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熱血(1)

第1章:熱血(1)

說膠東,繞不開煙台;說煙台,就要先從武昌起義說起。武昌起義一聲槍響,掀開了中國歷史的嶄新一頁——辛亥革命爆發了!

辛亥革命爆發了,湖南、廣東、廣西等十五個省紛紛發表聲明:脫離清政府,宣佈獨立。煙台也宣佈獨立,脫離清政府。煙台在眾多獨立的省份之中,顯得特別另類:煙台是山東省的一個市,位於膠東半島的東端;還有,所屬的山東省還沒有宣佈獨立,宣佈脫離清政府,煙台山東省的一個市就宣佈獨立了,你說這山東的煙台是不是有些奇葩?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這是與膠東煙台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政治環境所決定的。因為在山東的革命黨人活動區域為兩個地方,一個是以煙台為中心的登州、黃縣、文登、榮成、威海等沿海地區;另一個是以諸城為中心的青州、高密、即墨、膠縣等膠濟沿線地區。但膠濟沿線的革命受到了在山東勢力最強的德國人的抑制,活動不是那麼自如。而煙台就不是這麼一個情況了。早在1905年的8月,孫中山在日本建立同盟會,同盟會在日本設立總部,下設9個支部,其中在國內設立東、西、南、北、中5個支部。北方支部就設在煙台。煙台籍留日學生徐鏡心、謝鴻燾、鄒秉綬、邱丕振、於洪起、欒忠堯、左雨農、叢珠、孫嘏臣、徐鏡古、徐文炳、陳命官、丁世嶧等人成為第一批同盟會員,因此,煙台的革命黨人的活動環境卻要寬鬆許多,煙台革命黨人的活動一直如火如荼。

同盟會的北方支部設在煙台,由徐鏡心任支部總負責人,統轄華北、東北、西北8省的同盟會。到1907年,單就膠東留日學生加入同盟會者達60餘人。同盟會的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簡稱為“民族,民權,民生”,也就是舊三民主義。其最主要愛的特點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統治,清王朝當然不會坐視不管,中國同盟會在日本的活動,引起清政府駐日本公使楊樞的畏忌,他慫恿日本政府取締中國留學生的反清革命活動,留日學生被迫回國。煙台籍及膠東各地的留日同盟會員就陸續返回故里時,這個時間段,正值清政府廢除科舉制度,這些回鄉的同盟會會員就因勢利導積極籌款創辦新學、設立公學,辦報紙設立《渤海日報》,籍以向青年學生灌輸革命思想,為反封建鬥爭作準備。渤海日報社成了進步青年彙集地,他們一起探討革命道理,進行各種革命宣傳活動,並派同盟會員宮樹藩等人打入清政府住煙台的駐軍海防營策反,安排自己的內線,駐煙台各營清軍中均有同盟會會員和革命同情者,這也為後來的同盟會革命黨人的舉事作好了準備。

煙台宣佈獨立了,山東省後來也宣佈了獨立了,脫離清政府,時間點上比煙台整整晚了一天,這樣看來山東省的獨立才叫完整。顯然,煙台在山東的首先宣佈獨立和山東省部的宣佈獨立就性質來說,不可同日而語,根本就不是一個性質的事。煙台的獨立是由同盟會黨人獨自領導的武裝起義所致,而省城獨立是以和平請願為特徵的,是官僚們被逼無奈,大勢所趨無奈之舉。但不管怎樣,以上兩起獨立鬥爭,對辛亥革命的全局產生了影響意義重大!

山東省府設在濟南,濟南地處中國版圖的南北要衝,煙台又為天津門戶、京師屏藩,山東的獨立給清政府的打擊是最致命的,這樣便與北京以東的灤州起義和以西的山西起義遙相呼應,對清廷北京構成了三面包圍的態勢,有力地支援了同盟會在南方革命形勢的迅猛發展。

山東省11月12日宣佈了獨立,11月24日又宣佈取消獨立,倏起倏滅,有些不可思議,僅有短短的12天。這個問題就出在山東巡撫孫寶琦的身上,山東巡撫孫寶琦與慶親王聯姻成為清王朝的紅人,不想清王朝就這樣完蛋,壓根就無心獨立,但諮議局又很不得人心,地方各勢力的博弈又缺乏制衡,同盟會的革命黨人又唑唑逼人,武昌起義和眼前的煙台起義又很容易失控,迫於革命洪流不可遏抑的處境下,孫寶琦宣佈了山東獨立的,但這僅是他的“權宜之計”,並非出於他的真心本意。因此,到11月24日,在孫寶琦跟袁世凱的勾結當中,就又順應袁世凱的旨意取消了山東獨立。袁世凱兵權在握,實力派人物,有些革命黨人甚至都對他馬首是瞻,他當時的旨意比皇帝老子好使,有袁世凱的支持,孫寶琦又硬了,取消獨立也就不足為怪了!

於是,這個奇觀就出現了,山東省府剛剛獨立了12天又旋即取消了獨立,而煙台還在獨立着!

