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烏茲別克斯坦
第二章
烏茲別克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位於中亞內陸,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內陸國之一。它位於中歐和中亞地區交接的十字路口,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優越的地理位置帶來巨大的政治價值和商業價值,自古以來,烏茲別克斯坦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幾千年來,形形色色的統治者來了又去,給這片土地留下了絢爛的精神財富。
雙重內陸國
眾所周知,地球表面四分之三的地方覆蓋著蔚藍的海洋。因此,五大洲的諸多國家中,大部分國家都或多或少擁有海岸線,無海岸線的內陸國家不多,雙重內陸國更是罕見。所謂雙重內陸國,指的是被周邊內陸國夾裹在中間的內陸國家。綜觀全球,僅有中亞的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及歐洲的列支敦士登大公國符合“雙重內陸國”的條件。其中,烏茲別克斯坦的國土面積遠超列支敦士登大公國,順理成章地榮膺“世界最大雙重內陸國”的稱號。
◎物產豐美:富饒繁榮的“雙金”之國
撒馬爾罕
撒馬爾罕是烏茲別克斯坦第二大城,中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絲綢之路上重要的樞紐城市。
烏茲別克斯坦擁有遼闊的疆域。近50萬平方千米的國土上,以“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坐標軸軸心為圓心,按照順時針方向從“東”順着“南、西、北”畫一個圓形,烏茲別克斯坦依次與吉爾吉斯斯坦(東部)、塔吉克斯坦(東南部)、阿富汗(南部)、土庫曼斯坦(西南部)、哈薩克斯坦(西部及北部)毗鄰,邊界線長約6600千米。
自東向西,烏茲別克斯坦領土海拔逐漸降低。在溫帶大陸性氣候的影響下,每到春季,東部山脈頂峰的積雪消融,注入阿姆河和錫爾河。這兩大河流途經中部地區的平原,直達西部盆地,最終匯入鹹海。河流經過的地帶形成肥沃的三角洲、河谷和沙漠綠洲,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農耕條件。
據統計,烏茲別克斯坦的耕地面積多達600萬公頃,盛產棉花、稻穀等經濟作物。每年秋季,雪白豐碩的棉桃鋪滿山野,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和實用價值,被譽為烏茲別克斯坦的“白金”產業。
除農業外,烏茲別克斯坦的礦產資源也極其豐厚。黃金儲量位居世界第四位,其餘貴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和能源資源的儲量均佔據中亞地區前列。其中,豐厚的黃金和“白金”產量為烏茲別克斯坦贏得“雙金之國”的美譽。
◎文化悠遠:活的教科書和博物館
中亞五國中,烏茲別克斯坦是人口最多的國家。它歷史悠久,多座城市位於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樑,擁有兼具東西方、草原民族特色的獨特文化。這裏名城眾多,古迹遍地,被譽為“印證中亞歷史的活的教科書和博物館”。
烏茲別克斯坦政府在保護歷史文化傳統方面不遺餘力。除了在撒馬爾罕、布哈拉等千年古城維護重建古建築外,還在多個城市建立歷史人物紀念廣場、紀念塑像,並積極舉辦歷史人物紀念活動,鼓勵年輕人報考藝術類院校,從事文化事業。
布哈拉絲綢和香料節時在街邊台階上小憩的人們
作為古代中亞的文化藝術中心,烏茲別克斯坦的歌舞、雕塑、建築都具備獨特的藝術特色,尤其是精密畫、建築裝飾和雕塑等手工藝更是出類拔萃,處於世界領先水平。要想近距離領略藝術風采,遊覽烏國的歷史古迹是最好的選擇。
烏茲別克斯坦擁有許多千年古城,撒馬爾罕、布哈拉、希瓦、沙赫利蘇伯茲、鐵爾梅茲、浩罕等地都留存有規模宏大的古建築,自然及人文景觀超過4000處,像一座座宏大的露天博物館,比較完美地重現了當年的歷史風貌。
◎國中有國:卡拉卡爾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國
烏茲別克斯坦的行政區劃以“州”為主要單位,除首都塔什干為直轄市外,“州”下設區,區內有城市和鄉村。有趣的是,烏茲別克斯坦“國中有國”,行政區劃內還設有一個擁有獨立憲法、獨立國旗和國徽的國家——卡拉卡爾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國。
卡拉卡爾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國位於烏茲別克斯坦西部,臨近克孜勒庫姆沙漠和烏斯秋爾特高原。阿姆河從它境內流過,衝擊成土地肥沃的三角洲地帶,是自治共和國農業的主要基地。自治共和國國旗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國旗形式類似,均由三色橫條組成,最上面橫條左側繪有月牙伴群星的圖案。和烏茲別克斯坦天藍、雪白和草綠三色橫條不同的是,自治共和國國旗三色橫條呈現深藍、金黃和淺綠,伴着月牙的星星也從12顆減為5顆。
自治共和國居民以卡拉卡爾帕克族為主,這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也是中亞地區血統最為混雜的民族之一。自治共和國轄區受沙漠及鹹海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影響,氣候條件相對惡劣,冬夏溫差較大,乾燥缺水。由於臨近沙漠,自治共和國擁有大量的沙漠牧場,養殖了大量駱駝和卡拉庫爾羊。它北部的阿姆河三角洲地區是全國較為富庶的地區,水稻產量居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之首。
建國簡史
烏茲別克斯坦擁有數千年歷史和繽紛燦爛的文化。早在70萬年前,這裏就已存在人類活動的痕迹。由於處在被諸多內陸國家裹挾的中間地帶,烏茲別克斯坦氣候溫和,土地富美豐饒,放牧農耕兩相宜,商貿業非常發達。數千年來,這片富饒的土地受到一代又一代軍事家的覬覦,燃起了無數戰火硝煙。1991年,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宣告獨立,開始了嶄新的歷史。
◎多國交替統治時期
公元前10世紀,烏茲別克進入“鐵器時代”。這個時期,聚居的半牧半耕部落逐漸發展成一個個固定的城邦,比較富裕的人家開始僱用窮人照顧自己田地,蓄養奴隸的現象日益普遍。公元前8世紀開始,出現了以城邦為領域的小規模國家,例如花剌子模、粟特等。
公元前6世紀,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開始染指烏茲別克,將大部分城邦國家納入王朝版圖。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王朝的亞歷山大大帝統一了包括烏茲別克領土在內的波斯。此後,烏茲別克數易其主,經歷了大夏國時期、大月氏時期、貴霜帝國、波斯薩珊王朝、突厥汗國、阿拉伯帝國、薩曼王朝、伽色尼王朝、花剌子模帝國、察合台汗國等時期。經過兩千年的歲月洗禮,烏茲別克成為國際化的貿易都市,各族人民交替雜居,以伊斯蘭教為主要信仰,積累了深厚的文化根基。
14世紀,帖木兒帝國崛起於中亞,將烏茲別克版圖擴大到歐洲及北高加索、伏爾加河地帶。帖木兒王朝時期,統治階級重視文教,在“上行下效”的帶動下,烏茲別克文化達到了空前繁榮狀態。這個時期的文化成果影響了整個中亞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也佔據了重要地位。
烏茲別克大夏國時期身穿卡吾拉凱斯的女性塑像
伊蘇斯戰役中的亞歷山大大帝,他統一了包括烏茲別克領土在內的波斯。
16世紀至17世紀,烏茲別克崛起了三大汗國: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也稱花剌子模汗國)、浩罕汗國。三個汗國實力相當,起初,雖然小糾紛不斷,總體也算和平共處,各汗國經濟繁榮,百業興旺,人民生活和平富足。
