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庄辛
《楚世家》·楚頃襄王·庄辛(1)
楚頃襄王受到獵人的委婉勸諫,雄心勃勃,意欲合縱抗秦,並且有圖周之想。其時正是周赧王,周王派人遊說勸說襄王放棄了圖周的謀划,同時,秦國已探聽到楚國要合齊抗秦,於是主動發起對楚國的戰爭,史稱鄢郢之戰,楚襄王被迫出奔,駐守陳城。兩年後,楚襄王效仿勾踐忍辱負重,秣兵厲馬重新奮起,一舉收復失地,使得楚國有了短暫的中興。這其中不能不提一個人,便是庄辛。
說到庄辛,太史公筆下並沒有收錄此人的事迹,但是在一些史料中存留着不少對庄辛的記載,首先來自漢儒劉向的《說苑》,記錄了一則關於庄辛的故事,歸類“善說”,緣起一首《越人歌》,不過其中透露的有關庄辛的信息值得商榷。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與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詬恥。
心幾煩而不絕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知),心悅君兮君不知。
照字面來看,這首流傳下來的楚國風味的詩歌,貌似男女相悅之詞,事實上根據劉向的記錄,真不是男女情事,別有一番滋味在裏面。
這個故事講的是楚國襄成君(事迹不詳)冊封受爵那天,身着華服佇立河邊。楚大夫庄辛經過,見了他心中歡喜,於是上前行禮,想要握他的手。襄成君忿其越禮之舉,不予理睬。於是庄辛洗了手,給襄成君講述了楚國鄂君的故事,便是《越人歌》。
襄成君始封之日,衣翠衣,帶玉劍,履縞舄,立於游水之上,大夫擁鍾錘,縣令執桴號令,呼:“誰能渡王者於是也?“楚大夫庄辛,過而說之,遂造托而拜謁,起立曰:“臣願把君之手,其可乎?“襄成君忿作色而不言。庄辛遷延沓手而稱曰:“君獨不聞夫鄂君子皙之泛舟於新波之中也?……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說君兮君不知。'於是鄂君子皙乃揄修袂,行而擁之,舉綉被而覆之。“襄成君乃奉手而進之,曰:“吾少之時,亦嘗以色稱於長者矣。未嘗過僇如此之卒也。自今以後,願以壯少之禮謹受命。“
後人的解讀很有意思,說庄辛欽慕襄城君的美貌,意欲“把君之手”,遭到襄城郡的拒絕,於是講了鄂君子與越人之間盡歡的故事,意思是像鄂君子這麼高的社會地位都能與一個普通的船夫交往,您現在還比不上鄂君子的榮耀,我也不是一個尋常的船夫,為什麼要拒絕我呢?
於是有人就說這個庄辛是不是同性戀呢?從上面那首《越人歌》的內容和語氣看,如果不是有關男女情事還真不太讓人相信,山有木兮木有枝(知),心悅君兮君不知。這樣的話居然出自庄辛的例舉,實在讓人意外。因為從相關的記載看,庄辛是楚頃襄王中興楚國的一個重要謀臣,高瞻遠矚,洞察時勢,楚頃襄王敗於秦國不得已出奔后,追悔沒有聽庄辛的勸告,之後重用庄辛等,才有了後來的中興。按劉向的說法,此庄辛似乎非彼庄辛,劉向這個人記載的很多東西可信性不大,不排除以訛傳訛,甚至編造的可能,譬如楚人那個葉公好龍就是劉向對葉公的詆毀。
《楚世家》·楚頃襄王·庄辛(2)
二十一年,秦將白起遂拔我郢,燒先王墓夷陵。楚襄王兵散,遂不復戰,東北保於陳城。二十二年,秦復拔我巫、黔中郡。二十三年,襄王乃收東地兵,得十餘萬,復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為郡,距秦。
楚國歷史上,被外敵入侵境內,且國君被迫出奔的有兩次,一次是楚昭王時期,一次便是楚頃襄王時。根據上面太史公的記載,二十一年,郢都失守,二十三年,襄王即收失地,短短的兩年時間情勢迥然不同,這其中發生了什麼?
首先要提到庄辛這個人,庄辛是有眼光的人,他對秦楚相爭有着異乎常人的預判,面對秦國這個楚國最強大最危險的敵人,庄辛早就向楚頃襄王提出警示:
庄辛謂楚襄王曰:“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輦從鄢陵君為壽陵君,專淫逸侈靡,不顧國政,郢都必危矣。“庄辛很不客氣的直言,君王的生活過於奢華了,奢華其實不算是個大問題,關鍵是君王懶怠行政,親近弄臣,即位以來專意奢靡享樂,沒有絲毫進取之心。當前天下秦國最強,有兼并六國之雄心,而楚國距離秦國最近,秦楚交好尚能避免爭鬥,況且秦人虎狼之心不可信賴,君王理應做好禦敵的準備,不可輕而忽之。
襄王曰:“先生老悖乎?將以為楚國襖祥乎?“襄王很不滿意,聽着庄辛的話刺耳,乾脆斥責他,先生年紀大了,老糊塗了吧,你說的這麼嚇人好像咱們楚國要遇到大災難一樣。不要這麼危言聳聽好嗎?