煙台是民族資本主義經濟集中地區,又是同盟會北方支部所在地,同盟會革命黨人在這裏活動最早,成效最大。因對本地海陸軍早有動作。參與煙台起義的人里,煙台革命黨人欒忠堯、李鳳梧、吳耀東、宮仁山等18位義士,除了幾名外地來的革命黨人,有警衛隊管帶、海防營管帶的內弟、英國領事館秘書、《渤海日報》主筆、尚志學校校長,還有太古船行的幾名職員。當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武昌革命黨人的武裝起義成功,極大地鼓勵了煙台革命黨人的信心。於是,煙台革命黨人與海防營官兵就定於11月12日晚10時起義。其時濟南尚未宣告獨立,而煙台方面與濟南方面也沒取得聯繫。煙台的革命黨人決定實行行動,以楊德盛、欒忠堯分任獨立起義的正副指揮。起義打響后,他們首先割斷警察廳同外界聯絡的電話線,持武器由西馬路進入煙台市區,直撲清軍的海防營。

舉事的主體為楊德盛、欒忠堯、李鳳梧他們自譽為十八豪傑,這十八豪傑的軍火武器說來可憐,只有一把十三太保槍(美國雷鳴登公司生產的轉輪卡賓槍,可裝彈十三發)和五把手槍。別的人怎麼辦呢?反正人人都有手帕,手帕包着小條帚,就是手槍;炸彈更容易,煙台盛產大蘋果,手帕包上一個大蘋果,圓圓的,鼓鼓的,一手一個,看上去絕對威武,更主要的能為革命黨人自己撐膽。在整個煙台起義的過程中,煙台的革命黨人清楚奪取海防營是起義勝利的關鍵,所以革命黨人起義的伊始就是奪取海防營,掌控兵權。

煙台的海防營是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設立的,之前是清同治七年(1868年)設立的水師營,這是一個齊整的守備營,擁有營房、庫房400多間,士兵裝備有洋槍洋炮。武昌起義爆發時,聚集在煙台的革命黨人為發動起義,他們除了積極動員海防營的官兵參加起義之外,他們還深人到住煙台的清軍東山警衛第二營、海軍訓練營第一營、海防第一營等清軍軍隊中做工作,並爭取了清軍海防營管帶董保泰的內弟、哨官宮順德作為內應。革命黨人還在海軍學堂的學生中散發傳單,在大街上張貼標語,號召“同胞速舉義旗,幫助民軍逐出滿清”。湖北軍政府送山東的檄文,也在海軍學堂的學生和水手中傳閱,影響巨大。許多人寫血書表示革命的決心。革命黨人的行動使駐煙台的清軍極為恐慌。

而“十八豪傑”只有步槍一支,手槍五六支,敵我力量相差懸殊,不能強攻,只可智取。11月12日夜,革命黨人按計劃行事,“十八豪傑”之一的宮錫德在海防營當營哨官,是海防營管帶董寶泰的內弟。他帶着起義豪傑順利地通過盤查,他們撲向海防營,海防營有內應放火。一見火光,煙台水產學堂的學生把鞭炮放在準備好的火油桶里點燃,“噼噼啪啪”,聲震四野,一時間,爆竹聲、吶喊聲響成一片,豪傑們趁機一起大喊“革命大軍來了,放下武器”,一起向海防營里沖,只聽噼啪作響,煙塵瀰漫,嚇得警衛紛紛逃遁。海防營官兵在內線的策應下,300多人投入反清起義,一起在“革命黨大軍來啦”的吶喊聲和鐵桶里爆竹的炸響聲配合下,他們徑直闖進海防營的最高指揮官管帶董寶泰的卧室,宮錫德用槍頂着姐夫董寶泰管帶的胸膛,說:“我奉民軍命令來接管隊伍,我們雖系親戚,不能因私誤公。只要你立即集合隊伍講話,說明將兵權移交於我,聽候調遣,我保證你於明日可以安全出境。”

海防營的管帶董寶泰,為了保命就點頭答應了,並願意一起起義。海防營的管帶答應一起起義,起義隊伍立刻推舉海防營管帶董寶泰為司令,宮樹藻的父親、防營軍需官宮錫恩為參謀長,就這樣,“十八豪傑”完全控制了海防營,緊接着兵分5路繼續攻打清政府的其他要害機關:革命豪傑攻佔了煙台大清銀行,發現了庫里一堆鈔票和現銀,於是又到處大喊“各軍警只要放下武器,可發餉一個月!”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下更沒人抵抗啦。道署與海關監督署、警察廳、電報局、郵政局、大清銀行。警察廳等處很快便被攻佔,其他幾處目標也都頃刻被革命黨人攻取,警衛隊和海軍練勇紛紛投誠。

煙台道台徐世光,是徐世昌的弟弟,睡夢中被槍炮聲驚醒,來不及穿衣服帶武器,披着棉被帶着老婆孩子就狼狽逃進了海關稅務司英國人安文的公館躲了起來。

就是這麼十八個人幾乎不流血就輕鬆奪取了海濱重鎮煙台,在他們向上海報告獨立消息時,自稱“十八豪傑”,十八豪傑之名就是這樣得來的!

煙台如此輕易地陷落在十八豪傑手中,讓海關稅務司的英國人安文大為光火。在他11月22日給英國總稅務司安格聯的信里說:“現在已經知道,此地的革命政變完全是由十八個本地的冒險家利用時機和人民激動而恐懼的心情搞出來的。他們不是革命黨員,也不是決死隊,他們沒有接受任何人的命令,革命黨首領也不認識他們。他們全是一群無能的廢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烽火紅軍旗(上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烽火紅軍旗(上部)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熱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