17世紀之後,各汗國之間逐漸開始了紛爭,並分別與沙皇俄國有了外交往來。19世紀初,沙皇俄國悍然撕破和平的面紗,建起碉堡林立的“西伯利亞線”,對三個汗國展開武力進攻。1876年,三個汗國全部被沙俄攻陷。
1868年,沙俄軍隊進入撒馬爾罕城。
從此,烏茲別克淪為沙俄殖民地。
◎沙俄殖民統治時期
沙俄征服烏茲別克后,重新劃分了行政區域,縣級以上的行政機構都由俄國人把持。為穩定民心,原有的行政機構和管理者多有保留,但他們有職無權,仍要聽從俄國上級的命令。
為滿足本國對棉產品的需要,沙俄在烏茲別克大量種植棉花,並修建鐵路,方便將棉產品運回俄國。豐產棉花導致了烏茲別克糧食種植面積及產量銳減,烏國必須從俄國進口糧食才能滿足人民的溫飽需求,這又導致了烏國貨幣大量外流。
在佔領區內,俄國對烏茲別克實行“軍政合一”的政策,推行土地“國有化”,將大多數良田劃歸為“國有”,很多以農耕、放牧為生的居民失去了土地和牧場。在這些“國有”土地上,沙俄從本國遷居了大量俄羅斯農民來耕種、放牧,烏國農牧民流離失所,生存變得極為艱難。
除了在經濟上掠奪外,俄國對烏茲別克實行了嚴厲的文化壓制。在殖民者看來,烏國傳統習俗及文化是“低級且不登大雅之堂”的,他們推行俄文,興建教堂,大力普及俄國文化及宗教信仰。殖民者的做法導致了烏茲別克上層社會及知識界、宗教界人士的強烈不滿。在這種不滿情緒的推動下,各地區爆發了規模不一的民族主義起義運動。
1917年二月革命后,沙皇政府在烏茲別克的統治遭到瓦解。新成立的蘇維埃政府尊重當地宗教及文化,採取一系列保護措施,使烏茲別克部分民眾開始擁護蘇維埃政權。
1924年12月5日,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宣告成立,並於1925年3月加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
◎蘇聯時期及獨立
蘇聯時期,蘇維埃政府在加盟國範圍內推行“肅反擴大化”運動及“文化上的俄羅斯化”。許多有民族主義傾向的知識分子和領導階級遭到迫害。20世紀70年代,在蘇聯對阿富汗的戰爭中,蘇聯將與阿富汗相鄰的烏茲別克作為基地,大量烏茲別克青年應徵入伍,傷亡慘重,直接導致了烏茲別克人民的強烈不滿。80年代,蘇聯出現了諸多政治、經濟、社會問題,在敏感多變的政局下,烏茲別克積累已久的社會矛盾和民族矛盾一觸即發。
1990年3月,烏茲別克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伊斯拉姆·卡里莫夫通過最高蘇維埃選舉,成為烏茲別克蘇維埃主席。同年3月24日,烏茲別克最高蘇維埃修改了共和國憲法,宣佈烏茲別克建立總統制。同一日,卡里莫夫當選為烏國第一任總統。
1990年6月20日,烏茲別克政府通過了《在革新的蘇維埃聯邦中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主權宣言》。1991年8月31日,烏茲別克最高蘇維埃宣佈了《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獨立聲明》及《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獨立原則法》。《獨立聲明》宣稱,從1991年9月1日起,烏茲別克改名為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正式脫離蘇聯,成為獨立主權的國家。
習俗民風
烏茲別克斯坦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國家,迄今為止,已有134個民族定居在此。民族聚居,互通有無,綻放出獨特瑰麗的文化和豐富多樣的習俗。自古以來,各個民族之間多有通婚聯姻。代代相傳之下,如今的烏茲別克斯坦已成為全世界血統最為混雜的地域。地處歐亞之間及混血兒的特性,使烏茲別克斯坦的男子英俊瀟洒,女子俏麗多情,成為舉世聞名的“美人國”。
◎三大傳統節日
烏茲別克斯坦居民主要信仰伊斯蘭教,流傳至今的重大節日也與伊斯蘭教息息相關。三大傳統節日中,最隆重的節日當屬納烏魯斯節了。“納烏魯斯”的意思是春天,這個節日相當於中國的春節。每年的3月21日,烏茲別克斯坦居民走上街頭,自發開展歡慶節目。廣場上、公園中,到處都是身着多彩民族服飾的人們,像一朵朵會移動的鮮花,裝點着熱鬧的節日氣氛。沙俄殖民時期,納烏魯斯節被禁止,居民只能在家悄悄慶祝。直到1990年,走向獨立進程的烏茲別克政府才宣佈恢復這一傳統節日,並將它定為公眾節日。
伊斯蘭教傳統教義里,將每年伊斯蘭曆法中的9月1日到10月1日定為齋月。教法規定,在齋月的每一天,從黎明開始,到日落西山,都要戒除飲食、房事和污言穢語。齋月中,除了病人、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嬰幼兒、日出前踏上旅途的遊子外,全體穆斯林都要嚴格遵守齋月規定。齋月期滿的10月1日,伊斯蘭教稱之為“開齋節”。在這一天,穆斯林們要沐浴更衣,身着節日盛裝,趕赴清真寺做禮拜,互相道賀在齋月中克己修行的成就。
宰牲節(又稱古爾邦節、爾德節)也是伊斯蘭傳統節日。每到伊斯蘭曆的12月10日,穆斯林聚居地的阿訇都要宰牛、羊、駱駝等牲口。
◎婚禮習俗
受宗教影響,烏茲別克斯坦依然存在由長輩定親、早婚的習俗。隨着年輕人視野的開闊,婚育年齡越來越晚,自由戀愛也已蔚然成風。不過,大多數烏茲別克人的婚禮儀式還是按照傳統習慣舉行。
一對新婚夫婦受到親友的祝福
新人的婚禮要在清真寺登記,由擔任教職的“毛拉”主持,耗時三天。三天裏,新娘新郎雙方的親朋好友身着盛裝,大擺筵席,通過歌舞、彈唱、奏樂等方式慶祝新人的結合。
婚禮上的亮點是考查儀式,它專為新郎新娘所設。新郎在雙方親友的見證下,進行劈柴和騎術表演。柴劈得越快、越均勻,代表新郎的養家能力越強。精湛的騎術代表小夥子的男兒氣概,會讓新郎在女方家的地位大大提高。新娘的考查項目是烤饢餅和刺繡,檢驗女子的持家能力。饢需當場烤制,用以款待在場親友,由他們對新娘手藝進行評價。據說,若有未婚男女吃了新娘饢餅,就會早日找到稱心如意的伴侶。
◎特色飲食
由於祖先為草原游牧民族,烏茲別克斯坦人的傳統飲食帶有濃郁的草原風味,以抓飯、烤肉、饢餅和奶製品為主。
抓飯是烏茲別克斯坦的“國菜”,也是該國人民款待賓客的主菜之一。抓飯原料豐富,除主料大米外,配料有新鮮羊肉、胡蘿蔔、洋蔥、清油、羊油等。製作抓飯一般用鍋深底厚的鐵鍋。配料炒制完成後稍加燉煮,再放入洗好的大米,以配料湯汁為液體將米飯蒸熟。在烏茲別克斯坦品嘗抓飯時,要注意用右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抓起食物,切記不要使用左手。
在其他民族的影響下,烏茲別克斯坦傳統飲食又添加了泡菜、沙拉、麵包、酸黃瓜等食品,形成風味獨特的飲食特色。
烏茲別克斯坦傳統美食抓飯
烏茲別克斯坦傳統美食
瀕臨消失的鹹海
鹹海位於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交界處,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湖泊之一。20世紀60年代,鹹海尚擁有寬闊的湖域面積,水產豐富,景色秀美。由於人類不計後果的過度開發使用,僅僅幾十年的時間,鹹海近7萬平方千米的流域面積就萎縮到不足2萬平方千米,湖中物種及沿湖生態系統均遭到嚴重破壞。據科學家預計,若無有效挽救措施,到2020年,鹹海有可能結束500餘萬年的壽命,徹底在地球上消失。
1850年鹹海上的俄國海軍艦隊
◎大自然的奇迹
鹹海的形成,堪稱大自然的奇迹。在第三紀中的上新世時代,中亞地區地殼運動頻繁劇烈。短時間的地殼運動中,海水漫過中亞大陸,形成碳酸鹽岩沉積物。海水退去后,陸地海拔抬高,原本海侵過的地域由於地下水的沉積形成鹽度較高的湖泊。若無外系水源的補充,這類高鹽度湖泊往往在乾旱季節蒸發得涓滴不剩。
1997年航拍的鹹海
鹹海是這類湖泊中的幸運兒。從第四紀的更新世以後,地球上冰川活動劇烈,由冰川融化形成的河流也相對增多。此時,錫爾河和阿姆河流域與鹹海水域相同,大量淡水源源不斷注入鹹海,使鹹海水位數百萬年維持在豐沛的平衡期。不過,由於淡水注入量少於蒸發量,加上鹹海湖底的碳酸鹽沉積,鹹海始終是一個鹽度偏高的鹹水湖。
