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韜光養晦 相伴遊

第160章 韜光養晦 相伴遊

——

胤禛的心撕扯着,生生地疼,他討厭這種無能為力的感覺,似乎自己永遠也無法掌控眼前這個女人,這讓他覺得不安,覺得憤怒。

她一而再再而三的踐踏他的痴心,他卻捨不得讓她死,也許,不是捨不得,只是不甘心。他心裏有太多的疑惑,為何朝夕溫存,轉瞬成仇,他恨透了她,而她似乎也對他深惡痛絕。

他恨她是因為她不愛他,她的心裏想着別人,而她恨他,這滿腔的恨意又從何而來?

胤禛閉上了眼睛,緊咬的牙箍悲涼地打顫,他忽然後知后覺地想起,她跟春杏起爭執的時候,他分明聽到了有關“孩子”的字眼。

孩子?什麼孩子?難道?

仔細想想,自從她懷孕以來,確是小心翼翼,視若珍寶的呵護着自己的身子,那種由內而外散發出的甜蜜與柔軟,讓她整個人光彩奪目,也令他目眩神迷。她如果不在乎這個孩子,又為何會因為失去這個孩子而鬱鬱寡歡,甚至喪失了心智。

胤禛突然意識到自己又犯了錯,當初她夜裏流產,他沉浸在自己的猜忌和對她的怨恨中,甚至不曾去了解過事情的真相,就因為那日年羹堯來府上探望過,他斷定她是念起了舊情,才動了胎氣,而一味遷怒與她,如今她喪失理智,變成了一個張牙舞爪的瘋子,他卻幡然醒悟過來。她原是那樣一個性情柔弱,善良細膩的女子,因為嫁給了他,而活得戰戰兢兢,惶惶不可終日。說到底,是他的私心害了她,他無法做到完全信任她,就像他到現在也無法斷定她是不是真的愛他,她的心裏是不是還藏着年羹堯。一想到這些,他就戾氣滿滿,控制不住自己想傷害她,因為只有她痛了,她才會正視他的存在,他也會感覺到她對他的愛。

此刻,她就安靜地躺在他的面前,她明明是他的人,為何會離他越來越遠。

胤禛一動不動地撩着帷帳,着魔般的目光卻執拗的盯着病榻上的女子。

——

康熙五十七年春,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喇布坦出兵進攻西藏,拉藏汗請求康熙發兵救援。

同年十月,十四阿哥胤禵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統率大軍進駐青海,討伐策妄阿喇布坦,十二月十二日,胤禵統帥西征之師起程,康熙為他舉行了隆重的歡送儀式,以天子親征的規格出征,諸王、貝勒、貝子、公等並二品以上大臣俱蟒服,齊集午門外,列隊恭送。

在一片萬眾矚目中,一身鎧甲戎裝,雄姿勃發的胤禵跪受敕印,望闋叩首行禮。康熙拍了拍他的肩膀,又是欣慰又是不舍,由衷地道:“朕等你凱旋而歸。”

胤禵正色頷首,謝恩行禮畢,乘騎肅隊而行。

出征的隊伍漸漸遠去,康熙的心卻越來越沉,身後的諸位親王貝勒、文武百官也是一臉肅穆。

康熙在諸位皇子中挑選了十四阿哥出徵到底是何意?

寒陽脈脈的午後,胤禛來到了隆科多的府上,兩個人在亭子裏下棋。

胤禛執棋不語,隆科多面色凝重。

“皇上對八爺心生嫌隙,又深知十四爺素來與八爺交好,西北戰事重大,卻是個絕佳的機會,皇上需要一位年輕有為的皇子坐鎮指揮,十四阿哥確是血氣方剛,披堅執銳之人,此番派他出征,不僅能將此二人分開,也是對文武百官的暗示,不會再有官員因為立儲之事滋生事端,朝廷從此清凈,即使有趨炎附勢的官員想要攀附十四,他遠在天邊,他們也夠不着,而十四有了自己的追求,只想立功,不會再生事,更不會再依附於八爺,而八爺有了新的盼頭,也不會鋌而走險,而你胤禛則有了最大的對手,更不會冒進,皇上此舉可謂是用心良苦!”

