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千古帝苑深幾許:宮廷奇聞篇 (2)
魯少千曾學得仙人的符法。一次,楚王的小女英被妖魅纏上生病,楚王召請少千治病。少千在離京城不到幾十里的地方住下了。到了夜裏,有個人乘坐着圓形頂蓋的車子,帶領了幾千個騎士來到,自稱叫伯敬,在此等候少千。他請少千收下幾榼酒,幾桌子菜肴,臨別時他說:“楚王女兒的病,是我乾的。假如你為我轉身回去,我將謝你二十萬錢。”少千接受了錢,就假裝往回走,又從別的路繞道楚國,去為楚王的小女英治病。治完后,在小女英的屋子前,有人敲門,只聽見有人說:“少千欺騙了你的父親。”於是便有風聲向西北方向颳去,看那個地方有滿盆的血,小女英就斷了氣,半夜時才蘇醒過來。楚王派人搜尋風的去向,在城西北方找到一條死蛇,長有幾丈,小蛇有千百條,在大蛇身邊伏地死去。後來有詔書下到郡縣,說是在某月某日,大司農丟了二十萬錢,太官丟失了幾具案桌。少千便載着錢,上書詳細地說了情況。楚王也覺得這件事很奇異。
經典溯源
魯少千者得仙人符,楚王的少兒英為魅所病,請少千。少千未至數十里,止宿。夜有乘鱉蓋車,從數千騎來,自稱伯敬,候少千。遂請內酒數榼,餚[XCF2.TIF]數案。臨別言:“楚王女病,是吾所為。君若相為一還,我謝君二十萬。”千受錢,即為還,從他道詣楚,為治之。於女舍前,有排戶者,但聞云:“少千欺汝翁。”遂有風聲西北去,視處有血滿盆,女遂絕氣,夜半乃蘇。主使人尋風,於城西北得一死蛇,長數丈,小蛇千百,伏死其旁。后詔下郡縣,以其日月,大司農失錢二十萬,太官失案數具。少千載錢上書,具陳說,天子異之。
鬼話歪批
魯少千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可謂智者。
世上的妖邪貌似強大,終比不了人的手段。
廣川王掘墓
出處:《太平廣記》
閱讀環境:燈下
恐怖係數:★★★
漢代的廣川王喜歡挖掘古人的墳墓。一次,他命人挖開欒書(又稱欒武子或欒伯,春秋時晉國著名的將軍)的墳墓,裏邊的棺木器物全都爛光了,只有一隻白狐狸,見到人急忙逃走。左右的人去追沒追上,便用戟傷了它的一隻腳。當天晚上,廣川王夢見一位鬍鬚和眉毛全白的男子對他說:“為什麼要傷我的左腳?”那男子用手杖敲了一下廣川王的左腳。廣川王醒來之後,左腳腫痛,就生了瘡,到死也沒治好。
經典溯源
漢廣川王好發冢。發欒書冢,其棺柩盟器,悉毀爛無餘。唯有白狐一頭,見人驚走。左右逐之不得,戟傷其足。是夕,王夢一丈夫鬚眉盡白,來謂王曰:“何故傷吾左足?”以杖叩王左足。王覺腫痛,因生瘡,至死不差。
鬼話歪批
看來,古人也受盜墓尋寶。這個廣川王劉去,殘暴成性,臭名昭著。后被流放,自殺身亡。害人者,無異於自掘墳墓。
永康人獻大龜
出處:《太平廣記》(出《異苑》)
閱讀環境:床上
恐怖係數:★★
吳國孫權執政時,有個永康人進山遇見一隻大龜,連忙追趕。龜便說道:“出遊沒挑對好日子,竟被你捉住。”永康人非常奇怪,便把龜帶出山去,想獻給吳王孫權。晚上,他停泊在越里,把船系在一棵大桑樹上。半夜時分,永康人隱約聽見大桑樹招呼大龜說:“元緒,你很辛苦吧,什麼事把你搞成這個模樣?”大龜說:“我被捉住了,將要被煮成肉湯吃。不過,即使砍光了南山上所有的樹木當柴燒,也不能煮爛我。”桑樹說:“諸葛元遜(諸葛恪,字元遜,諸葛瑾之子,以機智博學而知名)見識廣博,一定會使你受苦。假如他命令尋找我們這一種類的樹當柴燒,你又該怎麼辦呢?”大龜說:“子明,你不要多說話,否則災禍將降臨到你的身上。”桑樹便靜靜地不再開口了。
