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幾年的記憶

最初幾年的記憶

最初幾年的記憶胎兒就已經記住了通過母體接收到的一些信息,他們出生后將逐漸發現世界,同時提高學習和記憶的能力。

我們造就了自己的記憶,正如它造就了我們。幼兒時期,是發展大腦和構築精神心理的時期,也是最具活性的階段。在生命的最初階段,記憶已經擁有了可供一生鑄造的雛形。

1.從出生前開始

胎兒有着豐富的印象和感覺,並且對母親在懷孕過程中的感情非常敏感。胎兒記憶的形成和發展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涉及基因、神經內分泌腺(作用於神經系統的激素)、生物化學和感情因素,並以間接的方式通過胎盤和母體承受着外部環境的強烈影響。

⊙胎兒感知什麼

胎兒能感知許多的事:母親有節奏的脈動、攝入的某些食物的味道、由於姿勢不好而引起的肌肉收縮,以及在出生后所能夠辨別的音樂和聲音。當新生兒聽到一段在母腹中的最後6個星期反覆聽過多次的兒歌時,會更用力地吮吸奶嘴。我們也觀察到了類似的反應:當新生兒聽到母親的聲音時,能將其與其他女人的聲音分辨開來。在有多種味道可供選擇時,新生兒會更偏愛母親在懷孕時經常吃的食物的味道。因而,嬰兒很早就能記得使自己感到舒服和興奮的東西,以及使他們感覺良好或覺得不舒服的事情。

⊙早期溝通

在懷孕期間,對即將出生的胎兒來說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把他放在關照的中心——腹部按摩有助於孕婦的舒適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早期溝通。在觸覺接觸中,胎兒在母腹中將以積極的方式移向這些快樂的源頭。這些印象隨後會變成感覺,並形成記憶草圖,胎兒會因此牢記這些生命與交流樂趣的“初體驗”。這些初體驗將會讓孩子一生都保持樂觀的心態,在遇到困難時屹立不倒。

正是通過母親的聲音和藉助簡單重複的動作,嬰兒發現了世界。

出生是一個真正的“生態搬遷”。為此,母親在生育孩子時應該有親屬和醫生的支持,讓孩子在絕對安全之中來到這個世界。這樣,父母與孩子的情感聯繫將被延續,並且這種信賴關係先於其他任何情形被孩子記住了。

⊙模仿

嬰兒的模仿能力為我們提供了另外一種研究記憶的方法。人們認為,如果嬰兒模仿某個動作,這就表明嬰兒能記住這個動作。在很多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嬰兒床前彎下腰,他們對着嬰兒撅嘴、吐舌頭、眨眼睛。有研究人員報告說,剛出生不到1個小時的嬰兒就有對撅嘴、吐舌頭、眨眼睛做出反應的。但我們並不十分清楚,在這些關於新生兒模仿的研究中,嬰兒是否真的在模仿,是否有可能僅僅是實驗者離嬰兒太近而引起嬰兒反射(機械)式的吐舌頭、撅嘴等行為。這一想法為以下事實所證實:新生兒並不能對更複雜的行為做出回應,當實驗者離開時,新生兒也不再模仿,但9~12個月的嬰兒在實驗者離開時仍然會繼續模仿。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後者的模仿清楚地說明,嬰兒能夠記憶,或者說嬰兒能夠以心智表徵事物。

這個嬰兒16個月大了,他能夠模仿母親的表情,並且母親不在身邊時他還能繼續模仿。這說明他能記住母親的表情。

⊙控制行為

稍微大一些的嬰兒可以控制自己的某些行為,因而我們就能對這些行為進行研究。在一項早期的研究中,皮亞傑對自己的兒子進行了實驗:兒子當時還是嬰兒,他的嬰兒床上懸着一個風鈴,皮亞傑拿出一根繩子,一頭系在兒子的腳趾上,一頭系在風鈴上,兒子的腳一動,風鈴就動起來。皮亞傑解釋說,嬰兒剛開始動腳不過是一般性的動作,與風鈴無關,但嬰兒很快就發現腳動和風鈴動之間的關係,於是嬰兒開始興緻勃勃地踢腳,讓風鈴也動起來。

