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盱眙榷場
梁尚點頭道:“狗賊心裏也知先前同僚鄙薄其為人,因此平日裏深居簡出。後來碰巧遇到施全兄弟,兩下一合計,便乾脆向秦檜老賊下手”。
葉青青道:“王松年防備已是極為森嚴,何況秦檜老賊?方才那幾人武功均自不弱,我看更是不好下手”。
梁尚笑道:“秦檜乃獨夫民賊,但凡血性之人,哪個不想除之而後快?只是事在人為,為,未必能也,不害其所以為。即便擊殺不成,好歹要讓老賊知曉有人一心要取他狗命,若老賊能有所收斂,朝堂之幸,百姓之幸”。
獨孤晟與葉青青聽他說的輕鬆,知道他與施全兩人此番行刺,實乃存了必死之意,不禁肅然起敬。獨孤晟道:“暫且留老賊苟活幾日,眼下還有件更要緊的事”,便把宇文虛中及從秦府聽到之種種說與兩人。
梁尚沉思片刻,道:“如此說來,宇文大人危在旦夕,其他人難保也會為此牽連,兄弟是打算先去解救宇文大人家眷,再去鳳州知會魏寨主等人?”
獨孤晟點頭稱是,梁尚道:“一身不作二用,路途往來不免耗費時日,哥哥有個計較,不知兄弟以為如何?”
獨孤晟道:“願聽哥哥高見”。梁尚道:“事關緊急,不如你跟葉姑娘去設法搭救宇文先生家眷,我跟施全兄弟即刻趕赴鳳州,去跟魏寨主說明原由,讓宇文大人好早作提防”。
獨孤晟喜道:“如此甚好!只是剛見大哥,又要分別”。梁尚道:“等幾件大事一了,哥哥再同你們共賀佳事”,說著拿眼朝葉青青一瞟,葉青青臉上飛紅,扭頭不再看他,梁尚哈哈一笑,他見兩人頗為親近,大約猜出了幾分,又何必還夾在其中討嫌?
獨孤晟拍手道:“大哥這般安排真是兩全其美,待我兩個營救宇文先生家人之後,再趕赴鳳州與眾位哥哥會合,到時殺向上京,將金狗皇帝一舉殲滅!”當下四人說定,執手不舍作別。
“紹興和議”之後,宋金約定以淮河為界,南人歸南,北人歸北。宋朝使節入金,多經盱眙-泗洲-開封-HD-真定-涿州-燕京-舊榆關-梁漁務-瀋州-咸州-濟州-淶流河,最終抵達上京,其時北部南朝遺民,多從湖BJ西兩路遷入,和議之前宋庭尚能接納並獎勵定居,和議之後則嚴加限制,只在盱眙等地開設榷場以便互市貿易。
獨孤晟與葉青青在城中尋了個花子,讓他託了口信給陳三兒,隨即快馬加鞭趕赴盱眙,沿路不停打探,卻始終不得王松年一行消息。這一日兩人抵達盱眙,見榷場內往來商客如織,葉青青頓時喜笑顏開,道:“這一路凋敝殘破,沒料到還有如此繁盛之地!”獨孤晟笑道:“王松年那狗賊押送,必從此處入金,我們先在這裏歇歇”。葉青青拍手道:“好啊好啊,邊境要塞,我們不得隨意出入,還需找個熟絡人,看能不能幫我們過去”,一面說著,眼睛卻瞧向各處。
兩人連日趕路風餐露宿,葉青青不免形容憔悴,獨孤晟歉道:“這些日子跟我奔波,苦了你啦”,葉青青笑道:“既然當了除魔女俠,總要有些代價,走,我們瞧瞧他們賣了什麼好玩意兒”。
兩人信步閑逛,見榷場內貨物繁多,茶葉、藥材、金銀首飾、絲綢、果品等一應俱全,葉青青左瞧瞧右看看,選了幾樣物事買在手裏,朝獨孤晟問道:“你知道榷場因何而建?”獨孤晟道:“我在邕州時也曾見過,乃是為了跟敵國互市貿易,榷場所設多在邊境,常年戰爭,州縣不免殘破,榷場通商所得稅銀,正好充做重建的經費,再有便是兩國通好之意,你不打我,我也不打你”。
