。觀二書篇卷之富,則小說家之多識往事,實可驚矣。
《漢志》曰:“小說家者流,蓋出於稗官,街談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曰“街談巷語”,曰“道聽途說”,曰“君子勿為”,曰“閭里小知所及”,曰“芻蕘狂夫之議”,則此一家之說,雖出自稗官,實為人民所造;稗官特搜集之,如采詩者之採取民間歌謠而已。古代學術,為貴族所專,人民鮮事研究。即有聰明才智之士,閱歷有得,發為見道之言,而既乏儔侶之切磋,復無徒黨之傳播,其不能與九流媲美,固無足怪。然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同行,必有我師;集千百閭里小知者之所為,亦必有君子之慮所勿及者,且必深可考見古代平民之思想,而惜乎其盡亡也。
《御覽》八百六十八引《風俗通》:謂宋城門失火,取汲池中以沃之,魚悉露見,但就取之,其說出於《百家》。案此說古書用之者甚多。《風俗通》之言而確,則古書中此類之說,尚必有取自小說家者。小說家之書雖亡,而未可謂之盡亡也。惜無所據以輯之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