胤禛緩緩落下一子,笑了笑,似是不以為意:“國舅所言非虛,但我也絕不是坐吃山空之人,眼下,十四離京,兩三載怕是難以榮歸故里,皇阿瑪身邊可以信任的皇子只有我。”

“別忘了,還有八爺,真以為斃鷹一事皇上就沒有懷疑過有人暗地裏動了手腳?”

“那國舅以為,是何人所為?”胤禛挑了挑眉。

“隨聖駕而行的諸位阿哥里,誰的嫌疑最大?”隆科多目光沉沉,舉棋不定。

胤禛笑了笑,“國舅在懷疑我?”

隆科多堅定地搖搖頭:“不是你。”

胤禛玩味似的看着棋盤:“何以見得?”

“皇上本就不喜歡八爺,更不會立八爺為太子,這一點你我都看得清楚,所以八爺從來都不是你的對手,你之前的對手是胤礽,現在的對手是你的胞弟胤禵。”

“我是不會成人之美,但未必不會順水推舟?”胤禛的眼神冷了下來。

隆科多愕然抬頭,有些不解:“這麼張揚的陷害,實在不符合你的一貫作風。”

胤禛又沉聲道:“國舅又錯了,斃鷹之事本是老八用來對付我的,他知道皇阿瑪生性多疑,肯定會認為有人陷害於他,從而追查此事,挑起皇阿瑪對其他阿哥的猜忌,攪亂政局,從而從中獲利,卻沒料到,皇阿瑪早就看他不順眼了,不問不查,藉此機會斬草除根,一舉絕了他的後路。”

“這麼說來,八爺知道奪嫡無望,孤注一擲,走了一招險棋,反而走進了死胡同。”隆科多暗嘆不止。

胤禛皺眉,緩緩落下最後一子:“一招不慎,滿盤皆輸!”

隆科多低頭,渾然不覺的看着棋盤。

胤禛笑了:“國舅,你又輸了!”

隆科多無可奈何地搖搖頭:“唉,年紀大了,力不從心了,這幾年你棋藝精進不少啊!閑暇時進宮陪萬歲爺下下棋吧!”

“沒有皇上的召喚,我怕是也只能和國舅你切磋一下棋藝了。”

“怎麼,你還要自守不前嗎?”

“國舅方才也說了,不能冒進,眼下十四剛走,我可不想成為眾矢之的。”

“有道理,不顯山不露水,靜待時機便是!”

兩個人相視而笑,動手整理棋盤上的棋子。

——

又是一年盛夏將至,雍親王府的院子裏,高大的樹木遮天蔽日,綠蔭抖動下中傳來陣陣聒噪的蟬鳴。小寇子正在陪弘曆玩蛐蛐,兩個人跪在草地上,撅着屁股,玩得正帶勁,胤禛不動聲色地走了過來,站在一旁,靜靜地看着他們玩。

小寇子又輸了一局,登時氣得吹鬍子瞪眼,直喊着:“不玩了,不玩了,小主子你太厲害了,奴才真不是你的對手。”

弘曆小心翼翼地捏起自己的蛐蛐,仰起頭得意洋洋地笑,目光一撇,卻突然看到自己的阿瑪正注視着自己,連忙收斂了許多,起身行禮問安:“阿瑪吉祥!”

“王爺回來了。”小寇子聞言,眼珠子一轉,急忙從地上竄起來。

胤禛上前一步,走到弘曆跟前,定定地問:“太傅今日讓你背的書,都會意了嗎?字寫得怎麼樣了?”

“回阿瑪的話,孩兒都背下了也都領悟了,太傅還誇獎了孩兒。”弘曆搖頭晃腦,認真地回答。

胤禛甚是欣慰:“阿瑪知道你向來懂事,最是勤勉刻苦,讀書就是要下功夫才能學有所長。”

“孩兒明白,阿瑪,孩兒以後不貪玩了,這就去練字了,請阿瑪放心!”少年弘曆微微躬身,一本正經地回答。

“去吧!”胤禛目送他離開。

看到弘曆跑了,小寇子擦了擦臉上的汗水,乾乾地笑着,站在一旁。

胤禛回過頭來看着他:“小寇子,我讓你幫我找的人找到了嗎?”

