鱈魚、琵琶魚及其同類
鱈魚、琵琶魚及其同類副棘鰭總目因其重要的經濟地位而聞名,在年度海洋捕撈量中,鱈魚及其同類所佔的比例極高。副棘鰭總目包括了各式各樣的物種形態,從呈典型魚形的物種,如鮭鱸魚、鱈魚、狗鱈、黑線鱈,到那些體形和體色都十分奇特的物種,包括從頭到腳扁平得像烤薄餅一樣的物種、有極強偽裝的物種、棲息在各式各樣的無脊椎動物體內的物種,以及那些有生物發光誘餌的物種和能通過性寄生來繁殖的物種。
依據當前系統分類結構,副棘鰭總目最初創建於1966年(分別在1969年和1989年進行過相應修改),包括5個物種目,是除刺鰭魚(棘鰭總目)的主要類群外的大量類群的總和,也就是說,所有這些物種形態都處於相似的進化等級,但都沒有刺鰭魚的特徵。儘管副棘鰭總目的建立能夠使棘鰭總目的界定更加簡潔明了,但有關副棘鰭總目的正確性仍存在許多爭議。這一類群劃分在過去數年間不斷受到各種困擾和質疑,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該類群物種缺少共有的獨一無二的特性。一些最優秀的當代魚類研究者曾對此進行數度嘗試,但至今仍然沒有為該類群給出嚴格的定義,換言之,仍然無法得到令人滿意的基礎依據來支持其成為一個自然類群。
幾乎所有副棘鰭總目的物種都是海生物種,它們中的大多數棲息在淺水域,也有些物種棲息在非常深的中海區、深海區和世界大洋的海淵區。還有一些(僅有約20個)特殊的非海生物種棲息在淡水中,它們與鮭鱸及其同一物種目的9個物種一道僅棲息在北美的淡水棲息地。
鮭鱸魚及其同類
鮭鱸目
鮭鱸魚及其同類都是小型魚類,最大體長不過20厘米。其結構介於包括鮭、鱒和鯡魚在內的軟鰭原始魚類與包括岩石魚和鱸魚在內的刺鰭魚類之間,它們是一個曾經分佈廣泛的大型物種類群在現今的遺留物種,顯然屬於該類群(海生畸頭屬)的化石源自晚白堊紀(0.95億~0.65億年前)的歐洲,此外還有幾個北美的始新世(約0.55億~0.34億年前)淡水物種屬化石。
鮭鱸科鮭鱸魚的2個物種因其鱒形脂鰭和模糊的第1條鱸形背鰭而得名,該背鰭前端有刺,而後端則由軟刺組成。沙滾魚的分佈僅局限於美國華盛頓、俄勒岡和愛達荷州境內佈滿雜草、流速緩慢的哥倫比亞河泄洪區。它們的魚鱗具有櫛狀空白邊(櫛鱗),體呈奇特的綠色,上有暗點。其最大體長約為10厘米,只有它們的同類鮭鱸魚的一半大,鮭鱸魚比沙滾魚分佈更廣泛,涵蓋從加拿大西海岸到北美五大湖和密西西比-密蘇里河流域。鮭鱸魚雖然也有2排斑點,但它們的身體卻是透明的,因此從側面就可以看到其腹腔的內層。這2個物種都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它們本身也是許多肉食魚類的獵物。
分佈於美國東部的靜水和流速緩慢水域中的喉肛魚是喉肛魚科唯一的物種,這種行動遲緩的深色魚最長可達13厘米,沒有鮭鱸魚那樣的脂鰭,以無脊椎動物和小型魚類為食。它們最與眾不同的特性在於其肛門的奇特發育過程:幼魚的肛門處於通常的位置,即在臀鰭的前方,但隨着魚的成長,肛門不斷前移,因此成魚的肛門則位於喉下。
