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最後的衝刺
公元2000年,我已經七十二歲了,但精力還很旺盛,身體尚佳。在一次同張氏族人閑扯中,說到現在文山北坊張氏,自南宋以來,子孫衍綿多代,因族譜毀於六十年代,已不知道輩份派號,大家希望能重修北坊張氏家譜,我聽了覺得應該為族人擔當起這副重擔。
國興修志,民富修譜。政通人和,正逢盛世。記錄家族人文發展,激勵後人奮發圖強,族譜亦有其重要意義。
文山縣城北坊張氏族譜為解放前所修,後來被毀,一切原始資料蕩然無存。族人中僅知文山北門張氏,系南宋張不侉之後,族人派號是:“本立道生,務學敦恆”,其它史料一概不知。
為此,文山張氏族人認為,如果再不修譜,後代無派無號可循,更不知屬何輩份,照此有辱先輩。如今健在的對前輩歷史有所了解的人越來越少,趁我們年紀稍大健在,重修族譜甚為必要。幾經醞釀、商討,大家推薦我牽頭組成修譜編寫小組,於是我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修譜事宜中。
族人們推薦了七人為修譜編寫小組成員,編委們開了幾次會,議定了幾件事:一是調查各戶人丁信息情況,二是收集祖上各支系情況,三是籌集資金,四是職責分工。
要修好族譜,首先印製基本信息統計表、重修族譜意見徵求表、捐款倡議書等,發至各地族人,還發函到遠在豫章省撫州、南詔省春城(孟那)的族人及海外二個哥哥。其次,查找、收集從南宋張不侉至曾祖父960年間的歷史演變情況。這是最難的一項工作。
前面說到這次修譜是在沒有任何資料的情況下進行了的,難度很大。舊譜、老譜均毀於一旦,城北坊張氏是從何年、何代、何人開基於文山?傳至今日的輩份屬何祖公的後代?各房分支是何祖公?至今傳了多少代等等,都是一個迷。
要解決這些問題,只有去調查、訪問、查資料。但編委中只有我和弟弟已離退休了,其他人有的遠在撫成、南詔省等地,有的是農民,沒文化、沒時間,加上編寫無工資報酬,所以,只有我和弟弟擔負起此使命了。
宗弟負責走訪調查、收集、整理歸類已返回的資料,我負責到縣檔案館、圖書館,查找、收集南宋以來960年間(南宋、元、明、清、民國)文山北坊張氏演變情況。
據我們初步調查了解,文山縣姓張的有好幾支:一是黃坪村張氏。這支是文山張氏人數最多、影響最大的一支。二是丁鎮一支。三是水西一支。四是從樟鎮遷至文山的一支。五是縣城北坊張氏。
為了搞清我們這支家族歷史發展沿革及與文山其它幾支張氏的關係,我和小雲去黃坪村,查看了黃坪張氏家譜。按族規,家譜不示於外人,承蒙黃坪的一位張老師的叔叔接待了我們,在他家看了一整天。
黃坪張氏族譜保存完好,共九大本,涉及內容十分廣泛,至今已重修十九次。經查閱:黃坪張氏開基祖是宋朝時遷徙至文山黃坪開基創業,元朝初年因不肯叛明,為元人所滅,獨張奎峰逃至黃橋鄉湴塘村,做上門女婿,生兒育女,繁衍生息,元末遷回黃坪,重振家業,繁衍至今。
我們重點查看了他們的派號、名字、分支、分佈等情況,但沒有發現與我們北坊張氏相關聯的信息,也沒有“不”字輩或涉及到張不侉的資料。我們初步判斷,黃坪張氏與北坊張氏不同屬一支。我們對其它幾支張氏,也進行了走訪調查,沒有找到任何有關聯的信息。
2001年6月開始,我去縣檔案館查找資料。