鹹海曾經位居世界第四大鹹水湖之列,擁有豐盛的水產,鯉魚、鱘魚、梭鱸魚、鯛魚等魚類應有盡有。發達的漁業使漁民們生活富饒,除將捕獲的魚類直接運送到市場販賣外,還可以交給附近的工廠加工成魚產品,輸送到全國各地及大量出口國外。漁業助生了多種產業,比如加工業、運輸業、牧業等等。鹹海沿岸碼頭遍佈,倉庫林立,大型輪船、起重器械隨處可見。湖畔水土豐饒,氣候宜人。數以千計的漁民攜家帶口聚居在鹹海周圍,形成一個個村莊,村民們打魚、放牧,生活得平靜富饒。
2009年航拍的鹹海
◎致命的“白金計劃”
20世紀上半葉,蘇聯政府為解決本國棉花產量低,主要依賴進口的現狀,制定了“白金計劃”。計劃中,蘇聯政府將遼闊的中亞地區作為“農墾區”,準備將注入鹹海的阿姆河和錫爾河改換河道,用其灌溉農田,大量種植水稻、穀類、棉花等農作物。
之後的幾十年間,蘇聯政府修建了規模龐大的大費加拉運河和卡拉庫姆列寧運河工程,分別將錫爾河和阿姆河的水流截出改道,引入原本缺水少雨的荒地區域。新運河建好后,在蘇聯政府的號召及宣傳下,來自俄羅斯及中亞各國的人民紛紛遷移到阿姆河、錫爾河和新運河流域周圍定居,開始了墾荒生涯。
在這些墾荒者的努力下,上百萬公頃的荒地變為糧食、棉花的重要產地。同時,草場的供水條件也大大改善,畜牧業更加興旺。到了20世紀80年代,蘇聯完全扭轉了棉花需要進口的局面,一躍成為世界產棉大國。農業的興旺使來到運河流域定居的移民越來越多,地區經濟發展一日千里。從萬里荒原到肥沃農田,從荒無人煙到發達城市,運河工程的實施成為“人定勝天”的現身說法,催生了舉世震驚的奇迹。
可是,好景不長。遠距離引水和大規模開墾破壞了生態平衡,從20世紀90年代起,一場愈演愈烈的生態災難悄然而至。
◎災難性的後果
實施“白金計劃”時,蘇維埃政府對鹹海抱持着可有可無的態度。運河工程建成后,由於注入鹹海的水量減少,鹹海水域面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萎縮。可是,蘇聯政府對此並不重視,有些人甚至認為,鹹海是一個“大自然的錯誤”,既然早晚會蒸發殆盡,就不必過於顧惜。
到了20世紀90年代,鹹海的水域面積足足縮小了一半,並仍在不停減小。富含鹽鹼成分的湖底由於乾涸裸露在外,被太陽蒸發成粉末狀。經由草原勁風的吹送,鹽鹼粉末遍灑到周圍平原地帶,使平原逐漸沙漠化,形成流沙、鹽鹼粒混合的“白風暴”。白風暴向中亞草原及農田、城鎮擴散,又隨着降雨落在地面,造成了中亞地區大量肥沃農田變為鹽鹼化的土地。最遠的沙塵暴甚至已到達北極圈區域。白風暴不單對農田造成了毀滅性影響,也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健康。鹹海沿岸居民因高患病率紛紛遷離,離開了幾代人安居樂業的家園。
鹹海海濱的船舶殘骸
鹹海海濱的船舶殘骸
21世紀初,鹹海大部分水域已變成白茫茫的鹽鹼地或沙漠,僅留下東、西兩片極小的水域。不過,這些“小鹹海”由於鹽度增高和沙化嚴重,很多魚類無法生存,早已不復當年盛況。而曾經盛極一時的碼頭、湖港及魚獲工廠,也只能憑藉沙漠上的漁船殘骸及部分工廠、碼頭、村莊的廢墟來推測當時的情狀了。
富饒的費爾干納盆地
費爾干納盆地鑲嵌在天山和吉薩爾一阿賴山之間,橫跨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轄區。盆地內人口眾多,景色秀美,形成了多個繁榮城市及美麗鄉村。在這裏,自然河流和後期修建的運河交織成灌溉網絡,滋潤着盆地內的大部分土地。自古以來,費爾干納盆地就是中亞地帶著名的富庶之地。
巴布爾,莫卧兒王朝的創建者,出生在費爾干納的安集延。
◎模糊的國界線
從地圖上看,整個費爾干納盆地的形狀如同一個頂角向西的等腰三角形。除了頂角方向有一條狹長的縫隙外,三角形的等腰邊、底邊和兩隻底角都牢牢嵌於群山之中。“頂角的縫隙”,也是費爾干納盆地唯一的出口,通向庫賈恩峽谷與別特帕克達拉草原(又稱飢餓草原)。
漢朝張騫出使西域時就曾發現,當時的費爾干納盆地聚居着大量人口,農耕業發達,形成相對穩定的“城國”,生活方式要比盆地外仍以游牧生活為主的草原人民先進許多。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使盆地成為歷代兵家、商家必爭之地。戰爭和通商貿易,使居住在這裏的種族日益趨向多樣化。
如今的費爾干納盆地,大約容納了600萬左右的居民,生活着幾十個民族,有主要在綠洲定居的薩爾特人、長期在高山放牧為生的布洛特人及克普恰克人等等。居民中以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為主,其間雜居着諸多草原民族後裔及其他民族。多民族雜居使費爾干納盆地呈現出具有統一性的多樣化文化特性,風俗習慣也多有交叉。同時,多民族雜居也帶來了重重矛盾。
費爾干納盆地的棉花田和采棉婦女
由於盆地跨越三國轄區,盆地內的許多城鎮、村莊都存在跨界現象。屬於吉爾吉斯斯坦及塔吉克斯坦的小飛地(和某一行政區不相連又屬於該行政區管轄的特殊地理現象)比比皆是,它們和烏茲別克斯坦的行政區域相重合,帶來政治、經濟、管理等多方面問題。在這裏,原本簡單的鄰里矛盾一旦處理不當,就會升級為民族矛盾甚至國家矛盾。因此,費爾干納盆地又被稱為“中亞地區的火藥桶”。
絲綢傳說
費爾干納盆地的絲綢業馳名世界。這裏的絲綢顏色絢麗,質地細膩,圖案及線條惟妙惟肖,堪稱絲綢製品中的巔峰之作。
關於絲綢,盆地中流傳着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說,在烏茲別克浩罕汗國時期,汗王看中了工匠的女兒,想把她娶回宮中。可是,這位國王已經有了四位妻子,工匠擔心女兒的幸福,拒絕了國王的求親。汗王一氣之下,要求工匠必須在一夜之間製造出比他的女兒更加美麗迷人的藝術品,否則就要將他的女兒納入宮中。愛女心切的工匠冥思苦想,終於在清晨時分,從朝霞映水的美麗景象中獲得靈感,創造出顏色如朝霞般絢爛的絲綢製品。汗王震撼於絲綢的美麗,心服口服,放棄了迎娶工匠女兒的念頭。從此,費爾干納絲綢又被稱為“國王的絲綢”。
接近卡姆奇克山口的費爾干納盆地段
◎中亞的果蔬盆
費爾干納盆地幾乎合圍的地勢結構和所佔緯度,為它創造了優裕的氣候條件。和並稱為“天山北路兩顆明珠”的伊犁河谷相比,費爾干納盆地的日照時間更長,降水更豐沛,溫度也更為溫暖柔和。盆地每年大約有長達210天左右的無霜期,和中國的華北平原大略等同。盆地盛產棉花、生絲、胡蘿蔔、葡萄等農作物及水果,由此衍生的棉產業、桑產業和葡萄產業鏈也非常興旺。
夏秋季節,沿烏盧格運河順流而下,眼前一派宜人景色。河兩岸綠樹成蔭,極目遠望,山谷中如同一座美麗的花果園,稻穀成片,果樹成林,葡萄、棉花、玉米、稻米等應有盡有。遠處青蔥的高山上,不時傳來牛、羊、馬的嘶鳴。嗅着瀰漫在空氣中的稻、果甜香,感受水面上的習習涼風,心情也不由自主地恬淡起來。早在中國唐代,高僧玄奘在其編纂的《大唐西域記》中,就曾描述費爾干納盆地“周四千餘里,山周四境。土地膏腴,稼穡滋盛,多花果,宜羊馬”,簡潔形象地描述出費爾干納盆地“中亞果蔬盆”的秀麗景緻。
◎一匹馬引發的傾國之禍
張騫出使西域時期,費爾干納盆地為大宛國屬地。張騫路過大宛國時,見到了該國著名駿馬阿哈爾捷金馬,即被史書及後世津津樂道的汗血寶馬。
回到漢朝後,張騫向漢武帝描述了西域風光,尚武的漢武帝對大宛國的汗血寶馬錶示出濃厚的興趣。起初,漢武帝派遣使者攜帶和真馬同等大小的金馬遠赴大宛國,想要換取一匹汗血寶馬。大宛國對此交易非但沒有同意,還試圖昧下使者所帶財物。漢朝使者一怒之下,錐破金馬東歸長安。漢武帝得知訊息后大怒,認為國威遭到挑戰,命令大將軍李廣利兩度征戰西域,大破包括大宛國在內的西域諸國。經此一役,大宛國被迫獻上3000匹汗血寶馬。
據史書記載,汗血寶馬神峻異常,奔跑迅速,耐久力強,甚至可以日行千里。其在奔跑時,脖頸靠近肩胛骨的位置,會滲出紅色汗珠,“汗血”之名正是由此而來。宋朝司馬光曾經形容汗血寶馬為天馬,作詩稱頌它“青海龍種骨更奇”。
馬踏飛燕,東漢青銅器,現藏甘肅省博物館。被認為是根據當時來自費爾干納盆地的汗血寶馬製作的。
“太陽城”塔什干