洞鱸科包括5個屬,其中3個屬的物種僅棲息於美國肯塔基及其相鄰州境內的石灰岩穴中。沼澤魚是一種有眼有色物種,棲息於從美國西弗吉尼亞到佐治亞州的靜水和滯水中。儘管它們的眼睛具備視覺功能,但仍然躲避光線,在白天藏匿在石頭和木樁下。春洞鱸棲息在肯塔基和田納西的地下水域中,它們雖沒有自己唯一同類所具有的黑色條紋,但是仍然有有用的眼睛。這2個物種的皮膚上都有一系列發達的感覺器官,尤以春洞鱸為最。
該科的其他4個物種都是盲物種。南方洞鱸不僅無眼,也沒有體色和腹鰭。它們的身體和尾鰭上有幾排乳突,對波動十分敏感。它們分佈在從美國奧克拉荷馬到田納西和北阿拉巴馬的大片地區,人們認為這是因為它們能在地下水域穿行所形成的。北方洞鱸呈白色,有着被皮膚覆蓋的微小眼睛和細小的腹鰭。與其近族一樣,北方洞鱸的身體上也有垂直排列着的乳突。它們的繁殖機制很特別:雌性產下少數幾個相對較大的卵,待其受精后,雌性便將受精卵置於自己的鰓腔內長達10周,直至其孵化出來。洞鱸科的最後一個屬寬吻盲屬特別稀少,僅包括阿拉巴馬洞鱸1個物種,該物種被IUCN列為極危物種。
新鼬魚及其同類
鼬䲁目
新鼬魚及其同類包括5個外表十分相近的物種科,它們都有着非常小的頭、逐漸變細的長身體和長長的背鰭,它們的臀鰭向後延伸,通常與尾部相接。當有腹鰭時,其腹鰭位於身體前方的鰓蓋下甚至喉下,有的也位於下頜之上。
隱魚或者珍珠魚(隱魚科)大多棲息在溫暖的熱帶海洋中,它們都是纖細修長的物種,有伸出的長尾巴。它們的生命史十分複雜,需經過2個不同的幼魚期,即跗端幼生期和房客幼生期。在一段很長的時間裏,人們曾將這2個幼魚形態視為2個毫無關係的單獨類群。
所有的隱魚都是潛行的,棲息在各種各樣的海洋無脊椎動物的身體裏,包括海參、蛤、被囊動物、海膽,或其他任何有着合適體腔的動物。牡蠣體內的一些小型隱魚物種被埋於其殼壁內,因而被稱為“珍珠魚”。普通珍珠魚是一種常見的地中海物種,體長約為20厘米,棲息在大海參的體腔內。與其許多近族一樣,普通珍珠魚也是以尾巴先入的方式通過肛門進入到海參體內的;它們素以宿主的內臟器官為食而聞名,着實令人驚訝。其幼魚營自由生活,只有成魚才具有半寄生的習性。隱魚通常以底棲無脊椎動物或小型魚類為食。
鼬䲁科包括一些並不知名但卻十分有趣的魚類,通常即指新鼬魚或䲁魚。它們都是有着長背鰭和臀鰭的長體魚類,其臀鰭通常與尾鰭連在一起。䲁魚的身體通常比新鼬魚寬厚,其頭部也比鼬魚寬得多,它們的頭部末端還有線形腹鰭。新鼬魚的腹鰭也具有類似形狀,位於喉的下方。部分物種的雄性有着陰莖狀的插入器官,此器官可以把精子包傳入雌性的生殖道中。部分物種為產卵物種,另一些則在母體內孵化受精卵,孵化后出現的就已是完全成形的新生個體。
知識檔案
鱈魚、琵琶魚及其同類
總目副棘鰭總目
目鮭鱸目、鼬䲁目、鱈魚目、蟾魚目、鮟鱇目
約1225個物種,分為267個屬和39個科。
分佈:呈世界性分佈於各大洋熱帶和溫帶水域中。
鮭鱸魚、新鼬魚和鱈魚的代表物種
1.鮭鱸魚,鮭鱸科;2.喉肛魚,喉肛魚科的唯一物種,其物種2a的特性是,隨着魚類的不斷生長,其肛門的相對位置也隨之不斷變化——幼魚的肛門位於身體的極後端,當其發育為成魚時,肛門則向身體的前端移去;3.珍珠魚,隱魚科,其成魚棲息在海參體內;4.新鼬魚,鼬䲁科;5.長尾鱈,長尾鱈科;6.發光鱈魚,發光鱈魚科;7.非洲鱈或藍牙鱈,鱈魚科;8.大西洋鱈魚,鱈魚科;9.蝌蚪鱈魚,稚鱈科。