獻進王宮之後,孫權下令煮龜,燒了幾百車的木柴,大龜說話仍像以前一樣。這時,諸葛恪說:“應該用老桑樹燒火才能煮熟。”獻龜的人也說了桑樹和龜的對話。孫權馬上派人去砍伐老桑樹,用來煮龜,立刻就煮熟了。今天,人們煮龜仍大多用桑樹作燒柴,老百姓因此也把龜叫做“元緒”。
經典溯源
吳孫權時,永康有人入山遇一大龜,即逐之。龜便言曰:“游不良時,為君所得。”人甚怪之,載出,欲上吳王。夜泊越里,纜舡於大桑樹。宵中,樹呼龜曰:“勞乎元緒,奚事爾耶?”龜曰:“我被拘縶,方見烹臞。雖盡南山之樵,不能潰我。”樹曰:“諸葛元遜博識,必致相苦。令求如我之徒,計從安出?”龜曰:“子明無多辭,禍將及爾。”樹寂而止。既至,權命煮之,焚柴百車,語猶如故。諸葛恪曰:“然以老桑方熟。”獻之人仍說龜樹共言,權登使伐取,煮龜立爛。今烹龜猶多用桑薪,野人故呼龜為元緒也。
鬼話歪批
言多必失。桑樹多嘴,也害了自己。
梁武帝本是蚯蚓
出處:《太平廣記》(出《朝野僉載》)
閱讀環境:書桌旁
恐怖係數:★★
梁朝時有個榼頭僧,很精進勤奮,梁武帝對他非常敬佩信任。有一次,武帝下詔派使臣叫榼頭僧進見。當時,武帝正與人下棋,想要殺上一段,就信口說道:“殺卻。”使臣立即把榼頭僧推出去殺了。武帝下完棋,說:“叫榼頭僧進來。”使臣回答說:“剛才陛下叫人把他推出去殺了,臣已遵旨將他殺了。”武帝嘆息着說:“榼頭僧臨死時,說了什麼?”使臣說:“他說,‘貧僧並沒有犯錯,這是上輩子的報應啊。我前世做小沙彌的時候,曾用鐵鍬鏟地,不小心斷送了一條蚯蚓的性命。武帝當時就是那條蚯蚓,因此才會有今天的報應啊’。”武帝聽完后,流淚悔恨,但是已來不及了。
經典溯源
梁有榼頭師者,極精進,梁武帝甚敬信之。后敕使喚榼頭師,帝方與人棋,欲殺一段,應聲曰:“殺卻。”使遽出而斬之。帝棋罷,曰:“喚師。”使咨曰:“向者陛下令人殺卻,臣已殺訖。”帝嘆曰:“師臨死之時,有何所言?”使曰:“師云:‘貧道無罪,前劫為沙彌時,以鍬劃地,誤斷一曲蟮。帝時為蟮,今此報也。’”帝流淚悔恨,亦無及焉。
鬼話歪批
假如連蚯蚓也要復仇,估計人類沒有幾個清白的了。愛釣魚的人慘啦!
慕容垂現身
出處:《太平廣記》(出《靈怪集》)
閱讀環境:公車上
恐怖係數:★
唐太宗征遼時,軍隊曾路經定州。路旁有一個鬼,身穿黃色的衣服,站在高高的墳墓上,神采非凡。太宗派人去問,鬼回答說:“我昔勝君昔,君今勝我今。榮華各異代,何用苦追尋。”說完便消失不見了。太宗一打聽,才知道這裏原來是慕容垂(公元384年建立後燕,號成武皇帝,年號燕元)的墓。
經典溯源
唐太宗征遼,行至定州,路側有一鬼,衣黃衣,立高冢上,神采特異。太宗遣使問之,答曰:“我昔勝君昔,君今勝我今。榮華各異代,何用苦追尋。”言訖不見,問之,乃慕容垂墓。
鬼話歪批
大鬧天宮的孫猴子曾喊口號說:“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千古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一時的春風得意,也無非是曇花一夢。
亡太子夜遊
出處:《太平廣記》(出《廣異記》)
閱讀環境:辦公室
恐怖係數:★★
