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魔高一丈:劉虞兵敗被擒

第75章 魔高一丈:劉虞兵敗被擒

劉虞聚集了十萬大軍,正要將公孫瓚一舉蕩平,但是在大軍開動前夕,有一個人對他不要出兵,這個人是他的從事代郡人程緒。

程緒說:“公孫瓚雖然有罪,但是罪名還未彰顯。大人您不先向派使者宣讀他的罪過讓他改正就真接派大軍去征討,這樣兵起蕭牆,對國家可是大大地不利。再說了,就算我們出兵,勝負還很難說,不如我們先不要出兵,而是採取圍而不攻的策略,公孫瓚在我們十萬大軍的兵威之下,肯定會因為害怕大禍而來向您謝罪,這也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上上之策啊!”

我讀到這一段,覺得程緒說的非常有道理。

首先,公孫瓚雖然有很多罪過,但這些罪過都是說大就大,說小也小,不錯,公孫瓚是軍紀不嚴明,經常搶一村燒一店,但這種事情在亂世的軍閥眼裏,根本就不是個事,公孫瓚的軍紀再差也還比董卓和李傕、郭汜的軍隊要好一些。單憑這些事,是不值得劉虞發十萬大軍去攻打的。所以程緒認為劉虞這樣出兵,短期會得到支持,但是天長日久下來,老百姓不一定會支持。

再者,公孫瓚雖然狂妄不法,但是他畢竟沒有先對劉虞拔刀,而公孫瓚不管怎麼說還是朝廷的奮武將軍,在對烏桓和匈奴等少數民族的戰爭中立下赫赫威名,也算是保土有功,劉虞率先下手其實於理有虧。

第三,就是程緒和魏攸一致擔心過的問題,就是公孫瓚凶名在外,那是見了玉皇大帝都敢捅兩刀的亡命徒,袁紹怎麼樣,貴為關東諸侯盟主,可是公孫瓚就敢虎口拔牙,不論勝敗,當時普天之下,敢跟袁紹明着乾的有幾個?就是魏武大帝曹操當時也是躲着袁紹走不是?從這種情況來分析,再加上兵貴精而不在多,劉虞雖然有十萬大軍,但是不一定能打勝。

基於以上種種考慮,程緒認為劉虞應該集眾軍而不戰,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換句話來說,即使劉虞現在不出兵,公孫瓚聽聞動靜也坐不住,到時候可能會主動來打劉虞,這時候劉虞就是正當防衛,就佔據到了輿論的上風。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種分析有問題,覺得劉虞如果不先出兵就會喪失戰場的主動權。

我想說,這種說法也不一定正確。

就拿二戰時日軍偷襲珍珠港事件來說,日本也是怕錯失戰機,所以先下手為強。

結果又怎麼樣呢?!

即使日本取得了輝煌的階段性勝利,可是從此以後日本失去了輿論支持,逐漸成了世界人民的公敵,早在日本對美國不宣而戰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失敗的命運。

輿論,其實是至關重要的事情,不論古今中外。

但是忠言逆耳。

劉虞不僅沒有聽從程緒的建議,還以阻撓出兵,惑亂軍心的罪名將程緒推出斬首。

頃刻之間,程緒的人頭已經血淋淋地擺在了劉虞和幽州軍將面前。

好心地幫劉虞出主意,卻掉了腦袋。

而劉虞還是歷史上名聲上佳的“明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我想程緒可能到死都不明白,為什麼前面有魏攸也這樣勸過劉虞,劉虞就能聽從罷兵,而他一建議就要掉腦袋呢?

雖然殺程緒一事可能是劉虞一生之中的污點,但是我仍然不打算“為尊者諱”。

我認為,劉虞之所以要殺程緒,倒不是程緒說錯了什麼,而是他要借程緒的腦袋立威,而且此時的劉虞,因為統領十萬大軍,內心已經失去了平靜,簡單地說,此時的劉虞已經處於半瘋狂狀態,所以再做出點什麼出格的事都能理解。

眾所周知,一個平時文靜內向的男生一旦迷上了網絡遊戲,到了虛擬世界裏,可能就會變成持刀見人就砍的兇徒,歷史上很多軍人都以拜將封侯為最高奮鬥目標,這也是李廣為什麼會自殺的終極原因。

其中關節何在?

不外乎封侯拜將之後就能率領千軍萬馬縱橫沙場攻城拔寨笑傲千古。

所以戰爭是一種藝術,而作為領兵大將,那種掌握無數人生死的感覺就基本上如同上帝了,又是何等的榮耀,簡直讓人想想就興奮地顫抖。

惟有名將,才能在統率千軍萬馬的時候還理智平靜地一如常人。

劉虞不是名將,他率領的也不是萬人軍隊,而是十萬人左右的龐大兵團,你讓他如何能不興奮到瘋狂?!

試想一下,就包括袁紹、公孫瓚和先前的董卓、孫堅、袁術、劉表,這些東漢三國之際的大佬,又有哪一個在公元193年能一聲令下就召集十萬大軍?!

