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十二 漢紀三十四(公元30年一公元35年,共6年)

卷第四十二 漢紀三十四(公元30年一公元35年,共6年)

卷第四十二漢紀三十四

(公元30年一公元35年,共6年)

主要歷史事件

劉秀裁減官吏,十個留任一個

朱浮建議減少地方官吏的替換

隗囂一邊假裝謝罪,一邊向公孫述稱臣

鄭興上書勸諫劉秀恰當用人

劉秀恢復了高句麗王的王號

隗囂在病中,飢餓悲憤而死

羌族部落管理舊製得到恢復

公孫述拒絕投降,他的臣子憂慮而死

郭伋建議劉秀遴選天下賢俊

主要學習點

不要急於求成,要滴水穿石242

目標不能太多,最好只有一個244

功勞應得到獎勵,而不是升職250

能打勝仗的名將,都是能分錢的256

世祖光武皇帝中之上

建武六年(庚寅,公元30年)

1春,正月十六日,劉秀將舂陵鄉改為章陵縣,比照劉邦故鄉豐縣、沛縣,世代免除徭役賦稅。

2吳漢攻陷朐縣,斬董憲、龐萌,長江、淮河、崤山以東地區,全部平定。諸將回到京師,劉秀置酒賞賜。劉秀對戰爭感到厭倦了,認為隗囂已經派兒子來做人質,公孫述又遠在邊陲,對諸將說:“這兩個人先不考慮了,放一邊吧!”於是讓諸將在洛陽休養,又數次移書給隗囂、公孫述,向他們告示禍福(希望能政治解決)。

公孫述屢次致書中原,自稱有當皇帝的符命,意圖迷惑大眾。劉秀寫信給公孫述說:“圖讖上說的公孫,是指宣帝(前面有記載,公元前78年春,泰山有一塊大石頭自己立起來,上林苑有一棵已經枯死的柳樹復生,有蟲吃那柳樹的葉子,吃出一行字來,說:“公孫病已立。”後來的漢宣帝劉詢,開始時名字叫病已,漢武帝的曾孫,在位二十五年)又有圖讖說代漢者姓當塗,名高,你是當塗高嗎?你又說你手掌上的掌紋寫着‘公孫帝’,種種自稱符命的行為,都是仿效王莽而已。王莽值得你仿效嗎?你也不是亂臣賊子,只是趕上亂世,倉促之間,人人都想當皇帝罷了。你年紀已老,而妻子兒女還很弱小,應當為他們早做打算。天下的君權,不可以人力爭取,望你三思!”信封上還寫着“公孫皇帝”。公孫述也不答覆。

公孫述的騎都尉、平陵人荊邯遊說公孫述說:“當初漢高祖起兵於普通士卒行陣之中,兵困身破的災難,不知道遇上多少回!但是,軍敗又複合,創愈再征戰,為什麼呢?因為前進而死,能得到成功,退卻而屈就,反而會滅亡!隗囂得到時代給他的機遇,割有雍州,兵強士附,威名加於崤山以東。遇到更始政亂,復失天下,百姓伸長脖子不知道該跟誰走,四方瓦解之時,隗囂不在這個時候推危乘勝,以爭天命,而退卻欲效仿西伯之事,做西方霸主,尊奉那些尋章摘句的儒生為師,廣設賓客,偃武息戈,卑辭事奉漢朝,喟然自以為是周文王再世。讓漢帝沒有關中隴西後顧之憂,專精東伐,四分天下有其三。又屢次派出間諜使者(如來歙、馬援等),招攬隗囂身邊有二心的人士(如王遵、鄭興、杜林、牛邯等人相繼歸順光武),使西州豪傑,都傾心於山東,則五分天下有其四。如果漢帝舉兵天水,隗囂必定潰散,天水平定,漢帝就九分天下有其八。陛下以梁州之地,對內要供奉皇室,對外要給養三軍,百姓愁困,不堪重負,將有王莽自潰之變!臣之愚計,應該趁現在天下豪傑的願望還未斷絕,豪傑尚可招誘,在此時徵發國內精兵,令田戎佔據江陵,控制長江上游,依靠巫山天險,築壘堅守,然後傳檄吳、楚,長沙以南,一定望風而降。再令延岑出漢中,平定三輔,則天水、隴西拱手自服。如此,海內震搖,就能有爭天下的大利!”

公孫述將荊邯的計劃交給群臣討論,博士吳柱說:“武王伐殷,八百個諸侯不約而同地表示贊同,異口同聲要跟武王討伐商紂王。但是,武王見殷商已有戒備,認為時機還不成熟,仍然還師以待天命。沒有左右鄰國的幫助,而欲出師於千里之外的,還真沒聽說過!”

荊邯說:“如今的光武帝,當初沒有一尺土地的權柄,驅使烏合之眾,跨上戰馬,衝鋒陷陣,所向披靡。我們不乘時興起以分其功,而坐談武王之說,這是仿效隗囂要做西伯了。”

公孫述同意荊邯的意見,想要全部徵發北軍部隊以及山東(崤山以東)籍的客兵,派延岑、田戎分出兩道,與漢中諸將合兵並勢。可是本地官員和公孫述的弟弟公孫光,都認為不能以空國之力,用兵爭於千里之外,決成敗於一舉,堅決反對。公孫述就放棄了這個計劃。延岑、田戎數次請兵立功,公孫述始終猶疑不定,因為只有公孫家族的人,才能掌握實際兵權。

公孫述更改幣制,廢除銅錢,改用鐵錢。貨幣沒法流通,百姓苦不堪言。公孫述又為政苛刻細緻,大事小事都親自過問,還是他當清水縣令時的習慣。又喜歡改郡縣官名,公孫述在哀帝時期,曾經做過宮廷郎官,對漢朝的禮儀制度非常熟悉,也就效仿起來,出入一定要乘法駕,前面有鸞旗旌騎開道。又立了兩個兒子為王,分別以犍為、廣漢各數縣為食邑。有人進諫說:“成敗還未可知,軍士們還在前方征戰而無封賞,卻先封了兩個兒子為王,這是沒有大志啊!”公孫述不聽。由此大臣們心中都有了怨氣。

【華杉講透】

以公孫述的地盤和地理形勢,北有難於上青天的蜀道之險,東有長江三峽,可以說,閉關自守保三代富貴,是有機會的。如果確定這個戰略目標,就要修道保法,把自己國家搞好,搞得比劉秀的日子還好,以巴蜀之富庶,這也是有條件的。全國百姓個個都滿意,眾志成城,那劉秀也只能望蜀興嘆,把這事放在一邊。

但是,公孫述既無志向,也無情懷,只有情調,他的情調,就是過皇帝法駕排場的癮,改改郡縣官名,還要改幣制發新錢,都是滿足個人偏好,這就把一場皇帝夢,做成了一個“旅遊體驗項目”,體驗結束了,項目時間也就到了。公孫述共當了十二年皇帝,就要用整個家族的全部人頭來買單了。

這個單貴不貴呢?當初,李熊勸公孫述稱帝之時,公孫述曾夢見有人對他說:“八厶子系,十二為期。”醒來后對妻子說:“雖然貴極但祚短,如何?”妻說:“早晨聽到了大道,晚上死了都可以,何況十二呢!”可見,他們不僅認為不貴,而且認為很便宜!

