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麓川之戰 正午攻勢(三十七)
在麓川一帶較為複雜的形式之下,後來的一些相對獨立的勢力,尤其是隨着麓川勢力隨着洪武年間的和大明最初的戰鬥之後的逐漸衰落而產生的勢力,主要的形式為一些城主和寨主之類的勢力,往往會選擇表面上依附於阿瓦王朝,而實際上基本獨立的狀態。
只要阿瓦王朝內部不發生變故,出現有人想要攫取這些勢力的利益發生,這些勢力就基本上具備足夠的穩定性,不會因為外部的影響而出現被控制,喪失自己的利益的情況。
這裏又必須注意到一個重點,即這些附屬於阿瓦王朝的勢力嚴格意義上來講,就是完全獨立的勢力。這個關係看起來複雜,實際上是由非常簡單的利益關係所驅動的,即一切為了利益的最大化。
到最後,一些小型的勢力就在明軍與麓川軍進行戰爭的同時同時從兩者的範圍從獨立出來,不再受兩方的控制,這樣一來,各方小勢力的權力得到了空前的擴張,許多小型的城邦出現,而這些名義上以阿瓦王朝為主人的勢力,也讓阿瓦王朝得到了表面上的勢力巔峰。
但是究其實質,這些勢力並不是被阿瓦王朝實際控制的,阿瓦王朝只不過是一個讓他們有機會脫離麓川和大明影響的借口罷了,而阿瓦王朝也遠遠沒有想像中的強大,雖然領土在表面上看起來空前的大,但是實際的實力非常有限,已經開始無法有效壓制住手下的一些真正的附屬勢力了,更不用提一些原本就不算是阿瓦王朝的附屬,反而更接近於麓川的附屬的勢力了。
而莽古山,就是這麼一個勢力相對複雜的地方,首先,它並不是一個受麓川在這一帶的核心城鎮孟養城所控制的地區,孟養城的權力控制輻射範圍主要在於西北方向的茵多基大湖以及更西北方的城鎮和村寨,這些地方是麓川傳統的核心地區,而且因為在地理距離上較為遠離大明和阿瓦王朝,所以受麓川勢力的控制程度可以說是最高的。
大明在派軍進攻麓川時,也沒有過多地干預和影響這一帶地區,首先是這一帶雖然是麓川的核心地區,但是對於大明來說,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比較低,其次就是這一帶因為戰略意義上地位較低,也沒有許多部隊存在,更沒有什麼重要的防線,所以明軍就幾乎沒有對這一帶展開什麼軍事行動,所有的戰略部署最遠不過是到茵多基大湖,後來就開始向孟養城收縮,形成了此時的孟養城防線的狀態。
這種戰略安排可以說是合理的,集中優勢兵力迅速摧毀孟卯國的軍事實力,然後攻佔主要的軍事目標,意圖就是效率最大化地征服麓川勢力。但是這種安排也是存在着一定的隱患,即最終爆發的這個隱患,那就是沒有投入力量徹底控制能夠控制的麓川核心地區的明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麓川勢力一定程度上的軍事動員能力。
那些麓川勢力傳統控制地帶的城鎮的城主和山寨的寨主,都是過去麓川勢力控制此地時的任務,最多低調一些,但是因為大明並沒有派軍隊或者其他力量深入,所以這些地區的管理權力並沒有發生改變。
固然思機發的軍隊組織以已經在最初的戰敗中基本崩潰,本人的權威掃地,在思家勢力中的地位也被族人推出來的其他人所代替,但是一旦思機發沒有死,同時又重新贏得了這些城主寨主等傳統權力者的信任,那就有可能捲土重來。
也許靖遠伯王驥和軍中的其他將領徹底否定了這種可能,還是明軍沒有多餘的力量支持其他的軍事行動,又或者是他們還是低估了麓川一帶的權力在他們所不了解的暗處的風起雲湧,想像不到強大的明軍居然被這些大明的臣子,甚至連做臣子都沒有資格的勢力當做了棋盤上的棋子而被利用。
最終,這一絲的潛在的危險性還是爆發了,得到了阿瓦王朝的孟養昭法底哈勃低支持的思機發重新成為了一支龐大軍隊的統帥,並再一次在孟養城西北方的廣大的麓川傳統勢力範圍中得到了信任和威望,榨乾這片土地最後一絲力量,在短時間內召集起來一支聲勢浩大的軍隊,戰兵人數是大明孟養守軍的十倍。
而相對於西北方向的麓川核心地區,東南方向的莽古山地區就要遠離麓川核心地帶許多了。看上去在地理距離上,好像莽古山和茵多基湖區距離孟養城的遠近是類似的,但是相對於茵多基湖區的地緣條件,莽古山的地緣是截然不同的。
龐大的莽古山覆蓋和牽連的範圍很大,但是只有小部分是靠近於麓川勢力控制之下的孟養城和其他傳統勢力範圍的,其餘的方向是向東北和東南方接近的。
