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念天地之悠悠
序章念天地之悠悠(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日子,也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它的普通在於,太陽和往常一樣在早晨從東方升起,又在黃昏在西邊落下,以至於沒有人去特意記住它的日期;它的特殊在於,一條很少有車輛通行的高速公路上,在這一天發生了一起離奇的車禍,以至於因為這起車禍而讓這一天的日期成為了絕密。
這是一起單方事故,肇事的是一輛私家轎車,沒有人知道事故的具體經過和原因,甚至連高速公路上的監控設施也不能告訴人們一個準確的答案。事故的現場非常的奇怪,肇事車輛在車頭大約三分之一的地方被齊齊切斷,斷面呈現出完美的球弧形,斷裂處卻找不到切割、撕裂、高溫等等任何的痕迹,就好像這輛車原本就是用膠水粘起來的兩個獨立部分,而現在只不過是被人掰開了一樣。汽車的後半部分明顯是因為突然失去了車頭而拖到了地面,然後在慣性的作用下直直地翻了一個跟斗,扣在了地上。更奇怪的是,被“切”下去的車頭,卻還完好地呆在原地,就好像被“切斷”時車不是行駛的而是靜止在那裏一樣。所有人都相信,以地球目前的科技水平,是絕不可能有如此高水平的“切割”技術的。然而真正令人驚奇的是,在事故現場的一側,有近兩米的公路護欄不翼而飛,斷面也和汽車的斷面一樣沒有任何切割的痕迹。隨着現場調查的進行,人們又有了更驚奇的發現——事故現場直徑9米多的圓形範圍內,路面材料居然不是任何一種我們所熟悉的材料。事後有人取回一小塊材料分析成分后發現,是一種在當時正在研發的新型環保材料,只不過取回的這塊材料從磨損和老化程度來看,至少已經使用了十年以上。
這起事故因為種種怪異的現象而由事故變成了事件。所有人都把這起事件的發生,歸結在了某種我們尚未知曉的超自然力量上,然後所有的資料、檔案都被貼上了“絕密”的標籤封存了起來。
時間會沖淡一切,這起離奇的事故也是一樣,隨着時間的推移,它開始漸漸淡出人們的記憶,直到若干年後的另一起離奇的事件發生。這另一起事件的離奇所在就是和數年前的那起車禍有着驚人的相似之處,所以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和地點也同樣被載入了檔案,然後貼上了“絕密”的標籤。現在,我們只能大概的知道它發生在中國西部的某個武器試驗場上。
那是一個平靜的下午,由於近期並沒有什麼試驗項目,所以這裏除了孤零零的幾棟房屋之外就只有茫茫戈壁,盡顯一派荒涼之色。事件發生時正是換崗的時間,兩個士兵正在做着交接。忽然,其中一個士兵就瞪起了雙眼,獃獃地直視前方,然後一屁股就坐到在了地上,張着嘴卻發不出聲音來。另一個士兵被他的舉動嚇了一跳,詫異地順着他的目光看去,也突然間大驚失色,迅速地卧倒在地上,同時把那個顯然是嚇呆了的同伴也壓倒在地,又揉揉眼睛,再仔細地看了又看,終於決定鳴槍示警。清脆的槍聲在空曠的戈壁上顯得格外的突兀。隨着槍聲地響起,原本死氣沉沉的基地在瞬間沸騰了。
第三天的時候,事發的地點已經搭建起了一個大大的房間,幾個涉及不同學科的專家在一隊士兵的嚴密保護下進入了房間,從外面已經看不到裏面的任何情況了,甚至連周圍的一大片區域都已經被全副武裝的士兵戒嚴了。
在那個下午,兩個士兵究竟看見了什麼?這個房間裏現在又有些什麼呢?現在這個房間裏,是另一個比較小的房間,或者應該說是另一個大房間的一部分更恰當一些。那天下午在兩個士兵換崗的時候,就在其中一名士兵剛剛走過的地方,突然毫無徵兆地憑空出現了這麼半個房子。據親眼目睹它出現的士兵描述:它就那麼出現了,就好像它本來就在那一樣,前一秒還只是一片戈壁什麼也沒有,只眨眼的工夫它就出現了。事實上那個士兵說他絕對沒有眨眼,就是在自己的注視下憑空出現的。
這個憑空出現的所謂房子,實際上只有兩個半面的牆壁和部分地板,看上去就好像是從一個大的房間上切出來的一部分。房間的牆壁和地板都是用類似金屬的材料構成的,具體成分尚未能分析出來,不過從結構上看,它應該屬於是一種臨時的活動房屋,就好像我們現在用彩鋼板搭建的那種一樣。
憑空出現的並不只有這半個房間,最重要的是房間內的一些電子設備,甚至還有一些書籍、資料和圖紙。無論在裏面發現的書籍、資料還是圖紙,全部都是用的中文,但那些書的出版日期卻是在幾十年之後!在被發現的電子設備里,人們還找到了兩台完整的被認為是微型計算機的東西,在接通電源后,仍可正常工作,它們的作業系統雖然從來沒有人見過,但是和發現的書籍資料等一樣,全部都是中文,不過系統顯示的時間比那些書的出版時間更要靠後。
