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話的作家——巴金
講真話的作家——巴金
巴金攝於20世紀80年代
“人為什麼需要文學?需要它來掃除我們心靈中的垃圾,需要它給我們帶來希望,帶來勇氣,帶來力量。”這是巴金對文學的見解。巴金多次說明他不是為當作家而提筆的,他只是“有感情必須發泄,有愛憎必須傾吐”,他是“在作品中生活,在作品中奮鬥”。他說:“我寫作不是因為我有才華,而是我有感情,對我們祖國和同胞我有無限的愛,我用作品來達我的感情。”
作家巴金,姓李,名堯棠,字芾甘。
巴金有代表性的作品
巴金於1904年出身於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個封建大家庭。封建社會的黑暗,封建家庭的腐敗,使他產生了強烈的不滿。偉大的五四運動,對巴金產生了巨大影響。年輕的巴金在成都參加了新文化運動,他自稱為“五四的產兒”。為了追求光明,1923年巴金和他的三哥離開四川,到了南京和上海。
1927-1928年巴金旅居法國期間,寫出了他的處女作長篇小說《滅亡》。迄今為止,巴金從事文學創作已滿六十五周年。六十多年來,除了“十年動亂”期間被迫停筆,巴金勤勤懇懇地寫作,為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留下了約一千二百萬字的創作和翻譯著述。他大量的作品,教育了幾代青年。他的小說“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憩園》《寒夜》等,一直受到海內外讀者的喜愛;晚年的力作《隨想錄》,贏得廣泛的讚譽。巴金的作品先後被譯成日、俄、英、法、德、意、西、匈、波、捷、瑞典等近二十個國家的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
巴金一貫主張講真話。早在1942年,巴金就勉勵我“說話要說真話,做人得做好人”。巴金曾被迫講過一些違心的話,為此他不斷剖析自己。他說:“我提倡講真話,並非自我吹噓我在傳播真理。正相反,我想說明過去我也講過假話欺騙讀者,欠下還不清的債。我講的只是我自己相信的,我要是發現錯誤,可以改正。我不堅持錯誤,騙人騙己。”
巴金獲得的但丁文學獎獎章
巴金對讀者的愛是很真誠的。1987年,巴金返回闊別二十六載的家鄉,無數讀者請他簽名留念。巴金長期患帕金森病,寫字困難,但仍高興地用顫抖的手為讀者簽名。讀者感激地對他表示謝意,巴金卻說:“該我感謝你們,是你們買我的書,養活我。讀者是我的‘衣食父母’。”最近,巴金又說:“讀者是最好的評判員,也可以說,沒有讀者就沒有我。”
巴金的故居在成都市正通順街,現在是戰旗歌舞團的宿舍。許多國際友人、讀者主張恢復巴金故居,但巴金不同意,他反對為此花費國家的錢。他說:“我必須用最後的言行證明我不是盜名欺世的騙子。”
廣大讀者理解巴金的心,他們熱愛巴金的作品,同時更敬仰巴金的人品。
魯迅早在1936年就對巴金做出評價,讚譽“巴金是一個有熱情的有進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數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1981年12月巴金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1982年,意大利但丁學會頒給巴金“但丁國際獎”。
1983年,法國總統密特朗訪華,到上海親自授予巴金“法蘭西共和國榮譽軍團勳章”。
1984年,巴金在香港獲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學位。
法國總統密特朗到上海親自授予巴金“法蘭西共和國榮譽軍團勳章”
1985年,巴金獲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名譽外國院士稱號。
1990年,巴金先後獲蘇聯授予的“人民友誼勳章”和日本福岡市頒發的“亞洲文化獎特別獎”。
這些充分說明了巴金在國內外的巨大影響:巴金不僅屬於中國,巴金也屬於世界!他的文學成就已廣為世人所矚目。
巴金已達八十八歲高齡。因為病,寫字吃力,但是巴金並不甘心沉默。他說:“我最後還是要用行動來證明我所寫的和我所說的到底是真是假,說明我自己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巴金不止一次表示“要用行動補寫”他“用筆沒有寫出來的一切”。
1993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