現在假設你想檢測一隻猴子的記憶,你會怎樣檢測呢?猴子和幼嬰都沒有語言能力,他們適用同樣的檢測程序嗎?研究表明該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檢測猴子記憶最常用的方法被稱為“延宕不匹配樣本程序”。實驗者先拿某個樣本物體(如一個小盒子)給猴嬰(或人類的嬰兒)看,他們要是抓盒子就給予獎勵。然後,實驗者拿走盒子,過一會再把盒子跟另外一個新物體(如泰迪熊)一起拿給嬰兒看,只有嬰兒去抓新物體時才能得到獎勵。實驗者繼續進行實驗,拿很多不同的新物體跟原先的樣本物體一起給嬰兒看。嬰兒去抓新的物體而不是原先的物體時才能得到獎勵。

延宕不匹配樣本任務並不容易完成。要完成該任務,嬰兒至少得具備3種能力:發現並記住規則(總是新物體得到獎勵)、為辨認出新物體而記住總是能看到的那個物體、能有意識地伸手去抓物體。通常,猴嬰至少要4個月大才能掌握這3種能力。人類的嬰兒比猿猴的發展速度更低些,不到1歲的嬰兒幾乎不能很好地完成這項任務。1歲大的人類嬰兒經過多次嘗試才能掌握這些能力。

⊙A非B

A非B實驗給我們指出了嬰兒產生短期記憶的年齡。假如你拿一個物體(比如一個指環)給成年人看,然後把指環藏在一個枕頭(枕頭A)下面,成年人一直觀看着你的動作,對他來說伸手找到指環一點也不困難,但四五個月大的嬰兒就做不到這一點。

現在,假設你已經把指環藏到了枕頭A下面,你又把它從枕頭A下面拿出來,塞到它旁邊的另一個枕頭(枕頭B)下面,這次成年人和嬰兒都看着你的動作。成年人立即伸手去枕頭B下面找到指環,而嬰兒即使看到同樣的事件發生過程,卻向枕頭A而不是B伸出手去(這個實驗因此而得名)。嬰兒到8個月左右大的時候,才能比較穩定地向枕頭B伸手——而且只能是在物體剛被藏起來時才行。如果從藏物體到找物體之間有段間隔,即使只有8秒或10秒鐘時間,不到1歲大的嬰兒中也很少有能把手伸向正確的方向去枕頭B下面去尋找的。

A非B問題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用來檢測記憶的有用實驗。嬰兒要想找到物體,就必須先記住物體被藏到了什麼地方。該實驗不僅能檢測嬰兒的短期記憶,而且還證明記憶的發展與大腦的改變有關。

2.腦的早期發育

出生后最初幾個月裏,人的腦部發生了非常重要的變化。出生前幾個月,人的腦部發育很快,新生兒的頭部大約是身體其他部分的1/4;而成年人的頭部與身體其他部分的比例約是1:10。嬰兒的腦部在出生頭2年持續增長,這就是我們曾經說過的腦細胞增殖現象。腦細胞增殖不僅是腦細胞數量的增多,覆蓋腦細胞的保護膜也隨之生長,在既存的神經細胞中還產生了大量的相互聯繫。實際上,2歲時大腦的潛在聯繫比人生任何時候都要多。因為許許多多我們後來沒有用過的聯繫最終消失了,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神經系統(即神經細胞)修剪。

嬰兒的腦相對較大,主要包括3個部分(像成年人一樣):腦幹(位於顱后窩,像是脊髓的延伸)、小腦(也在顱后窩,在腦幹的背後)和大腦(皺巴巴的、灰色的物質,打開頭蓋骨就可以看到)。

