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國家意志的較量

第六百三十章 國家意志的較量

天還沒亮。

敵人的炮火便鋪天蓋地地打了過來。

我們的陣地前後,乃至後方的山谷,被濃煙和烈火籠罩。

整個這一片陣地的上空,連太陽都看不到了。

天地翻覆,地動山搖。

坑道里的我們,像是坐船一般,被震得顛三倒四。

即便是躲在在坑道裏面,我們也深深感覺到了敵人對這一次進攻的重視。

以往敵人前沿步兵能夠隨時使用和支配的,除了他們自己的107毫米大口徑迫擊炮以外,是美軍步兵團直接配屬的105毫米榴彈炮。

美軍一般一個步兵團本身配有一個6炮的105毫米榴彈炮連,響應速度非常快。

在進入陣地戰之後,由於我軍炮兵實力的增加。

美軍又將其步兵師中,三個裝備12門105毫米榴彈炮的榴彈炮營,分別加強給下屬的三個步兵團使用。

所以一個美軍步兵團通常能夠隨時調配的火力,是18門105毫米榴彈炮。

在對峙階段的這幾個月裏,我們平日裏最大的敵人,就是這些105毫米的榴彈炮。

這個數字不是一成不變的,敵人的炮兵因為高度的機械化,所以調配起來很快。

如果是步兵團指揮下面的營連進行進攻的時候,有時候也會提前借用他們友鄰部隊的炮兵連或者炮兵營。

但在具體戰鬥的時候,都是以團這一個指揮級別來進行的,口徑也基本限制在105這個口徑。

而155毫米的榴彈炮營,在美軍中一般都是歸軍、師這一級別直接管轄的獨立炮兵營。

所以到了155毫米榴彈炮這個級別,美軍前沿的步兵也是需要向他們後方的師部或者軍部申請和調配的。

而向軍、師進行協調,無形中就上升了指揮層級。從原本團指揮的營連戰鬥,變成了軍、師指揮的團級戰鬥。

跨部隊溝通,本身是不如自己團里炮兵的即時性強的。

至於203毫米這種更大口徑的榴彈炮,則在平時的營連級別戰鬥中,比較少見。

都是軍、師這一級別指揮的,一整條戰線上的進攻和防禦中,才能見到。

或者是遇到了防禦堅固的工事,155毫米炮沒法摧毀,才會層層上報申請調用這種更大口徑的火炮。

就比如敵人用203毫米榴彈炮直接轟擊我們坑道口的那一次。

而我們這邊,其實也差不多。

我們團里和師里擁有最多的是蘇制76.2毫米的野炮,平時我們自己作戰,都是用團里自己的炮兵。

那軍里和兵團里還有122毫米的大口徑榴彈炮,卻不是我們這些連營級別部隊能夠調動得了的了。

那得我們團里,甚至是師里去和兵團方面協調。

至於喀秋莎,那就更是全軍難尋的重器。

想用喀秋莎,恐怕得志司總部點頭才行。

但是這一次,對進行我們炮擊的敵人炮兵。

直接是以155毫米的榴彈炮為主,中間夾雜了一些203毫米這樣大口徑的榴彈炮。

飛機來了一趟又一趟,扔的燃燒彈和凝固汽油彈都是1000磅以上的重磅炸彈。

快把我們烤成紅薯了。

敵人團直屬的105毫米榴彈炮,完全成了打下手的,在這次戰鬥中毫無存在感。

這就說明,敵人這一次的進攻,已經不再是團部全權指揮的營連級戰鬥了。

而至少也是軍、師這一個級別指揮的團級戰鬥!

我們這一個小小的,長不足三公里,縱深才幾百米,而且是剛剛奪取才二十天,還沒來得及修築穩固坑道的陣地。

竟然引得敵人這樣的重視。

甚至讓我們自己都有些受寵若驚。

這就好比用我們的喀秋莎,去炸敵人的一個步兵連防守的小山頭一樣。

真成了殺雞用牛刀了!