塔什干市是烏茲別克斯坦的首都,也是中亞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這裏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建城已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中國的張騫、玄奘等歷史名人都曾到過塔什乾地區。塔什乾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東部的恰特卡爾山脈擋住了來自中亞大草原的沙塵暴和勁風,錫爾河的支流奇爾奇克河又為其提供了豐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因此,塔什干呈現出夏熱冬溫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常年陽光充沛,被稱為“太陽城”。
◎城市概貌:無處不在的綠色
在塔什干城郊外,奇爾奇克河與恰特卡爾山脈的交界處,可以看到呈扇形的沖積平原,周邊不乏巨大光滑的卵石,這就是“塔什干”(烏茲別克語中有“石頭城”之意)名字的由來。
即便是在冬季,塔什干也是綠蔭遍佈。每條街道旁邊都覆蓋著成片的茵茵草坪,大大小小的公園、廣場比比皆是,還有噴泉、小池點綴其中,處處蕩漾着盈盈綠意。有趣的是,很多建築的外牆都粉刷成深深淺淺的綠色,其中,市政廳的薄荷綠穹頂分外醒目。此外,女子的綠色披肩、警察的綠色制服,構成塔什干市中會移動的綠色風景線,讓遊客感受到無處不在的清涼與魅力。
◎博物館:聆聽歷史的聲音
作為歷史名城,塔什干市擁有多家博物館。比較著名的是國立藝術博物館、帖木兒家族歷史博物館及國家歷史博物館。
帖木兒家族歷史博物館,展品大多是帖木兒時代的生活、軍事用具。
顧名思義,國立藝術博物館中以藝術藏品為主。博物館分為四層,多玻璃窗設計不僅增加了外形的美觀,還為館內提供了豐富的天然光線。在這裏,遊客可以飽覽大量具有烏茲別克特色的刺繡、地毯、雕刻等工藝品。工藝品上繁複的花紋、流暢的線條及或絢麗或樸素的顏色,全方位展現出烏茲別克斯坦民族藝術的魅力和風範。除了烏茲別克斯坦的民族藝術品外,館內還收藏着很多其他國家的藝術藏品,中國著名畫家齊白石的繪畫作品也成為館內珍藏。
從外觀看,帖木兒家族歷史博物館呈現出典型的伊斯蘭建築風格。精緻的圓柱支撐起圓形建築主體,博物館頂端聳立着碧綠色圓頂,映着蔚藍天空,顯得莊重肅穆。博物館是烏茲別克斯坦政府為紀念歷史英雄阿布爾·帖木兒所建,館內主要介紹了帖木兒的家族歷史,陳列出一些相關文物及資料。
在塔什干市中心,聳立着一座不對稱形狀的宏偉建築,它就是著名的國家歷史博物館。這裏收藏着一部實物組成的中亞歷史:各個時期的古代錢幣、古代民族工藝品及歷史文獻應有盡有,甚至連公元前2000年居住在費爾干納盆地遠古人類的避邪物,公元前6世紀、前5世紀、前4世紀的青銅製品和陶器也囊括在內。除珍貴的古代歷史文物外,博物館內還展示了烏茲別克斯坦獨立后百業振興的多種成就,堪稱一部看得見的烏茲別克斯坦歷史。
塔什干街景
◎塔什乾地震紀念碑:城市永恆的傷痕
1966年4月26日,凌晨,大多塔什干市民還沉浸在睡夢中,他們不知道,一場毀滅性的災難即將來臨。5點24分,塔什干市所在地爆發了8級左右的大地震。瞬間,地動山搖,整座城市幾乎被夷為平地。酣睡中的市民來不及預防躲避,大部分人被埋入廢墟。據統計,地震讓數十萬人魂歸天國,另有數十萬人無家可歸,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無法估量。
重建后的塔什干市為了紀念在地震中遇難的人民,讓後人銘記這次災難,在市中心建立了地震紀念碑。紀念碑由一塊巨大的方形石塊製成。石塊的一面人為造出裂縫,代表着地震災難,還有一面雕刻成時鐘鐘面,指針永遠定格在災難發生的那一刻。
◎紀念廣場:母親的歡樂與哀傷
紀念廣場是塔什干市的必游之地,也是這座城市的標誌性景點。它位於市中心,和烏茲別克斯坦參議院、國防部、財政部坐落在一起,隱然昭示出紀念廣場和國家權力中心等量齊觀的重要位置。
“二戰”時期,數百萬烏茲別克戰士遠離故土,投身到反法西斯戰爭中。戰爭中,幾十萬英靈獻出了青春和生命,埋骨沙場。為紀念這些為和平犧牲生命的英雄兒女,烏茲別克斯坦政府將每年的5月9日定為紀念和榮譽日,並大規模擴建塔什干市中心的無名烈士廣場,將其改為紀念廣場。
紀念廣場的長明火和哀傷的母親塑像
紀念廣場的“靈魂”是兩座出名的雕塑,分別是歡樂母親雕塑和哀傷母親紀念碑。一位懷抱嬰兒的年輕母親坐在淺紅色大理石基座上,母親的面容慈愛溫柔,愛憐地看着懷中的嬰兒,象徵著獨立后烏茲別克斯坦的新生。在歡樂母親雕塑身後,矗立着高大的大理石方柱,柱上頂着金色地球儀,烏茲別克斯坦版圖浮凸其上。
不遠處的廣場中心,有一方下凹的圓形平台,平台上佇立着哀傷母親塑像。雕塑雙手扶膝,眼神悲切茫然,皺紋遍佈的額頭印滿深深的哀傷,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細膩地表現出一位母親失去孩子的凄苦心痛。紀念碑前燃燒着長明火,代表烈士精神永世長存。紀念碑兩側的木雕長廊上,刻有犧牲戰士的名字。想到每一個名字都對應着一個鮮活的生命,讓人倍覺戰爭的殘酷無情。
布哈拉
最完美的中世紀風貌
布哈拉城是烏茲別克斯坦出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在兩千多年的歷史變遷中,它奇迹般地保留了幾乎每個時期的建築。這些建築設計元素及城市佈局影響了中亞地區大多數城市的建設風格,是中亞建築藝術史上的瑰寶。布哈拉城中,相當一部分古建築都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時期,向世人展現出一派近乎完美的中世紀風貌。
美麗的布哈拉清真寺
◎深居沙海的“伊斯蘭穹頂”
布哈拉市深居大漠深處。遠遠望去,沙土色城牆和中世紀風格的城門遙遙佇立在黃塵古道中,別有一番蒼涼風味。城牆內,無數寶藍色穹頂在蔚藍天空下灼灼生光,襯着藍色釉面牆壁及部分居民的老式深藍長袍,幽靜神秘,穿越時代的夢幻感油然而生。
一千多年來,隨着居民民族的增多,布哈拉市內的宗教日益多樣化,但伊斯蘭教始終佔據着不可動搖的主導地位。與此對應,伊斯蘭風格的建築比比皆是,因此,布哈拉又被稱為“伊斯蘭穹頂”。
據傳說,成吉思汗在遠征中亞地區時,親自佔領了布哈拉。這位所向披靡的草原英雄站在卡梁宣禮塔下,望着塔外美麗的彩釉瓷磚出神。大漠朔風猛烈,吹落了成吉思汗頭頂的頭巾。俯身撿拾頭巾時,成吉思汗注目宣禮塔笑稱:“連我都要對它彎腰。”傳聞是否屬實已不可考,但布哈拉城市建築的巨大魅力是毋庸置疑的。
布哈拉卡梁清真寺,由喀喇汗王朝統治者阿爾斯蘭汗建造
◎多元化的文化寶庫
布哈拉古稱“布哈爾”,意思為“知識的源泉”,還有“智慧的布哈拉”“博學的布哈拉”之稱。歷史上,許多著名詩人和藝術家都出自布哈拉。據說,中國古代的傳奇智者阿凡提就是布哈拉人。
整座布哈拉城瀰漫著濃厚的宗教氛圍。一千多年來,布哈拉換了無數統治者,風物變遷,人事全非,唯一不變的是宗教信仰及流傳至今的各民族傳統文化。伊斯蘭教之外,同時存在着薩滿教、摩尼教、佛教、基督教等大型宗教。多種宗教的教義和信仰相互交融影響,逐漸形成了布哈拉卓爾然不群的獨特文明,民族、文化、宗教均呈現多元化態勢。
現存的140多座古建築中,有宏偉壯觀的宮殿,也有簡單實用的集市,有肅穆的清真寺,也有莊嚴的神學院。不同用途、不同文化特徵的建築物和諧地分佈在古城區,構成“具有突出的普世價值”的城市格局。大多建築物不僅是旅遊景點,它們有的延續了歷史功能,有的新增了現代商業功能,是布哈拉古城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身着絲綢演出服裝的烏茲別克斯坦女子參加以香料和絲綢為主題的文藝演出,照片拍攝於布哈拉。
◎巧妙的城內佈局
和一般城市總體呈方正形狀不同,布哈拉全城為不規則的圓形,低層建築居多,主幹道呈環形分佈。約40公頃的古城面積中,蛛網般層層向外輻射的道路曲折往複。順着道路信步而行,步步有景,步移景異:時而會轉入土黃磚石鋪地的狹窄小巷,時而會走上人車混行的柏油大道,時而又會邂逅街角廣場及清澈水池……依託於公共建築串聯而成的商業街、休閑空間比比皆是。很多古建築內部都安裝了衛星電視、熱水器等現代設施,為遊客提供了極大便利。
由於土壤鹽度腐蝕、地下水侵蝕和沙漠白蟻的噬咬,古代土質建築受到了嚴重威脅。為維持古城風貌,布哈拉政府開始了一系列保護和修復工程。在尊重歷史原貌的前提下,修復的建築和原建築在材質、顏色上均有一些差別,但不會影響整體的歷史氛圍。