小寇子連忙道:“找到了,都在城郊的院子裏養着。”

“好,咱們這就去看看。”

兩個人一前一後往外走去。

城郊的一處荒宅里,七八位暗衛此時卻現了身,聚集在一起。

胤禛一一聽完他們的稟報,又吩咐他們出去‘打蟬、捉蜻蜒、釣魚’。

斑駁的日光雲影下,一干人等唰的消散開來,立下沒了蹤影。

小寇子揉了揉眼睛,還以為自己看錯了。

胤禛端坐在屋檐下的圈椅上,手裏拿着一個奇怪的裝置,圓圓的,像個斗笠。

小寇子正要問什麼,胤禛道:“把人都帶出來吧!”

語畢,立時有幾個衣衫襤褸的賭棍被押了出來。

胤禛笑了笑:“我發明了一樣東西,今天想試一試?你們哪位願意幫我?”

幾個賭棍互相看了看,暗自警惕着,卻沒人強出頭。

胤禛沖小寇子示意了一下,小寇子上前兩步,將一袋圓鼓鼓的銀子雙手奉上。

胤禛接過銀袋,在手上掂了兩下,道:“誰願意幫我,這銀子就是誰的?”

幾個賭棍立馬眼睛賊亮,爭先恐後起來:“公子,讓我來吧,讓我來吧!”

胤禛眯起眼睛,慢聲道:“既然如此,不分先後,一起上吧!”

眾人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胤禛站起身來,鄭重其事地向他們介紹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是我運用自己這些年的武學所成設計出來的一個暗器,我叫它血滴子,現在就讓我看看,是它的速度快,還是你們跑得快!”

賭棍們目瞪口呆,胤禛摘掉了裝置上的布罩,隨手往前一拋,那團圓圓的東西嗖的以光影般的速度朝這邊掠來,刀鋒呼嘯連連,眾人抱頭鼠竄,四下閃避。

鮮血飛濺在高空中,又落了下來。

片刻的混亂過後,院子裏只剩下了幾具七零八落的屍體。幾個暗影從角落竄出,將屍體拖走。

小寇子看着地上一灘又一灘的血漬,嚇得臉色嗆白,雙腿直哆嗦,幾乎都站不穩。

胤禛蹲下身來,不慌不忙地撿起地上的暗器,手指慢慢拭去刀鋒山斑駁的血跡,嘆息道:“還是不夠快!”

“爺,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啊?”小寇子驚異地問。

胤禛沒有回答,午後的陽光下,凜冽的刀光閃耀在他的眼底眉梢,那裏只有懾人的平靜。

小寇子又道:“爺,還需要找人試練嗎?”

胤禛搖搖頭,漠然:“不用了,再等等吧!”

小寇子急忙點點頭。

——

落日時分,胤禛回到了王府,來到了後院,那名叫蓮香的侍女正在洗衣服,在看到胤禛的剎那,她的臉上閃過一絲慌亂,很快又裝作鎮靜無常的樣子。

胤禛目無表情的沖她笑了笑,蓮香忙起身施禮。

胤禛不再看她,步履颯然而去。

是夜,胤禛留宿在伊蘭屋裏,伊蘭頗感意外,更多的是欣喜。

胤禛脫了褂子遞給了她,轉身去洗臉,伊蘭拿着褂子準備搭在一旁的衣架上,卻敏銳地嗅到了一絲刺鼻的血腥味,她翻了翻衣服,發現褂子背面有大量的血跡,頓時有些愕然。

胤禛洗了臉,坐在床邊,倚着看書。伊蘭收拾妥當,溫香軟玉地靠過來,坐在他身旁。她看了看胤禛,面帶羞郝,似乎想問什麼,剛準備開口,胤禛卻將手裏的書合上,淡淡地道:“睡吧!”