在我的記憶中,好像就沒見過敵人這樣瘋狂過。

似乎也就只有五次戰役轉移階段打阻擊的時候,經歷過這樣的炮火。

敵人似乎是傾盡所有,似乎也想讓我們知道,少爺兵也是會拚命的。

短短的一個小時中,我們陣地上便挨了上萬發炮彈。

再聯想到我們收到的,‘不惜一切代價堅守陣地’的命令。

不難想像,這場戰鬥已經不再是我們這個連、營和對面美軍連營之間的對抗。

它可能已經升級成為我軍一個軍和敵人一個機械化師之間的較量,或者是我軍一個兵團和敵人一個集團軍之間的較量。

雖然都叫軍師團營連,但是這個稱呼是我們翻譯過來稱呼的。

其實我軍跟敵人的軍隊編製和裝備是不一樣的。

敵人的一個師,人數頂我們半個多軍,裝備火力更是頂我們好幾個兵團的全部火力。

甚至,這場戰鬥,可能已經發展成為志願軍和美軍之間的一種較勁。

在我們看來,從1950年到1951年,敵人是在正面戰場上和我們較量。

但是在1951年的秋季攻勢之後,敵人在正面戰場上能夠想到的辦法,已經全部用盡,卻還是無法戰勝我們。

什麼全線進攻、大規模登陸戰、坦克劈入戰、特遣隊戰術、傘兵空降、小分隊襲擾、范弗里特彈藥量。

任何辦法都試過了,卻仍舊沒法在正面戰場上取得壓倒性的優勢。

於是從1951年秋天到現在這1952年的秋天,敵人開始企圖在別的方向開闢戰場。

什麼絞殺戰、特務戰、細菌戰、外交戰、宣傳戰,也都用上了。

可面對越來越強大,也越來越正規化的志願軍,以及變得成熟穩定的坑道戰術。

美軍還是毫無所得。

沒奈何之下,他們只能再次回到這正面的戰場上來。

但這一次,雙方較量的焦點,已經不再是戰術和裝備技術上的優劣。

而是意志。

是美國意志和中國意志的最終較量!

戰爭一旦從手段的較量,上升到意志的較量。

就會變得無比殘酷!

天亮時分。

兩個步兵營的美軍步兵,在重機槍和反坦克炮的掩護下。

幾乎是壓着炮火延伸線的邊緣。

再一次向山頂發起衝擊。

我們連在這二十天的戰鬥中,已經傷亡近半。

山脊位置的戰鬥僅僅持續了半個多小時,便再次失守。

大批的美軍步兵,越過山稜線,向反斜面的陣地沖了下來。

我們連和後面一連陣地上的機槍齊齊開火,卻根本擋不住敵人步兵的衝鋒。

在薛連長的指揮下,我們開始有意放棄了部分的陣地,讓美軍佔領。

這樣,我們的陣地和美軍新佔領的陣地,攪在一起。

而美軍炮兵又無法保證他們對反斜面炮擊的精度。

於是美軍的炮火開始向我們的後方延伸,全力封鎖山谷和後面一連的陣地。

我們這裏的戰鬥,進入了逐個炮彈坑,逐條交通壕和逐條坑道的爭奪之中。

衝鋒槍的槍聲,響得到處都是。

手榴彈不時炸響。

此時戰鬥的聲音,遠沒有剛才的炮擊那麼激烈。

但是戰鬥卻進行地更加殘酷。

出人意料的是,美軍這一次的進攻很是頑強。

距離極近的時候,他們甚至會主動發起對我們的白刃戰。

這讓我一度以為,是遭遇了二次戰役時候的那些‘日本雇傭兵’。

美軍人高馬大,白刃戰我們比較吃虧。

往往兩三名戰士才能在狹窄的交通壕中,頂住一個美軍。

但好在,進入到秋季戰術反擊之後,全連的裝備有了新的調整。

我們更加側重於衝鋒槍的配備,也更加側重極近距離的火力發揮。

原本蘇制衝鋒槍那種大彈量的彈鼓,被換成了三十發的長彈匣。

當然,不光是彈鼓換了。

槍也換成了嶄新新的衝鋒槍。

長相雖然幾乎一樣,但是這一次,這批衝鋒槍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

50式衝鋒槍。

換裝的時候,指導員就很自豪地說道:“同志們,這可是咱們國家自己生產製造的衝鋒槍!”

志願軍敢於刺刀見紅,但並不是日本軍隊那種傻乎乎的武士刀精神。

我們更願意使用衝鋒槍近戰。

雖然換上了長彈匣的50式衝鋒槍,火力上比75發的彈鼓差了一些,但是可靠性更好,而且更加輕便。

在三十,甚至是二十米以內這樣極近距離的作戰中。

志願軍的班組火力,已經完全不比美軍差。

戰壕和彈坑的爭奪,陷入了一種拉鋸之中。

這樣的拉鋸戰,吞噬着我們戰士的生命,同時也吞噬着美軍士兵的生命。

我帶着三班的戰士,堅守兩處坑道的入口。

美軍兩個排的兵力一連發動了七次衝擊,但都被我們擊退。

但我們的側翼,也同時遭到了美軍的衝擊。

只是美軍的衝擊,又被二班的兩支爆破筒阻斷。

儘管我們拼盡全力進行阻擊。

但是美軍的人數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一個個防線支撐點被破壞,我們本就不怎麼成型的戰線,再次支離破碎。

連隊的編製已經被打散。

各班開始在班長,或者黨員骨幹的帶領下,退守各自的坑道和防炮洞。

我們後面的三處小高地陣地上,友軍部隊也沒有閑着。

幾個連的迫擊炮集中起來,對着敵人的步兵,猛烈射擊。

戰鬥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僵持中。

但這種僵持,對我們非常不利。

就在這個時候,一發炮彈突然落在了美軍的人群中,炸死了兩三個美國兵。

炮彈在戰場上本來是很常見的。

而美軍自己的誤炸,其實也挺正常。

但是這一次,所有人都聽出來了不同。

“班長!這好像不是敵人的105啊……好像也不是155……”

我點了點頭,淡淡說道:“122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的抗美援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我的抗美援朝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百三十章 國家意志的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