腦幹和其他下半部分腦部在胎兒期、嬰兒期的發育都比大腦發育快得多。這是因為腦幹與呼吸、心跳、消化等生理運動有密切的關係,所以說腦幹對人在物理上的生存是至關重要的。而大腦則跟感覺器官的活動、運動和平衡有更密切的關係。大腦最重要的功能是思考和語言。

我們關於腦部和記憶之間關係的知識來自以下3種資源:技術進步使我們可以得到腦部活動的實時圖片,而且還是電腦放大的;對動物尤其是靈長類動物的腦部進行實驗,人們記錄了外科手術對動物腦部產生的影響;心理學家對腦部受損的人進行研究。這些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其中一點即證明腦的不同部分分別對應着不同種類的記憶。

不必驚訝於人的記憶似乎與腦的不同部分的發展和功能密切相關。明尼蘇達大學發展心理學教授查爾斯·納爾遜認為,嬰兒最初的記憶不能用語言表達,因而被稱為內隱記憶,這種記憶主要是靠腦幹和小腦等下半部分腦部進行的。正如我們前面看到的那樣,腦的下半部分在人出生時的發育程度最高。嬰兒快1歲時產生了外顯記憶,它主要是靠大腦來進行的。

⊙年幼兒童的記憶

嬰兒出生后沒幾天就能辨別出媽媽的聲音和氣味,這一點已經在相關研究中得到證明。嬰兒聽到媽媽的聲音時會迅速地把頭轉向媽媽聲音的方向,其速度要比聽到其他人的聲音時要快。同樣,比起其他味道,嬰兒一般都會對媽媽身上的味道做出更為積極的反應。儘管這是關於記憶的明證,可是這些記憶有可能是嬰兒出生前而不是出生后產生的。我們知道,在出生前幾個月,胎兒的耳朵就已經得到充分的發育並開始發揮作用了。

即使是剛出生還不到一天的嬰兒也能學習並記住新事物。讓我們回憶前文講過的適應性研究,實驗者不斷對出生不到一天的嬰兒重複一個詞,直到嬰兒不再對這個詞做出反應為止。第二天,當這些嬰兒又聽到這個詞的時候,他們適應該詞的速度要比第一天快得多。這項研究證明人有內隱記憶——不能表述為語言但能影響行為的記憶。

嬰兒最初的內隱記憶都很短暫,嬰兒不能長時間地記住事物——除非有什麼東西能予以提醒。例如,嬰兒能很快掌握一股氣流和一段音樂之間的關係。一股氣流要是吹進了嬰兒的眼睛,嬰兒會眯起眼睛。如果有很多次氣流吹進嬰兒的眼睛,而且每一次氣流之前都給出某一段音符,那嬰兒很快就學會在剛聽到音符聲時眯起眼睛,即使不再有氣流吹向眼睛,他們仍然會以這樣的方式對音符聲做出反應。這種簡單的學習方式就是條件反射。

有趣的是,在這種最初的學習方式中嬰兒已經有了記住事物的跡象。這個例子中的嬰兒在實驗後繼續以眯眼對音符聲做出反應,這段時間可能有6天,或者更長一些。但是,如果後來沒有了提醒物,即音符后不再伴隨氣流出現,嬰兒會很快停止這種反應。

新澤西羅格斯大學的卡羅林·羅伊柯利爾和她的同事們一起開展的研究,也證明了嬰兒能夠學習並記住事物。他們的研究以皮亞傑對3個月嬰兒和風鈴的實驗為藍本。嬰兒學會用腳踢動風鈴之後1星期,實驗者把嬰兒放回到嬰兒床上,嬰兒們很快又開始踢腳了——他們還清楚地記得自己學到的東西。但在跟眯眼反射研究中的表現一樣,他們的記憶是很短暫的。如果嬰兒學會踢動風鈴之後2周才被放回到懸挂風鈴的嬰兒床上,他們的表現會跟從沒做過風鈴實驗的嬰兒一樣——好像已經不記得自己曾經學到的東西了。