兩個人和衣躺了下來,屋子裏很安靜,沒有人說話。到了半夜,伊蘭伸手一摸,身旁的胤禛卻不見了蹤影。

沒有太陽也沒有月亮的黑屋子,夜裏青鸞從睡夢中驚醒,終於看到了久違的燭火的光芒,頓時喜不自勝,她伸出手去觸碰着,燭光微微發著燙,她卻絲毫不躲閃,就在她的指尖被灼傷的剎那,她的手被另一隻手擋開,青鸞揚起頭,這才注意到,床邊站着一個人。她悚然一驚,連忙抱着被子從床上坐起來。

胤禛俯下身,將手裏的燭台放在地上,面無表情地注視着她。

青鸞的眼神由震驚發怵漸漸轉為黯淡平和。

胤禛俯身上前,一隻手抬起,似乎想要觸碰她的臉頰,青鸞連忙向後縮去,他開始扯她的被子,她用力拉攏着,兩個人都急劇地喘着氣。

胤禛力氣很大,猝然一用力,竟將輕薄的被子扯到了地板上,撞倒了燭台。

屋子裏頓時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

胤禛起初以為是燭火熄滅了,摸索着爬上床,正要向青鸞靠近,沒成想一會兒的時間,地板上的被子就燒起來了。

瞬間都慌了神,一先一后跳下床來,在蔓延開來的火苗上踩踏着。

火勢漸漸熄滅,兩個人都顯得狼狽不堪。

黑暗中,伴隨着刺鼻的棉絮燒焦的煙味,胤禛咳嗽了幾聲,忽然撲哧地笑出聲來。

青鸞不由自主地愣在當場。

胤禛上前一步,將驚魂未定的她抱進懷裏,撫摸着她腦後的長發,一疊聲地安撫着:“別怕,我在這裏,我會一直陪着你。”

乍然聽到這句話,青鸞的內心毫無波瀾,黑暗中,他抱着她,她沒有反抗也沒有絲毫回應。

他想了想,很誠懇地說:“青鸞,你怨我也好,恨我也罷,我都認了,可是我還是不想失去你,我想補償你。”

她沉默着,依舊一言不發。

他等了一會兒,慢慢鬆開了她。

“我想你了,想你想得睡不着,陪陪我!”他抵着她的額頭,急促的呼吸噴拂在她的臉上,滾燙異常,晦澀不明的語調也夾雜着強烈的慾望。

青鸞沒有說什麼,目光低垂着,繼而抬起雙手來,主動去解他的腰帶,她的手沒有一絲溫度,冰涼又顫抖着。

兩個人都亂了方寸,你來我往着,很是瘋狂的樣子。

屋子裏空蕩蕩着,飄着絲絲的煙火氣,淹沒了他們糾纏在一起的身影。

屋外,有侍衛守着。

不遠處,烏拉那拉伊蘭披着長衫,倚着廊柱,靜靜地眺望着天空中的一輪圓月。

胤禛三天三夜都沒有出來,他一直呆在那個屋子裏,和青鸞在一起。

第四日早上,屋門終於開了,所有的封鎖頃刻間解除,屋子裏搬出去的東西又重新搬了進來。伊蘭來到了屋外,看着這進進出出,忙忙碌碌的人影,有些茫然。

婢女們準備了早膳端了進來,胤禛端坐在桌前,青鸞正在給他打辮子,他雙手扶膝,闔着眼睛似是在閉目養神,她唇齒蒼白,動作卻是又小心翼翼的。

結好了辮子,服侍他洗臉,用膳,兩個人毫無交流,卻顯得很有默契。

胤禛用完了早膳,喝了杯熱茶,起身準備離開。

青鸞上前行禮恭送。

胤禛握住她雙手,定定地瞧了她一會兒,似是想說什麼卻無從開口。

她也抬頭看他,目光卻似一汪死靜的潭水,沒有絲毫波動:“我沒事兒了,請王爺放心。”

他看着她不說話,眉心緊鎖着。

她愣了愣,勉強一笑:“真的……沒什麼事了……”

“不恨我了?”他漆黑的眸子瞬間浮出憂鬱之色。

她怔怔地看着他。

他皺着眉任由她瞧,半晌,骨節分明的手指撫上她銀脆的眼角,神色漸漸緩和,又是從前那個面無表情,深不可測的胤禛,她眼睛一眨,眸中很快泛起一層晶瑩的水霧,卻趕緊別過頭不想讓他瞧見。他雙手扣住她的頭,讓她不能動彈,就這麼直直看着她水霧瀰漫的一雙眼,看着淚滴自眼角滑下,他埋下身,額頭抵住她的額頭,輕聲耳語:“你一向溫柔順從,狠不下心,若不是我傷了你,你不會這般冷漠,青鸞,我知道錯了,你打我罵我都可以,但不要不理我,更不要什麼事都藏在心裏,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給彼此一個機會,重新開始,好不好?”