沒有人能做到,只有劉虞能!

所以劉虞也被短暫而華麗的龐大軍隊迷惑了,他可能以為他真的已經可以率領這支軍隊所向無敵,既然如此,又何必在乎一個小小的書生從事的話呢?

算了,就拿他的腦袋立威,我連自己的親信都殺了,看以後還有誰敢違抗我的將令!

再次聲明,以上論述完全是個人推斷,但是我覺得這是比較合理的推斷,否則很難解釋劉虞這樣一個謙謙君子為何會對帳下的自己人揮起屠刀。

如果劉虞的心理被我不幸言中,我仍然要說,一敵未獲,先斬大將,而且斬之無名,劉虞仍然犯了兵家大忌。

最近網上很多人在討論明朝滅亡的原因。

我一直認為,明朝滅亡的真正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必然有一條“臨陣換將”。

在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發生的“己巳之變”中,袁崇煥從寧錦防線率師回防,卻在北京城下被崇禎帝召入囚禁,導致祖大壽率關寧鐵騎臨陣脫逃,差點導致明朝一舉亡國。

我一直想不通崇禎帝為何會在如此關鍵的時刻將袁崇煥拿下,他真的中了清軍的反間之計?!

很多人說沒有。

沒有的話為何臨陣擒將,差點提前十五年成亡國之君?!

想不通。

結論就是崇禎帝舉措失當,最終成為亡國之君也怨不得別人。

閑話不提。

劉虞在錯殺程緒之後,大概自己也有點後悔,就又下了一個很奇怪的軍令:不要殺傷無辜的人,我們這次出兵,只是要殺公孫瓚一人而已。

劉虞的這條軍令堪比春秋時期宋襄公著名的“不重傷、不擒二毛”的軍令,也和後來朱允玟的那個不讓他有殺叔之名的軍令有一拼,都是極端荒謬的做法。

我同樣認為,劉虞既然能威鎮北國,將幽州治理地井井有條,還平息了張純、張舉叛亂,本質上來講他並不是一個無能的人,只是他不是打仗的料,突然成為三軍主將,又因大腦興奮而變得不大理智,才會屢出昏招。

而且劉虞的這條軍令,還可以隱約透露出他非常在意自己的名聲,從而矯枉過正,他這種行為是不是想為了以後爭奪帝位收買人心呢?

同樣也說不好。但無論如何,劉虞愛民如子的精神值得提倡。

劉虞的大軍出發前夕,又發生了一件不大吉利的事情:他的隊伍里出現了內鬼。

《後漢書·劉虞列傳》記載:時,州從事公孫紀者,瓚以同姓厚待遇之。紀知虞謀而夜告瓚。

這裏可以清楚地看到,劉虞的軍帳里還有公孫瓚的人,這個公孫紀因為和公孫瓚同姓,所以被公孫瓚收買了,在關鍵時刻給公孫瓚帶去了機密軍情。

公孫瓚得到公孫紀的秘報之後,那真是大吃一驚猶如寒冬里被人兜頭澆了一盆冷水。

這不是公孫瓚膽小怯戰,而是因為現在無戰事,他的部隊又無糧,都散放到其他地方去了,也就是說,公孫瓚現在身邊只要少數的一些親兵。

公孫瓚害怕到想挖開東城的城牆出去逃跑。

但是讓公孫瓚驚喜的事情來了。

劉虞的軍隊都是匆匆忙忙招集起來的,根本就沒有經過訓練,戰鬥力非常稀鬆平常,而且又在劉虞的嚴令下愛惜民屋,不敢放火焚燒百姓的房屋,所以打來打去,卻攻不進公孫瓚的城牆。

這種情況讓公孫瓚一下子樂了,感情劉虞弄出這麼大陣勢,其實就是個紙老虎。

於是公孫瓚挑選了幾百名精兵強將,順着風勢放風,然後趁亂沖陣砍殺,三下五除二,劉虞的軍隊就一潰千里,帶着殘兵部將向北逃竄,一直逃到居庸縣(今北京延慶縣附近)。

劉虞這一敗,竟然就一蹶不振,十萬大軍轉眼間灰飛煙滅,令人扼腕嘆息。

這一戰有一個細節值得注意,那就是劉虞嚴令士兵不許放火燒人房屋,而公孫瓚則趁風點火,火中取利,一仁一暴形成鮮明對比。這一仗的結果和過程也和華東平原上的曹操和陶謙的戰爭遙相呼應。

總之一句話,殘暴戰勝了仁愛,邪惡戰勝了正義。

雖然歷史很無奈,但是也充分說明了一點,在亂世里,老好人是成不了救世主的。

劉虞敗了,公孫瓚當然要乘勝追擊,率領大軍包圍了居庸縣。

公孫瓚只攻打了三天,就攻陷了居庸縣城,將劉虞一家老小活捉,押回薊城。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陽謀三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陽謀三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75章 魔高一丈:劉虞兵敗被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