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的故事 越是高級的東西越簡單
易經的故事
越是高級的東西越簡單
天皇皇,地皇皇,
天地萬物皆陰陽。
兩根短,一根長,
搭起積木蓋起房。
風也狂,雨也狂,
雞蛋清變鴨蛋黃。
路漫漫,野茫茫,
有志青年當自強。
陰與陽
先來看《易經》。
《易經》的系統有兩個:符號和文字。
文字是說明符號的,這個以後再說。
符號當中,最基本的是爻(讀如搖)。
它的意思,是交錯和變動。
爻有兩種。
第一種是這個樣子的:
我們管它叫陰爻。
陰爻是女人的符號,我們可以叫它母親。
如果願意,也可以叫他夏娃。
第二種是這個樣子的:
我們管它叫陽爻。
陽爻是男人的符號,我們可以叫它父親。
如果願意,也可以叫他亞當。
哇,簡直可以生小寶寶了!
豈止是小寶寶。按照《易傳》的說法,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它們生的。
為什麼呢?
因為世界的根本,就是兩個字:
陰陽
什麼意思呀?
我們慢慢說。
首先,世間萬事萬物,都可以成雙成對地分為陰陽兩種,也就是陰性的和陽性的,比如:
地為陰,天為陽;
月為陰,日為陽;
水為陰,山為陽;
女為陰,男為陽。
產生這種觀念毫不奇怪,因為《易經》原本就是講占卜的。占卜的結果,則無非凶和吉。凶吉是矛盾對立的雙方。轉換為中國哲學的術語,就是陰陽。
陰陽,是歸根結底的抽象。
這個觀念,甚至可以應用於現代科學。比如在正原子中,帶負電荷圍繞原子核旋轉的電子是陰,帶正電荷的原子核是陽。負原子也一樣。
其次,同一事物也有陰陽兩面。
比如樹葉,朝下的就是陰,朝上的就是陽。
又如書本,封底就是陰,封面就是陽。
再比如山,朝北那面是陰,朝南這面是陽。
不過,水是反的,南邊是陰,北邊是陽。
所以,會稽山北為山陰,漢水之南為漢陽,玉門關南邊位於甘肅省敦煌市的邊關,便叫陽關。
陽關大道,前途光明啊!
第三,陰陽可以概括一切矛盾對立的雙方:
正與反。
上與下。
南與北。
黑與白。
這些都可以理解為陰與陽。
問題是,那又怎麼樣?
就可以做一件事:
還原
什麼意思啊?
就是簡單化,簡單到不能再簡單。
這是哲學家最喜歡做的事情。比如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學派就認為,我們這個世界歸根結底是由一些數字以及它們之間的數學關係構成的。
比如音樂,其實就是數學。
中央C,振動頻率是每秒260次。
比它高八度的,每秒520次,剛好一倍。
G音,每秒390次,是中央C的一點五倍。
可見,樂音之間是有數學關係的。
視覺藝術也一樣。如果將整體一分為二,較大部分與整體、與較小部分的比值均約為0.618,就叫:
黃金分割
畢達哥拉斯學派認為,這就是美。
總之,世界可以還原為數與數的關係。而且,這種關係如果非常和諧,那麼,世界就是美好的。
《周易》也一樣,只不過是還原為陰陽。
有此還原,占卜就上升為哲學。
更重要的是,就能抓住根本,掌握規律。
所以《易傳》說:
一陰一陽之謂道。
這句話有兩層意思。
第一層同時也是最基本的意思是:
世界歸根結底由陰與陽這兩個選項構成。
物質,有陽性物質和陰性物質。
現象,有陽性現象和陰性現象。
規律,有陽性規律和陰性規律。
既然如此,就可以得出結論:
變化的規律就在陰與陽的關係之中。
這是第二層意思。
那麼,陰陽的關係是什麼?