庄辛曰:“臣誠見其必然者也,非敢以為國襖祥也。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國必亡矣。臣請辟於趙,淹留以觀之。“庄辛去之趙,留五月,秦果舉鄢、郢、巫、上蔡、陳之地,襄王流掩於城陽。
庄辛說,我只是根據目前國際上和我們楚國的形勢來判斷,並不是我有什麼千里眼萬里眼看到了未來的事。我建議君王不要過於寵幸幾個弄臣,終日做些詩歌喝喝酒,拿出些精力來料理國事,否則的話,國家可能會出現危機。如果君王不信任我,我請求到趙國去訪問。庄辛在趙國待了五個月,秦國發兵進攻楚國。秦果舉鄢、郢、巫、上蔡、陳之地,襄王流掩於城陽。襄王不得已出奔。
於是使人發騶,征庄辛於趙。庄辛曰:“諾“。客觀的說襄王在國家遭遇亡國之難時,能及時悔改,也算得上一位明君了。楚國遭難,襄王出奔,這個時候想起了庄辛,襄王悔恨不已,發憤要振興楚國,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派人前往趙國,迎庄辛回來共商國事。庄辛二話不說,立即返國。想一想,當初庄辛能主動諫言襄王,應該是也看到襄王不是一個徹底的昏君,知道襄王從做太子時四處狼狽做人質受夠了苦,一朝為君王耽溺奢華是可以諒解的。這次襄王派人來請,正中了庄辛的下懷,也可見的自己當初眼光不差。
楚世家》·楚頃襄王·庄辛(3)
庄辛的警示在襄王那裏不以為然,反而認為庄辛老糊塗了,在危言聳聽,所謂“老悖矣”。回頭看庄辛對襄王所說,他看到襄王即位后一味的親近弄臣,整天詩歌與酒玩的不亦樂乎。要知道當前的國際形式非常微妙,秦齊都有稱霸的野心,而以秦國為更甚,最關鍵秦楚毗鄰,如果秦楚不睦,勢必會發生紛爭,秦兵向楚,三晉必隨其後。最有利楚國的謀略是齊楚合縱,聯盟中原各國一致向秦。
庄辛看到了國際上的風雲變化,諫言襄王旨在做好準備以應對。既然襄王不聽,庄辛就自請出使到趙國,當然有避難以觀其變的意思,也有可能在趙國搜集周邊的各國動向。不出庄辛所料,秦楚的戰爭開打了,楚國輸的很慘烈,襄王出奔。
這個時候襄王反悔了,困窘之下需要忠臣良將,他想起了庄辛,派人去趙國懇切的請他回國相助國事。從這裏看,襄王不算是一個昏君,在經歷了失守郢都的慘痛教訓后,襄王忍辱負重,決心振興楚國。老練的庄辛確實有識人之明,首先他能看出襄王不是徹底的昏聵之君,因為他知道襄王即位前的坎坷經歷,一個人生曲折坎坷的人很容易陷入到榮華富貴的優裕生活中去,譬如那個大名鼎鼎的晉文公重耳也曾經這樣,流亡多年,到了齊國收到優待,舒服的不願意再去流亡,什麼復國大志統統沒有了。襄王也多半如此,一個普通人一旦脫離了困境尚不能擺脫這種情況,何況一個大國的國君呢?
庄辛通達人情,認識到襄王這點后,仍然及時的給予進言,言不中用,藏身異國等待時機,這又看得出他的智慧。襄王蒙難,深自反省,感慨不聽庄辛言,勵志復國,誠懇熱情迎接庄辛返國。
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於此,為之奈何?”庄辛對曰:“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臣聞昔湯、武以百里昌,桀、紂以天下亡。今楚國雖小,絕長續短,猶以數千里,豈特百里哉?
襄王很客氣,我悔不該不聽您的話,現在這樣的局面,您看怎麼辦?庄辛說了一句很有名的話“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庄辛說,君王莫要擔憂,俗話說亡羊補牢還不算晚。想想古代的那些聖賢君王,以區區百里之地都能建功立業,何況我們大楚國呢,地方千里,雄兵百萬,就算暫時有點挫折,不算什麼。君王要有信心。
接下來庄辛口若懸河,娓娓道來,取材細物,譬喻國際局勢,一番話說得襄王,顏色變作,身體戰慄,當即封庄辛為陽陵君,賜予淮北之地。庄辛輔助襄王開始了楚國的復興事業。
我們來看看庄辛的話。幾個有趣的譬喻,也看下庄辛說話的藝術:
“王獨不見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飛翔乎天地之間,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飲之,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致夫五尺童子,方將調飴膠絲,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為螻蟻食也。
君王您應該知道天上飛來飛去的蜻蜓,自由自在,但是它不知道有個小孩子正準備了膠水塗抹的杆子要把它捉到,丟給螞蟻吃。——表面安逸,實際危機重重!
然後又說,蜻蜓這種小玩意兒不說,咱再說說黃雀:
蜻蛉其小者也,黃雀因是以。俯噣白粒,仰茂樹,鼓翅奮翼,自以為無患,與人無爭也。不知夫公子王孫,左挾彈,右攝丸,將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類為招。晝游乎茂樹,夕調乎酸鹼,倏乎之間,墜於公子之手。
黃雀鼓翅穿梭於樹木之間,自以為無憂無慮,但是它不知道正有公子哥拿着彈弓準備倏乎之間,墜於公子之手。表面安逸,實際危機重重!
庄辛由蜻蜓說到黃雀,說到黃鵠,說到蔡聖候,繼而聯繫到襄王自身:
……蔡聖侯之事其小者也,君王之事因是以。左州侯,右夏侯,輩從鄢陵君與壽陵君,飯封祿之粟,而戴方府之金,與之馳騁乎雲夢之中,而不以天下國家為事。不知夫穰侯方受命乎秦王,填黽塞之內,而投己乎黽之外。”
襄王聞之,顏色變作,身體戰慄。使用乃以執珪而授之為陽陵君,與淮北之地也。
一語驚醒夢中人,楚頃襄王的頃的時期過去了,襄的時代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