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魚的飛行技術

飛魚的飛行技術

飛魚的飛行技術“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這句話講的不僅是做人的道理,也是動物的生活習性。眾所周知,魚兒離不開水,但是卻有一種魚例外,它就是飛魚。

皮色泛着藍光的飛魚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區。這些長相奇特的魚,身體呈流線型,又細又長又扁。兩鰭展開的時候就像鳥兒展翅。有時它們會浩浩蕩蕩地衝出海面,可一會兒又潛入海中,沒過多久又衝出海面飛翔。這些飛魚之所以能飛,主要依靠的是它們發達的長可達臀鰭末端,寬約7~10厘米的胸鰭。每當它們展開胸鰭飛翔時,不仔細看就像燕子一樣,所以飛魚還有一個名字,叫“燕兒魚”。

飛魚以海中細小的浮游生物為主食,每年的四五月份,它產“崽”,繁殖後代。它的卵又輕又小,卵表面的膜有絲狀突起,非常適合掛在海藻上。漁民們根據飛魚的產卵習性,在它產卵的必經之路,把許許多多幾百米長的掛網放在海中,重重疊疊的漁網使飛魚如同游進了密密的馬尾藻林,它們自投羅網,在網中產卵,並怡然自得。

飛魚長相奇特,胸鰭特別發達,像鳥類的翅膀一樣。長長的胸鰭一直延伸到尾部,整個身體像織布的“長梭”。它憑藉自己流線型的優美體形,在海中以每秒100米的速度高速運動。它能夠躍出水面十幾米,在空中停留的最長時間是40多秒,飛行的最遠距離有400多米。飛魚的背部顏色和海水接近,它經常在海水表面活動,頗似一架掠浪而過的“小飛機”。

飛魚練就一身飛翔的本領也是殘酷的生存環境逼出來的。原來,飛魚的視力很差,所以在大海中覓食非常困難。為了生存下去,既要吃飽又要防範其他海洋生物的攻擊,飛魚就必須練就“一技之長”。它們只能飛起來,以水面上的昆蟲為食。同時,飛魚飛行的絕招也使得它們避免了大魚的追逐,逃脫了天敵的攻擊,從而得以保存性命。

飛魚

其實,從生物學的角度講,飛魚的飛行並不是真正的飛行,只是滑翔。沒有翅膀的它們,由於身體兩邊緊挨頭部的地方生有一對又寬又長的胸鰭,所以每當它從水底高速地游近水面並跳出水面時,它身體兩側的又長又寬的胸鰭就像翅膀一樣展開,這樣產生的浮力會把它送上天空,飛魚會隨着上升的氣流像鳥兒一樣飛在天空,其實這只是一種滑翔。一般情況下,飛魚滑翔的高度與持續的時間都很短,一般高度是距離水面1.2米,最高也不會超過10米,時間則不超過60秒。

但是,當它受到水下兇猛生物的進攻時,它能以每小時40多千米的速度迅速飛離水面。假如順風且風力適當,飛魚還可以在離開水面達四五米的空中飛行二三百米呢。

飛魚多年來引起了人們的興趣,隨着科學的發展,快速攝影揭開了飛魚“飛行”的秘密。其實,飛魚並不會飛翔,每當它準備離開水面時,必須在水中高速游泳,胸鰭緊貼身體兩側,像一隻潛水艇穩穩上升。飛魚用它的尾部用力拍水,整個身體好像離弦的箭一樣向空中射出,飛騰躍出水面后,打開又長又亮的胸鰭與腹鰭快速向前滑翔。它的“翅膀”並不扇動,靠的是尾部的推動力在空中作短暫的“飛行”。仔細觀察,飛魚尾鰭的下半葉不僅很長,還很堅硬。所以說,尾鰭才是飛魚“飛行”的“發動器”。如果將飛魚的尾鰭剪去,再把它放回海里,那麼,沒有像鳥類那樣發達的胸肌,本來就不能靠“翅膀”飛行的斷尾的飛魚,就再也不能騰空而起,只能在海中默默地生活,度過“殘生”。一般地,飛魚用跳向空中的方法逃離敵手。飛魚衝出海面能在空中滑翔100米之遠,然後再跳入水中。飛魚的“翅膀”是擴大了的鰭。有些飛魚用一對鰭滑翔,有些如下圖所示用兩對鰭滑翔。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魚:全世界300種魚的彩色圖鑑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魚:全世界300種魚的彩色圖鑑
上一章下一章

飛魚的飛行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