3馮異從長安入朝,劉秀對公卿們說:“這是我起兵時的主簿(相當於秘書長),為我披荊斬棘,平定關中。”散朝後,賜給馮異珍寶、錢帛,下詔說:“想當初倉促逃亡之時,蕪蔞亭的豆粥、滹沱河的麥飯,你的厚誼我還一直沒有報答啊!”馮異叩頭答謝說:“臣聽說管仲對齊桓公說:‘希望君王不要忘記射鉤之事,臣不要忘記檻車之時。’(齊僖公死後,公子們爭位,管仲本來是跟公子糾的,曾一箭射中齊桓公衣服帶鉤。公子糾死後,魯國用檻車將管仲引渡給齊桓公,齊桓公拜他為相。馮異不是劉秀嫡系,是從新朝歸順的,所以以此自比),齊國的安危,就仰賴這君臣之間的信任。臣今天希望國家不要忘記河北之難,小臣我也不敢忘記在巾車鄉的恩德(馮異在巾車鄉被漢兵俘虜,他承諾說,不要殺他,放他回去,帶五座城來降。劉秀信任他,釋放他,他果然帶了五座城來降)。”馮異在洛陽停留十餘日,劉秀令他可以帶家屬回到西邊任上。

4申屠剛、杜林從隗囂處來投奔,兩人皆拜為侍御史。又任命鄭興為太中大夫。

5三月,公孫述派田戎出江關,招其舊部,想要攻取荊州,未能攻克。

劉秀於是下詔給隗囂,要他從天水伐蜀。隗囂上書說:“白水縣有險要關隘,棧道敗絕。公孫述性格嚴酷,上下相患,應該等他罪惡更加昭彰的時候再攻打他,那時候,我們大呼一聲,也有內應。”劉秀知道隗囂始終不為自己所用,於是準備征討隗囂。

6夏,四月初八,劉秀抵達長安,拜謁園陵,派耿弇、蓋延等七位將軍取道隴西伐蜀,先使中郎將來歙奉璽書賜給隗囂,告諭旨意。隗囂還是提出很多疑慮和問題,久久猶疑不決。來歙就憤而質問隗囂說:“國家認為先生您明辨是非,洞察禍福,所以皇上總是親筆手書給你,暢談其意。您既然推誠置腹,已經將兒子隗伯春送去做人質,難道反而又要用那些妄佞迷惑之言,走上全族被屠滅的道路嗎?”於是拔劍就要衝上去刺殺隗囂。隗囂起身避入內室。隗囂召集兵將要殺來歙。來歙從容地持着天子符節登車而去。隗囂派牛邯率兵包圍來歙。隗囂部將王遵勸諫說:“來歙雖然單車遠來,但他是皇上的表兄,殺了他一個,對漢朝沒什麼損失,對我們來說,卻是族滅之罪。當初宋國扣押並殺害了楚國的使臣,結果被楚軍包圍邯鄲,以至於城中易子而食。小國尚且不可辱,何況萬乘之君,還有咱們隗伯春在他們手裏呢!”

來歙為人有信義,言行一致,所有往來遊說,沒有一句假話虛話,全都可以驗證,所以西州的士大夫們都敬重信任他,都為他說話,於是得以免罪東歸。

五月二十一日,劉秀車駕到長安。

隗囂發兵造反,派王元據守隴坻,砍伐木材,堵塞道路。諸將與隗囂作戰,大敗,各自引兵逃離。隗囂急追,馬武派精銳騎兵斷後,殺數千人,大軍才得以逃回。

【華杉講透】

來歙大智大勇,挺劍刺隗囂,正是《孫子兵法》“上兵伐謀,其次伐交”之計,伐什麼謀?就是要伐掉隗囂首鼠兩端之謀,不給他進退餘地,你要麼做臣子,要麼做敵人!如果刺殺成功,他持天子符節,隗囂部群龍無首,而想要降漢的人很多,他可能當場就把他們全部收服了。刺殺不成功,他們名義上是君臣,他是天子特使,拿着符節,是“老子教訓兒子”,隗囂也不敢輕易殺他。如果能鎮住隗囂,讓他徹底服從,也是有可能的。劉秀對隗囂很客氣很客氣,來歙可沒有一點客氣。

日本戰國時期,德川家康有過類似案例。關原之戰,是德川家康和石田三成的決戰,兩軍合戰,殺得難解難分,而且戰局對家康不利。這時候,小早川秀秋帶着所部兵馬在旁邊山坡上觀戰,他兩邊都答應了加盟,但是始終不作決斷,到底是加入德川家康,還是加入石田三成。軍情緊急,兩邊不停地派使者去催他入伙,他就是不動,一定要等勝負已分,再加入勝利一方。這時候,德川家康下令,火槍隊向小早川秀秋射擊,意思是說你不用選了,你就做我的敵人吧!我連你一塊兒滅!小早川秀秋在德川家康的氣勢震懾下,當場決斷,率軍衝下山坡,進擊石田三成。戰局瞬間逆轉,德川家康大獲全勝。這是德川家康伐掉了小早川秀秋首鼠兩端之謀,也伐掉了石田三成和他的外交。

7六月二十四日,劉秀下詔說:“設置官吏,本來是為了百姓。如今百姓遭難,戶口減少,而縣官吏職,設置還是繁多。現在,令司隸(指洛陽京畿地區)、各地州牧在自己所屬郡縣核查戶籍人口,減少官吏,各縣或封國,沒有足夠人口來設置縣令的,就合併。”於是合併減少了四百多個縣,官吏裁減,十個才留任一個。

8九月三十日,發生日食。執金吾朱浮上書說:“以古代堯、舜之盛,還有每三年考核地方官吏一次的制度。大漢興起,治功也靠時間積累,官吏在職時間都很長,甚至子孫相繼。當時的官吏,難道是把地方政務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嗎?抨擊議論之徒,不是一樣喧嘩嗎?但是天地之功,不可倉促而成,艱難之業,全靠時間積累。而本朝呢,郡守縣宰不斷撤換,辭舊迎新,疲勞於道路。剛剛上任沒多久,還沒有熟悉情況,上級的嚴厲督促和要求就來了。人人自危,害怕被彈劾,擔心被譏議,所以爭相弄虛作假,欺詐掩飾,建立虛偽的聲譽。這就是發生日食的原因。快速暴長的生物,一定夭折;倉促建立的功績,一定崩壞。如果官吏們都不踏踏實實積累長久的功業,而是爭相僥倖去建速成之功,那不是陛下之福。希望陛下能‘游意於經年之外,望治於一世之後’,看官吏的政績,能多看幾年,甚至能看到一世之後(三十年後)實現大治的願景,則天下有幸!”劉秀採納了他的意見,從此州牧、郡守替換的次數就減少了很多。

【華杉講透】

三年考績,出自《尚書·舜典》:

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三年有成,所以每三年考核一次他的政績。三考,就是三次考績,就是九年,九年則能分辨那人的幽明,是幽暗不明,還是聰明睿達。然後黜退其幽者,升進其明者。

孔子也說過三年有成: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期月,是周一年之月,一周年。孔子說,如果有人給我機會,讓我治理國家,只需一年,就可初見成效,三年一定會有大成就。

“望治於一世之後”,出自《論語》。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王者,是聖人受命而興,以君主天下者。三十年為一世。孔子說:“如果有聖君,那三十年一定可以仁政有成。”

成仁政的標準是什麼呢,《漢書·平當傳》引用過這一段,解讀說:

三十年間,道德和洽,制禮作樂,災害不生,禍亂不作。

《漢書·食貨志》有更詳細解讀:三年耕種,能有一年的餘糧,衣食足而知榮辱,廉讓興而爭訟息,所以叫三年考績。對統治者,或對地方官,是三年一考核。孔子前面說的三年有成,這是“成”的標準。

三個三年,九年都達到這標準,有三年餘糧,叫“登”,五穀豐登,就是糧倉里有三年餘糧的意思。

兩個九年,還這麼好,有六年餘糧,叫“平”。

三個九年,二十七年,還能可持續發展,有九年餘糧,叫“太平”。德化流洽,禮樂成焉,這就是太平盛世了。差不多三十年能實現理想社會,咱們今天也是三十年建立太平盛世,改革開放,就是三十年改變中國。

朱浮的奏疏非常重要,就是你看問題的時間長度。國家如此,個人也是如此,一個人做自己的人生計劃,也要以三年、三十年為時間單位,不要急於求成,要滴水穿石。

企業經營也是一樣,一個評估周期到底多少時間?一般我們一年是一個會計年度,但是,一年一個循環是農業生產春種秋收的周期而已,不是工業社會的周期。到了上市公司,有年報、半年報、季報,考績周期更短了,那“三個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就是朱浮說的“爭飾詐偽以希虛譽”。所以越是上市公司,越容易重視短期行為,再弄出一個詞,所謂“市值管理”,更是短期到極致,為了看得見的利益,付出看不見的代價,收購定時炸彈,積累到爆炸的時候,再“洗個澡”,打回原形重來。

