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亂世英雄(2)

第11章:亂世英雄(2)

沂水除了青旗會、黃旗會、五旗會外,還有一個紅旗會,在這個紅旗會跟由來已久的大刀會沒有什麼源緣,紅旗會是浮來山定林寺和尚法真在1928年前後,在趙家窪建立紅旗會。後傳到浮來山一帶。法真成了老師,首領是大張庄地主於蘭田。該會會旗是一塊紅色四方布。該會不設團連等,會員多為富戶豪紳,與官府勾結,與其他旗會屢有衝突。其他所有的旗會都是窮人所建,青旗會的宗旨是防匪保家。維繫會眾的紐帶是封建迷信。立會之初,先設香堂,然後舉行入會儀式。燒上香,老師向入會人身上吹氣,畫符燒灰,令會眾以水吞服,繼而由老師口授咒語,大抵是鬼神護體一類的話。入會者必須每人打一把大刀,打不起的也要打個槍頭子。青旗會

的編製,一般以村為基層單位,在這個基層單位中,劃分班·排,或連幾個村甚至幾十個村為一個團,每團有三五百人或上千人不等。會眾一般白天下地幹活,晚上到香堂燒香念咒和練刀。青旗會代表着窮人的利益,一般是為窮人說話的。大地主於蘭田成立紅旗會,就是跟所有窮人們的旗會針鋒相對相對抗。

青旗會的總首領是張恆遠,黃旗會首領是龍家莊的杜歷山。五旗會也叫老皂旗,主要活動在莒縣北部、東北部,首領是大庄坡的鐘志道、劉東、薛明會。青旗會、五旗會、黃旗會之間關係較好,相互配合。紅旗會成份複雜,大權都操在地主手裏,並跟官府勾結,因此和其他三派有矛盾,常常起摩擦,甚至大動干戈,互相火併。五旗會又叫五帶子會,會旗為方形皂色,因其所用武器多為棗木棍,所以也叫棗木杠子會,盛行於1933年,主要在莒北大庄坡一帶。

旗會的興起,眾匪們敬而遠之,匪患自然就減輕了。匪患減輕了,青旗會便由“防匪保家”轉向“抗捐抗稅”。每逢集日,青旗會會員就三五成群地遊行於市,嚇得稅官不敢濫收稅,城裏的稅警也不敢輕易下鄉收稅。這一舉動,絕了貪官污吏們的財源,使他們懷恨在心。

杜紹曾是沂水六區北良水村人,家庭是中小地主,其父杜次章,曾任過沂水縣財政處的會計,在財政處下設的支應局負過責任,也曾當過六區區長。杜姓是沂水六區的封建勢力派之一,當地有諺語云:“南曹(指當地蘇村南曹家營曹姓)、北杜(指大、小杜家莊、菜園、良水、房嶺等村的杜姓)、司馬徐。”所謂“南曹、北杜、司馬徐”,都是地方封建勢力。尤其杜姓自杜經三當了沂水縣警備隊總隊長后,勢力就更大了。杜紹曾早在臨沂五中讀書時,無所不為,為社會鄉里所不齒。1927年前,杜曾考入黃埔軍官學校,1927年秋流浪到南京,不久就投靠了張葦村(當時國民黨政權是西山會議派掌權),在南京充當一名小職員,1931年考入山東區長訓練班,由於杜善吹捧鑽營,畢業后回沂水縣就被委為第六區區長。

