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蒜液喉頭噴霧治療扁桃腺炎

10.大蒜液喉頭噴霧治療扁桃腺炎

10.大蒜液喉頭噴霧治療扁桃腺炎

大蒜液喉頭噴霧治療扁桃腺炎

(錄自《浙江省中醫藥臨床經驗彙編》第二輯)

扁桃腺炎是一種常見的疾患,臨床治療方法極多,近年來外科手術治療最為滿意。但對合併慢性病患者,由於手術常致其他併發症,往往後果不佳,故不宜手術治療。而肺結核患者由於抵抗力差,常誘至扁桃腺的炎症改變,有時經過抗生素等或一般對症治療即可好轉。也有些患者雖用大量抗生素亦不能使其消除炎症,由於長期的慢性炎變的存在,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響肺結核方面的治療。我們在近階段經過臨床摸索,試用了大蒜喉頭噴霧,來治療該類患者取得良好且迅速的療效。現為及時交流點滴經驗,先行舉例介紹,以供交流參考。

藥液配製劑量及使用方法

我們採用市上購得的分瓣白皮大蒜,用壓榨法榨出其純蒜液,用蒸餾水稀釋至內含10%的大蒜純液,每次為2毫升,內加2%普魯卡因液1毫升混合,置於喉頭噴霧器瓶內,一天三次做喉頭噴霧。……因而噴霧時應囑患者盡量把口腔張大,並做深呼吸,術者應隨患者吸氣時噴入,一般可讓患者自行操作。根據我們臨床治療情況,一般噴霧4~10次即可痊癒。

治療舉例例一、例二(均略)。

討論與小結

大蒜系我國普通蔬菜,是流傳於民間的一味良藥。其臨床應用已極廣泛,對治療咽喉方面的疾病,在我國古代醫籍中就記有華佗曾用大蒜治療咽喉痛的患者;近年來蘇聯(編者註:作者引用原書內容故未動,現應作“前蘇聯”)更是做了卓越的研究……利用了吸入裝置,以植物殺菌素治療扁桃腺周圍炎,咽峽炎及扁桃體摘除后的患者,都獲得了顯著的療效。我們在臨床中對治療久治不愈的慢性扁桃腺炎的患者,使用大蒜液噴霧后,取得迅速且良好的效果。因而認為以大蒜來治療咽喉方面的疾病,值得加以研究和推廣。

大蒜液治療扁桃腺炎及咽喉炎的療效這樣迅速,除其對細菌的抑殺作用外,是否有這樣一個機制:用大蒜液噴霧的患者,都感到噴后咽喉部有一種溫熱的感覺,這種感覺並不疼痛,檢查咽喉部有明顯的暫時性充血,由於大蒜液對黏膜局部組織的刺激增進病變組織血管擴張,循環暢旺,使炎症迅速消除。

我們北方人一般都有食用生蒜的習慣,噴霧時就無什麼不適之感;然有部分患者,平素不喜食蒜,噴霧后感覺口腔內蒜臭難忍,因此治療前除應耐心和充分地解釋外,在噴霧后15分鐘可漱一次口,飲些茶,一般是可以減除一些蒜臭的。

評註:

大蒜的藥用價值,如果讓我整理相關資料,足可以編一本厚厚的專著來,說明古今醫家、民眾都喜歡用它。古人認為大蒜不能多用,“多用傷目”。現代臨床醫生治療很多疾病時也常說一句“忌口”的話: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其中就包括了大蒜。《浙江省中醫藥臨床經驗彙編》第二輯還有一篇“大蒜液滴入氣管治療結核病的初步介紹”,也有值得現今臨床參考的地方,這裏暫就不細細列舉了。

上文介紹的噴霧吸入治療法,完全可以借用現今的霧化器,我摘錄時有意省去了原文介紹的土法上馬的土裝置。噴霧吸入治療法,西醫研究比較精細,除了常用的霧化器吸入法治療呼吸系統的疾患之外,臨床還創製了氣霧劑,尤其對於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等疾患常常使用,還有治療心絞痛等疾病的噴霧劑。中醫藥研究者倘能藥用中藥,而器具,劑型借用現代的一些方法,或能更好地得到推廣與運用,有人提出“中藥西制”也是源於此吧。