如今,布哈拉新城建設延續了古城建築佈局。現代建築以古城為圓心向外圍層層擴建,在延續古建築風格的同時,加入了諸多現代流行元素。
◎跌宕起伏的歷史風雲
布哈拉城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和歐亞大陸的交通樞紐,也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8世紀初,阿拉伯哈里發帝國的軍隊攻佔了布哈拉,大肆改建教堂和寺廟,將伊斯蘭教帶入布哈拉城。當時的布哈拉居民以信仰基督教、拜火教和佛教為主,他們不滿於阿拉伯軍隊對自己信仰的褻瀆,很多商賈、平民毅然放棄家業,背井離鄉,用行動抗議入侵者的暴行。直到8世紀末,布哈拉居民才慢慢接受了伊斯蘭教。
到了9世紀末,布哈拉統治者薩曼大帝宣佈脫離阿拉伯帝國,建立起獨立的薩曼王朝。薩曼大帝採取多種措施,鼓勵並發展伊斯蘭教,諸多伊斯蘭學者如同百川歸海,來到布哈拉定居,使布哈拉成為伊斯蘭世界著名的文化、學術中心。
13世紀初,成吉思汗將布哈拉納入蒙古帝國的版圖。14世紀末期,布哈拉又被帖木兒帝國收入囊中。從15世紀末起,布哈拉經歷了長達四個世紀的封建汗國統治時期,在19世紀末淪為沙俄殖民地,最後隨着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的獨立獲得新生。
毫無例外地,每一任統治者都熱衷於大肆興建表現該王朝特色的建築,它們共同構成了如今神秘、美麗的布哈拉城。
布哈拉歷史中心
永駐的王朝的遺迹
布哈拉歷史中心位於布哈拉古城區。199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布哈拉歷史中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裏留存着歷史上各個王朝修建的宮殿遺址,清真寺、經學院比比皆是。這裏凝固了時間。每一棟古建築中,都能找到當年的王朝遺迹,“博物館之城”的名號實至名歸。
阿爾卡禁城高大雄偉的城牆
◎阿爾卡禁城
經過漫長的荒漠旅途,綠洲上的布哈拉城讓人眼前一亮。土黃色的高大古城牆矗立在入口處,進入城門就是壯觀的阿爾卡禁城了。
阿爾卡禁城相當於中國北京市的紫禁城,是布哈拉歷來統治政權的起居地和政務中心。禁城建於公元前3世紀。此後,每換一任統治者,都要對禁城大肆整修一番。久而久之,禁城的地基和城牆越來越高,防禦功能愈加出色。寬四米的城牆異常堅固,牆頭設有射擊孔,呈鋸齒狀排列。歲月侵蝕下,城牆內的部分地方已不復舊觀,現出斑駁印記。站在牆頭遠眺茫茫大漠,似乎還可聽見千年前的征戰殺伐之聲,感受到遠去的戰火硝煙和濃濃的歷史滄桑。
從留存的建築來看,阿爾卡禁城內設施齊全。有供統治者居住的宮殿,有關押犯人的監獄,還有國家重地武器庫、造幣廠及倉庫等。阿爾卡禁城門外有一片面積廣闊的空地,這就是古稱“大校場”的列吉斯坦廣場。在古代,重大節日或事件的歡慶儀式、閱兵式和處死犯人,都會在大校場進行。禁城城門上建有一座凸出的木亭,統治者坐在這裏居高下望,大校場內的場景一覽無餘。
大校場外是布哈拉商貿中心,存留着大量穹頂建築,作為商貿往來的市場。這些市場建築中,比較出名的有扎爾加蘭圓頂市場和阿卜杜勒汗棚頂市場等。如今,阿爾卡禁城中的建築主體格局保存完好,已被烏茲別克斯坦政府列為史志博物館。不過,禁城外的市場依然忠實地履行着延續千年的商貿功能。市場上,各色商品琳琅滿目,中亞特產的香料、寶石、當地蔬果、手工藝品應有盡有,讓遊客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伊斯梅爾薩曼王陵
城中建陵墓是布哈拉歷史中心的一大特色,王公貴族的陵墓固然不少,升斗小民的陵墓也多有留存,區別僅在於陵墓建築的大小和華麗程度。最著名的陵墓當屬伊斯梅爾薩曼王陵,通常簡稱為薩曼大帝陵墓。
王陵極盡奢華,建築工藝較之以前有了很大進步,牆磚由普通土製磚塊改為火燒磚,大大增加了建築的堅固性。據說,將牆磚黏結在一起的漿液是用駱駝奶調製而成。陵墓形狀方正,主體建築為長方體,上有大型圓形拱頂。在長方體四角位置,立有四個相同大小的小型圓形拱頂。經過工匠的巧手搭砌,陵墓的牆磚凹凸有別,拼成各種精巧圖案。圖案栩栩如生,與陵墓渾然一體,展現着出類拔萃的古代建築藝術。
伊斯梅爾薩曼王陵
薩曼大帝陵墓在布哈拉人心中有着重要地位。成吉思汗大軍攻城之際,為保護王陵不受踐踏,當地居民用大量黃土蓋住王陵,將它變成毫不起眼的土丘,從而躲過一劫。“二戰”后,曾有欽慕王陵建築藝術的外國人試圖買下陵墓,想要把它拆解后運往私人莊園復原,遭到守墓人的嚴詞拒絕。守墓人表示,即便全世界金錢堆積在面前,也不能買去薩曼大帝王陵的一塊土磚。
在一代又一代布哈拉居民的精心保護下,薩曼大帝王陵保存完好,成為遊客必游之地。
◎米爾阿拉伯經學院
作為伊斯蘭教聖地,布哈拉古城的經學院舉世聞名。在中亞地區,庫克爾達經學院是規模最大的經學院,它和米爾阿拉伯經學院一起,承擔起傳播阿拉伯文、伊斯蘭律法和《古蘭經》的學術活動。即便在戰火蔓延的時期,經學院也從未向莘莘學子和伊斯蘭教徒關上大門。在這裏,伊斯蘭信徒們可以專心研習伊斯蘭教義,不受外務干擾。
卡梁宣禮塔是布哈拉最高的建築物,從很遠的地方就能望到,曾經是疲憊的沙漠旅行者的燈塔。
米爾阿拉伯經學院建於16世紀,構造精巧細緻,是布哈拉重要的傳教及教學機構。如今,米爾阿拉伯經學院並未作為旅遊景點對外開放。它仍和幾百年前一樣,採用封閉式教學模式,遊人只能在牆外遙想它的風姿。
◎卡梁清真寺
布哈拉古城的清真寺很多,最具代表性的非卡梁清真寺莫屬。公元12世紀初,喀喇汗王朝的阿爾斯蘭汗為宣揚伊斯蘭教的尊崇地位,鞏固王朝的統治,建造了規模宏大的卡梁清真寺及宣禮塔。
卡梁宣禮塔近50米的高度,讓它在承擔了“宣禮”功能外,還被當作莽莽大漠中的燈塔。宣禮塔頂端的燈火常年不滅,為沙漠商旅指引着方向。
美輪美奐的撒馬爾罕古城
公元前4世紀,當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率領鐵蹄部隊進入撒馬爾罕時,曾讚歎道:“我所聽說的一切都是真實的,只是,撒馬爾罕比我想像中更為壯觀。”撒馬爾罕素有“中亞的雅典”之稱。2500年以來,印度、波斯、突厥、中國等國家都曾在此留下足跡,同時留下的還有燦爛的精神財富。這使撒馬爾罕成為公認的“世界文明的十字路口”。諸多古文明交融碰撞,經過歷史更迭和歲月發酵,彙集成美輪美奐的撒馬爾罕古城勝景。
撒馬爾罕繪畫
撒馬爾罕是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第二大城市,撒馬爾罕州首府,是烏總統卡里莫夫的故鄉,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
◎阿弗拉西阿勃博物館:模糊的文化界限
和布哈拉古城原址重建的形式不同,撒馬爾罕古城的歷代統治者總是將之前的建築棄置不理,選定另一地點大興土木,開創嶄新的建築格局。根據時代的不同,整座撒馬爾罕古城可分為三個主要區域:“阿弗拉西阿勃遺址”(即花剌子模帝國都城)、“帖木兒時期建成區”及“沙俄一蘇聯建成區”。
進入阿弗拉西阿勃博物館,如同踏入千年之前時光隧道。現存7世紀的壁畫中,有馳騁疆場的武士,也有駱駝成群的商隊,有身穿漢唐服飾的使者,也有緩彈琵琶的藝女。一幅幅筆觸生動、色彩溫潤的壁畫,生動再現了當時撒馬爾罕古城經濟、軍事、文化的極高成就。細細賞鑒,不難看出,這些壁畫中有中國敦煌壁畫的筆法和主題,也有波斯薩珊王朝的典故和紋樣,是古撒馬爾罕各文明交融的有力憑證。
據考證,在帖木兒帝國叱吒中亞草原之前,撒馬爾罕先後經歷過粟特人、康居國、貴霜帝國、嚈噠汗國(又稱白匈奴,大月氏人後裔)、波斯薩珊帝國、阿拉伯帝國、大唐帝國、花剌子模帝國、蒙古帝國等政權的統治,創造了數不清的文明瑰寶。10世紀時,波斯地理學家伊本·胡爾達茲比赫在其著作《道里邦國志》中,稱頌撒馬爾罕“她的宮殿如繁星,她的河流似銀河,她的城垣若太陽……”可見當時撒馬爾罕古城的富饒繁榮。
◎列吉斯坦神學院:古伊斯蘭文明之魂
“帖木兒時期建成區”是撒馬爾罕古城三大區域中保存最為完好、規模最大的區域。列吉斯坦廣場是該區域,也是撒馬爾罕古城的中心。這裏矗立着三座規模宏大的神學院,由於建成年代的不同,三座神學院呈現出三種風格。