杜紹曾自從當了第六區區長后,經常自稱是張葦村嫡系親信,並說與當時的沂水縣長焦常蔭是拜交弟兄,因此便狐假虎威,任意妄為,不可一世。在他任區長期間,人皆稱他是“杜燒包”,在他的同事中,也很孤立。因為他曾在黃埔軍官學校“渡過金”,因此又經常以“革命人物”自居。當了區長之後,借口興辦學堂,沒收了夏孟寺的廟產,佔用了廟址,並將該寺和尚了慶和牛家小河村地主牛壽元,捕押在他的區公所,進行敲詐勒索。了慶和尚是夏孟寺的主持,也是一個惡霸地主和作惡多端的“妖僧”;牛壽元是一個一貫用高利盤剝人民的地主,在大革命時期,他反對和破壞過農民協會,大革命失敗后,他又乘機打擊報復農民協會會員。杜紹曾把這兩個壞蛋關押起來,並不是為了除惡,而是為了敲詐。當張恆遠以青旗會名義要求杜釋放他們時(了慶和牛壽元也是青旗會頭目之一),杜紹曾不僅不釋放,反而態度更加蠻橫,出言不遜。張恆遠見談判不成,便調集了一部分刀會群眾將杜的區公所(設在杜紹曾本村——北良水)團團包圍,進行武裝威脅,聲言不釋放了慶和牛壽元絕不罷休。而杜紹曾也早有準備,在他第一次拒絕了張恆遠的要求后,便從縣城要來了一部分警備隊。及至張恆遠真的調集刀會群眾包圍區公所,他便更加惱怒,立即下令向青旗會開槍,恰巧,杜紹曾第一槍就將張恆遠的兒子擊斃,這就更加激怒了張恆遠,於是又調集了更多的刀會群眾,向圩里攻打。他們首先割斷了區公所和縣府之間的電話線,使杜無法向縣裏求援,繼之便將圩牆攻破,杜見勢不妙,便將全家集中在一個炮樓內,企圖負隅頑抗,以待援兵。青旗會攻破圩牆后,即蜂擁撲向這個炮樓。此時杜紹曾看到炮樓也非保命之地,便跳下炮樓向良水河方向逃去。在杜紹曾跳下炮樓不久,炮樓大門即被打開,攻入炮樓的青旗會會員,見樓下存有不少土灰葯,便立即點燃起來,隨着土灰葯的升發,炮樓的被炸,杜紹曾全家也被炸死,連他的妹夫李澤生(區公所文書)也未倖免。杜紹曾本人雖然跳出炮樓未被炸死,在他逃至良水河灘時,即被青旗會眾趕上殺死。這就是轟動整個山東省的沂水縣青旗會暴動。

事件發生后,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只得下令撤了焦常蔭的縣長職務,宣佈對這次青旗會的行動不予加罪,並任命青旗會會員張瑞五為六區區長。

當時,百姓吃鹽有“官”、“私”之分,沂水縣吃官鹽,莒縣吃私鹽,官鹽每斤20個銅子,私鹽每斤只二三個銅子,官鹽比私鹽貴得多。沂水一帶的地主勾結官府把持鹽行,從中漁利。青旗會對此非常忿恨。便組織會員到莒縣東莞推鹽,跟鹽行對抗。1932年夏,紅旗會與青旗會發生衝突。紅旗會在王宗堂的帶領下集結於滿堂坡的圍子裏,青旗會郭家哨(今屬沂南縣湖頭鎮)一帶的五團在團長郭殿新的帶領下前去攻打,紅旗會傷亡較大,青旗會陣亡3人

1933年4月,五會旗與紅旗會發生衝突,五旗會會首鍾志道也上了前線,紅旗會首領於蘭田和他的兩個兒子親自出馬,兩會調集會眾於小薛庄一帶準備廝殺。國民黨莒縣縣政府曾派人調解。駐軍243旅先派副官前去調解無效,旅長運其昌親自帶衛兵10人前去“調解”,但明顯袒護紅旗會,鍾志道不服,怪運其昌仗勢欺人,隨起爭執,致五旗會與運衛兵開槍相擊,鍾志道被逮。運其昌又調集重兵佈防於三十里堡,阻擋會眾的反擊。后鍾志道在莒縣城裏被殺害,劉東被誘捕后活埋,薛明會也被殺。同年夏,紅旗會會員抄了韓家官莊一青旗會會員左福的家,青旗會聚眾報復。雙方在孟家莊、袁家莊一帶對壘。在一觸即發之際,經小殿村紳士袁仲一、黃旗會首領杜歷山、大李庄馬家鋪子掌柜李開廷調解下,事態得以平息。