唐高宗曾命建造大明宮。宣政殿剛建成的時候,每天晚上都有幾十名騎馬的人行馳在大殿左右。殿中守夜的衛兵都看見了,衣服馬匹非常整潔,這樣過了十幾天後,高宗便命術士劉門奴前去詢問,領頭的鬼回答說:“我是漢代楚王戊的太子。”門奴質問他說:“按《漢書》的記載:楚王和七國串通謀反,漢軍殺了他,平滅了宗族。怎麼會有遺留的後代呢?”那鬼回答說:“楚王起兵時,我正留在長安。楚王被殺后,天子顧念我,並未殺我,而是養在宮中,後來因病而死,葬在此處。天子憐惜我,用玉魚一雙殉葬,如今就安放在正殿的東北角。史官遺漏了這些事,因此不見於史書。”門奴說:“現在皇帝在此,你怎敢在庭院中日日騷擾?”鬼說:“這是我從前的宅院。現在既然在天子宮中,出入受了拘束,很不痛快。請將我改葬在高敞秀美的地方,這是我真誠希望的。千萬注意,別取走我的玉魚。”
門奴向皇帝稟報后,皇帝下令改葬。挖掘正殿的東北角,果然發現一處古墓,棺木早已腐朽,旁邊有玉魚一雙,製造非常精巧。於是,皇帝下令更換棺材,依據禮節把他移葬到宮外,並將玉魚隨葬。自此,再也沒有鬼怪出現了。
經典溯源
高宗營大明宮,宣政殿始成,每夜,聞數十騎行殿左右,殿中宿衛者皆見焉,衣馬甚潔。如此十餘日,高宗乃使術者劉門奴問其故,對曰:“我漢楚王戊之太子也。”門奴詰問之:“案《漢書》,楚王與七國謀反,漢兵誅之,夷宗滅族,安有遺嗣乎?”答曰:“王起兵時,留吾在長安。及王誅后,天子念我,置而不殺,養於宮中。后以病死,葬於此。天子憐我,殮以玉魚一雙,今在正殿東北角。史臣遺略,是以不見於書。”門奴曰:“今皇帝在此,汝何敢庭中擾擾乎?”對曰:“此是我故宅,今既在天子宮中,動出頗見拘限,甚不樂。乞改葬我於高敞美地,誠所望也。慎無奪我玉魚。”門奴奏之,帝命改葬。發其處,果得古墳,棺已朽腐,旁有玉魚一雙,制甚精巧。乃敕易棺櫬,以禮葬之於苑外,並以玉魚隨之。於此遂絕。
鬼話歪批
歷史真相撲朔迷離,更別說神秘莫測的宮廷之事了。因此,盡信書不如無書。
胎兒開口
出處:《太平廣記》(出《北夢瑣言》)
閱讀環境:沙發
恐怖係數:★★
後唐明宗皇帝(李嗣源,後唐王朝建立者李克用的養子)未顯貴時,曾跟隨分封地大將李存信巡視邊境,住宿在雁門的旅館裏。當時,旅館裏的女主人正懷孕,明宗到時,女主人並沒有準備酒飯。突然,腹中的胎兒對他母親說:“天子到了,應趕快準備酒飯。”聲音連外面的人都能聽見。女主人覺得奇怪,連忙起身,親自去廚房做好飯菜,而且還十分恭敬小心地侍奉着。明宗見女主人先傲慢而後又謙恭,便追問她原因,女主人回答說:“你將來的福貴不可言啊。”明宗又問她是怎麼知道的,女主人就詳盡地敘述了一番。明宗說:“老太婆,你這樣恭順着說,是怕我屈辱你罷了。”後來,果然如女主人說的那樣,明宗做了皇帝。
經典溯源
後唐明宗皇帝微時,隨蕃將李存信巡邊,宿於雁門逆旅。逆旅媼方姙,帝至,不時具食。腹中兒語謂母曰:“天子至,速宜具食。”聲聞於外。媼異之,遽起親奉庖爨,敬事尤謹。帝以媼前倨後恭,詰之,曰:“公貴不可言也。”問其故,具道娠子腹語事。帝曰:“老嫗遜言,慎吾辱耳。”後果如言。
鬼話歪批
古往今來,最不缺的就是勢利眼,連胎兒都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世人可想而知。
仙女下嫁
出處:《廣笑府》
閱讀環境:無聊時
恐怖係數:★
董永非常孝敬父母,感動了上天。玉帝便命一位仙女下嫁給他,她將要下界時,眾仙女為她送行,並再三叮囑說:“這次你下到凡間,假如再碰見孝子,千萬捎個信兒來。”
經典溯源
董永行孝,玉帝命一仙女嫁之,眾仙送行,皆囑咐曰:“此去下方,若再有行孝者,千萬捎個信來。”
鬼話歪批
天上未必幸福,“只羨鴛鴦不羨仙”,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