孟子說“拔苗助長”的故事,哀嘆說:“世之不揠苗助長者稀也!”這就是人性。

基業長青,都是滴水穿石;千年人性,無非拔苗助長。

9十二月二十七日,大司空宋弘被免職。

10十二月二十八日,劉秀下詔說:“之前戰爭尚未停止,國家用度不足,所以收取十分之一的稅收。如今儲糧漸多,從現在起,收取三十分之一的稅,恢復景帝舊制。”

11諸將在隴坻敗退之後,劉秀下詔,命耿弇駐紮在漆縣附近,馮異駐紮在栒邑附近,祭遵駐紮在汧縣附近,吳漢等人返回駐守長安。隗囂乘勝派王元、行巡二人率二萬餘人下隴,分遣行巡取栒邑。馮異想要馳兵先拿下栒邑,諸將說:“虜兵乘勝而來,士氣旺盛,不可與之爭鋒,應該找合適的地方紮營,再慢慢思考方略。”馮異說:“虜兵剛剛到我們的境內,又剛打了勝仗,想要再來一回,所以深入挺進。如果讓他們得了栒邑,那三輔地區都動搖了。《孫子兵法》說:‘攻則不足,守則有餘。’如今我們先佔據城池,正是以逸待勞,不是和他們爭鋒。”於是秘密潛入栒邑,偃旗息鼓。行巡不知道漢兵已經進城,奔馳而來。馮異乘其不備,出其不意,突然擊鼓建旗而出。行巡軍驚亂奔走,馮異追擊,大破之。祭遵也在汧縣擊破王元。於是北地郡諸土豪地方勢力耿定等人,全部背叛隗囂,降漢。劉秀下詔,命馮異等人進軍義渠,擊破盧芳(自稱劉文伯,匈奴所立漢帝)部將賈覽、匈奴奧鞬日逐王,北地郡、上郡、安定郡全部降漢。

【華杉講透】

就馮異破行巡一戰,用《孫子兵法》講解一下。

隗囂之前在隴坻擊敗漢軍,他是主場作戰,先伐木阻塞道路,擺下戰場,等漢軍來攻。這次王元、行巡二人揮師前來,是離開了自己的老巢,進入敵境,這在兵法上,叫“輕地”。《孫子兵法》說:

入人之地不深者,為輕地……輕地則無止。

進入敵境,但還不夠深入,這就叫輕地。輕地的軍事原則,是不要停止,快速深入。為什麼呢?因為在輕地,士兵們都有退路,一作戰不利,轉頭就逃跑回家了,所以戰鬥意志不堅定,主將要率領他們快速挺進,深入敵境,不要再惦記退路。

往哪兒挺進呢?地圖上有一座栒邑城,這叫“爭地”。《孫子兵法》說:

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為爭地……爭地則無攻。

誰先佔了誰有利,就是爭地,就是我們熟悉的那句話,兵家必爭之地。爭地的軍事行動原則,就是搶先佔據,別人先佔了,你就不要去硬攻。因為“攻則不足,守則有餘”,防禦是更有利的作戰形勢,如果他要攻城,“十則圍之”,需要十倍於我的兵力,他哪有那麼多兵呢?所以,決定戰局的決勝點,就是佔領栒邑。

馮異手下諸將在新敗之後,心中膽怯,有畏敵情緒,說“不可與之爭鋒”,馮異就說,這根本不是爭鋒的事,是先佔了城池就能以逸待勞的事,現在的問題是行軍速度,不是交戰。

以上都是軍事常識了。馮異最高超的天才之舉,是進城之後,偃旗息鼓,讓行巡以為這是一座空城,毫無防備地來,被他突擊得手。

在一個戰局中,有很多紛繁複雜的情況,主將要善於把複雜的戰局,濃縮為幾個主要的戰略重心——最好是一個,這一個戰略重心,就是決勝點。然後,把所有的軍事行動,濃縮為幾個主要的行動——最好是一個,決定勝敗的,就在其中一個行動,找到那個行動,然後將全部資源,壓倒性投入在這個主要行動、這個決勝點上。

企業經營也是一樣,每一年開春,想想你這一年的年度目標、戰略重心、決勝點、關鍵動作、時間節點。然後,減少動作,集中資源,把戰略重心解決了,其他的自然迎刃而解。目標不能太多,最好只有一個,就是決勝點。我把“年度目標、戰略重心、決勝點、關鍵動作、時間節點”這幾個詞,貼在公司“作戰室”的牆上,是我們討論每一個項目的原則大綱。

12竇融又派他的弟弟竇友上書說:“臣等幸得為先皇后微末家屬的後裔(孝文帝竇皇后的親屬),幾代人都擔任二千石級別官員,臣又被授予符節,位列將帥,鎮守一方,所以之前派劉鈞前來,向皇上口頭彙報,披肝瀝膽,將我的情況全部向陛下交底,沒有一絲一毫的隱瞞。而皇上的璽書,卻盛稱蜀、漢二主三分鼎足之權,又提到任囂、尉佗之謀,這真是讓我的心感到傷痛!臣竇融,雖然無知無識,但在這利害之際,順逆之分,豈能背叛真正的舊主,去事奉奸偽之人!豈能廢棄忠貞的氣節,去做那傾覆之事!豈能拋棄已經成就的基業,去求那根本沒有希望的利益。這三條,就是問一個狂夫,他也懂得該何去何從,更何況臣,怎麼可能別有用心呢?所以再派遣我的弟弟竇友來,向陛下親口陳述我的至誠之心。”

竇友到了高平,趕上隗囂造反,道路不通,於是派司馬(軍政官)席封從小道送信到洛陽。劉秀又派遣席封送信給竇融、竇友,懇切地慰藉他們。

竇融於是寫信給隗囂說:“將軍在當初遭受種種挫折,國家危難之際,能守節不回,承事本朝。竇融等人之所以欣服先生的高義,願意跟從而為將軍所驅使,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而將軍在一朝憤怒之間,改變氣節,重新圖謀,放棄已經獲得的成功,要開創難以實現的事業,百年基業,一朝毀之,豈不痛惜!這想來也不是您的本意,而是您手下那些貪圖更大富貴的謀士,慫恿出這樣的計謀。當今西州地勢局促緊迫,民兵離散,用以輔佐他人,倒還容易,想要自己建國,那就太難了。如果還不迷途知返,再懵懵懂懂走下去,到時候不是南投公孫述,就是北依劉文伯。倚仗這兩邊虛幻的所謂交情,卻以強漢為敵人;仗恃着遠方的所謂救兵,而輕視眼前的強敵,我看不見有什麼利益!自從戰爭爆發以來,城郭皆為廢墟,生民死於溝壑,幸得天運輪迴,現在稍稍平息,而將軍卻重新挑起戰事,使得舊創不得痊癒,幼孤再度流離,說起來都讓心傷痛酸鼻,庸人況且於心不忍,更何況仁者!我聽說,做一個忠心耿耿的朋友很容易,但是一言一行要把握好分寸卻很難!對朋友擔憂太過,反而被人怨恨,我知道我這些話在你那裏,也可能成為我的罪狀啊!”隗囂不聽。

竇融於是與五郡太守一起動員(武威郡、酒泉郡、張掖郡、敦煌郡、金城郡),上書洛陽,請示出兵日期。劉秀深深地嘉獎讚美他們。竇融於是與諸郡守率兵入金城,攻擊隗囂所屬先零羌族部落酋長封何等,大破之,抵達黃河岸邊,耀武揚威,準備侍奉劉秀車駕。當時漢軍大兵未進,竇融於是引兵撤退。