季里亞卡利神學院位於建築群中央,和大多伊斯蘭建築內部的青藍色穹頂不同,季里亞卡利神學院大廳內的穹頂覆蓋著一層厚厚的金箔,在燈下閃爍着金燦燦的光芒,耀眼生花。這座神學院建於撒馬爾罕全盛時代的17世紀,室內室外的裝飾富麗堂皇,彰顯出華貴雍容的宏大氣派。
居於左首的是兀魯伯神學院,也是三座神學院中最古老的神學院。它的歷史可追溯到15世紀初的帖木兒帝國時期,整座神學院沿襲了帖木兒汗一貫的奢華作風。精巧別緻的彩瓦觸目可見,雕琢精細的大理石柵欄倍顯聖潔莊重。
列吉斯坦廣場
希爾·多爾神學院位於季里亞卡利神學院右側,建成年代略早於季里亞卡利神學院。相比毗鄰的兩座神學院來說,希爾·多爾神學院的奢華程度要略遜一籌。不過,正門頂部的雕畫為它增色不少。雕畫主題為兩隻威風凜凜的老虎,老虎背上各馱着一幅人面。奇特的畫風和流暢的筆法,可看出同一時代日本文化的影子,是撒馬爾罕古城多文化融合的印記之一。
15世紀以來,兀魯伯神學院始終是中亞地區伊斯蘭學府中的佼佼者。它和後世建成的兩座神學院一起,培育出眾多學者、科學家和文學家,為傳播伊斯蘭教義、弘揚伊斯蘭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堪稱古伊斯蘭文明的靈魂皈依地。
比比哈內姆大清真寺全景
◎比比哈內姆大清真寺:祭奠逝去的愛情
帖木兒帝國時期,帖木兒徵集各國能工巧匠,大肆興建起宮殿、清真寺、神學院、陵墓等建築。這些建築規模宏大,結構精美,裝飾華麗,糅合了東西方各國建築藝術的精華,是人類建築史上不朽的篇章。
單以清真寺為例,穹頂鑲嵌着藍色瓷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大門兩側,古波斯式立柱昂然挺立,立柱上細密的花卉藤蔓圖案一路蔓延開來,和門上的回紋圖案渾然一體。牆壁上,華麗的彩色瓷磚砌成各式圖案和花紋,精美繁複,讓人嘆為觀止。
帖木兒帝國時期興建的眾多清真寺中,最有名的要數比比哈內姆清真寺了。它曾經是伊斯蘭世界規模最大的清真寺,大門高度超過30米,主體建築和宣禮塔的恢宏氣勢更是遠遠超過大部分清真寺。不過,這座清真寺的名氣並非源自它的規模,而是來自一個凄涼的愛情故事。
據說,比比哈內姆是帖木兒的寵妃。在帖木兒征戰期間,為了給夫君祈福,她主持修建了一座空前規模的清真寺。清真寺即將完工時,負責工程的大工匠愛上了比比哈內姆。他向王妃索取香吻,表示如果得不到王妃的吻,自己會因相思憂鬱而死,無法指揮工人們按期完工。比比哈內姆對工匠的要求十分為難,最後,渴望給帖木兒驚喜的心情戰勝了一切,她輕輕吻了工匠。
建設撒馬爾罕大清真寺繪畫
帖木兒班師回朝後,對這座雄偉的清真寺讚嘆不已,對比比哈內姆更是寵愛有加。可是,好景不長,妒忌比比哈內姆的妃嬪將清真寺完工的秘密告知了帖木兒。帖木兒盛怒之下,將比比哈內姆自宣禮塔最高處推下,並處死了工匠。同時,他下令所有的婦女外出時都必須佩戴面紗,以免被丈夫以外的男子窺視。比比哈內姆死後,帖木兒回思她為自己建造清真寺的心意及曾有過的美好時光,對自己衝動處死愛妃的行動悔之莫及。於是,帖木兒在清真寺對面為愛妃修建了華麗的陵墓,並將清真寺命名為“比比哈內姆”。
◎泥瓦氈房:漸行漸遠的游牧文明
在撒馬爾罕古城周圍,仍可見到呈圓錐頂氈房形狀的小屋。它們零星聳立在沙漠綠洲中,和偶爾出現的二三羊群一起,搭配成一幅古韻悠然的游牧圖畫。
不過,這些小屋大都用磚瓦砌成,比傳統的流動氈房更加穩固,也更加舒適。曾經揚鞭奮蹄的草原游牧民族,已逐漸適應了定居生活。流傳了數千載的游牧文明漸行漸遠,和撒馬爾罕古城一樣,靜靜退到歲月的角落,默默承載着厚重的歷史塵煙。
◎拉達汽車:古城中的蘇聯印記
19世紀中後期,撒馬爾罕古城淪為沙俄的殖民地。大量俄國移民進入這座閉鎖了數百年的古城,帶來了大量先進技術和產業,帶動整座城市步入現代化進程。漸漸地,古城西側崛起一片新城區,成為現代撒馬爾罕居民生活的主要區域。
新城建設中,古城的部分建築遭到破壞,一些俄羅斯元素堂而皇之地侵入古城區域。據當時留存的老照片顯示:在烏茲別克精神領袖謝赫·努爾丁·巴希爾陵墓前,幾個俄國士兵將俄國大炮排成整齊的一排放置在陵墓門口,用以攝影留念。伊斯蘭傳統穹頂建築配上現代化大炮,呈現出讓人啼笑皆非的“混搭”風格。
來到撒馬爾罕古城會發現,大街小巷中嘀嘀而過的汽車大都是老式的蘇聯拉達牌汽車。這種汽車在俄羅斯早已停產,可它仍然是撒馬爾罕古城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和古城建築一樣,散發出濃濃的時代印記。
古老的伊欽·卡拉內城
我願出一袋黃金,但求看一眼希瓦。”這句古諺語代代流傳在中亞大草原上。諺語中的希瓦位於烏茲別克斯坦的西南方,依偎着美麗的阿姆河下游,是中亞著名的古城池。其中,伊欽·卡拉內城是希瓦古城的精華部分。在伊欽·卡拉內城中,留存着近百座古老清真寺及60餘家神學院,是一座保存完備、古韻盎然的歷史博物館。
◎珍貴的歷史遺迹
古時,商隊往來貿易需要穿越沙漠。於是,沙漠上的綠洲地帶就成為他們補給食水、進行途中貿易的驛站。希瓦城正處於沙漠綠洲地帶,是通往伊朗的最後一站,也是伏爾加河至中亞的商業要塞。
希瓦古城城牆
希瓦城的繁榮,主要得益於流經沙漠而不息的阿姆河。早在數千年前,居於阿姆河畔的希瓦城居民已經學會利用河水,他們灌溉作物,飼養牛、羊、駱駝等牲畜,過着自給自足的平靜生活。
公元4世紀,隸屬波斯的花剌子模王國佔據了希瓦古城。大量外來軍士的湧入,打破了希瓦城內的平衡,商貿業逐漸發達,農牧產品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為提高農牧產品的產量,居民們就地取材,建造起完善的灌溉系統,引用阿姆河水澆灌農作物和牧草,擴大了農田、牧場的面積。漸漸地,希瓦城發展成相對富饒的綠洲城市。
8世紀初,阿拉伯人征服了希瓦城。此後,希瓦經歷了蒙古帝國、帖木兒帝國、烏茲別克人統治,直到19世紀恢復獨立。其間,統治者們在希瓦城的伊欽·卡拉內城位置建造了一系列伊斯蘭代表性建築。這些建築大都保存完好,是研究中亞伊斯蘭教發展歷程的珍貴史料,也是花剌子模文明碩果僅存的歷史遺迹。
伊欽·卡拉內城的一條街巷
伊欽·卡拉內城西門
◎熱鬧的西門集市
從伊欽·卡拉內城西門進城,第一眼就會看到顏色鮮艷的太陽傘隊。它們像排列整齊的蘑菇,一朵朵開在宮牆根下。太陽傘下,以及宮牆上為數眾多的門形凹洞中,各類商品應有盡有,是遊客“淘寶”的最佳地點。
商品多為當地手工特產。有編織精美、色彩鮮艷的毛毯,也有陶罐、瓦罐、碗碟等家常用具,還有花樣繁多、質地不同的各種帽子,無論是布制、皮毛制還是草編帽子,都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讓人愛不釋手。琳琅滿目的貨品,加上吆喝聲、笑語聲、討價還價聲,整個集市洋溢着鮮活熱辣的市井氣息。
◎未完工的宣禮塔
集市旁邊,一座雄偉粗大的“圓柱”分外醒目。“圓柱”外側,深淺不一的青綠色瓷磚組成流暢有序的幾何圖案,像極了很多宣禮塔外的圖形。其實,這“圓柱”本身就是宣禮塔,是一座未完工的宣禮塔。
19世紀中葉,希瓦城統治者穆罕默德·阿明汗發下宏願,要建成世界最高的宣禮塔。隨即,可汗調集工匠民夫,開始這一宏偉工程。可惜的是,天不遂人願。四年後,可汗意外去世,這項工程也隨着他的身故不了了之,只留下宣禮塔基座供後人遐思。
◎朱瑪清真寺的絕美木雕
伊欽·卡拉內城中清真寺眾多,最古老的一座要數始建於10世紀的朱瑪清真寺了。在清真寺大廳,屹立着200餘根粗細基本相同的黑褐色木柱。每根木柱以石塊為基座,柱身從下到上都雕刻着工整、細緻的花紋。
經過千年大漠風沙、日晒雨淋,清真寺寺身已頗見滄桑,陳舊不堪,可這些木柱及柱上木雕依然栩栩如生。遙想當年,古希瓦居民在落後的運輸條件下,不知如何將幾百根木柱經過沙漠運到伊欽·卡拉內城,又耗費了多少時間和心血,才能在每根木柱上刻滿花紋。思及此,不由得對古希瓦人的智慧和工藝水準欽佩不已。
◎童話中的宮殿
在伊欽·卡拉內城東、西中軸線兩端,矗立着兩座美輪美奐的宏大宮殿。宮殿偏向阿拉伯建築風格,牆牙凹凸錯落,間隔有序,殿堂高大宏偉,大氣雍容。站在高處下望,宮殿樓體莊嚴肅立,外牆蜿蜒曲折,整齊華貴。
12世紀時,希瓦汗王在伊欽·卡拉內城中央建起一座高大的宮殿。有趣的是,宮殿通體無窗,造型奇特,如同一座高大的碉堡,傲然俯瞰萬物,盡顯唯我獨尊的王霸之氣。
◎反差巨大的民居
和古建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伊欽·卡拉內城邊緣及周邊的普通民居。大多希瓦城居民已住上磚制現代房屋,不過,傳統的干打壘房屋和土坯平頂房仍然廣泛存在着。