新鼬魚大多為棲息在溫暖海洋的潛行穴居小型物種。太平洋東部的泰勒唇鼬䲁以尾巴先入的方式在沙地或岩石縫隙上掘穴;當它從洞裏出現時,會將自己的身體調整到垂直方向,只將身體的後部留在基質內。岬羽鼬僅分佈在南非近海從鯨灣港到阿爾戈灣的區域內,棲息在50~450米深的廣大水域裏。岬羽鼬最長可至1.5米,是新鼬魚中最大的物種。其肉質極佳,尤以肝為最,深受美食家的追捧。由於對它們的捕撈並無規律可循,所獲數量也不多,因此經濟價值並不明顯。
䲁魚呈世界性分佈,大多棲息在深水域中。少數棲息在淺水域的物種較易受驚,喜潛行生活,躲藏在岩石或珊瑚間。這種避光性可能導致了墨西哥猶卡坦半島和古巴的穴居物種的產生。它們的洞穴都靠近海洋,裏邊均為鹹水,但鹹度不一。墨西哥盲穴魚僅棲息在墨西哥猶卡坦的巴拉姆穴中,十分稀少,僅有極少的幾個標本可供研究。它們的眼睛很小,上面還覆蓋著皮膚。盲須䲁物種是該科中最具淡水生特性的物種,它們的體色多變,從白色到深紫羅蘭色或深棕都有,令人印象深刻。它們能產下完全成形的新個體。就目前所知,岩穴盲須䲁僅在巴哈馬群島有一處與外界隔絕的分佈,它們是1967年在靠近拿騷的石灰岩地區裏的小面積淡水水池——美人魚池被發現的,1970年,它們被界定為新的物種,其未來如今正受到商業開發的嚴重威脅。
鱈魚及其同類
鱈魚目
鱈魚目包括鱈魚及其同類,是5個副棘鰭目中最大的一個,約含500個物種。它包括無數極具經濟價值的物種(佔世界海洋捕撈量的1/4強),如大西洋和太平洋鱈魚、狗鱈、黑線鱈、青鱈,還有許多棲息在深水域的小型物種,這些小型物種的生物特性雖十分有趣,但其應用價值甚微。
鱈魚類群廣泛分佈於各深海和淺海中,涵蓋從熱帶到南北極地區。它們大多為長體魚類,腹鰭位於身體的極前端,一般在胸鰭之前。它們的背鰭和有時與尾鰭相連的臀鰭都很長,背鰭常分為2或3個獨立的單元,臀鰭常分為2個獨立的單元。它們的魚鰭上都沒有真正的刺。
許多具有經濟價值的鱈魚都聚集成群,在未遭受嚴重的過度捕撈之時,各魚群包含的個體數量往往十分驚人。許多年來,每年在北大西洋捕獲的大西洋鱈魚約有4億條,其間的任意時間中,該物種的數量都相當巨大。一條雌性大西洋鱈魚一般能產下超過600萬個卵,因此,有些生物學家預測,如若任其發展,那麼它們的總量會在很短時間內恢復至其原有水平。
在鱈魚目已確認的12個物種科中,有部分物種經濟價值相對較小,因此只對其進行簡要的介紹。
包括長尾鱈或鼠尾鱈在內的長尾鱈科是一種棲息在深海、分佈廣泛的大型物種科,有逐漸變細的長身體。它們的嘴位於大頭的背面,幾乎都有一個不同尋常的前伸的長吻。其中許多物種的雄性的鰾上都有鼓肌,能發出震耳的聲音,這應該是為了生殖的需要而吸引異性的注意吧。它們多有功能不明的發光器官,縱向排列於其腹部皮膚之下,發光器官與外界連接的開口正好在肛門之前。
稚鱈科是一個呈世界性分佈的深海鱈魚科,幾乎遍及各大洋,從南極到北極無所不在。它們包括約100個物種,分為18個屬,其中近一半物種都屬於須稚鱈屬和絲鰭鱈屬。它們的背鰭和臀鰭配置各異,一般有1~2條背鰭,極少物種有3條背鰭,此外還有1或2條臀鰭。該科物種很少長至90厘米長。