劉秀認為竇融已經鮮明地站穩立場,更加嘉許,派人修理竇融父親墳墓,用太牢祭祀,有數次派出使者,給竇融送去四方珍饈。

武威郡長梁統擔心手下人心志還不夠堅定,於是派人刺殺隗囂使者張玄,與隗囂正式決裂,並解下隗囂所頒發的將軍印綬。

13之前,馬援聽說隗囂對漢朝有二心,數次寫信規勸責備,隗囂收到信,更加憤怒。等到隗囂發兵造反,馬援就上書說:“臣與隗囂本是知交至友,當初隗囂遣臣東來,對臣說:‘我想歸附漢朝,你去考察一下情況,如果你覺得合意,我就專心事奉漢朝。’等到臣回到隴西,向他報以赤心,實在是要引導他向善,不要讓他陷於不義。沒想到隗囂自挾奸心,像強盜憎恨主人一樣,把他的怨毒之情,都歸在我身上。臣如果不說話,就不能讓陛下了解情況,願到陛下行在之所,聆聽陛下的指示,並向陛下陳述滅隗囂的計策。”

劉秀召見馬援,馬援就具體彙報了他的戰略謀划。

劉秀於是派馬援率騎兵突擊隊五千人,往來遊說隗囂部將高峻、任禹等人,一直到下面的羌族酋長,向他們陳述禍福,以離間隗囂黨羽。馬援又寫信給隗囂部將楊廣,讓他勸諭隗囂說:

“我看見四海已定,兆民同心,而隗囂突然關閉邊境,起兵反叛,成為天下眾矢之的。我擔心海內對隗囂切齒痛恨,爭相要把他屠裂,所以寫信給他,仁至義盡,都是我對他的一番惻隱之心。如今聽說隗囂反而把怨恨歸罪於我,而採納王元諂邪之說,自以為函谷關以西,舉足可定。那麼如今看來,形勢如何呢?

“我之前到河內郡,探望隗恂(隗囂在漢朝做人質的兒子,現在囚禁在河內),正遇上隗恂的奴僕吉從西方回來,說隗恂的小弟隗仲舒看見吉,想要問他的哥哥是否無恙,竟說不出話來,日夜號哭,又說起他家中悲愁之狀,不可言也。怨仇之事,可以批評抨擊,不可以毀滅手段報復。我聽到這些情況,也不由得流下眼淚。我知道隗囂一向是個大孝子,就算是拿曾子、閔子騫來比,也不過如此。那孝敬父母之人,豈能不慈愛子女嗎?能讓兒子身上戴上刑具,而自己還想分一杯兒子的肉羹嗎(指當初項羽要烹殺劉太公,劉邦說,咱倆是結義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把咱爹烹了,也分我一杯肉羹)?

“隗囂一向說,他之所以擁兵自重,只是為了保護父母之國和祖先墳墓,又說,只要是對士大夫們有利的,他都願意去做。如今呢,本來想要保全的,卻要將他破亡;本來想要完整的,卻要將他傷毀;本來想要親厚的,卻要讓他薄命。隗囂曾經羞辱過公孫述,拒絕他的爵位,如今又扭扭捏捏要去依附他,這還有什麼臉面呢?如果公孫述也找他要人質,他從哪兒再找一個嫡長子給公孫述送去呢?當初公孫述要封你王爵,你拒絕。如今年紀已老,難道還投奔過去,低頭與年輕人在一個馬槽里搶食嗎?和他們肩並着肩,在仇家的朝堂上爭寵嗎?

“如今國家待隗囂,一直是深情厚誼,應該讓牛邯等一眾前輩尊長,一起去說說隗囂,如果他還是不聽,你們也真可以自己離去了。我曾披覽地圖,看見天下有一百零六個郡國,隗囂難道能以隴西、天水兩個郡的資源,和一百零二個郡為敵嗎?你事奉隗囂,外有君臣之義,內有朋友之道,就君臣關係而言,你應該諫爭;就朋友之道而論,你應該為他切磋分析。豈能明明知道他成不了事,還懦弱畏縮,咬緊牙關,讓他裹挾着自己,一起走向滅族大禍呢?現在時間還來得及,過了今天,就完全不同。況且來歙是天下有名的信義之士,朝廷尊重他,他對隗囂感情深厚,一向替西州說話,我度量朝廷的態度,也很喜歡在此事上建立信義,只要隗囂來歸,朝廷一定不會背叛盟約。我在此不能久留,希望您即刻給我回復。”

楊廣竟不做回復。

諸將每有疑義,都向馬援請教,對馬援十分敬重。

【華杉講透】

性格決定命運,隗囂又是一例,他的毛病就是拖延症,他總是決斷不了!無論作出什麼決定,他都覺得這不是“最優解”,覺得還有更好的方案,無論得到多少,他總是不甘心;無論別人多了不起,他總是不服氣;無論你給他多大關愛和厚待,你也把他“養不家”,他不跟你做一家人。要自己做老闆,他本事不夠。誰要做了他老闆呢,也不知道他到底要什麼,不知道把他往哪兒放。

這樣的性格,他就拖延着,拖延着,你給他哪條道,他也不走,結果就只能為情緒所驅使,進行“情緒漫遊”,到最後,路越走越窄,就走投無路;走投無路之後,就慌不擇路;慌不擇路之後,就走向絕路。

14隗囂上書謝罪說:“吏民聽說大兵突至,驚恐自救,臣不能禁止。我軍雖然獲得勝利,但是我不敢廢臣子之節,親自去把軍隊追回來。當初舜侍奉父親,大杖則走,小杖則受。臣雖然愚鈍,也不敢忘了君臣父子的大義!如今臣的事,在於朝廷決定,要賜死就死,要加刑就受刑,如果能給我洗心革面的機會,我死後,連骨骼也感謝朝廷!”

有司認為,隗囂的話態度傲慢,請示誅殺他的兒子。劉秀於心不忍,又派來歙出使隗囂,到了汧縣,賜書給隗囂說:“高帝的時候,柴武給韓王信書信說:‘陛下寬仁,諸侯雖有亡叛,但只要回頭,仍然恢復他的位號,不會誅殺他。’如果你能投降,並派隗恂的弟弟來朝廷報到,則爵祿雙全,有浩大之福!我已經是奔四十的人了,在軍中度過了十年,厭惡浮語虛辭。你如果沒有歸降的意願,不必回復!”

隗囂知道劉秀看穿了他的欺詐,於是派使者稱臣於公孫述。

【華杉講透】

隗囂在兵敗之後被迫“認慫”,但他是怎麼認的呢?絕口不提兵敗,反而大談隴坻之戰,他之前獲勝的那一戰,說他親自去把乘勝追擊的軍隊追回來,這是他的忠心,彷彿如果他不追回來的話,說不定王元等人已經把漢軍滅了。所以有司認為他態度倨傲,要殺他做人質的兒子。

這就是他的毛病,沒有獲勝的實力和本事,卻永遠放不下一顆“勝心”,不服氣。不服氣又如何呢,他轉頭又向公孫述稱臣,因為他心裏是跟劉秀較勁。做公孫述的臣子,雖然遠遠不如跟劉秀,但是他反而沒有心理障礙。再說投降公孫述,也不是真投降,也是繼續拖延而已。

這種毛病啊,現在很多人都有,讀者可以深思並引以為戒。

隗囂信中“大杖則走,小杖則受”,是孔子對曾子講孝道的話,如果老子要打兒子,兒子應該怎麼辦?如果拿大棍子打,就趕緊跑,因為父親一時激憤,但真把兒子打壞了,父親會後悔,所以這時如果不跑,那就是不孝。拿小棍子打呢,就乖乖地接受。隗囂引用這個典故,既不符合隴坻之戰和之後的情況,也不符合他之後“要賜死就賜死,要加刑就加刑”的態度。所以他就是滿嘴浮語虛辭。

15匈奴與盧芳(匈奴支持的漢帝劉文伯)為寇不息,劉秀令歸德侯劉颯出使匈奴,以修舊好。單于態度倨傲,雖然遣使報聘,但寇暴如故。

建武七年(辛卯,公元31年)