另外一系列實驗使用了提醒物,其結果表明嬰兒實際上記得踢腳跟風鈴動之間的關係。嬰兒接受最初訓練的2周后,實驗者把嬰兒放回到嬰兒床上,但並不把風鈴跟嬰兒的腳綁起來。與之相反,當嬰兒躺在床上時,實驗者會輕輕地抖動風鈴。1天後,實驗者又把嬰兒放回到嬰兒床上,這次把嬰兒的腳跟風鈴系在一起。這次,嬰兒踢動風鈴的勁頭跟2周前一樣足,這說明嬰兒確實記得他們曾學過的東西。

⊙兒童記憶的變化

兒童心理學家馬里恩·帕爾馬特認為,嬰兒記憶的發展會經歷3個階段。第1個階段是從出生到3個月大。正如我們在前面看到的那樣,這個階段的嬰兒記憶多由重複出現的成對事物所引發,如媽媽的聲音或氣味,風鈴和踢腳。這些記憶代表一種簡單的學習。這一階段最引人注意的特點是幼嬰的記憶通常都很短暫,轉瞬即逝,不能像成年人那樣記得長久。這一階段的記憶似乎是神經細胞對新刺激物的反應,一旦熟悉了刺激物就會停止反應。

嬰兒記憶發展的第2個階段大約從3個月大開始。其標誌有二:能辨識出熟悉的事物,以及開始有意識的行為。隨着嬰兒年齡的增長,他們逐漸熟悉了周圍的事物。這樣,他們適應(熟悉事物、對事物不再感興趣的過程)這些熟悉事物的時間就不斷縮短。這說明嬰兒在學習並記住事物,因此他們可以辨認出比較熟悉的事物。不久,嬰兒開始主動去觀看、尋找周圍的物和人。這表明,不僅嬰兒的記憶變得更為持久,嬰兒的行為也更多地受到某種目的的指引。反覆尋找他們認識的物或人表明這是一種有目的或者說有指向的行為,而不是起初那種偶然的、無目的的行為。

帕爾馬特所說的第3個階段從嬰兒8個月大開始。這一階段的嬰兒記憶變得更像成年人,更加抽象了,也更加符號化。當然,不久之後嬰兒就會學着用言語表徵事物。這時的嬰兒能對事物加以注意,並努力記住事物。1星期大的兒童僅有對聲音、味道進行短暫記憶,這種記憶跟1歲的嬰兒記憶有天壤之別。1歲大的嬰兒不僅能記住媽媽、爸爸,甚至家庭寵物等家庭成員,他還能把家庭成員及許多其他事物跟一整套記憶中的感覺、印象甚至詞語聯繫起來。所有這些東西都在嬰兒1歲時學得。不過,1歲嬰兒的記憶和正常成年人的記憶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馬里恩·帕爾馬特對兒童記憶發展的3個階段進行了詳細的說明。第1階段的學習方式非常簡單,第3階段的嬰兒學着怎樣說話,並可以用言語表徵自己的記憶。

⊙兒童的世界

心理學先驅威廉·詹姆士(1842~1910年)曾把嬰兒的世界描繪為“紛繁錯雜、嗡嗡作響的混沌狀態”。他認為嬰兒在出生后的幾周、幾月之內,感覺器官還沒有充分發育,因此嬰兒既看不清也聽不清,任何東西都是模糊的、混亂的。詹姆士至少在某種程度上犯了錯誤:我們現在清楚地了解了嬰兒出生及以後的感覺器官發育情況。但詹姆士在某種程度上又是正確的——嬰兒的世界是混亂的,不確定的。比詹姆士稍後的皮亞傑就指出,嬰兒似乎意識不到物體的永恆性和真實性。嬰兒似乎不明白,即使他們不看着物體、不嘗着物體,這些物體還會繼續存在下去。皮亞傑說,嬰兒的世界是“一個現在的世界”。因此一個5個月大的嬰兒會伸手去抓他前面桌子上的物體,但這個物體要是被毯子蓋住,嬰兒就不會去抓它了。