2011年4月8日去世的朱曾柏教授,是我一貫敬仰的中醫學家。《朱曾柏疑難雜症經驗集》有“肺不張”醫案一則:“……方葯:桔梗、蘇葉、薤白各20克,魚腥草30克,大貝母、黃芩、陳皮各15克,細辛、甘草各10克。上藥加水煮沸20分鐘后,乘熱吸入葯氣,一天多次,如對熱葯葯氣不適,亦可涼吸。治療5天後,胸悶窒息、胸痛、氣喘之症大減,低熱已退。於是堅持吸葯約3個月(偶爾內服少量益肺化痰活血中藥),諸症消失,低熱亦未再發。……本人用此大法治療多例肺不張,均獲滿意療效。”朱曾柏教授的這一方法,現今臨床鮮有人用矣,非不能也,是不為也!箇中原因,不容細表。

記得前幾年熱播的電視連續劇《神醫喜來樂》裏面也講道:格格昏睡不醒,喜來樂讓金枝玉葉的格格寬衣解帶,用防風、黃芪煎湯令其熏嗅(當然也有藥物蒸汽通過皮膚透入體內這一途徑),終令其蘇醒,喜來樂得以揚名天下。雖是影視劇,其方子還是大有來歷,當年我還查證過。在《名醫類案》、《古今醫案按》均在其書的開篇——“中風”首篇講到這一類似例子。我對問題喜好刨根問底,經查,在《舊唐書》二百一“列傳”第一百四十一“方伎”的第五位講到許胤宗的此一事迹。

為回應可能出現的讀者對喜來樂這一段的質疑,說莫非是胡編亂造?我特將古籍文字摘錄如下,以正視聽。下文成書時間,《舊唐書》最早,《名醫類案》次之,《古今醫案按》又次之。觀其記載,我以為是通過呼吸道給葯為主要治療途徑,當然不排除皮膚腠理葯氣滲入。不可以古人言論印定眼目。

(1)《舊唐書》二百一“列傳”第一百四十一“方伎”的第五位講到許胤宗。

許胤宗,常州義興人也。初事陳,為新蔡王外兵參軍。時柳太后病風不言,名醫治皆不愈,脈益沉而噤。胤宗曰:“口不可下藥,宜以湯氣熏之。令葯入腠理,周理即差。”乃造黃芪防風湯數十斛,置於床下,氣如煙霧,其夜便得語。由是超拜義興太守。陳亡入隋,歷尚葯奉御。武德初,累授散騎侍郎。

時關中多骨蒸病,得之必死,遞相連染,諸醫無能療者。胤宗每療,無不愈。或謂曰:“公醫術若神,何不著書以貽將來?”胤宗曰:“醫者,意也,在人思慮。又脈候幽微,苦其難別,意之所解,口莫能宣。且古之名手,唯是別脈;脈既精別,然後識病。夫病之於葯,有正相當者,唯須單用一味,直攻彼病,藥力既純,病即立愈。今人不能別脈,莫識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藥味。譬之於獵,未知兔所,多發人馬,空地遮圍,或冀一人偶然逢也。如此療疾,不亦疏乎!假令一葯偶然當病,復共他味相和,君臣相制,氣勢不行,所以難差,諒由於此。脈之深趣,既不可言,虛設經方,豈加於舊。吾思之久矣,故不能著述耳!”年九十餘卒。

(2)《名醫類案》卷一中風

許胤宗治王太后病風不能言,口噤而脈沉,事急矣,非大補不可也。若用有形之湯藥,緩不及事,用以防風、黃芪,煎湯數斛,置於床下,湯氣熏蒸,滿室如霧,使口鼻俱受之,共夕便得語。此非智者通神之法,不能回也。蓋人之口通乎地,鼻通乎天,口以養陰,鼻以養陽。天主清,故鼻不受有形而受無形;地主濁,故口受有形而兼乎無形也。

(3)《古今醫案按》卷一中風

《唐書》載許胤宗初事陳,為新蔡王外兵參軍。時柳太后感風不能言,脈沉而口噤。胤宗曰:“口不下藥,宜以湯氣蒸之,令葯入腠理,周時可瘥。”遂造黃芪防風湯,煮數十斛,置床下,氣如煙霧,熏蒸之而得語。遂超拜義興太守。震按:(內容略)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古今單驗方選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古今單驗方選評
上一章下一章

10.大蒜液喉頭噴霧治療扁桃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