1春,三月,劉秀下令各郡國輕車、騎士、材官等部隊複員(輕車、騎士是戰車和騎兵,材官是步兵)。

2公孫述立隗囂為朔寧王,派兵往來,作為支援。

3三月三十日,發生日食。劉秀下詔令文武百官呈上親啟密奏,命上書的人不得稱聖。太中大夫鄭興上書說:“國家沒有善政,就會出現日食月食。關鍵在於體察人心,用人恰當。如今很多公卿大夫都舉薦漁陽太守郭伋可以做大司空,但陛下一直不肯決定,道路上傳言,都說:‘朝廷要用功臣。’如果說任用功臣,那就不能保障他的才幹一定能勝任。希望陛下能屈己從眾,以成就群臣舉賢讓善的功德。近年日食大多發生在月底三十日,太陽和月亮提前重合,都是月亮運轉得太快的緣故。太陽象徵君王,月亮象徵臣子,君王性急,而臣下促迫,所以月亮運轉就過快了。如今陛下高明,所以臣下總是惶惶不安,事事緊促。希望陛下能慢下來,柔和下來,留意《尚書·洪範》的治國之法。”

當時劉秀躬勤政事,往往過於嚴格和急迫,所以鄭興上奏特彆強調。

【華杉講透】

用人以才,論功行賞。功勞應得到獎勵,而不是升職。如果因為功勞而得到職位,恐怕他並不能勝任。在組織中,晉陞機制也是一個問題,一個人往往因為特別勝任一個職位,有了功勞,而被提拔到他一個不能勝任的職位。這樣,兩個職位都廢了。

4夏,四月十九日,大赦。

5五月初六,任命前將軍李通為大司空。

6大司農江馮上書說:“建議令司隸校尉督察三公。”司空掾陳元上書說:“臣聽說把臣子當作老師的,是帝王;把臣子當作賓客的,是霸主。所以周武王以姜太公為師,齊桓公以管仲為仲父。近代的例子,高帝對蕭何的優厚禮遇(蕭何劍履上殿),孝文帝授宰相大權(指文帝允許申屠嘉傳喚懲治鄧通)。到了王莽,遇上漢朝中衰,專操國柄以偷天下。篡權之後,因為從自己身上吸取教訓,不信任群臣,奪取公輔的職權,損減宰相的聲威,以檢舉揭發為明,以激烈攻訐為直,以至於部屬告髮長官,奴婢告發主人,弟弟告發哥哥,兒子告發父親。法網密集而嚴峻,大臣們手都不知道該放在哪兒。但就是這樣,仍然不能防範董忠的叛變,王莽也最終被誅戮。方今四方尚未平定,天下還沒統一,百姓們豎起耳朵,睜大眼睛,對朝廷聽其言,觀其行,陛下應該重修文王、武王的盛典,繼承祖宗的遺德,勞心下士,屈節待賢,不應該讓有司有監察大臣的名聲。”

劉秀聽從了陳元的建議。

7酒泉太守竺曾,因為他的弟弟報仇殺人,自己引咎辭職。竇融代表皇帝下詔,拜竺曾為武鋒將軍,任命辛彤為酒泉太守。

8秋,隗囂率領步騎三萬入侵安定,抵達陰槃,馮異率諸將迎敵。隗囂又令其他將領沿隴山而下,攻祭遵於汧縣。兩路兵馬,都沒佔到什麼便宜。

劉秀親征隗囂,先與竇融約定會師日期,後來遇到大雨,道路中斷,而且隗囂已經撤退,於是劉秀也撤軍。

劉秀令來歙寫信招降隗囂部將王遵。王遵來降,拜為太中大夫,封向義侯。

9冬,盧芳因事誅殺五原太守李興兄弟。其朔方太守田颯、雲中太守喬扈皆舉郡來降,劉秀令他們仍領舊職。

10劉秀喜好圖讖,與鄭興討論郊祀之事,說:“我想以圖讖來決定,如何?”鄭興回答說:“臣不用圖讖!”劉秀怒道:“你不用圖讖,是認為它不對,是不是?”鄭興惶恐說:“我對讖書沒有學習過,不懂,不是否定讖書。”劉秀的怒氣才消。

【華杉講透】

《河圖赤伏符》辭曰:“劉秀髮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斗野,四七之際火為主。”劉秀一向認為自己應驗了圖讖,這也是支撐他的精神力量,所以鄭興不信圖讖,他非常憤怒。而儒家學者,歷來對圖讖之類神神鬼鬼的預言深惡痛絕,認為是“以惑下愚”的惑眾妖言。

11南陽太守杜詩,政治清平,興利除害,百姓都擁戴他。他又修治水庫,廣拓田土,郡內家家富足,時人都將他比作召信臣(元帝時期的南陽太守),民間歌謠說:“前有召父,後有杜母。”

建武八年(壬辰,公元32年)

1春,來歙率二千餘人伐山開道,從番須、回中出擊,突襲略陽,斬隗囂守將金梁。隗囂大驚說:“何其神也!”劉秀聽說得了略陽,非常高興,說:“略陽是隗囂的重要屏障,如今他心腹已壞,要制伏他的肢體就容易了。”

吳漢等諸將聽說來歙佔了略陽,爭相奔馳趕過去。劉秀認為隗囂失去了他所倚仗的屏障,丟掉了重要城池,一定會集中全部精銳來攻城,等他曠日久圍,而城不能攻下,士卒疲憊,才可以乘危而進,所以派人把吳漢等人都追回來。

隗囂果然派王元據守隴坻,行巡據守番須口,王孟據守雞頭道,牛邯據守瓦亭。隗囂自己親率大軍數萬人包圍略陽。公孫述遣將李育、田弇助之,挖山築堤,引水灌城。來歙與將士固死堅守,箭射完了,拆房子、砍樹木,用作兵器。隗囂盡其精銳攻打,幾個月也不能攻下。

夏,閏四月,劉秀決定親征隗囂。光祿勛、汝南人郭憲進諫說:“東方初定,車駕未可遠征。”並且擋在劉秀車前,拔刀砍斷束在馬胸前的革帶。劉秀不聽,西行到了漆縣。諸將也大多認為王師之重,不宜遠入險阻,計議猶豫未決,劉秀召馬援,問他意見。馬援說,隗囂將帥有土崩瓦解之勢,漢兵進擊有必勝之狀,又在劉秀面前,用米堆成山谷地形,指划形勢,開示眾軍行軍路線,往來分析,一目了然。劉秀說:“敵人已經在我眼中了!”第二天,繼續進軍,抵達高平縣第一城。

竇融率領五郡太守以及羌人小月氏等步騎數萬,輜重五千餘輛,與大軍會師。當時軍旅草創,諸將朝會禮容多不整肅。竇融先派從事來問會見禮儀。劉秀聽說,非常欣賞,宣告百官,於是置酒高會,以殊禮隆重接待竇融。

於是聯軍共同進軍,分兵數道上隴山。劉秀派王遵寫信招降牛邯。牛邯投降,拜為太中大夫。於是隗囂大將十三人,屬下十六個縣,部眾十餘萬全部投降。隗囂帶着妻子兒女奔往西城,投奔楊廣。田弇、李育退保上邽。略陽解圍。劉秀慰勞賞賜來歙,酒宴的時候,在諸將之上單獨設座,並賜給來歙的妻子綢緞一千匹。

劉秀抵達上邽,下詔給隗囂說:“如果束手來降,可以保證讓你父子相見,不會有其他處罰。如果你想要學黥布(自己當皇帝),那也隨便你。”

隗囂始終不投降,於是劉秀誅殺了他的兒子隗恂,派吳漢、岑彭包圍西城,耿弇、蓋延包圍上邽。

劉秀以四個縣封給竇融為安豐侯,弟弟竇友為顯親侯,以及五郡太守,全部封侯,派他們回到自己任所。竇融因為長期專擅一方,心中恐懼,不能自安,數次上書,請求朝廷派人來替換他。劉秀下詔回復他說:“我與將軍,情同手足,你數次執意謙退,為什麼不了解我的誠意?請你勉勵安撫官吏百姓,不要擅自離開你的部屬!”

潁川盜賊群起,一連攻下數個縣城,駐防河東郡的部隊也叛變,京師騷動。劉秀聽聞后說:“我後悔沒有聽郭憲的勸諫!”秋,八月,劉秀從上邽日夜東馳,賜書給岑彭等人說:“兩城如果攻下,便可率兵南擊蜀虜。人苦於不知足,既得隴,復望蜀(‘得隴望蜀’成語的由來),每次一發兵,頭髮鬍鬚都為之發白!”