藍狗鱈分佈於北太平洋、大西洋北部和南部、印度洋約500~1300米深處,其實是一種稚鱈物種。它們短小的第1背鰭的第1刺十分長,其體色從深紫直至深棕。紅稚鱈也是一種稚鱈,是澳洲南部、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近海的常見物種,是那裏的食用魚類。與其近族相比,紅稚鱈的棲息地要淺得多,從50米深處就有其蹤跡,但大多數情況下還是在200~300米的深處用拖網將其捕獲的。它們的第1個標本是詹姆斯·庫克船長在其第2次航程(1772~1775年)中獲得的,並在1801年由知名的馬庫斯·艾利瑟·布洛赫與喬安·歌特洛·施奈德團隊正式予以描述確認。日本稚鱈有發光器官,該科中的許多其他物種也是如此。這種發光器官呈球根狀,並有一條管將其與肛門附近的直腸連通起來。它們的腺體上有反射體,光就通過肛門前的無鱗區域射向外界。
通常所稱的海鰍是海鰍科物種,該科包括約12個物種,均屬於一個屬(海鰍屬),棲息在熱帶和亞熱帶的表面水域中。它們都是海生物種,也有少數能進入到河口區域。它們的臀鰭和第2背鰭互成鏡像,都較長,前後兩端高而中間較低。它們的第1背鰭僅有1條單刺,從頭部的背面延伸出來,其水平位置正好位於眼睛之下。它們都是小型魚類,最大體長僅為約12厘米。與該科的其他物種相比,麥克克萊得海鰍的地理分佈極廣,而且棲息的深度範圍也較廣,從水面延伸至4000米深處。海鰍科物種很難界定和辨識,人們對它們的生物特性幾乎一無所知。
無須鱈科狗鱈的身體較長,有短小的第1背鰭和長得多的第2背鰭;它們的第2背鰭和臀鰭都與其尾部分開。太平洋狗鱈的臀鰭和第二背鰭上都有深槽,幾乎但並不完全將這些鰭一分為二。歐洲狗鱈的分佈範圍延伸至地中海,最長可達140厘米,重逾15千克。在歷史上,它們一直是西歐人民的重要食用魚物種。歐洲狗鱈在夜間攝食,它們的大嘴喜捕食魷魚和小型魚類,甚至還捕食自己的同類。人們能在水域中央捕獲到它們,但它們在白天就會棲息在水底附近。它們的產卵開始於12月,或直至4月才開始,常在180多米深的地方產卵,但隨着季節的變遷,它們也會遷徙至較淺的水域產卵。它們的卵漂浮在水面,將來的個體數量主要由當時的氣候決定。若風將卵從食物豐富的海岸地區吹走,那麼能存活下來的新生幼魚就十分有限,從而導致今後幾年的捕撈業都不甚理想。
細長臀鱈是一種小型的鱈魚物種,大量分佈於大西洋東部和地中海。它們在當地是食用魚類,也可製成魚粉產品。
深海無須鱈分佈在南非,特別是食物豐富的南非西海岸地區。它們與歐洲狗鱈外形相似,但體型較小,其雌性(82厘米)和雄性(53厘米)的最大體長差異明顯。該物種棲息在近水底處,即深度為200~850米的大陸架面上。它們的產卵可能發生在9~11月間,與歐洲狗鱈形成鮮明對比。人們主要靠海底拖網來捕獲該物種,有時也用多鉤長線進行垂釣。新鮮的深海無須鱈肉質鮮美、口感上佳;其陳魚的味道和質感都較為遜色。
狗鱈也分佈在新西蘭近海(南方狗鱈),以及南美的太平洋和大西洋沿岸(分別為南太平洋狗鱈、智利狗鱈以及阿根廷狗鱈)。與該科的其他物種一樣,這些物種都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即使不作為人類的主要食物,也能製成寵物食物、魚粉和肥料。
