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唐裝、長袍、中山裝……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國服”?

漢服、唐裝、長袍、中山裝……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國服”?

■漢服、唐裝、長袍、中山裝……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國服”?

歷史上,不同朝代的服飾有很大的不同,中國傳統服飾經歷了變革。

在清代以前,中國的傳統服飾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襟,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繫結,主要形制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在一起)、“襦(rú)裙”制(襦為短衣)、“通裁”制(長衫、外披)。這樣的服飾特點始於周朝,止於明朝。而在明朝覆滅后,清朝統治者推行滿族的髮型和服飾,禁止人們穿戴漢族服飾,史稱“剃髮易服”。

我們今天看到的旗袍、長袍、馬褂等,其實是滿族服飾的改良和發展,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漢族服飾。我們今天所說的唐裝和唐代的服裝完全不是一回事。唐代的服裝也是交領、右襟、系帶、無扣。今天的唐裝是從清朝滿族服飾馬褂發展而來的,特點是立領、對襟、盤扣,並融入了西式裁剪技術,如在肩部接袖等。

辛亥革命推翻滿洲貴族的統治之後,孫中山認為應當有一種代表辛亥革命成果的新服飾,於是結合西服款式和一些特殊含義創造了中山裝,它具有思想和政治含義:衣服外的四個口袋代表“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前襟的五粒紐扣和五個口袋(一個在內側)表示五權憲法學說(五權即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考試權、監察權);衣領為翻領封閉式,表示嚴謹的治國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間突出的袋蓋形似筆山(一種筆架),代表重視知識分子,背部不縫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的大義。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傳統文化十萬個為什麼(全三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傳統文化十萬個為什麼(全三冊)
上一章下一章

漢服、唐裝、長袍、中山裝……到底哪個才是真正的“國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