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見 第二章

第一卷 初見 第二章

吳家大院裏最少時也有十幾個男工,十幾個女傭,照料劉祖奶奶的貼身女侍有兩個,其他的都分佈在各個房裏,負責各房的打掃和洗曬。有時候也會有人中途離開,在人手不夠的時候,會再請人進來,不管男工女傭,從十幾年前開始,都是聽管家汪叔的派遣。

大院裏幾十口人,除了洗洗晒晒、煮飯、燒菜的事情,還有許多其它的事情要做,都要有條不紊的一一管理好。而這些事,十多年前都是大老爺吳琮炳和汪叔兩個人分工在管,自從鎮上鋪子裏的掌柜告老回家,劉祖奶奶就讓大老爺帶着他的上門女婿書仁(上門后改的名字)去接管了鎮上的一間雜貨鋪,也想讓書仁歷煉歷煉,儘早融入吳家大院的生活,汪叔就把大院裏所有的事都接管了。

每人每天的伙食需要多少錢,每天需要準備些什麼食物,每個月開出的零花錢,汪叔都要一一備清楚,再從賬房上拿錢出來。

幾十口人的大家庭,每年換季需要添做衣服,每逢年節也要做新衣服,還有諸如小到床單被褥的事情,也都是需要有人來管,而這些事情則是就是二太太和大少奶奶在管。

眼看小年轉眼就到了,在外讀書和做生意的子孫們都要趕在小年之前回家,家裏的男工、女傭們正在熱火朝天地準備着過年的東西:殺豬、腌臘肉、做凍米糕糖,還有各種小食。

做過年的各種小食需要花上幾天的時間。每一樣小食做好以後,都會給家裏的男工和女傭們每人分出一小包,讓他們帶回家去,給家裏的孩子和親人們過年,這也是大院裏一直傳下來的不成文的規矩。

自家留下來的,女傭們分別用袋子或者陶罐裝起來,把袋口死死綁緊,放在小倉庫里的大陶缸里保存起來,這樣就不會輕易變質或者受潮了,保存的時間也會更久一些。

小倉庫里存放着許多的陶缸,有放小食的、有裝米酒的、有裝油的、還有裝鹹菜的,兩個大缸里則裝了褪好殼的滿滿兩大缸的稻米;.後院的大倉庫里存放着收進來的糧食,有稻穀、小麥、蕎麥等,滿滿大半倉庫,幾年都吃不完。

吳家的大片田地,兩年前在二老爺和三少爺的主張下,都分給了四村八鄰的佃農,所以這兩年倉庫里存放的糧食比以前少了些。劉祖奶奶當初不太同意把田地分出去,說那都是祖上花錢一塊塊積攢下來的寶貝,怎麼能輕易就分了呢。但自從洋毛鬼子和東洋鬼子相繼來過以後,劉祖奶奶也慢慢想開了,同意了把田地分出去,自家留了一小部分。

劉祖奶奶是個十分標緻的江南閨秀,小巧玲瓏的身姿,有一雙能把花草鳥兒綉活的靈巧雙手,年輕時有着出水芙蓉般的容貌。剛學會走路的第二年,就被抱到了吳家大院做童養媳,再大一些的時候,跟在丈夫後面一起去私塾里念了幾年書,後來就跟着婆婆學做細工、繡花,十七八歲的時候與丈夫完了婚,先後為吳家生下兩個兒子——琮炳和琮如。

劉祖奶奶的一生可謂‘經歷豐富’,出生於清咸豐年間,一生經歷了清朝的敗亡、北伐戰爭、袁世凱即位,后又來了盜匪似的八國聯軍,晚年時,又來了日本人侵佔中國的土地、虐殺中國的百姓。曾經關上大院的門,她能聽到那些‘長毛鬼子’操着聽不懂的‘鳥語’,搶奪村裏的瓷缸、瓷碗,甚至殺人放火;‘長毛鬼子’跳躥了沒多久走了;走後沒多久,就聽說東洋鬼子來了,還把東北給佔了。再後來聽無線方匣子裏說,日本人的軍隊佔領了上海、又佔領了都城南京,正往南邊打過來。