縣長范築先乃下令逮捕了沙溝一帶青旗會會員13人。張恆遠調千餘青旗會眾和200支長槍,於18日舉行起義,攻打沂水城,營救被捕人員。不料18日天降大雨,會眾僅到200人,未能暴動。1933年5月25日,莒縣垛庄鄉鄉長李壽辰派區丁至盛家垛庄催征防務捐,遭到庄長盛階的拒絕,區丁便把盛階捆到區政府關押起來。盛階之弟盛富及其子侄等五六人都是青旗會會員,便集合本村會員至鄉政府,將盛階搶出。為了懲罰鄉長李壽辰,梅景玉就從各庄集合了萬餘人圍攻鄉政府所在地盛家垛庄5月29日晚,青旗會沙溝一帶21團的會員300餘人,在李德、李文富帶領下,包圍了崖庄聯庄會訓練處,想找李景剛要人。躲在訓練處的人首先向青旗會員開槍,青旗會員立即進行還擊,雙方一直打到第二天早晨四五點鐘。青旗會打開了訓練處,打死了民團隊長於懷三、教練于占元等3人,繳獲長槍14支,短槍3支,李景剛因當時不在訓練處僥倖逃脫。此後,參加暴動的青旗會眾轉移到沙溝南山蓋家頂。李景剛逃脫后立即要求沂水縣政府派兵“戡亂”。31日,縣政府遂派縣民團牌長張海亭、沭水警察分局巡官劉瑞臣,在李景剛的配合下,帶領警備隊68人和民團100餘人,趕赴沙溝鎮壓,進攻蓋家頂圍子,想剿滅青旗會。青旗會員在李德的指揮下埋伏下來,等他們靠近蓋家頂時突然出擊,結果警備隊和民團被擊潰,張海亭、劉瑞臣、李景剛等20餘人被打死。第二天,西北鄉青旗會19、20兩個團的900餘人,在李方俊、陳風桂、楊花信的帶領下,到沙溝增援,見蓋家頂戰鬥已經結束,便乘勝攻入李景剛的圍子,分掉了他家的部分糧食和財物。沂水縣政府以“暴亂”罪將原先逮捕的青旗會會員處死,並四處緝拿參加沙溝戰鬥的會員。莒縣、沂水青旗會全面暴動,引起了國民黨省政府的恐慌。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一面派省民政廳長李樹椿到沂水調停,一面以換防為名向沂水調集軍隊,陰謀血洗青旗。

6月3日,國民黨81師運其昌旅進駐沂水城,立即派兵一個連北駐高橋鎮,防堵沂水北部、西北部旗會武裝;同時派兵駐蘇村,把鎮壓矛頭主要對準了沂水南鄉的青旗會。同日,第81師師長展書堂率領第241旅2個團來到沂水,與運其昌的第243旅會合,以圖鎮壓青旗會。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派省民政廳長李樹椿率10人“招撫團”也到達沂水進行“調停”,邀請青旗會總首領張恆遠進城談判,以“旅長”之銜進行“招安”,聲稱“青旗會如接受招安,即給一個混成旅編製,發給一萬支鋼槍、一萬套軍裝、一萬元現大洋”,並派沂水城西嶽庄地主張熙恆擔任說客,其目的是想誘殺張恆遠,只要張恆遠、張瑞五、梅景玉及他們那些團長都誑到城內來,給他個一網打盡……。”

青旗會內部意見不一:有的堅決反對招安,主張干到底;有的則認為可以接受招安,以便儘快收場。經多次磋商,張恆遠決定分兩步行動:一方面派張之祥為代表進城講條件,一方面作好戰鬥準備。張之祥率2名代表進城“談判”,即被投入監獄。省民政廳長李樹椿假“調停”的陰謀沒有得逞,張恆遠沒有上鉤,又見時機已到,展書堂便殺死了進城談判的3名代表,即開始血洗青旗會。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烽火紅軍旗(上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烽火紅軍旗(上部)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章:亂世英雄(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