青鸞低低抽噎着,頃刻間便是一場失聲的痛哭,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突然就崩潰了,在他的眼前放聲大哭,他緊緊抱住她,在這日光瀲灧的清晨,嗓音沉沉的:“青鸞,我一直在這裏。”

——

康熙五十八年九月,十四阿哥胤禵坐鎮指揮,清軍由青海、川滇進軍西藏,前後夾擊,驅逐了長年盤踞西藏的準噶爾勢力,進駐拉薩。同時胤禵命令手下大將延信護送清廷新封達賴喇嘛進藏,在拉薩舉行了莊嚴的坐床儀式。至此,由策旺阿拉布坦所策動的西藏叛亂徹底平定,胤禵也因此威名遠震。康熙帝很是欣慰,諭令立碑紀念其卓著功勛,命宗室、輔國公阿蘭布起草御制碑文。

養心殿裏,一封封捷報傳來,落在了康熙的御案上。康熙喜出望外,隆科多在旁道:“十四阿哥驍勇善戰,乃我大清之帥才良將也!”

康熙從奏摺中抬起眼睛,定定瞧着他,沉聲道:“帥才良將?可堪大清儲君吶?”

隆科多一愣,忙斂聲道:“諸位皇子文韜武略德才兼備,微臣不敢妄加斷言,還需萬歲爺聖裁!”

康熙笑了笑,若有所思着:“你呀,心思都寫在臉上了,以為朕看不見。”

隆科多躬下身,肅聲道:“微臣惶恐!”

康熙點點頭,又道:“此番西藏一役,胤禵當居首功,可年羹堯打通入藏運糧要路,護送軍備有功,朕也要好好嘉獎他,待他們班師回朝之日,朕要好好犒賞他們。”

“萬歲爺英明。”隆科多面色悅然。

康熙又問:“胤禛近日如何?朕許久都沒見到他了。”

“四王爺向來穩重謙和,怕是不得萬歲爺召見,不敢私自進宮。”隆科多正色回答。

康熙慢慢眯起眼睛,原地踱了幾步,半響,澀聲道:“胤禛一向以低調謹慎示人,看似不爭,實則大爭,朕防了他幾十年,到現在也猜不透他。”

“皇上,依微臣之見,也許四王爺真的只想當”天下第一閑人“呢?”

康熙搖搖頭,不以為然。

近日來,胤禛勤於禮佛,常有出世之心,出資修葺了京西名剎大覺寺,并力薦好友迦陵和尚主大覺寺方丈,每日都去寺里參禪修佛,不問政事。

康熙將這一切看在眼裏,心裏卻漸漸拿定了主意。

——

自從王府里的封禁解除以後,胤禛每日都會抽空過來看看青鸞,有時候陪她說說話,有時候陪她用晚膳,更多的時候他在盤膝打坐,她就在一旁安靜地做針線活,話不多卻也安逸。

轉眼到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

傍晚時分,天空陰沉,飄起了零零星星的小雪,京城的街道上家家戶戶掛起了紅燈籠,朦朦朧朧的一片,噼里啪啦的爆竹聲此起彼伏。

胤禛去宮裏參加完國宴,回來時已至子時,道路上已經結了一層薄冰,極是難走,短短一點路程,騎着馬走了差不多半個時辰才到。

拍了拍肩上的雪花,隻身來到了東書院,青鸞屋裏靜悄悄的,胤禛放輕腳步走了進來,一眼就見到床上並沒有人。轉臉才看見青鸞抱膝坐在書桌前,怔怔望着窗外出神。他心中一動,說:“怎麼坐在那裏?當心着涼。”

青鸞聽到他的聲音,回過頭來,不易覺察地微微一震,卻坐在那裏並沒有動彈。

窗外,稀稀落落的鞭炮聲漸漸隱沒了下去,夜色寂靜得只能聽到呼嘯的風聲。

胤禛上前,將半開的窗戶關上,不由分說將青鸞打橫抱起,不待她驚呼出聲,她用力去推他:“王爺,當心孩子……”

青鸞已經有了三個月的身孕。

他停下了動作,笑意朦朧地哼哼了一聲,卻將身子往下一滑,孩子氣的將臉貼在她的懷裏。

她的身體劇烈地顫抖着,忍不住想推他,像是再也無力承受這一切。他的臉隔着衣衫,溫柔地貼在她的心口,過了好久好久,才抬起頭來,喃喃:“青鸞,你愛我嗎?”