“眼不見,心不想。”皮亞傑以此來解釋嬰兒物體概念的缺失。所謂物體概念指的是能意識到物體是真實的、持續存在的;即使嬰兒感覺不到,這些物體依然存在。皮亞傑認為,幼嬰無法想像他們不能直接感覺到的物體,就好像嬰兒不記得那些不在身邊的物體一樣。

其他研究人員並不同意這一觀點。他們認為,幼嬰不去找被藏起來的物體並不能證明嬰兒不懂物體的永恆性,有可能僅僅是因為嬰兒沒有形成抓住物體的目標。或者,即使他們有抓住物體的意圖,但他們還不能很好地協調所有必要的動作——看着物體、向正確的方向伸出手、抓住物體。甚至只是嬰兒當時太累或沒有抓住物體的動機。

3.記憶和行為

嬰兒能向被藏起來的物體伸出手去,這最起碼從某種程度上說明記憶引導着嬰兒的行為——嬰兒得記住物體在哪裏才能伸手去找。

嬰兒完成A非B任務的表現跟2個因素密切相關。一是嬰兒的年齡。6個月大的嬰兒很少有做對的,而8個月大的嬰兒很少有出錯的,年齡增長伴隨着明顯的進步。另一個因素是時間間隔。藏物體和找物體之間的間隔時間越長,嬰兒就越容易犯錯,他們向枕頭A而不是枕頭B伸出手去。例如,9個月大的嬰兒在3秒或更短的時間間隔內很少會犯A非B的錯誤,但時間間隔為7秒或更久時,這些嬰兒大多都會出錯。

正如發展心理學家阿黛爾·戴夢德指出的那樣,嬰兒在A非B任務中的表現改進,表明嬰兒用目的而非習慣引導自己行為的能力增強了。A非B任務還表明短期記憶的進步,尤其是從把物體藏到B處到讓嬰兒去找物體之間存在時間間隔時更為明顯。實驗者不斷延長間隔時間,直到嬰兒犯錯,其中年齡較大的嬰兒能夠堅持較長的時間間隔而不犯錯,這有力地證明了這些嬰兒的短期記憶要更為持久,同時還證明嬰兒的大腦發育得更加成熟了。

我們看到,年幼的嬰兒很快就學會辨認媽媽的聲音和面容。儘管剛開始時嬰兒對新事物的記憶是很短暫的,有時不超過幾小時或幾天,但他們很快就能學會辨認熟悉的地方和事物。到2歲時,他們將學會按類別區分事物:人們和動物們的身份,很多重要東西的位置,成百上千的詞語以及各種各樣對事物進行分類的複雜規則。

⊙偶然的記憶術

學齡前(2~6歲)兒童的學習速度非常驚人,語言學習尤其明顯,他們的詞彙量得到巨幅增長。這種猛增的勢頭開始於1歲半,並在整個學齡前階段繼續保持。兒童們通常只要學一兩遍就能記住一個詞,而且這個時期學會的詞兒童將終生牢記和使用。

然而,學齡前兒童的記憶和更大兒童、成年人的記憶之間仍然存在很大的差異。其中最明顯的差異是,學齡前兒童不能像年長兒童或成年人那樣有意識地、系統性地利用有效的記憶策略——組織、複述和闡釋。他們似乎對記憶這回事還所知不多。他們還沒有產生要學習、要記憶的念頭,也沒有領會到某些方法能使記憶變得更容易。

密歇根大學的亨利·威爾曼認為,學齡前兒童使用的策略與其說是有意識的,不如說是偶然的,他稱之為偶然的記憶術。記憶術是幫助記憶的原則或訣竅,偶然的記憶術並不是有意識的,所以還稱不上真正的策略。學齡前兒童最常用的偶然記憶術之一大概是對事物傾注更多的注意。