劉祖奶奶的丈夫吳太老爺,在劉祖奶奶不到五十歲時因病先逝,劉祖奶奶同兩個兒子撐起了吳家的一片家業,算是個十分明智的長輩及掌家人。吳太老爺過世的時候,老二琮如已經跟隨父親打理家裏的生意多年了,年紀雖輕,但他方方面面都比吳老太爺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家裏的生意在二老爺的打理下,越做越大,二老爺生意場上叱吒風雲的名聲也越來越大。

劉祖奶奶雖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她耳聰目明、精神爽朗,在天氣不熱也不十分冷的季節,她還會拿起針線做細工,家裏小輩們穿的衣服很多都是她跟兒媳、孫媳們一起親手做的。

自從兩年前,日本鬼子來村裡掃蕩一次后,三少爺書祁向父親提議,在自己家裏也挖一個跟城裏躲轟炸一樣的防空洞。書祁的提議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認同意,而且即刻就開始動工開挖。

汪叔派人去請來了石匠,再把家裏的男工安排幾個出來,沒多久,跟防空洞一樣的地下室就挖好了。書貴從縣城叫人運來了洋灰給地下室加固,一個能藏下五六十個人的地下防空室就完工了。

吳家莊所處地理位置比較特殊,西南兩面被寬寬的潘湖環繞;東北兩面則是山嶺地帶,除了西面湖邊的碼頭,東南面除了羊腸小道,沒有大路通出去。西南兩面的鄱湖自成一道天然屏障,把日本鬼子阻在了外面。吳家大院的地下室真正用來躲日本鬼子,也就是那兩次。

劉祖奶奶的孫子輩里有十個孩子,大房四個女兒,二房四個兒子兩個女兒,重孫輩里如果加上外重孫有二十幾個之多;吳太老爺還有一個離家遠去北平求學、後來紮根在北平的兄長,加起來算是真正的大家旺族了。

剛開始的時候,大老爺留了三女兒在家招女婿,這個招來的女婿是遠房親戚介紹的,百里以外的外鄉小伙,是個悶葫蘆一樣的倔脾氣,上門以後跟岳丈性情脾氣不合,在一起沒過兩三年,就帶着妻兒回自己老家去了。臨走之前,劉祖奶奶還給了他們一筆不少的錢,以應付一家人的生活開銷。

這時候,大老爺身邊只有小女兒秀雲了,秀雲經人說媒,把同村的一個小夥子招上了門,生了一對兒女,也算是圓滿。

二房的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在解放前後,每個人都不多不少生了兩個孩子,孫子加上外孫剛好十二個,三兒子書祁的女兒吳念是在抗戰勝利以後生的,小女兒子云也是在抗戰勝利以後生了一對龍鳳胎。

秀雲一直覺得劉祖奶奶偏心二房,時不時就在大老爺耳邊說些不痛不癢的話,大老爺聽得也有些為難,幾年前,他婉轉地跟老太太提出了想要分家的意思。

老太太剛開始不肯答應,但聽了小兒子給她的分析和意見后,心裏也不免有些擔心:這麼一大家人湊在一起,有時候難免是會生出一些矛盾來,要是撕破了臉就更不好了,分開了過也好。

劉祖奶奶把兩個兒子都叫來商量,最後全家人在一起作出一致決定:分食不分家,兩家人在生活上各起爐灶,所有開銷按各家人口平均分配,二房住在東院,大房住在西院,劉祖奶奶的飲食起居經過大家商量,和她自願的情況下,跟二房在一起。

此至以後,兩房相安無事地過了好些年。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花好孕圓:國民少校攜妻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花好孕圓:國民少校攜妻跑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卷 初見 第二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