鱈魚科大概是副棘鰭總目中最具經濟價值的物種科,包括約30個物種,其中大多數都分佈於北半球的大陸架上,只有1個屬(三須鱈屬)的岩鱈魚物種也分佈在新西蘭、克革倫群島以及南非的沿岸海域。鱈魚有2或3條背鰭,1或2條臀鰭,其魚鰭都沒有刺。其中許多物種都有1條下顎須,部分物種的吻上還有其他長須。
一般說來,鱈魚物種都是海生的,而有斑的棕色鰻形江鱈卻是個例外。它們的第1背鰭較短,正好與長長的第2背鰭相接;廣泛分佈於歐亞大陸和北美北部的寒冷滯水或靜水中。20世紀,它們在從約克郡南部至英吉利東部的英國東海岸一帶十分常見,如今它們在那裏可能已經滅絕了,近年來,人們再也沒有發現任何關於其出現的可靠報告。對當地排水系統和管道的疏浚是造成這種滅絕狀況的主要原因,疏浚不僅移除了能給新生江鱈提供保護的雜草,也使江水的流速變快,素喜滯水的江鱈則無法適應這種新的環境。
江鱈在冬季和早春產卵,就其整個分佈地區而言,其產卵集中於11月至次年5月間,但加拿大江鱈的產卵季則是從1月至3月。江鱈的大型雌性素以能產下數量驚人的卵而著稱,人們估計在加拿大,一條34厘米長的江鱈能產下45600個卵,而一條64厘米長的江鱈則能產下1362077個卵!江鱈多數在夜間活動,以無脊椎動物和底棲魚類為食。儘管江鱈的肉質營養豐富,其肝臟還富含大量維他命A,但卻未能被廣泛用做人類食物。不過,芬蘭、瑞典、俄羅斯的歐洲地區都將其視做商業捕撈的對象,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江鱈也有少許經濟價值。
江鱈是鱈魚目中唯一的完全淡水生物種,它們以下顎上的單須為其特徵,棲息在流速緩慢的寬闊河流或深湖中,在黃昏或夜間攝食。
長鱈(鱈屬)包括2個物種,外形類似大型海生江鱈。藍鱈分佈在巴倫支海和西至格陵蘭島(包括冰島)及紐芬蘭島的地區,以及環英格蘭島和南至摩洛哥的地區,並延伸至地中海。其姊妹物種簡稱為鱈,它們的分佈區域幾乎與長鱈重合,但它們在格陵蘭島水域的分佈區域更小,也幾乎未在地中海西北部出現。它們在水下約300米處最為常見,一條大型雌性鱈可存活15年之久,重達22千克。鱈經濟價值很高,但它們卻素以出眾的繁殖能力聞名於世。人們曾在一條1.5米長、24千克重的雌性鱈的卵巢內發現了28361000個卵,這也是脊椎動物中產卵數量的最高記錄。
大西洋鱈魚和黑線鱈都是北大西洋出產的倍受推崇的食用魚類。19世紀當北大西洋漁場剛被開發出來時,曾經在那裏捕獲到長2米重達90千克的大西洋鱈魚;由於密集捕撈之故,如今那裏一條18千克重的大西洋鱈魚就可被稱做巨型魚了,而多數商業捕撈的個體尚不足4.5千克。在其分佈區域中,大西洋鱈魚的種群呈現極強的離散性(一般稱做亞種),但它們的個體會從一個種群遷徙至另一種群,這也避免了其亞種狀態的一致化。
長期以來,大西洋鱈魚都是一種極具經濟價值的魚類物種,但在21世紀初期,過度捕撈和氣候變化使物種數量極大萎縮,尤其是北海地區最為嚴重。
冬末和早春,大西洋鱈魚會在180米以上深度處產卵。它們的卵漂浮在水中,隨着水流廣泛擴散開去。新生仔魚在水面被孵化出來,以小型浮游生物為食。當它們約2個月大、長至約2.5厘米長時,便會棲息在靠近水底的地方。
大西洋鱈魚的成魚以大型無脊椎動物為食,但在其生長的過程中也捕食大量的魚類。白天它們會聚集成群在水底活動,夜間它們就會“單打獨鬥”,營或多或少的單生生活。北方大西洋鱈魚物種會向南遷徙產卵。黑線鱈的生活形態類似於大西洋鱈魚,但它們體型更小,很少能重達3.5千克。