這個問題他問過她,他執拗地想知道答案。

她從來沒有見過他如此溫柔而迷醉的凝睇,心中泛起凄楚,沒有回答,卻本能地閉上眼睛。

雪越下越大,風撲在窗上,簌簌作響。

次年八月,青鸞產下一子,胤禛格外高興。可這孩子先天不足,並沒有養活,不足月便歿了,青鸞再度受創,有些心灰意冷,胤禛卻抱着她安慰道:“不要難過,我們還會有孩子的,一定會有的。”

青鸞強忍住淚意,一顆百轉千回的心卻慢慢往下沉去,沉到了不見底的深淵裏。

——

康熙六十年正月,康熙帝御極六十年,舉行甲子大慶,年羹堯進京入覲,康熙御賜弓矢,並升其為川陝總督。同年年初,胤禛奉命往盛京祭告祖陵。

王府里,青鸞的身子已恢復無礙,胤禛提議帶她出府走走:“你長年呆在府里,是不是有些悶,明日,我陪你出去走走。”

青鸞原以為所謂的出去走走也就是在京城的街道上逛一逛,直到次日清晨,看到王府門口那兩輛滿噹噹的大馬車,才後知後覺地想到,他們許是要出遠門了。

胤禛臨行前,交待了一些府中事務,伊蘭都一一應承着,她站在大門外,看着胤禛將青鸞扶進馬車內安頓好,又細心地叫來丫鬟小廝,將青鸞的日用品都搬上了馬車,不禁心裏黯然。

馬車走了很遠,伊蘭還駐留在原地。

遠赴盛京,沿途雖然奔波辛勞,但是難得出趟遠門,青鸞心裏多少還是有些雀躍。馬車內,胤禛湊近了她,貼耳道:“出來走走,是不是心情好多了。”

青鸞整個人都被塞進極厚的棉襖,外頭還裹了件狐狸毛滾邊的紅緞披風,兜帽下露出一雙婉轉清瑩的眼,微微點頭,道:“王爺,你待我真好。”

胤禛略抬眼帘,眸中閃過一絲微訝,轉瞬即逝,只是伸手扶了扶她的兜帽。

青鸞眼波流轉,慢慢往胤禛身邊靠了靠,胤禛望着她,眉眼深沉帶笑,伸出手將她摟進懷裏。

入夜,遠赴盛京的車隊駐紮在沿途一清水湖邊。

侍衛們烤了上好的豬肉端了上來,胤禛負手立於湖畔,吩咐道:“我不餓,拿去帳幕給福晉吃吧!”

“是,王爺。”侍衛得令后,端着盤子往營地走去。

此時此刻,青鸞身處溫暖的帳篷內,她拿着一卷書,正在翻看着,忽然有個小小的身影掠了進來,一股腦地鑽到了桌子底下。

青鸞暗暗吃了一驚,彎下腰撩起了桌布,只見來人豎起手指,輕噓一聲,示意她不要張揚。

此時,侍衛正好端了烤肉進來,青鸞忙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侍衛放下盤子后便走了。

“是你,你怎麼在這裏?”隨後,青鸞將桌底下的弘曆一股腦地捉了出來。

弘曆有些不情願,一把推開了她,惱道:“你這個人怎麼這樣,就不能幫我一下。”

“你還要躲到什麼時候?你這樣偷偷地跟着來,讓王爺知道了,還不得罰你?”青鸞沒好氣地指責道。

“我不怕阿瑪責罰,我只是想出來見見世面!”少年弘曆侃侃而談,一派氣定神閑。

青鸞搖頭,暗自嘆息一聲,弘曆卻一眼瞧見了她手中的書籍,竄了過來,一把搶了過去,自顧自地翻看着。

青鸞看到他人小鬼大,精靈古怪的樣子,不但不生氣,反而覺得有趣,便調侃道:“你這麼小,能看懂這書上的文章嗎?”

