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頭姑娘
我們這個村子很小。
我記得我離開時只有20來戶人家,100人不到。
因為有二個單身戶。
村裡偶爾會有公社放映隊來放一場露天電影,還有年底農閑時請人來唱幾天“走書”。
幾乎很少有其他文化活動。
但每年正月十五,都會有一次全村性的盛大活動。
我們稱之為“抬井頭姑娘”。
正月十五是元霄節,附近人居集中的地方都會調龍燈開廟會。
村子裏只有一個很小的土地廟,不搞這套,但是卻也有我們的熱鬧。
當天晚上,吃好年糕為主食的晚飯,所有的女人和孩子會自發的集中到事先約定的一戶人家。
女主人安排兩個男孩子抬着一隻飯籃,眾人一起去泮家井頭。
飯籃里裝了幾盤飯菜,蓋上蓋子,籃柄上繫上紅帶子。
到了井口,把飯菜放在石板鋪就的井沿,眾人虔誠地祭拜。
他們認為,井頭裏住着井頭姑娘,上天派她來保佑喝這口井水的人平安健康。
不然怎麼會有寒冬臘月的水井水會熱氣騰騰不斷往外冒出煙霧?!
“一定是井頭姑娘在幫助燒水,讓我們吃到自然的熱水。”
當大家都認為井頭姑娘已吃飽了飯,就由女主人請井頭姑娘上“轎”。
“姑娘,上轎了!”
連喊三聲。
眾人抬着“姑娘”到女主人家裏,把飯籃子放在飯桌邊的凳子上。
女主喊一聲:“落轎了!”
便把籃子放在已清空的飯桌上,打開籃蓋取走籃子,馬上用“飯掃箕”蓋好。
這個用來蓋飯桌的“飯掃箕”靠“上橫頭”的位置系了一根筷子,由女主人把着。
筷子的下方灑了一層柴火燒下來的土灰。
女主先問井頭姑娘的年齡,然後眾人看着“飯掃箕”連續輕輕的點頭,大家齊聲地數着數,最後一定會安每年記的年齡準確的停下來。
接着問今年的年成如何,好的點3次頭,一般的點2次頭,不好的點一次頭。
結果總是好的多,樂得大家滿堂笑聲,喜慶今年會有好收成。
接下來誰要問婚姻,誰要問讀書,誰要問健康,挨着來,只要你心誠,總會有滿意的答覆。
完了再抬回井頭去,大家歡笑着離去,也有留在主人家裏吃點瓜子聊會天。
抬“姑娘”的男孩總會收到主人給的糖果。
參與的成年人要洗澡,有“情況”的要迴避,否則會髒了井水。
我小時候每次抬井頭姑娘都不會拉下,跑前跑後跟在那裏,也當過幾次抬橋的,感覺挺神奇。
現在認為秘密應該是在把手的那個主人。
不過在缺少文化娛樂的那個年代,也為大家增添了不少的樂趣。
更何況誰不嚮往美好生活。
看到這幾年村裡零星荒廢的田地,我時常會想到抬井頭姑娘的經歷,傻傻的想那位“姑娘”可能已餓了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