相生,相剋,共存,轉化。
比方說,天是陽,地是陰。這兩個都不會哪天突然沒了。而且,沒有天也沒有地,沒有地也沒有天。
這就叫:
你也存在,我也存在。
其次,任何事物中,也都有陰有陽。
比如天,雖然總體上是陽性的,天體和天象卻陰陽都有。太陽就是陽,月亮就是陰。白天就是陽,黑夜就是陰。陰性的地也一樣。山和戈壁就是陽,山中泉水和沙漠綠洲卻是陰。沼澤與湖泊,也是陰。
可見,天是陽中有陰,地是陰中有陽。
這就叫: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實際上,任何事物都是陰陽共存。山北是陰,山南是陽。水北是陽,水南是陰。山也好,水也好,都不可能只有南,沒有北;只有陽面,沒有陰面。
這就叫:
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
為什麼呢?因為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單純的陰或單純的陽不可能存在。所以,陰和陽,不但共存,還要轉化。比方說,白天變成夜晚,夜晚變成白天。
冬變成夏,夏變成冬,也是。
這就叫:
你變成我,我變成你。
這就是陰和陽的關係。
剩下的事情,就是怎麼變。
這就要看卦與爻。
本節引文見《易傳·繫辭上》
卦與爻
世界的變化在於陰陽。
表現在《易經》中,就是爻的變動和互動。
最簡單的變動,是爻的疊加。實際上《易經》所有的符號都由爻組成,組成的方式也都是從下往上。也就是說,我們數數的時候,要從下面往上數。
首先,陽爻上面加一根陽爻。
下面是一根陽爻,上面再加一根陽爻,兩個陽爻相疊加,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這個符號,兩爻都是陽,因此叫太陽。
第二步,陽爻的上面加一根陰爻,陰爻在上,陽爻在下,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這個符號一陰一陽,陰爻是后加的,表示陽性符號開始向陰性符號轉變,最終要變成陰性的。只不過現在還不是純粹的陰性,因此叫少陰。
少陰翻一個個兒。
或者說,陰爻上面加一根陽爻。
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這個符號也是一陰一陽,以陰為基礎,又有了陽的成分,但不是純粹的陽性,因此叫少陽。
最後,將少陽上面的符號替換成陰爻。
或者說,陰爻上面也加一根陰爻。
兩根陰爻相重疊,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這個符號全陰,因此叫太陰。
問題是,上面的爻從哪裏來的?
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是從對方那裏借的。
陽爻借來陰爻,是少陰。
陰爻借來陽爻,是少陽。
這就叫互動。
另一種認為是自己變的。
陽爻變出陽爻就是太陽,變出陰爻就是少陰。
陰爻變出陰爻就是太陰,變出陽爻就是少陽。
這就是變動。
但不管怎麼說,排列組合的結果一共四個。
這就叫四象,是第一步。
第二步呢?
在這四個符號上,各自再加一根爻。
我們都學過排列組合,也知道加下來是多少。
沒錯,八個。
這八個符號,是這個樣子的:
這就是八卦。
八卦又叫小成之卦或經卦,是《周易》的核心組成部分。實際上《周易》揭示世界的變化和規律,就是靠爻和爻組成的卦來完成的。所以,它們都有卦名,也有象徵意義,更有各自不同的樣子。為了便於記憶,南宋的哲學家朱熹還編了一首《八卦取象歌》:
現在,我們就來一卦一卦地看。
第一個,太陽上面再加陽爻,變成這樣:
這是乾卦,代表天。
乾卦三陽爻,都是連着的,所以叫乾三連。
第二個,太陽上面加陰爻,變成這樣:
這是兌卦,代表澤。
兌卦上面是一根陰爻,所以叫兌上缺。
第三個,少陰上面加陽爻,變成這樣:
這是離卦,代表火。
離卦當中是陰爻,虛的,所以叫離中虛。
第四個,少陰上面加陰爻,變成這樣:
這是震卦,代表雷。
震卦上面兩陰爻,下面一陽爻,樣子就像一個碗口朝上的盂缽,所以叫震仰盂。
第五個,少陽上面加陽爻,變成這樣:
這是巽卦,代表風。巽,讀如訓。
巽卦下面是一根陰爻,所以叫巽下斷。
第六個,少陽上面加陰爻,變成這樣:
這是坎卦,代表水。
坎卦上下是陰爻,缺的;中間是陽爻,滿的。上下中斷,中間不斷,所以叫坎中滿。
第七個,太陰上面加陽爻,變成這樣:
這是艮卦,代表山。艮,讀如跟的去聲。
艮卦的樣子,與震卦正好相反,就像一個倒扣下來的碗,所以叫艮覆碗。
第八個,太陰上面加陰爻,變成這樣:
這就是坤卦,代表地。
坤卦三陰爻,都是斷的,所以叫坤六斷。
更好玩的是,如果按照朱熹的歌來排序,就會發現八卦可以分成樣子剛好相反的四組:
乾和坤。
震和艮。
離和坎。
兌和巽。
不信你看:
乾三連,坤六斷
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
兌上缺,巽下斷
為什麼剛好相反呢?
哈!“一陰一陽之謂道”呀!
還有更好玩的呢!你來看這四個卦:
看出共同點來了沒有?