葉青青笑道:“你不打人家,人家未必就老老實實坐下來跟你通好,古人說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打打殺殺,這是從古至今都不變的道理”。
獨孤晟展眉一笑,道:“若是金國把錦繡河山送還,再多置些榷場通商通好,也未必不是幸事”。葉青青搖頭道:“得隴望蜀,人之本性,便像學功夫,你學了一樣,便想學第二樣,恨不得全天下的武功都學個全,南朝物產富庶,金國又是苦寒之地,自然想入非非,馬蹄南下,恨不得全都佔了”。
說著“噗嗤”一笑,繼續道:“說起苦寒之地,倒是有個好東西”,獨孤晟問道:“是甚麼?”葉青青道:“便是又香又嫩的肥羊!我方才問你榷場為何而建,便是跟這肥羊大有干係”。
獨孤晟奇道:“肥羊?”腦中轉了個遍,也想不出所以然。聽葉青青道:“本朝所建之初,嚴禁通商,如有違反,輕則受罰,重則充軍。可宰相趙普愛吃肥羊,不免食指大動,便找人喬裝商人買回不少肥羊,惹的太祖皇帝興師問罪,趙普靈機一動,說:‘皇上,嚴禁通商實是有害無益,邊民互市,我朝用茶葉、絲綢、稻米換取羊馬駱駝,收取稅銀,豈不是兩全其美?’,太祖皇帝一聽有理,一來二去,便有了榷場,雖然因為戰事時開時停,也算惠濟兩國之民”。
聽她娓娓道來,獨孤晟失笑道:“原來肥羊不僅能吃,還能有利國事,不知滋味如何”,他從未吃過羊肉,不免心嚮往之。
盱眙榷場在宋,泗洲榷場在金,中間以淮河為界,原來建有浮橋,浮橋被毀之後做了碼頭並改為榷場,兩岸可擺渡行船。城牆上的戍卒向下而望,盡可一覽無餘。宋金兩國為了方便客商,淮灘兩側建了不少客棧,葉青青扯了獨孤晟尋了一家,點了鼎蒸羊羔、胡椒醋羊頭,兩人一面吃,一面望着河上行船。
沒過一會兒,聽兩岸歡呼聲不住,兩人聞聲打量,見從泗洲對岸行過一條船來,船頭站着一名三十許的黑面大漢,正朝人群揮手致意。人群中不斷有人問好,口中高呼“大郎”。
葉青青招呼夥計過來,好奇問道:“這人是誰?怎的這麼大排場?”那夥計笑嘻嘻回道:“兩位一瞧便是剛來的,這位鼎鼎大名,在這裏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葉青青笑道:“怎麼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夥計道:“榷場通商,我朝商人分大客小客,貨值100貫以上者,乃是大客,一律不準過河,便需要金國商人過來討價還價。這人姓張名寅,被人稱作大郎,開封府中牟人士,原本也屬本朝人,現下卻歸了金國,因他行商仁義童叟無欺,對本朝商販頗多關照,又跟兩岸官員交好,因此在這裏有副好名聲,商販們都信服”。
葉青青扭頭見船隻靠岸,張寅從船上一躍而下,瞬時便有許多客商圍攏上去,對他頻頻施禮。張寅朝幾個官員模樣的人拱拱手,被引到商販存放貨物的廊下,不停走走看看,又說了些言語。
葉青青朝獨孤晟努努嘴,道:“我們過去瞧瞧這位大郎”。兩人舉步走到廊下,跟在眾人後面觀瞧,見有位客商正向張寅兜售藥材,張寅伏低身子,在藥材擔子裏用手一捻,隨即含笑不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