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還棲息着許多經濟價值不太明顯的小型鱈魚物種屬。細長臀鱈在大西洋十分常見,數量眾多,據說味道不錯,但尚未對其進行大範圍的捕撈。在豐年,長臀鱈每年的產量為22000餘噸,藍鱈每年的產量為708000噸。青鱈雖然經濟價值較低,但卻常被製成新鮮或冷凍製品銷往市場。經濟價值很高的綠青鱈與大西洋鱈魚和黑線鱈十分相似。在太平洋中,太平洋鱈魚和阿拉斯加青鱈則是鱈魚科中數量最多、最重要的物種,其中太平洋鱈魚如今已是大不列顛哥倫比亞拖網捕撈上來的主要底棲魚類物種。加拿大和北太平洋西部所採用的主要捕撈工具是拖網,有時也使用多鉤長線、曳繩和手執釣絲。太平洋鱈魚雖由許多具有不同行為模式的各異種群組成,但其總體的生物特性還是與大西洋鱈魚迥然不同。壁眼青鱈如今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底棲魚類資源,它們在北太平洋有12個主要的分佈點,近年來其產量已超過6700000噸。
蟾魚
蟾魚目
蟾魚是在滯水底棲的物種,大部分都分佈於較淺的溫暖海洋中。它們的身體短而粗壯,頭部較寬,眼睛位於頭部頂端。它們的大嘴中有牙齒,這也反應了蟾魚的肉食性生活方式。其中許多物種都有與其背景相適應的掩護體色。部分物種還有育幼行為,如美洲東部沿海的牡蠣蟾魚。它們在有保護的地方產下大卵,琵琶魚可簡單地分為3個類群:第1個類群包括鮋鮟魚或和尚魚,第2個類群包括躄魚、掌魚、闊口魚和蝙蝠魚,第3個類群包括深海角魚。鮟鱇目約包括310個物種,幾乎所有物種都以位於吻尖的第一背鰭刺為其特徵,它們的這根刺能作為其釣魚的工具。上述前2個類群主要由底棲物種組成,而最後1個類群則主要由棲息在海洋中部、深海及深淵地區的浮遊物種組成,除了少數物種能進入到河口區域外,大部分物種都僅分佈於海洋中。
琵琶魚
鮟鱇目
鮟鱇魚或和尚魚(鮟鱇科)包括約25個物種,是身體扁平的大型底棲物種,其頭部和嘴十分巨大。普通魚廣泛分佈在從巴倫支海到北非的歐洲沿岸,以及從地中海到黑海的區域,棲息深度從水面直至1000米深處。它們體長能達1米,是十分兇猛的肉食物種。琵琶魚通常喜歡在水底攝食,它們躲藏在岩石和植物之間,半埋在沙礫或泥土中,它們的一系列肉質皮膚片使其整個身體輪廓不再清晰可辨,此時它們會搖動其色彩絢麗的誘餌,將獵物吸引至自己的大嘴附近。然而,它們也與該科的其他物種一樣,常常會游至水面攫取鵝、在幼魚孵化出來之前,都由雄性負責護卵。毒蟾魚僅分佈於加勒比海南美沿岸的30~60厘米深處。正如它們的名字所顯示的那樣,毒蟾魚會給毫無戒心的沐浴者和捕撈者造成十分嚴重的傷害,據說它們的扎刺是所有魚類中最為發達的。它們的背鰭和鰓蓋上的刺中空,與其毒囊相連通。毒蟾魚埋在沙礫中,通常只將眼睛露出來,當它們被踩時,其刺就如同皮下注射針一般扎入侵入者足中,並釋放出毒素。
太平洋的太平洋平鰭蟾魚和大西洋的大西洋蟾魚白天躲在穴中,它們的兩側都有一種發光器官,能用於求偶。在求偶時,它們的鰾鼓肌還能發出各式各樣的聲音,包括口哨聲、咕噥聲,乃至咆哮聲。