儘管很多學齡前兒童似乎能夠運用策略去記憶,但很少有人是出於自發的。例如,威爾曼曾讓3歲的兒童把玩具埋進一個大沙盒裏,即使實驗者問過兒童在走之前還想做點別的什麼事,也只有大約1/5的兒童想到做個記號,以便還能找回玩具。實驗者對第二組同齡兒童給出盡量記住把玩具藏在哪裏的指示,但做記號的兒童只有一半。很顯然,即使這組兒童知道自己應該記住玩具地點,也有一半兒童沒有使用明顯的記憶策略,而且不論有沒有記憶指示,這部分兒童的記憶情況都一樣。

⊙記憶的可靠性

想像一下,一群3~5歲的兒童正在教室里玩耍,忽然有個陌生人闖進教室,他個子很高、紅頭髮、長着鬍子、穿着綠色的大外套,陌生人當著孩子們的面偷了老師的包。你把同樣的事情分別跟一組11歲的兒童、一組處於青春期的少年和一組成年人演練一次。然後你讓每一組證人都描述這個賊的樣子,並且讓所有的證人在排列好的一隊人里指認盜賊。

你覺得學齡前兒童會有怎樣的表現?有多少人能記住盜賊頭髮的顏色、穿在身上的綠色大外套、他的高個子和鬍子?有多少人能自信地指認盜賊?

假如你改變一下程序,隊列里沒有盜賊,學齡前兒童會搖搖頭說“不對,壞蛋不在這”,或者他們會把手指向一個無罪的可憐人。年齡大點的兒童和成年人會做得好些嗎?

這些問題很重要,因為學齡前兒童經常目睹犯罪,有時還會不幸地成為被害人。法庭經常讓他們回憶什麼人在何時、何地做過什麼。他們的回憶可靠嗎?

有很多研究對這一問題進行了考察,他們大都使用了類似前面鬍子男人的實驗。結論似乎是明確的:學齡前兒童不如較大兒童和成年人記得準確,也不如他們記得詳細。而且他們非常信任警察、法官、律師和政客。他們急於對問題進行令人滿意的回答,他們希望跟從別人問題的指引,所以別人經常能讓他們“回憶”起從沒有發生過的事情。雖然有些孩子明顯在抵制誤導。在回答一個敏銳的、中立的警察記者提出的問題時,很多兒童都能清楚地回憶起一些重要的事情,但法庭並不總能確定兒童證詞的可靠程度。

⊙較大兒童的記憶

我們在前文看到,年幼的學齡前兒童通常不會有意識地使用記憶策略來提高記憶能力。有趣的是,當研究人員讓4歲兒童的母親幫助他們的孩子學習並記住不同事物(如動畫片里的人物或動物園裏動物的位置)時,大多數母親會自然而然使用記憶策略幫助自己的孩子。最常見的策略是簡單的複述——對兒童重複然後反過來讓兒童對自己重複。不過母親們也使用別的策略:如果書里的狗叫“斑點”,母親會指指狗眼睛上方的斑;要是有個洋娃娃叫“麻稈”,母親會指指洋娃娃像細樹枝一樣的四肢。

兒童的部分記憶策略可能是從這種社會互動,尤其是跟父母或哥哥姐姐的互動中學到的。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記憶能力越來越好,這至少部分是因為他們能越來越多地運用記憶策略。例如,分別給4歲、7歲、11歲兒童組看圖片,給他們的指令是:“看這些圖片”或“記住這些圖片”。4歲兒童在兩種指令下的做法是一樣的。但7歲和11歲兒童在被告知要記住圖片時會有意識地使用記憶策略以改進記憶。

這一事實表明,從嬰兒到學齡前直到7歲,人的記憶是穩步增長的。以後這種增長就沒有那麼明顯了。但在所有年齡點上,不同的兒童的記憶會有不同的表現,他們的分數反映了個人之間的差異。