告訴你吧,這四個卦都不怕翻跟頭。
上下顛倒,還是原來的樣子。
這樣的,就叫正卦。
四個正卦,又可以分為兩組。
第一組:乾和坤
第二組:離和坎
有什麼共同點呢?乾和坤也好,離和坎也罷,它們的卦畫,也就是每一筆都是相反的。在這一卦裏面如果是陽,在另一卦裏面便一定是陰。
這樣的關係,就叫錯卦。
錯卦有四組。
乾和坤。
離和坎。
兌和艮,
巽和震。
它們都是互為錯卦。
如果上下兩爻性質相反,就叫綜卦。
互為綜卦的有兌和巽,震和艮:
有趣的是,乾和坤,離和坎這兩組錯卦,同時也是綜卦。也就是說,四個正卦一定是成雙成對,互為綜卦和錯卦。剩下四卦,則有着交錯和循環的關係。
簡單地說就是:
巽的綜卦是兌。
兌的錯卦是艮。
艮的綜卦是震。
震的錯卦是巽。
怎麼樣,稱得上錯綜複雜吧?
而且周而復始。
其實,交錯是《周易》的一大特點。
所以,太陽的後面不會是少陽,一定是少陰。
四象上面加爻的次序,則是先陽后陰:
太陽加陽爻得乾,加陰爻得兌:
少陰加陽爻得離,加陰爻得震:
少陽加陽爻得巽,加陰爻得坎:
太陰加陽爻得艮,加陰爻得坤:
現在,四象已經變成了八卦。
下一步,是八卦和八卦相重,就是六十四卦。這六十四卦,就叫大成之卦,也叫別卦。
也就是說,卦有兩種:
經卦或小成之卦:八卦。
別卦或大成之卦:六十四卦。
有了六十四卦,整個系統就建立起來了。
諸位是不是覺得太複雜了?
是很複雜。但是,相對紛繁的大千世界,它仍然是非常簡約的。看不懂,其實因為太簡約。既要概括整個世界的現象和變化規律,還只用符號,當然難懂。
不過,只要讀完前面部分,就能發現:
卦,是多樣的,也是統一的。
它們之間,是有聯繫的。
聯繫和變化,則又是有規律的。
卦的變化,取決於爻的變化。
爻與卦,是破譯《周易》秘密的鑰匙。
這樣說,就簡單多了吧?
那就去看看六十四卦。
《八卦取象歌》引自宋朱熹撰明成矩編《別本周易本義》
六十四卦
說起六十四卦,最有趣的恐怕是排序。
第一和第二是乾坤,這並不奇怪。畢竟,乾坤代表的是天地。就連第三位是“屯”也都不稀奇,因為屯是聚集盈滿萬物成長的意思。乾卦純陽,坤卦純陰,陰陽交會必然產生變化誕育生命,一切也就從此開始。
有意思的是最後兩卦。
這兩卦的特徵十分明顯,都是由兩個正卦疊加相重而成。而且,兩個正卦都是離卦和坎卦。只不過,上下相反,一個是離下坎上,一個是坎下離上。
它們的卦名和意思也相反。
前面一個叫既濟。
後面一個叫未濟。
濟就是成功。
既濟就是已經成功,未濟就是還沒成功。
為什麼是這樣兩個意思?
先看既濟。
既濟,上面是坎卦,下面是離卦。
坎為水,離為火。
上坎下離,這叫水在火上。
或者說,火在下面,水在上面。
水要滅火,能成。
火要燒水,也能成。
所以說,既濟,就是已經成功。
未濟呢?
對不起,正好相反。
未濟的下面是坎卦,上面是離卦。火在上面,水在下面。火往天上飄,水往低處流,根本就不搭界,哪裏能成事?所以,未濟就是還沒成功。
這就很有點耐人尋味了。
什麼意思呢?
既濟在前,第六十三;未濟在後,第六十四。也就是說,整個《易經》的符號系統從乾坤兩卦開始,一路走來,歷盡滄桑,轉到第六十三卦,哈,成了!
但,它的後面還有一卦啊!
而且是未濟。
嘿,還沒成!
那又怎麼辦?
重新開始,再來一遍。從乾坤兩卦起步,然後依次轉它一圈,最後回到既濟和未濟。
這就體現了《周易》之周的第三層意思:
周而復始
如此講究是必須的,同時這也是《易經》卦序非常高明的地方──最後一卦絕不是成功。到了頂峰,後面就該走下坡路,必須再來一個未濟才行。
當然,這也是一個新的起點,更高的起點。
中華智慧,也在其中了。
表現形式,卻只是一個排序而已。
這就告訴我們:
越是高級的東西越簡單。
越是真理越明瞭。
但是,這些符號看不懂啊!
所以,還得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