干打壘房屋的牆壁僅由兩塊木板拼夾而成,木板中央填充黏土築成屋牆,四堵牆壁對接后,再加上屋頂即成房屋。土坯平頂房條件略微好些,由生土製坯當作磚塊,壘成正四面體形狀房屋以供居住。簡陋的民居和恢宏精美的古建築形成巨大落差,構成希瓦古城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精確的兀魯伯天文台
在撒馬爾罕古城,兀魯伯天文台被譽為最能體現撒馬爾罕文明成就的建築。兀魯伯天文台建於15世紀中葉,如今只留下部分地下建築。通過遺址復原及史料記載可以推測出,天文台曾是三層圓柱形建築,富麗堂皇,高度足以媲美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亞大教堂。天文台上,九天星象圖、海洋山嶽圖、氣候分野圖和分秒度數圖等繪製精確,具備相當高的科技水準。
兀魯伯天文台
兀魯伯天文台是一座三層圓形建築物,有獨特的40米大理石六分儀和水平度盤。兀魯伯在此測出的一年時間的長短與現代科學計算的結果相差極微。
◎兀魯伯:促進文藝復興的學者君王
兀魯伯是帖木兒帝國開創者帖木兒的孫子,帖木兒王朝第三代君主。作為統治者,兀魯伯不及祖父帖木兒的雄才武略,他興趣廣泛,才華橫溢,在文學、藝術、科學、歷史、建築等多個領域都頗有成就,被譽為“學者君王”,推動了“帖木兒王朝文藝復興”。
兀魯伯年幼時,經常隨祖父帖木兒征戰沙場,實地接觸了各地的民情和文化。他對波斯文明情有獨鍾,雅好波斯詩歌、音樂,廣為推行伊朗、歐洲的文學藝術成果。在兀魯伯的帶動下,帖木兒王朝轄區產生了一大批作曲家、舞蹈家、科學家和詩人,轄下的撒馬爾罕居民生活自由,思想開放,宗教很少干預生活,商貿業興盛發達。
兀魯伯的數學、天文學造詣極高,他崇尚科學遠勝於宗教和神學。為更好地從事天文學研究,兀魯伯禮賢下士,邀請各國精通天文學的學者到王宮內做客,和他們探討天文學的相關知識,還與著名天文學家阿拉丁·阿里結為莫逆之交。1434年,兀魯伯選定撒馬爾罕的科希克山為址,在山腳下建起一座規模宏大的天文台。天文台中,各種器械一應俱全,有些甚至達到了當今天文學的水準。
兀魯伯重科學輕宗教的做法,惹惱了擁護伊斯蘭教法的貴族,他們公開詆毀兀魯伯是信仰不純、庇護異教徒的暴君。最終,他們策動了反動陰謀,刺殺了兀魯伯。兀魯伯雖然不幸身故,但他對中亞文明做出的傑出貢獻永不可磨滅,彪炳史冊。
◎兀魯伯天文台:伊斯蘭科學文明的巔峰
六分儀是一種光學儀器,它用來測量遠方兩個目標之間的夾角,一般用於天體測量,至今仍在廣泛使用。在兀魯伯天文台遺址,不難看出,這條寬2米、縱深11米傾斜向下的坑道,正是放大數百倍的巨型六分儀。由此可看出兀魯伯天文台的先進程度,它代表了伊斯蘭科學文明的巔峰。
天文台建成后,兀魯伯和他的天文學者朋友們時常在天文台進行天文研究。很快,天文學著作《天文表》編纂成功。編纂過程中,兀魯伯沒有使用民族傳統語言突厥語,而是用波斯文和阿拉伯文進行描述。後世學者認為,兀魯伯的這一舉措是科學史上的創舉。它超越了狹隘的民族優越性,具備廣泛的國際意義。
《天文表》中,分別從“不同時代與不同地區”“計時”“行量運移”“恆星位置”四大部分對宇宙奧秘進行了闡述,每項內容都經過嚴密的數學計算,具備精準的科學依據,是天文學史上的寶貴財富。17世紀,這部《天文表》傳入歐洲,引發歐洲天文學界的驚嘆。18世紀末期,著名數學家高斯仍採用天文表中的計時法。這部天文巨著被後世稱為“東方遺留給西方最正確和最完備的天文歷表”。
兀魯伯天文台博物館
獨特的沙赫利蘇伯茲歷史中心
沙赫利蘇伯茲,又稱沙赫里薩布茲,是中亞霸主帖木兒的出生地。帖木兒在位期間,大肆修建國都撒馬爾罕的同時,對自己的故鄉也頗為青睞。他召集能工巧匠,在沙赫利蘇伯茲興建夏日行宮、清真寺和陵墓。這些建築延續了帖木兒慣走的奢華路線,規模宏大,裝飾精美,融合了同時期中國、日本、波斯等國家建築文化的精髓,被後世認定為中亞“獨特文化、建築學流派的發源地”。
◎千載古城:源遠流長的歷史
迄今為止,沙赫利蘇伯茲足有2700歲“高齡”。它坐落在距離撒馬爾罕古城數十千米的河谷,和撒馬爾罕遙相呼應,聲息相通,如同兩顆明珠,綻放出璀璨的文明之光。
早在帖木兒王朝之前,原名竭石的沙赫利蘇伯茲就已是統治階級的“寵兒”。公元前6世紀,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佔領了沙赫利蘇伯茲,一些波斯居民遷居到這裏,和當地居民通商、通婚,將波斯文明傳入其中。亞歷山大大帝東征中亞草原的記錄中,曾提到過古城Nautaca,據部分考古學家推測,這座古城就是當時的沙赫利蘇伯茲。
此後的數百年,戰火始終在中亞草原上燃燒不息。到了公元4世紀,沙赫利蘇伯茲又被粟特人納入版圖。中國隋唐時期,沙赫利蘇伯茲的歷史地位達到新的高度。據唐代《通典》記載,昭武九姓中的史國日益強盛,“乃創建乞史城(即沙赫利蘇伯茲),為數十里,郭邑二萬家”。從史書記載中看,唐朝時期,沙赫利蘇伯茲的住戶已達到兩萬多家,城市的繁榮興盛可想而知。
8世紀初,阿拉伯人侵入中亞草原,包括沙赫利蘇伯茲在內的中亞城市日益伊斯蘭化。到了公元14世紀,在帖木兒王朝的統治下,這座城市在舊日輝煌的基礎上,再次煥發出燦爛奪目的光彩。
◎阿克薩萊宮:中世紀的摩天樓宇
步入沙赫利蘇伯茲歷史中心,矗立在最北面的阿克薩萊宮分外引人注目。這座宮殿是帖木兒為自己建造的夏日行宮,作用等同於中國承德的避暑山莊。經過漫長歲月,阿克薩萊宮展現給遊人的只餘下兩堵對面而立的厚實牆壁。這兩堵殘牆高度近40米(相當於現代建築的13層高樓),牆磚刻有精緻的藍色花紋。雖是殘牆,仍可感受到森嚴壯美的氣勢。
高大的阿克薩萊宮殘存的牆壁
帖木兒王朝時期和中國明朝結成同盟,共同對抗蒙古的同時,也多有通商往來。據中國《明史》記載,阿克薩萊宮“宮室壯麗,堂以玉石為柱,牆壁窗牖盡飾金碧,綴琉璃”。金子、碧玉、琉璃均是當時的珍貴物品,帖木兒卻用它們來裝飾牆壁、窗戶、門軸等部位,還將漢白玉製成支撐宮殿的立柱,可見阿克薩萊宮的壯觀奢華。
據史料推測,阿克薩萊宮的牆高有80餘米,即便在現代社會,如此高度的建築已可算是高樓大廈。若以14世紀的標準衡量,這座宮殿堪稱舉世矚目的摩天樓宇。站在宮殿廢墟中,遙想當時樓宇衝天、宮室連綿的景象,不由得生出“是非成敗轉頭空”的慨嘆。
“藍色巨蛋清真寺”
◎“藍色巨蛋”:中亞清真寺的典範之作
在中亞城市中,沙赫利蘇伯茲是陵墓最多的城市之一。在它南邊,留存着多魯提洛拔及多魯薩達兩組建築群。這兩組建築群多為陵墓建築,長眠着帖木兒的家人和親友。
多魯提洛拔建築群中,最著名、保存也最為完好的當數星期五清真寺了。這座清真寺的修建者是帖木兒之孫兀魯伯。清真寺落成之日起至今,其穹頂始終以近50米的直徑雄踞烏茲別克斯坦清真寺穹頂之首。穹頂碩大渾圓,上面的貼磚呈現出雅緻的天藍色,因此,這座清真寺又被稱為“藍色巨蛋清真寺”。清真寺對面聳立着兩座小穹頂,穹頂下是陵墓墓室。這兩座陵墓中,一座長眠着帖木兒的父親和老師,另一座埋葬着當時的伊斯蘭教先知後裔。
作為著名的“學者君王”,兀魯伯在延續祖父帖木兒奢華作風的同時,於建築中加入諸多科學、藝術因素,使清真寺兼具宗教的肅穆莊嚴和藝術的飄逸自然。藍色清真寺的別緻風格和高超技藝,直接影響了當世及後世中亞清真寺的建築格局,掀開了中亞建築史的嶄新篇章。
多魯薩達建築群
◎古墓疑棺:帖木兒身葬何處
多魯薩達建築群又被稱為“權力和威嚴的所在”。這座建築群以規模宏大的陵墓建築為主,長眠着帖木兒的長子、次子。繞過陵墓穹頂,三棵栽種於14世紀末期的梧桐樹綠蔭如蓋。站在樹下,頭頂藍天白雲,清風徐徐,腳下樹影斑駁,墓牆森森,似乎連空氣中都瀰漫著歷史的滄桑味道。
20世紀40年代,考古學家在陵墓建築中發掘出一方地下墓室。墓室中的棺槨之上刻有古文銘記,銘文表明這座棺槨為帖木兒所有,可在史料中卻找不到帖木兒長眠於此的證據。地下棺槨的發現,讓帖木兒的葬身之處變得撲朔迷離,國都撒馬爾罕?抑或故鄉沙赫利蘇伯茲?這道謎題只有留待後人猜測考證了。
天生英雄帖木兒汗
整個有人類居住的地方,不宜有兩個君主。”14世紀中葉,一位突厥族年輕人放出了征服世界的豪邁宣言。這位年輕人就是帖木兒,他天賦英才,雄韜武略,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的宣言並不是一句空話。他能征善戰,用了30餘年的時間,建立起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帝國,成為繼成吉思汗之後的又一草原霸主。
