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走出第三條路(2/7每日)

第六十一章 走出第三條路(2/7每日)

長安城。

李道然的楚軍進城和董卓那樣的西涼軍進城差別還是很大的。

包括淮南王英布和梁王彭越,這兩個諸侯王到了長安后,由於李道然派人看得緊,一時也沒有出什麼事情。

李道然可是不止一次的告誡敲打過兩人,要好好約束自己的下屬,畢竟只要三人的部下到了長安,沒有做出什麼出格事情。

只要長安的百姓不對楚軍反感厭惡,其實本身就相當於已經架空了那些可能還存在反對李道然的大臣貴族勢力們。

天下以民為本,沒有理由和借口,沒有大義,他們想要反叛也很困難,這種名聲的作用還是還有用的。

楚王仁慈,良善,有大賢德,當這樣的聲名傳開之後,也就是在人們的腦海中對於李道然這個楚王有了這樣的人物設定之後,那很多事情的發展不會不一樣。

比如有才能的人想要擇主而事,他就會想,應該去投奔誰,這個時候,他就有可能會想到楚王,因為楚王的名聲好,他做出的事情,讓眾人都覺得他不是一個背信棄義的人,他求賢若渴,善待士人,尊重這些有能力的人,那麼自然而然,日子久了這樣的人就會陸陸續續來投奔他。

剩下的就是怎麼做事情,將這些真的東西變得更真,讓假的東西更加虛無縹緲。

還有一點就是,英布本來就是項羽的手下,其實這個時候,他下屬的淮南軍,已經大半被李道然滲透的差不多了,也包括彭越的梁軍。

正是因為天下歸心,所以當這兩個王一路打過來,基本沒有什麼功勞時,也許麾下的將領們,多半也就有改頭換面的心思。

跟着淮南王和梁王顯然是沒有出路的,這兩人不如楚王,並且一眼看來今後的楚王只會越來越強盛,而淮南王和梁王,遲早都會出事情,這是人心險惡的想法了。

而就算不出事,最多落個王位享受榮華富貴,這個應該是正常不過的下場。

其實到這個時候,所有的諸侯王想要後悔都已經遲了,如果李道然現在要殺他們,他們插着翅膀也難以飛走,而如果李道然答應放了他們,那麼只能說他們賭對了。

李道然一直都在想,他最穩妥的辦法,似乎就是在長安直接挾持這些天下諸王,然後取了他們的印信遣送使者到各國收了他們的兵權和鑄造錢幣的權力,以及任免官員的權力。

此事若成功,天下自然就太平無事。

但這當中還有一個問題,李道然是楚王而不是漢帝。

他如果不打算當這個皇帝,那麼遲早是要回去楚國的。

否則在長安待的時間一旦長了,反而不是個事情,到時候反而要找惹禍端。

再就是,他在長安,那他將來如果死了,身後之事怎麼處置?

難道蒯通和李左車這樣的人,也能留在長安和洛陽嗎?

兩人說了,兩人是楚國的丞相和太師,自然就不會留在這裏了,長安也還有蕭何這樣的人在。

如此,李道然要留在長安這個京都。

那李道然還不如直接當了這個皇帝算了。

這個矛盾點,恰恰就是當初項羽之所以會敗亡的原因,他不是皇帝,只是一個霸王。

如何號令天下?

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只能以武力迫使周圍的諸侯一時屈服,且沒有在真正在關鍵的地方上對這些諸侯加以控制,從而不能讓這些諸侯王真正的意識到,霸王不是這些人的大哥,而是這些人的主子,這些諸侯是他的臣子。

臣子反叛主君就是最大的叛逆。

對比之下,土匪爭山頭,自然就不講什麼道義了,你不徹底消滅我,我就要和你拼到底。

項羽是舊貴族有自己的底線,但劉邦這樣的流氓沒有。

老虎是森林中的王者,是因為他的武力強大,但天子不是這樣。

天子承天授命,更多的是因為他的德。

厚德載物,才是一個王朝太平之本。

李道然如今是楚王,按說他不想當皇帝,有不願意如同項羽一樣,站在自己楚王的角度為自己這個楚王謀取自己的利益。

這個想法恰恰是最危險的。

當皇帝,滅諸侯,平天下是順理成章。

要當楚王,就如同項羽一樣試圖恢復周朝制度,搞分封諸侯,維護自己作為一方霸主的利益,從而照顧到其他諸侯的利益,以平穩天下亂世,其實這以項羽個人的角度來看,是正常不過的思維。

如今李道然兩個都不要,他要走第三條路,這第三條路要是走不好,他的下場,會比劉邦和項羽更慘。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漢:我韓信,這次真反了!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大漢:我韓信,這次真反了!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六十一章 走出第三條路(2/7每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