記憶力的提高明顯與兒童使用組織、複述等技巧的增多有關。記憶力水平還與兒童對事物的熟悉程度有密切的關係。給兒童看描繪不同場景的照片實驗證明,兒童對照片中的場景越熟悉,他們就越能清楚地記得照片中的細節。例如,在某個實驗中,實驗者給八九歲的兒童看各式各樣的足球照片,然後就這些照片對兒童提問。踢球兒童的回答明顯比不踢足球兒童的回答要好。同樣地,許多國際象棋大師在比賽進行到一半時,只需要觀察棋盤片刻就能將所有的棋子易位,和大師比起來,新手們僅能勉強在規定時間內正確地將幾個棋子易位。

⊙增進記憶

我們看到,記憶是隨着更多地使用策略和擴充知識而增進的。因此,舉例來說,兒童對歷史越了解,就越容易掌握新的歷史性事件。

研究表明,提高記憶能力還可以通過教授特殊記憶策略來實現,有時僅僅讓孩子意識到這些策略既重要又有效即可。因此,某些學校會設置課程,教授組織材料的一般方法(如怎樣闡釋心理意象,或是簡單一些的如怎樣複述信息),以便能牢牢地記住這些知識。

——兩種不可能的情況——

心理學家設計出一些實驗來測量幼嬰的記憶。皮亞傑以隱藏物體任務來檢測嬰兒對物體永恆性和物體真實性的理解程度。嬰兒一定記得物體,即使他們看不見這些物體。該任務還要求嬰兒能形成並執行自己尋找物體的目標。如果這個任務設計得更簡單一些,嬰兒的表現會有什麼不同嗎?我們能從中發現關於嬰兒記憶的不同情況嗎?依利諾斯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蕾妮·巴亞熱昂及其同事對此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在他們的一項實驗中,實驗者拿一個結實的隔板在嬰兒面前來回地轉動。然後,當隔板轉到水平位置時,實驗者在隔板的必經之路上放了個結實的大盒子。隔板又開始轉動了,不過撞到盒子后它就停下,掉頭向相反方向轉動並重複這種運動。嬰兒並沒有表現得很驚奇,他們似乎能理解,而且在期待放在擋板道上的盒子讓隔板停下。

但是,接下來當隔板還在運動的時候,實驗者通過一個隱蔽的活動門拿走了盒子,於是在盒子應該在的地方,隔板得以繼續轉動。這令很多嬰兒感到驚奇,他們盯着這種不太可能的情況,似乎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在另一個相關實驗中,在嬰兒的視野範圍內,實驗者拿一根較長的胡蘿蔔沿着某一軌道移動,直到胡蘿蔔消失在一塊隔板后。接着,一根較短的胡蘿蔔也追隨着較長鬍蘿蔔的軌跡消失在隔板后。

然後實驗者換了一塊隔板。這次的隔板有窗戶,窗戶開在隔板的上半部分,所以當胡蘿蔔從隔板後面經過時,嬰兒能看到較長的胡蘿蔔,短的就看不到了。正如實驗者預想的那樣,嬰兒沒看到第二塊隔板后較短的胡蘿蔔,但嬰兒並沒有露出驚訝的表情。但是,實驗者把較長的胡蘿蔔往下拉了一點,嬰兒看不到這個胡蘿蔔時,都會表現出驚訝,而且時間明顯比較久。

巴亞熱昂的結論是,即使這個年齡的嬰兒也理解物體的真實性,明白即使自己看不到物體它也繼續存在,他們還明白兩個物體不能同時處在同一個位置。

這個實驗表明,即使很小的嬰兒似乎也有關於物體的短期記憶,嬰兒理解物體永恆性,還有支配物體在空間中的運動及位置的某些物理規則。但嬰兒能去尋找那些被藏起來的物體還得再過幾個月,即使有人當著嬰兒的面把物體藏了起來也一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超級記憶術大全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超級記憶術大全集
上一章下一章

最初幾年的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