九月初一,車駕還宮。劉秀對執金吾寇恂說:“潁川迫近京師,應當及時平定,我想來想去,只有你最合適。你從九卿位置復出,再次為國分憂吧!”寇恂說:“潁川聽說陛下有事於隴、蜀,狂狡之徒趁機作亂,彼此欺誤罷了,如果聽說乘輿向南,賊眾一定惶怖歸降,臣願持銳為陛下前驅!”劉秀同意。初六,車駕南征,潁川盜賊全部投降。但劉秀卻沒有拜寇恂為郡守。百姓們擋住劉秀的車駕請求:“願陛下將寇君借給我們一年(寇恂之前是潁川太守)!”於是命寇恂留在長社縣,鎮撫吏民,受納余降。

東郡、濟陰盜賊亦起,劉秀派李通、王常討伐。因為東光侯耿純曾經做過東郡太守,在當地威信卓著。劉秀派使臣拜耿純為太中大夫,讓他與大軍在東郡會合。東郡人聽說耿純入界,盜賊九千餘人都到耿純處投降,大兵不戰而還。劉秀下詔,重新任命耿純為東郡太守。

九月二十四日,車駕自潁川返回洛陽。

【華杉講透】

竇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知道皇上要什麼。兩人要的,都是安全。竇融歸順,要的是家族平安,不是要成為一方勢力,所以他交出權力,換一個地方做官就好。劉秀呢,當然很滿意竇融的態度,但天下未定,還需要竇融鎮撫當地。竇融如果走了,這塊地盤說不定還丟了。

2安丘侯張步帶着妻子兒女逃奔臨淮,與弟弟張弘、張藍想要重招舊部,乘船入海。琅琊太守陳俊追討,將他們斬首。

3冬,十月二十二日,劉秀抵達懷縣。十一月十二日,回到洛陽。

4楊廣死,隗囂窮困,其大將王捷在戎丘,登上城牆,對漢軍呼喊說:“為隗王守城者,皆必死,無二心,希望你們自己撤退。我用自殺證明。”於是自刎而死。

當初,劉秀囑咐吳漢說:“各郡派來的地方部隊,只是徒費糧食,如果有逃亡,反而動搖軍心,應該早點打發他們回去。”吳漢等人貪圖兵多,可以兵力攻打隗囂,所以沒有遣返,而糧食越來越少,吏士疲憊,逃亡者多。岑彭阻斷河水,引水灌西城,城牆淹沒還不到一丈高,正趕上王元、行巡、周宗帶着蜀兵五千餘人前來救援,從高處突然出現,鼓噪大呼:“百萬大軍趕到!”漢軍大驚,還沒來得及列陣,王元等衝破包圍圈,殊死奮戰,竟突圍進城,迎接隗囂,又衝殺出來,回到冀縣。吳漢大軍糧食已盡,於是燒毀輜重,引兵下隴,蓋延、耿弇也相隨而退。隗囂出兵跟蹤追擊,岑彭斷後,諸將得以全軍東歸。唯有祭遵屯駐汧縣不退。吳漢等屯駐長安,岑彭還歸津鄉。於是安定、北地、天水、隴西諸郡又反叛,歸順隗囂。

校尉、太原人溫序被隗囂部將苟宇俘虜。苟宇曉諭四次,希望他投降。溫序大怒,呵斥苟宇說:“虜何敢迫脅漢將!”於是以符節擊殺數人。苟宇手下爭相要殺他。苟宇制止說:“此義士,以死保全名節,可以給他一把劍。”溫序接劍,把鬍鬚含在口中,環顧左右說:“既然為賊所殺,不要讓泥土弄髒了我的鬍鬚!”於是伏劍而死。從事王忠將他的屍體運回洛陽。劉秀下詔,賜給墓地,拜他的三個兒子為郎官。

5十二月,高句麗王遣使朝賀,劉秀恢復他的王號(之前王莽貶高句麗為侯)。

6這一年發了大水。

建武九年(癸巳,公元33年)

1春,正月,潁陽成侯祭遵薨逝在軍營中。劉秀下詔,命馮異合併接管祭遵的部隊。祭遵為人,廉潔簡約,小心謹慎,克己奉公,賞賜全都分給士卒,約束嚴整,所駐紮之處,百姓都不知道有軍隊。錄用人才,都用儒家思想,對酒設樂,一定吟唱雅歌,並舉行傳統的投壺遊戲(用一個長頸花瓶,裏面裝上黃豆,以木製堅實而且比較重的柘木做成像箭矢一樣的小棍,跟咱們現在套圈一樣,往壺裏投擲,以濺出來的黃豆多少分勝負),臨終,遺囑薄葬。身邊的人問他對家裏的事有什麼安排,則始終什麼話也沒說。

劉秀對祭遵之死,愍悼尤甚,祭遵的棺木運到河南,劉秀車駕素服親臨,望哭哀慟。回宮時經過城門,又看着喪車,涕泣不能自已。喪禮完成之後,又親自以太牢祭祀,下詔大長秋(皇後宮主管宦官)、謁者、河南尹聯合主持喪事,由大司農負擔費用。到了下葬的時候,劉秀車駕親臨出席。葬畢,又來探視墳墓,慰問祭遵的夫人和其他家人。其後朝會,劉秀經常嘆息說:“安得憂國奉公如征虜將軍祭遵者乎!”衛尉銚期說:“陛下至仁,哀念祭遵不已,群臣各懷慚愧恐懼。”劉秀這才停止。

【華杉講透】

能打勝仗的名將,都是能分錢的。士兵們出生入死,就是希望得到賞賜,分配戰利品和賞賜的時候,論功行賞。如何做到公平呢?每個人都有“不公平幻覺”,總覺得自己拿少了,無論你怎麼分,都有人覺得不公平,這就容易鬧意見,生矛盾。但是,主將如果自己一分不留,全部分給大家,那就誰也沒話說了。有的主將,能做到戰利品全部分給大家,自己只要皇上賞賜。祭遵做到連賞賜都全部分給士卒,這部隊的凝聚力、戰鬥力,就更強了。

反過來,如果認為自己是主將,理所應當拿大頭,士卒們並非不同意,但是激發了每個人都要去算自己該比誰拿得多,這部隊的人心就散了,隊伍不好帶了。一個部隊人人都想多拿錢,就難免搶劫百姓。祭遵作為主將不要錢,他的軍紀也就好,甚至做到周圍百姓都不知道有軍隊駐紮在附近,這都是連鎖反應。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祭遵的行為是典型的克己復禮,修身齊軍,所以劉秀深為緬懷。

2隗囂又病又餓,只能吃到黃豆摻雜稻米煮成的乾飯,悲憤而死。王元、周宗立隗囂的小兒子隗純為王,繼續據守冀縣。公孫述派遣將領趙匡、田弇前來助陣。劉秀派馮異攻打。

3公孫述派遣翼江王田戎、大司徒任滿、南郡太守程汎率數萬人從江關而下,擊破馮駿等軍,攻下巫縣、夷道、夷陵(之前岑彭留馮駿駐軍江州,分屯夷道、夷陵),於是佔據荊門、虎牙,橫貫長江修建浮橋、閣樓,江中立起木柱以絕水道,又跨山結營以阻塞陸路,抵禦漢兵。

4夏,六月初六,劉秀抵達緱氏縣,登上轘轅山。

5吳漢率王常等四位將軍,領兵五萬餘人,攻打盧芳將領賈覽、閔堪於高柳,匈奴派兵援救,漢兵不利。於是匈奴軍勢轉盛,劫掠暴行越來越多。劉秀下詔,命朱祜屯駐常山,王常屯駐涿郡,破奸將軍侯進屯駐漁陽,任命討虜將軍王霸為上谷太守,以防備匈奴。