印度洋——太平洋的小孔蟾魚屬的部分物種能棲息於淡水中,有時也在觀賞魚店鋪中售賣。它們的鰓蓋上也有毒刺,因此觀賞魚愛好者在購買這種神秘的肉食性魚類之前可要再三考慮。
在太平洋中潛水員身邊的躄魚
在開放環境中,躄魚奇特的外形十分容易辨認,一旦它們躲
在岩石叢中,其掩護體色就能為其提供極強的保護作用。
鴨、鸕鶿、鷗和其他海鳥(它們的俗名“鵝魚”也由此而來)。曾有不止一例的報道稱琵琶魚由於吞食了過大的海鳥被噎致死,還曾有報道稱在拖網中的鮟鱇魚即使已然滿腹其他魚類,仍然無法剋制地繼續吞食拖網中的魚類,這更證實了它們的貪食性。鮟鱇魚對食物並不挑剔,能吞食任何其附近的東西。
該科中的魚及其他物種通常在春季會遷徙至較深水域中產卵,如與鮟鱇科密切相關的擬鮟鱇屬、黑鮟鱇屬和寬鰓鮟鱇屬。雌性產下的卵包裹着一層特殊的帶形黏液鞘或膜,這層膜長9米,寬60厘米;該浮力較大的膜能將卵帶至水面,它們便在那裏被孵化出來,取食水面豐富的浮游生物並不斷發育起來。最後當其發育成熟時,便固着於水底而棲。
雖然常有人將魚的外形描述成“鬆散又可憎”,但這一外形卻恰好掩飾了其肉質鮮美的本質,事實上它們在歐洲十分受歡迎,在售賣時常被稱為和尚魚。它們尾部的肉呈白色,質地有些類似挪威海蟄蝦。然而不幸的是,在它們的分佈區域中,魚及其近族遭到了嚴重的過度捕撈,如今它們的數量日漸減少,受到了嚴重威脅。
躄魚科的躄魚很少長至約30厘米長,它們或兩側扁平,或呈近球形。這種十分神秘的物種幾乎都躲藏在水底的海草、岩石和珊瑚之間,只有斑躄魚1個物種分佈於世界各地的溫暖水域中,附着於漂浮的海草叢上。與該科的其他物種一樣,斑躄魚的長胸鰭和長腹鰭都為肌肉質,如同胳膊和腿一般能使其在漂浮的植物叢中“爬行”。斑躄魚的誘餌並不發達,只比纖細的小絲略強一點。而與之關係密切的底棲物種的釣具結構則十分複雜,如躄魚科的其他物種。其中許多物種的釣具較長,長度約為其身體的一半或更長,其終端還有通常為亮色的肉質釣餌。部分物種的釣餌模擬小型水生生物的樣子,如蠕蟲、蝦和其他甲殼類動物。熱帶太平洋西部的疣躄魚的釣餌則類似於小魚,不光釣餌的形狀與魚相似,琵琶魚本身也模擬魚游泳的方式在水中舞動自己的釣餌。
富於進攻性的鮟鱇魚是鮟鱇科物種,它們常作為和尚魚被大量售賣。除開頭(其頭部能達整個身體長度的一半)外,它們可能毫不起眼。
單棘躄魚科由2個物種屬組成,即單棘躄魚屬和淵躄魚屬,但其所含物種的數量尚不可知。許多科學著作都稱它們只含1個分佈廣泛的物種,但部分魚類學家估計其物種數量應為14個。單棘躄魚科物種有大嘴和鬆弛的皮膚,身體呈球形,棲息在90~2000米的水底深處,體長最大可達約35厘米。該科所有物種的體色從粉色至深橘紅色不等。
琵琶魚和蟾魚的代表物種
1.牡蠣蟾魚,蟾魚科,這一物種有帶毒的背鰭刺,分佈在美國馬薩諸塞州南部的大西洋沿岸和西印度群島;2.鮟鱇魚,鮟鱇科,它們向上的大頜上還有纖細的彎曲齒;3.長餌躄魚,躄魚科;4.副棘茄魚,一種蝙蝠魚,蝙蝠魚科;5.琵琶魚(黑犀魚屬),黑犀魚科;6.琵琶魚(樹須魚屬),樹須魚科——其大舌骨須顯示應為雌性;7.琵琶魚(大角鮟鱇屬),大角科,其吻的末端有一個長長的鞭狀釣餌。