弘曆哼一聲,悻悻然:“小瞧我,你倒是說說看這其中哪一篇能難得倒我。”

青鸞原地走了幾步,想了想:“那好,你就背誦一下求賢篇的妙義給我聽吧!”

“我幹嘛要聽你的!”弘曆撅了撅嘴。

青鸞模稜兩可地點點頭,很隨意的指了指桌上的烤肉:“你要是不聽我的,就沒有東西吃,餓肚子的滋味可不好受吧!”

弘曆張了張嘴,又看了看桌上的烤豬肉,頓時饞得口水都快流下來了。

青鸞忍不住笑了:“你每天背誦一篇,我就給你東西吃。”

弘曆用力點點頭。

夜已深,青鸞來到了帳外,看到湖畔佇立的胤禛,她快步朝他走了過去。

“王爺,為何還不進帳休息,明日還要趕路呢?”青鸞將手裏的披風蓋在胤禛的肩膀上。

胤禛按住他的手,緩緩轉過身來。

“我睡不着!”

“在想什麼?”青鸞關切地望着他。

胤禛搖搖頭:“我在想皇阿瑪,我在想額娘,我也在想十四弟,我們明明是最親的親人,為何會走到今日這般地步,如此生分,額娘摒棄了我,十四弟一直疏遠我,皇阿瑪也對我若即若離。”

青鸞眨了眨眼睛,柔聲道:“生在皇室,有些事情自然不能像尋常百姓那樣看待,王爺,你應該想想你自己擁有的,你並不孤獨。”

胤禛看着她的眼睛,突地笑了笑,半響才道:“的確是我一時矯情了,倒顯得還不如你大度。”

青鸞失笑,目光溫柔無邊,拉住胤禛的手搖了搖。

胤禛攬住她的肩膀,往營帳的方向走去。

青鸞忽然想起了什麼,停了下來。

胤禛狐疑地道:“怎麼了!”

青鸞指了指自己的帳幕,有些無可奈何的樣子。

盛京祭祖之行,還算順遂,胤禛刻意放緩了行程,帶着青鸞和弘曆欣賞着沿途的壯美景色,縱馬山河,其樂融融。

歸京途中,一日,忽有侍衛來報,說後方有可疑人員出沒。

胤禛早就覺得不對勁了,從自己離開京城到現在,這幫躲在暗處的人影一直偷偷跟着他,他一直按兵不動,等待對方露出馬腳,眼下,他們終於要動手了嗎?

馬車行進至一處偏僻的密林忽然停了下來。

車內閉目養神的青鸞睜開了眼睛,看了看對面抱着書卷酣睡的弘曆,她微微一笑,將身上的披風扯下來蓋在弘曆身上,復又撩起車簾,探出腦袋向外觀望着。

眼前的情景讓青鸞大吃一驚。

不知從哪裏竄出來的黑衣蒙面人將胤禛所坐的馬車團團圍住。

侍衛們廝殺聲想起,頓時一片刀劍交擊,樹林裏群鳥驚飛。

青鸞很擔心胤禛的處境,他看到有兩個黑衣人揮刀朝車內砍了過去,頓時嚇得捂住嘴。

胤禛不慌不亂,手執長劍橫掃而去,兩名黑衣人被一劍封喉,倒地而亡。

胤禛從馬車內跳了下來,他的手裏拿着一個奇怪的東西。

青鸞瞪大了眼睛,方要一探究竟,卻看到有一個黑衣人揮舞着大刀朝自己砍了上來。

就在這時,胤禛單手一擲,那團圓圓的東西立時呼嘯而至,青鸞尚未來得及應變,眼前的黑衣人就被削掉了腦袋,無頭屍噴涌着熱血,往前奔竄了兩步,就這樣栽倒在青鸞的眼皮底下。

兩滴滾燙的血漬沁濺在青鸞的臉上,青鸞大睜着眼睛,只覺得腦袋裏嗡嗡亂響着,一陣陣眼花繚亂,漸漸的又失去了知覺。

醒來的時候,已是置身王府自己的屋內,胤禛坐在床畔,緊緊握着她一隻手:“青鸞,對不起,我嚇到你了。”他有些愧疚的樣子,挽起她的手在唇邊親吻着:“你都昏睡了兩天了。”

青鸞一時間不知道是身處夢境還是現實,眼神木訥,表情也獃獃的。

胤禛抬起手拂去她頰邊一撮亂髮,柔聲道:“醒了就好,起來吃點東西吧!”