6劉秀派來歙全權監護屯駐在長安的諸將,太中大夫馬援做他的副手。來歙上書說:“公孫述以隴西、天水為屏障,所以得以苟延殘喘。如今二郡平盪,則公孫述技窮矣。應該增選兵馬,儲備糧食物資。如今西州地區剛剛被打敗,士兵百姓都疲敝饑饉,如果用金錢糧食招募他們,很容易組建新軍。我也知道國家用錢的地方很多,用度不足,但這也是不得已之計。”劉秀同意。於是下詔徵調汧縣儲備糧食六萬斛。

秋,八月,來歙率馮異等五位將軍征討隗純於天水。

7驃騎將軍杜茂與賈覽戰於繁畤,杜茂戰敗。

8羌族各部落自王莽末年開始移居塞內,金城縣很多地方都被他們佔據。隗囂無力征討,就順勢慰撫接納,在他們當中徵兵和漢軍作戰。司徒掾班彪上書說:“如今涼州各部都有降羌,羌族人披頭散髮,衣襟向左,而與漢人雜居,習俗不同,語言不通,經常被小官小吏及姦猾刁民侵奪,窮困憤恨,所以反叛。大概蠻夷寇亂,都是這種情況。以前的制度,益州設置蠻夷騎都尉,幽州設置烏桓校尉,涼州設置護羌校尉,都持天子符節,管理當地少數民族事務,治理他們的怨結,每年巡察各地,慰問疾苦,又數次派遣翻譯,通報動靜,讓塞外羌人能成為官府耳目,有什麼事變,州郡也可提前警備。今天應該恢復舊制,彰明朝廷的威權,防止變亂。”

劉秀聽從他的意見,任命牛邯為護羌校尉。

9盜賊殺陰貴人母親鄧氏及弟弟陰。劉秀非常悲傷,封陰貴人的弟弟陰就為宣恩侯,又召見陰就的哥哥、侍中陰興,要給他加封,印綬就擺在面前,陰興堅決辭讓,說:臣沒有衝鋒陷陣,或者率先登城的功勞,而一家數人,都得到爵位和封地,讓天下人抱怨,這是我所不願意看到的。”劉秀嘉許他,不再勉強。陰貴人問陰興什麼緣故。陰興說:“外戚人家,最怕不知謙退,嫁女想要配侯王,娶婦又惦記公主,我實在是心中不安。富貴總有個限度,人應該知足,如果奢侈誇耀,就會被輿論譏刺。”陰貴人被他的話感動,自己也深深地剋制,從此不再為親屬要求官爵。

【華杉講透】

盜賊殺陰貴人母弟一案,《資治通鑒》沒有說明。經查證,是一個綁架案。《三國志·魏書·夏侯淳傳》記載,曹操與群臣討論一個綁架案以及關於綁架案處置的立法時,孫盛引用了這個案例:

案光武紀,建武九年(公元33年),盜劫陰貴人母弟,吏以不得拘質,迫盜,盜遂殺之也。然則合擊者,乃古制也。

不得拘質,就是當時處理綁架案的原則,是不保護人質而強攻。現場處置的官吏強攻,綁匪就把皇貴妃的母親和弟弟都撕票了。曹操聽到這個案例后說:“此可為萬世法。”

這樣不顧人質的做法,是讓綁匪絕了綁架的念想,從而杜絕綁架案。對人質來說很殘酷,但是也有他的道理。在陰貴人母弟這一案中,連皇貴妃的母弟被劫持都不能交換財物,那綁架確實不可為了。

10劉秀將寇恂召回,任命漁陽太守郭伋為潁川太守。郭伋招降山賊趙宏、召吳等數百人,都遣返回鄉務農。然後上書彈劾自己擅自處置。劉秀沒有問罪。後來趙宏、召吳的黨羽們聽聞郭伋威信,遠自江南,或從幽州、冀州,不約而同,前來投降,絡繹不絕。

11莎車王康卒,弟弟賢繼位,賢攻殺拘彌、西夜王,派康的兩個兒子分別擔任兩國國王。

建武十年(甲午,公元34年)

1春,正月,吳漢率領捕虜將軍王霸等四將軍六萬人出高柳攻打賈覽,匈奴數千騎兵前來救援,雙方在平城連戰數陣,匈奴敗走。

2夏陽節侯馮邑等,與趙匡、田弇作戰一年,斬殺二將。隗純仍在抵抗,諸將都想還師休兵,馮異堅持繼續行動,於是又一起攻打落門,未能攻克。夏,馮異在軍中薨逝。

3秋,八月二十五日,劉秀抵達長安。

4當初,隗囂部將、安定人高峻擁兵據守高平第一城,建威大將軍耿弇等人包圍攻城,過了一年還未攻下。劉秀將要親征,寇恂進諫說:“長安在洛陽到高平道路中間,兩邊應接都方便,陛下在此,足以震懾安定、隴西,這正是從容之處,可以威制四方。如今士馬疲倦,再親履險阻,不是萬乘之固。前年潁川之變,正是警誡。”劉秀不聽,進軍到汧縣。高峻仍然堅守,劉秀派寇恂前往招降。寇恂拿着璽書到了第一城,高峻派軍師皇甫文出城謁見,言辭傲慢不屈。寇恂怒,要誅殺他。諸將進諫說:“高峻精兵萬人,又多強弩,正堵住隴西要道,所以連年不能攻下,如今我們希望招降他,卻斬了他的來使,恐怕適得其反吧!”寇恂不予理睬,下令將皇甫文斬首,派他的副使回去傳話:“軍師無禮,已經斬首!要降,就趕快投降,不願投降,你就固守吧!”高峻惶恐,即日開城門出降。諸將皆祝賀寇恂,又問:“敢問殺其使而降其城,是什麼緣故呢?”寇恂說:“皇甫文,是高峻的腹心,為他設謀定計的人。如今他來,辭意不屈,必無降心。放他回去,他就已經定好了計謀回去跟高峻商量。把他殺了,高峻就丟了他的膽,所以就投降了。”諸將都說:“將軍之謀,不是我們趕得上的!”

【華杉講透】

在宋本《十一家注孫子》裏,將這一戰例作為《孫子兵法》“上兵伐謀”的解釋。上兵伐謀,往往被誤解為用兵以謀略為上,實際意思是以伐掉對方的謀略為上,要麼是打消他的念頭,要麼是殺掉他的主謀人。皇甫文就是高峻的主謀,高峻派他來,或者他自告奮勇來,就是來觀察刺探,回去商量定計。高峻等他帶消息回去,也等他帶主意回去。寇恂直接把皇甫文殺了,高峻就沒了主意,又嚇破了膽,於是就投降了。這就是寇恂說的:“全之則文得其計,殺之亡其膽。”

5冬,十月,來歙與諸將攻破落門,周宗、行巡、苟宇、趙恢等人獻出隗純投降,王元逃奔蜀。劉秀將隗氏家族遷徙到洛陽以東安置。後來隗純與賓客向匈奴逃亡,走到武威,被捕誅殺。

6先零羌族部落與其他諸部落侵犯金城、隴西,來歙率蓋延等痛擊,大破之,斬首數千人。於是開倉放糧賑饑,隴西安定下來,也打通了通向涼州的道路。

7十月十七日,劉秀車駕回洛陽。

建武十一年(乙未,公元35年)

1春,三月初九,劉秀抵達南陽,之後,又到章陵(劉秀祖先墳墓),三十日,車駕還宮。

2岑彭屯駐津鄉,數次攻打田戎等,不能攻克。劉秀派吳漢率誅虜將軍劉隆等三位將領,徵發荊州兵六萬餘人、戰馬五千匹,與岑彭在荊門會師。岑彭裝備戰船數千艘。吳漢認為諸郡水手只會消耗糧食,想把他們裁撤。岑彭認為蜀兵軍勢壯盛,不可裁撤水軍,上書向劉秀陳述情況。劉秀回復說:“大司馬習慣於用步騎,不熟悉水戰,荊門之事,一切由你做主。”