現場所有的發現都讓人們不得不相信,這些憑空出現的東西絕對不是我們這個空間或時代的產物。於是,針對這些資料的解讀和研究工作秘密開始了。
在研究中,人們首先發現並得出了肯定的結論,那就是這些東西的出現,是它們所屬的那個空間一次試驗失敗或者產生了差錯的結果。在接下來對這些東西的研究中,讓人們豁然加深了對空間的認知,也讓人們讀到了太多的故事。
人類對我們自身所在空間的認識和探知,經歷了貫穿整個人類發展歷史的漫長歲月。而在這個漫長的認知歷程中的絕大部分,都是盲目地以自我為中心,直到近代通過對日月星辰的觀察才逐步出現了“地心說”、“日心說”;認識到自己是生活在一個大大的球上;再然後又逐步建立了宇宙空間的概念;直到二十世紀初,案因斯坦先後提出了狹義和廣義的“相對論”、質能方程,證明了物質和能量的關係,然後又在對麥克斯韋建立的電磁場理論的研究中發現了問題,更直接摒棄了牛頓所確立的絕對時間的理論,最終把時間和空間聯繫在了一起,把人們的認知由三維擴大到了四維。
愛因斯坦所提出的相對論無疑是偉大的,因為直到一百年後人們才真正在實驗室里得到了證實。然而在二十一世紀初,一個名叫麗莎·蘭道爾的女教授在進行一次核裂變實驗的時候又有了新的發現。無疑,她所進行的核裂變實驗就是基於愛因斯坦所建立起來的理論的,但是在實驗過程中她卻意外地發現有一些微粒突然消失了,這不符合人們所掌握的任何科學規律,更和當時已知的科學理論也就是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產生了直接而且嚴重的矛盾,這一發現讓人們聯想到了五維空間。
按照愛因斯坦的理論,速度可以改變時間和距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尺縮效應”和“鐘慢效應”。從這點出發,人們想到了時間旅行,有個叫霍金的科學家甚至更進一步地提出了設想和猜測,但很快就被“時間悖論”證實那是不可能發生的。換句話說,假如人類真的能夠進行時間旅行,那麼為什麼一直到現在我們也找不到未來人曾回來的痕迹?如果他們能夠回來,又為什麼不把未來的科技傳授給我們?而如果他們傳授給了我們,我們也就可以提前掌握時間旅行的技術,如果我們掌握了這個技術,又為什麼不回到從前讓自己的祖先掌握這個技術呢?所以,人類永遠不可能回到過去或者未來。而實際上,即便是時間旅行,也僅限於四維空間。
不過五維空間這一概念的提出,讓人們的視野無限開闊起來,最後,隨着量子物理學的發展,人們逐步加深對電子、磁場的研究,終於證實了五維空間的存在。但當人們終於發現了五維空間的時候,卻又發現,所謂的第五維,實際上是一個無窮盡的數值,確切地講,不該叫做五維空間,而應該叫N維空間。(關於N維空間詳情請參看“附錄”)
在N維空間的理論建立起來之後,人們開始尋找各種方法來進行證實。中國科學家率先做到了“隔空移物”,即把一個物體憑空從一個地點瞬間轉移到另一個地點。這一移動沒有速度。因為大家都知道,速度=距離/時間;但在時間為零的情況下,這個等式就不能存在,因為零是不能被作為分母的。不過,雖然做到了“隔空移物”,卻也仍然只局限於我們所在的空間內,它突破的只是一個時間而已,還是沒有突破空間的壁壘。但這次實驗的成功,讓人們找到了正確的方法,那就是在特定的範圍內製造一個特定強度的磁場,然後在磁場內需要有能夠以光級速度運動的物質,所謂光級速度就是與光速上下差別不大的一個速度範圍。而這些物質可以是電子、中子或原子,並沒有特定的限制,具體視物質的總量多少而產生一個大小不等的範圍,而這個範圍就是突破空間壁壘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內的一切都將突破壁壘而進入到另一個空間。至於具體進入到哪一個空間則取決與產生的磁場的強度大小。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也可以把這種對空間壁壘的突破看做是重新複製出了另一個與我們所在的空間完全相同的、全新的空間,只不過是給了這個被複制出來的空間一個不同的發展方向。從理論上講,突破和被突破壁壘的兩個空間可以再次相互突破,否則,壁壘的突破只針對與t值(建立以當前時間為原點的時間軸,設時間=t)小於目前t值的空間。也就是說,人可以從今天回到昨天,然後再從昨天回到今天,但卻永遠不可能走到明天去。