帖木兒頭部復原像
◎王圖霸業:所向披靡的鐵血生涯
帖木兒,蒙古巴魯剌思部人,同時,他的體內也流淌着純正的突厥血統。在他出生並成長的14世紀中葉,中亞草原尚處於成吉思汗嫡系後裔察合台汗國的統治中。帖木兒青年時期,先後迎娶了察合台後王哈贊汗的女兒和皇室宗室公主塔瓦卡勒,成為成吉思汗一族的女婿,獲得“皇親國戚”的尊貴身份。因此,《明史》中曾以“撒馬爾罕酋長駙馬”來記述帖木兒的事迹。
韜略出眾的帖木兒很快掌握了察合台汗國的實權,經過數年“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攝政生活,帖木兒果斷出手,廢除察合台汗國最後一位汗王,開創了帖木兒王朝。帖木兒一躍而成王朝的開國君王。
帖木兒率大軍打敗埃及國王法拉吉的軍隊
帖木兒在撒馬爾罕的花園裏舉行宴會
帖木兒在位的幾十年間,大多數時間都在戰場上度過。他東征西討,統一了中亞草原,帝國疆域擴展到印度、奧斯曼帝國,版圖囊括了裏海、小亞細亞、伊朗、阿富汗等地區。帖木兒驍勇多智,征伐過程中所向披靡,安定了中亞和小亞細亞群雄割據的混亂局面。但是,他經常展開大規模屠殺,無數城市在軍隊的鐵蹄下化為廢墟,殘酷程度和破壞力度不亞於成吉思汗西征。帖木兒對待降民的手段極為殘酷。他殺人如麻,曾經以頭顱為磚,在攻克的城市四周築起高塔彰顯勝利,殘暴程度讓人不忍卒聞。
1405年,年近古稀的帖木兒仍然心有未足,他不再遵守與中國明朝訂立的盟約,親自率領數十萬兵馬向明朝進軍。行進途中,時年69歲的帖木兒突染重病,不治身亡,以金戈鐵馬為自己的傳奇人生畫上了句號。
◎帝國崛起:安邦撫民的治國良策
帖木兒成長於馬背和軍旅,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但他聰穎好學,長期征戰中不忘勤奮學習,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帖木兒棋藝高明,在歷史、醫藥、天文學和宗教學上均有着很深的造詣。每攻破一座城池,帖木兒對當地的學者、藝術家及能工巧匠都十分尊重,將他們送往首都撒馬爾罕,讓他們為帖木兒帝國貢獻才智。
帖木兒不僅擁有出類拔萃的軍事才幹,還是一位眼光獨到的政治家。在他的治理下,帖木兒帝國日益穩定富強,呈現出繁榮安定的局面。他採用“封建采邑制”,把土地分封給親族貴戚。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他沒有任人唯親,而是讓各地原來的統治者依然保持統治地位,便於治理當地政務。帝國初建時,這項舉措快速穩定了局面,加快了帝國實質上的統一。
為提高行政效率,帖木兒在以首都撒馬爾罕為中心,直達四方邊境的路線上,設置了許多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做到馬停人不停,大大提高了使者傳送公文或信件的效率。帖木兒重視商貿和文化,鼓勵商旅往來,迅速繁榮了帝國經濟。“上有所好,下必從之。”帖木兒對文化的重視,帶動了帝國各地文化事業的發展,湧現出一大批著名學者、藝術家、詩人,使中亞文化發展達到巔峰。
◎古爾-埃米爾陵園:神秘華美的長眠之所
帖木兒在位時期,非常注重首都的城市建設工程。他將各地能工巧匠集中於撒馬爾罕一城,使撒馬爾罕的每棟建築都成為多民族聯手共創的精品。古爾一埃米爾陵園即其中的代表作品。
從外觀看,古爾一埃米爾陵園是典型的伊斯蘭陵墓建築,穹頂部分端莊肅穆。仔細觀察會發現,陵園穹頂居然分為內外兩層。在陵園八角形的外牆體上,建有一圈敦實的鼓座,這圈鼓座正是托起內外穹頂的“地基”。外穹頂坐落在鼓座上端,通體包裹着色澤艷麗的淺藍色琉璃磚。琉璃磚下,隱約可見組成外穹頂的圓形對頂稜線。內穹頂與鼓座底部連接,高約20米,與30多米高的外穹頂之間形成一方空隙,顯得整座穹頂分外高大圓碩。陵墓外牆,彩色琉璃磚鑲嵌成栩栩如生的壁畫,在陽光的映照下,壁畫流光溢彩,靈動非凡。墓門和欄杆採用中國式木雕手法,極盡精巧。
陵墓內,除帖木兒本人的墨綠玉石棺外,還放置着八口石棺,長眠着帖木兒的兒孫和臣屬。整座內室的牆壁從下到上,砌着整齊的大理石和顏色絢爛的彩色琉璃磚。最為難得的是,琉璃磚面上,工匠用金絲鑲嵌成的阿拉伯字母與整幅牆面渾然一體,處處彰顯出帝國高超的建築技藝和文化水平。
古爾一埃米爾陵園
最後的征程
對於以蒙古黃金家族後裔自居的帖木兒來說,重現蒙古帝國版圖一直是他的夢想。1404年,聽聞明成祖朱棣篡位自立,帖木兒敏銳地嗅到戰機,毅然班師回朝,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土耳其和埃及。他大罵明朝使臣“你們的可汗叛父害侄,是一個大混蛋”,堂而皇之地撕毀和約。1405年初,帖木兒大軍直逼明朝西部重鎮哈密衛。
出征期間,巫師占卜出天象不利於主將。帖木兒不理巫師之言繼續進軍,照例痛飲烈酒。不久,帖木兒突發高熱數天不退,嘶喊着“不要向敵人示弱,拿緊你們的劍”,不甘地闔然長逝。
天才詩人艾里西爾·納瓦伊
艾里西爾·納瓦伊,維吾爾族人,帖木兒帝國時期的著名詩人。他出身於貴族世家,和帖木兒汗王同源,均屬於蒙古巴魯剌思部。納瓦伊擁有優越的成長環境和教育環境,他天資聰穎,自小就能作詩,15歲時已名揚帖木兒帝國。他文采斐然,勤奮多產,共著有各類詩作60餘部,為烏茲別克斯坦和中亞文化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艾里西爾·納瓦伊站立像
◎出身於貴族的反貴族詩人
納瓦伊青年時代就已聲名鵲起。他15歲以詩歌成名,28歲就已位居“掌璽官”要職。三年後,剛過而立之年的納瓦伊被國君任命為大臣,受封“艾米爾”(國家軍事首領),名譽、地位雙雙獲得大豐收,可謂前途無量。
納瓦伊為人慷慨豪邁,充滿生活熱情,時常接濟貧困的藝術家。雖然出身官宦世家並身居要職,納瓦伊卻對自身所處環境十分不滿。他疾惡如仇,反對專制制度,經常嚴厲斥責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的達官顯貴。久而久之,納瓦伊在政壇樹敵良多,還招致了統治者的猜忌,最終被迫下野。
離開政壇后,納瓦伊全身心投入倡導伊斯蘭文化的事業中。他四處遊歷,主持興建了多所清真寺和經學院,為伊斯蘭宗教文化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納瓦伊秉持“禁欲主義”“修道於人群中”的原則,終身未婚,經常深入貧困百姓間。他用心聆聽社會最底層的聲音,虛心學習傳統民俗文化,把所見、所聞的民間疾苦寫成膾炙人口的詩歌,抨擊當時腐敗的社會現象。
◎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
納瓦伊博學多才,開創察合台文創作詩歌的先河,將烏茲別克文學推向世界。納瓦伊創作詩歌的同時,將古典音樂“木卡姆”編製出“納瓦木卡姆”的旋律。這一優美的旋律很快流傳到世界各地,如今,居於中國新疆的維吾爾族仍採用木卡姆旋律編排歌舞。
納瓦伊的詩歌語言優美,情節緊湊動人。著名作品《五詩集》《愛之輕風》《心之所鍾》等廣為流傳,具備極高的藝術成就。《五詩集》中的《法爾哈德和希琳》《萊伊拉和馬季農》描述了兩幕愛情悲劇,將社會形態、宗教信仰、美學與民族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代表了納瓦伊詩作的最高成就。
一位不知名的藝術家繪製的艾里西爾·納瓦伊肖像
《法爾哈德和希琳》取材於阿拉伯的一則愛情傳說,講述了女主人公希琳和男主人公法爾哈德相愛后波折重重,最終無法相守的愛情悲劇。詩歌敘事與抒情相結合,以流暢優美的語言娓娓道出一幕幕驚心動魄的離奇變故。《萊伊拉和馬季農》同樣以阿拉伯社會為背景,萊伊拉、馬季農分屬於不同的部落,按照維持血統純正的婚配規則,他們無法結合。兩個年輕人百般抗爭后,以一方出走、一方另嫁他人的悲劇結尾收場。
這兩部詩體小說用不可思議的坎坷命運和永恆的死亡渲染出濃重的悲劇意味,字裏行間洋溢着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在對抗苦難的過程中,主人公們勇敢接受生活給予的磨難、不懼死亡的態度,表達出勵志積極的主題精神及人類情感的堅強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