閏三月,岑彭在軍中招募勇士攻打浮橋,先登橋者受上賞。於是偏將軍魯奇應募而前,當時東風狂急,魯奇戰船逆流而上,直衝浮橋,而橋柱上佈滿反把鉤,鉤住魯奇戰船,既不能進,也不能退,魯奇等乘勢殊死作戰,將火炬拋上浮橋,風怒火盛,橋樓燒塌。岑彭全軍乘風並進,所向無敵,蜀兵大亂,溺死者數千人,斬任滿,生擒程汎,田戎逃走,退保江州。

岑彭奏請任命劉隆為南郡太守,自率輔威將軍臧宮、驍騎將軍劉歆長驅入江關,傳令軍中不得擄掠,所過百姓都奉牛肉酒食迎接勞軍,岑彭推辭不受,百姓大喜,爭相開城門投降。劉秀下詔,任命岑彭為益州牧,攻下郡縣,則兼任該郡郡守,如果繼續進軍,則以太守職務交接給後面來的將領,益州官府高級官員,可由岑彭在自己官屬中遴選。

岑彭到了江州,因為江州城固糧多,一時難以攻下,命馮駿留守監視,自己率軍乘勝直指墊江,攻破平曲,繳獲米數十萬石。吳漢在夷陵,乘坐露橈船繼續前進(露橈,船槳露在外面,划槳手隱蔽在船中)。

3夏,先零羌部落進攻臨洮,來歙舉薦馬援為隴西太守,馬援攻擊先零羌,大破之。

4公孫述任命王元為將軍,與領軍環安據守河池。六月,來歙與蓋延等人進攻王元、環安,大破之,攻克下辨,乘勝前進。蜀人大懼,派刺客刺殺來歙,來歙中刀未死,派人飛馳召蓋延。蓋延入見,悲哀不能仰視,來歙呵斥蓋延說:“虎牙將軍何至於此!如今我被刺,無以報國,所以召你來,託付以軍事,你反而像女子一樣哭哭啼啼嗎?是看我身上有刀,不能斬你嗎?”蓋延收起眼淚,起身接受來歙囑咐安排。來歙手書上表說:“臣在夜深人靜之後,不知道被什麼人刺殺,擊中我的要害。臣不敢憐惜自己,只恨奉職卻未能稱職,讓朝廷蒙羞。治理國家,以得賢才為本,太中大夫段襄,正直能擔當,願陛下裁察。還有,臣兄弟不肖,恐怕以後獲罪,望陛下哀憐,教導監督他們。”書畢,扔掉毛筆,抽出刀刃,氣絕身亡。劉秀聽聞,大驚,讀着奏書,淚流滿面,以揚武將軍馬成代理中郎將,替代來歙。來歙喪車回洛陽,劉秀乘輿縞素迎接弔喪,並送葬。

5趙王劉良跟着皇帝為來歙送葬回來,從夏門進城,與中郎將張邯爭道,呵斥張邯把車轉開,又強令門侯(城門官),讓他在前走了數十步開道。司隸校尉(監察京畿地區的監察官)鮑永上奏彈劾劉良:“無藩臣禮,大不敬。”劉良貴戚貴重(劉秀幼年喪父,兄妹都由劉良撫養長大,劉良相當於是劉秀養父),而鮑永直接彈劾他,朝廷肅然。鮑永徵召扶風人鮑恢為都官從事(司隸校尉下屬十二個從事,都官從事負責糾察百官犯法者),鮑恢也剛直不阿,不避強權顯貴。劉秀經常說:“貴戚們都收斂一點,以避二鮑。”

鮑永巡行地方各縣,到了霸陵,路過更始帝墓,下拜,哭泣盡哀而去。西至扶風,又用一頭牛祭祀苟諫墓(苟諫曾經保護過鮑永,救了他的命)。劉秀聽說,心中不爽,問公卿們說:“奉使出差,卻做這些事,這算什麼?”太中大夫張湛回答說:“仁,是行為的宗旨;忠,是義的主旨。仁者不忘舊,忠者不忘君,這是高尚的行為。”劉秀這才釋然。

6劉秀親征公孫述,秋,七月,抵達長安。

7公孫述派他的將領延岑、呂鮪、王元、公孫恢,動員全部兵力,分別在廣漢及資中佈防,又派將領侯丹率軍二萬餘人駐守黃石。岑彭派臧宮率降卒五萬,逆涪水而上,抵達平曲,與延岑相拒,自己分兵浮江而下,回到江州,再逆都江而上,襲擊侯丹,大破之。然後日夜倍道兼行二千餘里,攻陷武陽。然後派精銳騎兵飛馳突襲廣都,離成都只有數十里。漢軍勢若風雨,所到之處,公孫述軍隊都潰散奔逃。當初,公孫述聽說漢軍在平曲,所以派大軍防禦,等岑彭到了武陽,繞到了延岑軍隊後面,蜀地震駭。公孫述大驚,用手杖擊打地面說:“是何神也!”

延岑大軍駐紮於沅水,臧宮人多糧少,後勤運輸又上不來,士兵都是降卒,都想逃回所屬郡縣,屯聚堡壘,觀望成敗,臧宮想要撤退,又怕一撤退就失控。正趕上劉秀派謁者率兵前往岑彭處,有馬七百匹,臧宮矯詔取馬自用,日夜進兵,多張旗鼓,登山鼓噪,右邊步兵,左邊騎兵,江上還有戰船,呼喊聲震動山谷。延岑沒想到漢軍突然殺到,登山瞭望,大為震恐。臧宮縱兵進擊,大破之,斬首溺死者一萬餘人,江水為之渾濁。延岑奔逃回成都,其部眾全部投降,臧宮繳獲全部兵器馬匹和珍寶,然後乘勝追擊,降者以十萬數。臧宮軍到陽鄉,王元率部眾投降。

劉秀寫信給公孫述,分析禍福,再提出誓約和保證。公孫述覽書嘆息,把信給他身邊的親信看。太常常少、光祿勛張隆等人都勸公孫述投降。公孫述說:“興廢是命運註定,豈有投降的天子?”身邊的人不敢再說話,常少、張隆都憂慮而死。

8劉秀從長安返回洛陽。

9冬,十月,公孫述派刺客謊稱是逃亡的奴僕,投降岑彭。奴僕在夜裏刺殺了岑彭。太中大夫、監軍鄭興接管大軍,等待吳漢到來,再將軍權移交給他。岑彭持軍整齊,秋毫無犯。公孫述所封的邛谷王任貴,聽聞岑彭威信,數千里遣使投降,而岑彭遇害。劉秀將任貴送獻的禮物,全部賞賜給岑彭妻子。蜀人為岑彭立廟祭祀他。

【華杉講透】

來歙、岑彭,漢軍兩員主將,先後被公孫述的刺客刺殺于軍中,這也是戰爭史上相當罕見的,太不應該了。

10馬成擊破河池,於是平定武都叛亂。先零等羌族部落數萬人,屯聚寇盜,據守浩亹隘。馬成與馬援深入討擊,大破之,將投降的羌人安置在天水、隴西、扶風。

當時,朝廷議論,認為金城郡破羌縣以西,道路遙遠,寇盜又多,想要將之拋棄。馬援上書說:“破羌以西,城池大多很堅固,容易據守,土地肥沃,灌溉系統完備,如果讓羌人住在湟中,那將為害不休。所以,不可拋棄。”劉秀聽從。百姓陸續回歸的有三千餘人,馬援為他們設置官長,修繕城郭,建起塢堡亭障,開挖溝渠,勸勉農牧,郡中都能安居樂業,又招募塞外氐族、羌族,都來降附,馬援奏請恢復加封他們的侯王君長,劉秀全部依從。於是,馬成軍隊全部班師回朝。

11十二月,吳漢從夷陵率三萬人逆長江而上,伐公孫述。

12郭伋為并州牧,過京師,劉秀問他國家政治得失,郭伋說:“選補官職,應該遴選天下賢俊,不宜專用南陽人。”當時官員在職的多是劉秀同鄉故舊,所以郭伋這麼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華杉講透《資治通鑒》(戰國到三國·共7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華杉講透《資治通鑒》(戰國到三國·共7冊)
上一章下一章

卷第四十二 漢紀三十四(公元30年一公元35年,共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