蝙蝠魚(蝙蝠魚科)是身體極其扁平的物種,主要分佈於世界各地的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中。從其上方看去,它們的形狀或為三角形,或為圓形,身體後方還有一條窄而長的尾巴。其嘴巴位於末端,位於背部的眼睛很大,臂狀胸鰭直指向後。它們的腹鰭位於身體前方的咽下,能像許多其他深海琵琶魚的腹鰭一樣,與胸鰭一起一前一後地拍動,使自身在海底“行走”。它們退化的鰓孔靠近身體的後端,正好位於胸鰭之前。蝙蝠魚大多棲息在深水域(甚至約2500米)中,白天則都在水底誘捕獵物。大部分蝙蝠魚體色灰暗,介於淺灰和棕色之間,但巴哈馬群島和墨西哥灣的圓點蝙蝠魚則周身覆蓋著黃色和橘紅色的斑點,尾尖為黑色,腹部為亮銅紅色。南非物種圓蝙蝠魚曾有出現於淡水中的記錄,當時它們已遠離海岸游至納塔爾的蓋拉河中。分佈於北大西洋西部的蝙蝠魚科中最為人熟知的物種當屬短鼻蝙蝠魚,那裏的蝙蝠魚素以吞食各種螺、部分多毛蠕蟲和甲殼類動物而著稱。究竟螺怎麼會被蝙蝠魚所舞動的誘餌所惑,還值得研究。
原棘鰭總目乃至所有動物中最怪異的物種就是深海角鮟鱇魚。鮟鱇魚、躄魚及其近族的第1背鰭刺都在身體前端,位於吻尖之上,這根刺在那裏精準的肌肉控制下能像釣竿一樣四處活動,加上其末端還有一個肉質物,能作為釣餌。這一整套系統在有日照的淺水域十分奏效,但在角魚所棲息的烏黑的深水域中就毫無作用,因此這些深海物種的肉質釣餌便進化為生物發光器官,依靠數百萬個緊密成簇的共生細菌來發光。角魚約160個物種中的夢角物種短桿琵琶魚和劍狀棘蟾鮟鱇的釣具都很短,只相當於附着在吻上的一個球狀發光器官;而大角鮟鱇屬物種的釣具長度則是其體長的5倍多;毛頜鮟鱇屬物種的發光釣餌上甚至還附有一些鋒利的骨質鉤。
奇鮟鱇目前僅有約30個標本可供研究,是一個人們知之甚少的物種,它們的釣具穿透其口腔頂端,也就是說,其釣餌正好懸於它們的犬牙狀大齒之後。這些物種中最難以琢磨的也許要算新角鮟鱇,它們居然沒有釣具,沒有人知道它們究竟如何攝食。
深海角鮟鱇魚與其淺海近族的區別還在於,它們呈極強的兩性二態性,還具有獨一無二的繁殖模式:矮小的雄性附着(暫時性或永久性)在相對巨大的雌性身體之上。其中部分物種的附着甚至使兩者的組織結合在一起,最終它們的循環系統也融為一體,這樣雄性就永久地依賴雌性的血液所傳送的營養物質而活,而雌性則成為一種自我受精的雌雄同體物種。
儘管角鮟鱇魚呈世界性分佈,遍及從高緯度的北極到南部大洋的各個區域,但其分佈卻並不連續,傾向於棲息在食物豐富的水域中。一般說來,它們在熱帶水域的棲息深度比在北極的棲息深度更甚。但所有這些概述都會受到當地因素的影響。部分棲息在較淺水域的物種,如卡氏夢角,在300~400米的深度最為常見,但它們中許多種的棲息地卻更深,平均介於1000~2500米之間,甚至還有部分棲息在至少深及3700米的地方。也有一些物種緊貼水底而棲,如雙桿琵琶魚。身體扁平的奇鮟鱇屬物種則毫無疑問營完全的深海生活。而最令人吃驚的發現則是,潛水艇拍攝到大角鮟鱇物種顛倒着在水底遊動,它們的釣餌拖在基質上,顯然是在釣海底棲息的生物體。
疣躄魚的體色依據其棲息地的不同而呈現顯著差異,它們棲息在印度洋——太平洋的岩石縫,用其大型的魚形誘餌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