胤禛攙扶着她坐起身來,接過婢女遞過來的紅棗薏米粥,一勺一勺,吹了吹,餵給她吃。

青鸞勉力吃了幾口,腦海里忽然又浮現出那日血肉模糊的畫面,頓時覺得胃裏一陣陣翻滾,她掀開被子,躍下床來,撲到痰盂旁拚命嘔吐起來。

她許久未進食,咳吐出來的都是黃色的膽汁。

胤禛拍着她的背,幫她順了順氣,滿眼的擔憂。

青鸞漸漸緩過神來,擺了擺手,凄迷地道:“我沒事,害你擔心了。”

“你這個樣子不行,我放心不下,我傳太醫過來瞧瞧。”

不到半個時辰,小寇子領着薛太醫從花廳走了進來,薛太醫上前,替青鸞號了號脈,忽然渾身一個激靈,跪在地上沖胤禛拱手道喜:“王爺,側福晉脈象滑動有力,這是喜脈啊,奴才給王爺道喜了。”

胤禛愣了愣,似是沒反應過來:“你,你說什麼!”

“側福晉已經有了兩個月的身孕了,恭喜王爺。”

胤禛的雙手哆嗦着,一時間難以自處,原地亂走了幾步,仰起頭,臉上忽然綻放出大大的笑容,整個人都變得鮮活起來,高聲道:“診得好,本王重重有賞!”

——

康熙六十年五月,十四阿哥胤禵移師甘州,企圖乘勝直搗策旺阿拉布坦的巢穴伊犁,周旋數月未果。十一月,胤禵回京與康熙商量進剿策旺阿拉布坦事宜,因軍需運輸困難,康熙決定爭取和平解決準噶爾問題,胤禵得令后再赴前線。

同年臘月底,青鸞順利誕下一名男嬰。胤禛大喜過望,每日守在青鸞和孩子身邊,貼身照料,生怕再出差池,索性這孩子生得白白胖胖,健健康康。胤禛為孩子取了乳名福惠,感念上蒼眷顧恩澤之意。

——

歲月一晃而過,終於到了康熙六十一年,春暖花開之際,年邁的康熙擺駕了雍親王府,胤禛攜福晉伊蘭,側福晉青鸞,在王府門口恭迎。

康熙在眾人的陪同下參觀了雍親王府的後花園,看到園子裏滿滿當當的瓜果蔬菜,很是新奇。早就聽聞胤禛帶着府中家眷耕田插秧、墾園種菜,溫馨淡泊、其樂融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康熙很是欣慰,讚歎道:“種地也是立國興邦的要事,胤禛,能靜心是好事,能躬身事農更是難得。”

胤禛在旁笑了笑:“皇阿瑪,今日我們就用這院子裏的蔬菜做一頓家宴,讓您嘗嘗鮮。”

“甚好!”康熙答應得很爽快。

父子相視而笑。

午膳之際,康熙品着這一大桌子的素菜佳肴,頗有些感慨:“宮裏素來葷腥慣了,難得吃到這麼清淡爽口的飯菜,胤禛,朕這一趟沒有白來。”

“皇阿瑪,只要您願意,兒臣可遣人每日為您挑選時令的蔬菜送過去,讓御膳房烹飪便可。”

康熙頗有些感動,點了點頭,這時,一身錦袍的弘曆不知從哪個角落竄了過來,歡天喜地地跑到了康熙跟前,叫道:“皇爺爺吉祥!”

康熙看着這個十歲大的孩子,很是伶俐可愛的模樣,甚是喜歡,便拉過來抱在自己懷裏。

胤禛起初有些詫異,但看到祖孫二人相處甚歡,便放下心來。

用膳后,康熙一路拉着弘曆的手,在院子裏轉悠聊天,弘曆雖年紀不大,卻學識淵博,熟讀四書五經,通曉書畫音律,妙語連珠,出口成章。康熙很喜歡弘曆,便將他帶回皇宮小住。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步步皆殤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台言古言 步步皆殤
上一章下一章

第160章 韜光養晦 相伴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