縣檔案館保存了文山縣設縣制以來人文歷史、社會變遷、重大事件等等方面的寶貴資料。我從浩瀚的歷史資料中重點查看“人物誌”,從南宋查起,細細看來,功夫不負有心人,首先查到了關於文山開基祖張不侉的相關資料以及兄弟張不倨的歷史資料。最難得的是發現了南宋宰相、文學家周必大為張不侉寫的一篇墓志銘。
這篇墓志銘詳細介紹了張不侉的生平歷史、官職爵位、父祖沿革等情況。這是一份極其珍貴的歷史傳記,它解決了文山北坊張氏歷史起源之迷。我一字不漏地抄錄下來。后又查到了許多張氏祖公的資料,都一一抄錄並註明資料出處(即何朝代、何書、何卷、第幾頁等),以便複查。
檔案館上千年的歷史古籍我都翻了一個遍,把有關的資料都抄錄下來,作為第一手資料。後來我又去縣圖書館查資料。從《永樂大典》、《宋史》、《元史》、《明史》都仔細查閱,查到了直系祖公張大觀(道觀)及不少張氏人物資料,我們終於弄清了文山開基祖張不侉的來歷。張不侉,字謙沖,南宋時期於1131年定居文山,1140年去世,享年62歲,被追封為中大夫。
二個多月,我天天蹲在那裏找資料,那時正是夏天,酷熱的斗室,令我揮汗如雨,但只有一個信念,就是儘快查找到更多的資料,完成修譜任務。令我感動的是縣檔案館、圖書館的領導和工作人員,給予了很大的支持,也給了我很大的“自由”——可以隨意查找任何一本資料、書籍。
他們沒有索要任何報酬,而是熱情提供方便。所以我在族譜《後記》裏寫了感謝縣檔案館、縣圖書館對我們支持的話。
後來,我們又到醪橋鄉太公寺,實地考察了我祖太公張大觀的墓地,可惜墳墓已被人挖掉了,又去醪橋水背庵找張氏祖公的墓碑,結果收穫不小,從殘碑上找到好幾輩人的派號、姓名,大大充實了族譜內容。
我們邊收集材料,邊整理,邊調查,邊審核。我和宗弟還負責給每個20歲以上的成人寫傳記,寫好后拿給他們本人閱讀修改。各戶的基本信息、相片等資料到齊后,我們進行整理歸類,寫出初稿,再請族人閱讀修改,抄正後聯繫好印刷商。
我每天守在打印機旁指導打字員打初稿,那時正值年終,天氣寒冷,打字室沒火烤,只好強挺着,結果把我冷得感冒了,我一邊吃藥一邊工作,打出清樣后又校對兩遍,再打出腳本,再交各地族人閱讀修改,並寄島省大哥、三哥審閱修訂,最後打出一本正本,校對無誤后付之印刷。
從1999年冬開始醞釀、2000年提上議事議程,到2001年11月完成族譜重修工作,共用了近二年的時間,耗時費力,我和宗弟吃了不少苦,我們沒有要一分錢工資,全是無私奉獻。
2001年12月我們在文山北坊舉行了隆重的發譜儀式,文山縣的族人和遠在東鄉的族人都到了,大家開會、照相、會餐,第一次歡聚一堂,真是半個多世紀歷史性一聚啊!會後我們給在島省的大哥、三哥和南詔省張球、張平生寄去了族譜。
這次修譜得到了三哥張學熙的鼎力支持,大哥張學有續寫了“德貽千代,福衍萬年”八代派號。三哥張學熙不僅帶頭捐款壹仟美元,還對族譜的篇章結構、史料編排、文字語言等,都一一作了審核和糾正,三哥對修族普真是一片真心。
東鄉張務龍叔叔也捐款壹仟元人民幣,對族譜內容及編排作了較大修改,承蒙他寫了《前言》,又取了新八代子孫派號:“繼宗承訓,修祜綏吉”,為族譜增添了新內涵。
這次修譜,具有承前啟後的重要意義,起到了團結族人,激勵後人,豐富族譜文化的重要作用。在撰寫過程中,編委們殫精竭慮,歷經艱辛,其中的苦澀只有我最清楚。族譜刊印后也存在一些問題,個別相片擺放不當,剪裁失誤,這主要是印刷商排版時出現的紕漏,但我也有責任,就是最後審查不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