東北方,是因為受大明的勢力影響,而名義上隸屬於阿瓦王朝,實際身份較為獨立的孟拱一帶,還有已經被大明控制的孟卯和南甸一帶,東南方,則是阿瓦王朝的勢力範圍,還有其他像是木邦這樣的其他勢力控制範圍,這些地方,也許在數十年請曾經是麓川的勢力範圍,但是經歷了麓川和大明之間多次的戰爭之後,麓川早已失去了對這些地區的控制能力。
而靠近這些地區的莽古山,自然也是不會受制於麓川的控制,在明軍和麓川爆發戰爭之後,更是獲得了一個相對獨立的身份,這裏因為是山區的地理條件,並沒有形成像是城鎮這樣大型的組織,可能姜榆罔建立的莽古堡就是莽古山上最接近城鎮的組織狀態了。
除此之外,這個地區又沒有到那種過於險峻的山區地形所造成了地理上的割裂和分佈上的過於零碎,以至於沒有什麼成型的資源可以利用,莽古山還是一個相對豐饒的區域的,不說山中的大量動植物資源,山地中間和周圍也存在相當多的平原和河谷可以用於耕種,所以也是養活了一萬人左右的規模的人口的生活,只是後來在戰火的洗禮下,超過一半的人都逃散到了其他地方,所以人口才逐漸減少下來。
莽古山一直保持着獨特的相對原始自然的存在形態,數個自然的大型村落,連帶着數十個中小型村落,其實集中的資源也算的上是一個城鎮了,而這個城鎮當然在集中程度上是無法和正常的城鎮相比的,不說其他的像是農業和畜牧楊資源,就算是最重要最基本的人口資源也是很大程度上分散在各處的村寨中的,而村寨之間的距離,可能就是普通城鎮之間的距離那麼遠了,所以還是存在不小的組織利用起來的難度的。
總得來說,在沒有外力進入的情況下,莽古山是很難被整合起來的,而掌握這種外力的無非是三個勢力,明軍,阿瓦王朝和麓川軍。首先就是明軍,控制莽古山對於孟養城的防務意義重大,等於是擁有了拱衛孟養城東南方向上的巨大營寨,這個天然的防禦工事或者說防禦陣線的效果,可不是人力造就的防禦工事或陣線在規模上可以比較的,在實際的防禦效果自然也是遠遠勝出。
對於這一點,明軍的確是派出來了人力,在白千帆的安排下,他麾下一個千戶手下接近一半的軍力,總計五個百戶人數大約三百人的部隊奉命前去建立莽古山防禦據點,莽古山防線最初的營寨也是這些最早前往莽古山的士兵所建立的。
但是還是因為明軍的整體戰略和實際軍事實力限制,並沒有更多的人力和資源投入到這種對於控制地區,但是對於直接征服麓川勢力,控制其軍事據點沒有實際意義的地方,畢竟從一個較長遠的角度來看,在莽古山建立防線的確對於孟養城防禦意義重大,但是從直接情況來看,這裏不過是無足輕重的山林罷了,連其中的居民甚至都和麓川勢力沒有什麼直接關係,不可能在這種地方投入更大的力量。
阿瓦王朝一方就更不必說了,雖然因為他的勢力的存在,讓麓川勢力在過去無法有效控制莽古山,但是它也不敢貿然進行擴張,引發戰端,這樣是會得罪大明的,國力相對弱小的阿瓦王朝並沒有和大明死戰的意向,雖然不能說是聽話的忠臣,也和大明之間爆發過衝突,但是總體上還是在儘可能避免直接衝突的發生,同時迴避衝突的,所以阿瓦王朝在擴張這方面也是十分謹慎的。
另外,還有可能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阿瓦王朝並沒有想要控制莽古山的意圖,就算是替換掉了莽古山原本的勢力管理人,換成可能更聽阿瓦王朝話的人,這些人在掌握權力后是否會繼續服從阿瓦王朝的權威也是一個完全的未知數。
最後,掌握這片地緣位置複雜的莽古山,在地理條件上又是山林的莽古山,對於阿瓦王朝也沒有什麼好處,反而有可能因為插手這裏的事情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雖然能夠通過莽古山與阿瓦王朝的勢力進行交流,包括從從平民到貴族層面的交流,從生活到權力方面的交流,但是阿瓦王朝一直是處於退出這片地區的態度,而是把自己對於這一帶的追求放在更靠近大明一方的城鎮上面,意圖通過大明的戰爭,來從中獲利,繼承原本屬於麓川勢力的東西,這樣一來,就可以自然獲得大明認可的法理,同時避開各種權利上的爭奪。
所以到最後,莽古山的主要追求對象就成了麓川勢力,尤其是在第四次麓川之戰的最初失去了自己的主要勢力的思機發,他急於重新獲得力量,征服孟養城,而莽古山中可以提供人力,莽古山本身又可以作為威脅孟養城的橋頭堡。
所以在莽古山中,守衛的明軍和麓川軍爆發了大量的戰鬥,儘管這些戰鬥的規模因為守軍實力和思機發的勢力和策略的原因,是很小的,但是在這種接近於游擊戰的情況下,莽古堡的守軍遭遇了嚴重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