“隔空移物”的實驗總結出了大量的經驗,並積累了極為有用的科學數據,在進一步地研究和不斷改進地試驗后,終於做到了突破空間壁壘,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穿越”,只是控制精度和穩定性仍無法很好的掌握。
研究人員把資料讀到這裏的時候,才想起了數年之前高速公路上離奇的車禍,也明白了今天擺在他們眼前的所看到的一切。然後他們突然意識到,按照這一“N維理論”,那麼他們現在已經脫離了正常的軌跡,正在沿着一個新的方向發展。不過無論是原始軌跡還是新的方向,對於存在於這個空間的所有人來說,現在這個空間的發展方向,就是他們唯一的無法改變的方向。
在所有找到的資料當中,大部分都是有關於“N維空間”的理論和實驗數據,而除此之外,人們注意到還有一個名詞頻繁的出現在資料當中,而這個名詞恰恰就是當時的政府尚在醞釀中的一個仍屬於絕密的計劃。這個詞就是——“龍牙”。
下面我們要講述的故事,就是若干年後關於這個“龍牙”的故事,而我們所要講述的一切,實際上已經是屬於脫離我們現在所處空間的另一個維度空間的故事了。它即將發生在那個已脫離了原始發展方向的、一個不同於真實社會和歷史的、一個全新的時間和空間裏。在這個空間,有着和我們現在一樣的宇宙,一樣的地球,一樣的國家,一樣的山川和湖泊,也有着一樣的人和物,甚至還有着相同的歷史和文化,所不同的,只有接下來將要發生的事。
附錄:
從三維空間的認知到四維空間的證實,然後再到五維空間的理論建立,人們才剛剛勉強可以接受這個發現或者說是事實,卻又發現了多層嵌套在一起所謂N維空間。那麼我們該怎麼來理解這個N維空間呢?不妨來做一個模型。先做好我們能夠看到的三維空間的模型,把我們無窮的空間有限化。可以假設我們所處的三維空間的x,y,z三個坐標長度都為1的立方體,然後再引入時間的概念t。時間是不斷流逝的,在這個坐標系中我們就把t看作是無限延伸的,那麼我們以x,y,z座標系建立起來的立方體在有時間的四維坐標中就是沿着t坐標一直延伸下去,形成一個t為正無窮的柱狀物,而我們的世界就是在這個立方體中隨着t的變化而不斷變化。但實際上,如果我們把t量化,分成若干點,那麼在每一個點上都會有一個三維的立方體,這個無限長的柱狀物實際上是由無數個立方體相互嵌套連接在一起而組成的。如果將我們現在所處的時間點作為原點,那麼t為負值時就是我們的歷史,t為正值時就是我們的未來。而N維空間呢,則是在特定的條件下,立方體中的事物可以脫這個立方體的屏障而進入其他的立方體,而事物所進入的新的立方體同樣是沿着t在前進的,只不過由於新事物的進入,會重新產生一個新的分支,也就是說出現一個新的t值,朝着一個新的方向前進,而對於這個立方體來說,不同t的前進方向,也就是立方體不同的發展方向。
N維空間理論,顯示出我們所在的空間並不是唯一的,而是有無窮盡個我們發現不了的并行存在的空間,所有這些空間在正常狀態下互不影響,互不干涉。而在沒有相互影響和干涉的前提下,這些空間在一個t的絕對值上,是完全一樣的。當在一定條件下,某一個空間對另一個空間造成影響之後,比如說某些人或物突破空間屏障進入另一個空間,那麼原空間仍會繼續正常發展,但被進入的空間將因此而受到影響並立即沿着另一個方向前進從而有了不同的發展和變化,而這一變化的大下,則取決於受到影響的大小。但這個N維空間,在沒有人突破空間屏障前,則完全可以被看作是一個空間,至於N的取值,則完全取決與原始空間屏障被突破的次數,每個新增加的空間偏離遠空間的時空距離,則與受到的影響成正比。如果這個理論是正確的,那麼人們就再也不必擔心穿越時空的旅行會給歷史造成影響,因為在突破空間壁壘到達某個t值也就是某個時間點的空間之後,這個空間將因為受到其他空間的影響而立刻產生一個沿新的方向發展的分支,而在受到影響之前那一刻的空間,仍然會沿着原始的路線發展。也就是說,假如我們有人回到了一天之前並找到了一天之前的自己,那麼在他出現的那一瞬間,這個空間實際上已經產生了一個分支朝着不同的方向發展了,一個扔按照原來的軌跡發展,在這個分支里只有一個原始的你,這樣你才能在第二天的時候做出回到前一天的行動;而另一個分支則因為第二天的你回來了而同時存在着兩個你,並向著另外的方向發展。而對於原來那個空間的你來說,因為仍在按照正常的軌跡發展,所以根本就不會有任何未來的你曾回來過的痕迹。這也恰恰對“時間悖論”給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