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京師亂象(二)
翌日清晨,丁寧主僕早早起床,梳洗打扮一番,匆匆用了些早點,就朝兵部衙門奔去。衙門前,站着四對執戟武士,一些人緊張地等候在門房前。卯時剛過,兵部驛丞匆匆走來。丁槐迎上前去,把兵部公文出示了一下,托他給通稟一聲。那人看了一眼公文,匆匆進了衙門。
不大會兒,一隊衛兵護衛着一乘八抬大轎,鳴鑼開道威風凜凜地走來。有人竊竊私語,這是兵部正堂大司馬張大人到了。
此刻,兵部尚書張縉彥走進后衙,心煩意亂,一絲寒意湧上心田。他是河南新鄉人,自幼聰慧,過目成誦,頗有才名。21歲參加鄉試中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中進士,授陝西清澗知縣,時年32歲。赴任途中,便知道朝廷給了他一塊燙手山芋。該地已經被李自成的農民軍佔領,2000多農民軍聚集在一起,正商議要拆毀縣衙和孔廟。他冒着被殺頭的危險與之交涉,向其宣講忠孝節義。因為其初涉官場,尚無惡名,農民軍竟然被其說動,扔下刀槍潰散開去。此事,震動了陝西官場,他也落下了能吏之名。不久,調任三原縣令時,翰林程正揆之子被農民軍掠去,正要殺害。其率縣團練偷襲成功,救下了程公子。這件事情經程翰林大肆渲染,舉朝皆知。由此,一路飆升。
不久前,原任尚書馮元飆託病辭朝,他以兵部侍郎升任正堂,成了正二品的兵部尚書,即人們所稱的大司馬,成了六部尚書之一。
雖然同為尚書,但其感到兵部尚書風險最大,權利最小。
由於用兵直接關乎國家的命運,所以,明代軍兵事宜直接由皇上掌控。調兵的虎符一半在各地將軍處,一半在皇宮。但凡用兵,先由皇上下旨,再派太監帶虎符與受命的將軍虎符相堪合併且監軍。兵部只負責兵器製造押運糧餉調撥軍需考察將吏等瑣事。尤其是崇禎帝,剛愎自用,刻薄寡恩,一旦軍事不順,對邊關將帥鞭長莫及,頂雷的往往是身旁的兵部官員。屈指算來,皇上在位十七年已經更換了十四位兵部尚書,其中七位被處死,六位革職查辦,只有前任病退。其他尚書權力大風險小,有錯誤多是斥責降職罷職。唯有兵部,一旦龍顏震怒便大禍臨身。張縉彥一天天戰戰兢兢,深感伴君如伴虎。
偏偏今年,喪師失地的噩耗接連不斷。尤其是李闖逼近京師,張縉彥拒絕採納他人急招士卒固守、號召天下勤王的建議隱瞞不報。
昨天,事情終於瞞不住了,言官當廷上奏軍事重鎮大同失陷,總兵姜瓖獻城降敵,李逆兵鋒甚盛,似有繼續北犯之意。參奏兵部守備鬆弛,舉措失當,隱瞞不報,尸位素餐,應予罷黜。
崇禎帝坐在龍椅里,頗不自在。長久以來,重大軍事行動都是朕在指揮,兵部只不過是負責後勤之類。其名義上指責兵部,未曾沒有諷喻朕的意思。但是,言官可以風聞奏事,自己卻不好發作。他沉下面孔,問道:“兵部有何話可說?”
張縉彥冷汗直冒,出班跪倒,言之鑿鑿,說兵部至今尚未收到大同及相鄰州縣隻言片語稟報。不知道該言官從何處道聽途說,亂言干政,蒙蔽聖聰,乞有司察堪。
帝座旁第一勛臣,內閣大學士當朝首輔魏藻德出班奏道:“臣啟萬歲,言官風聞奏事原無過錯。臣聞李闖乃驛卒出身,每欲攻擊某地,必先斷其驛道。為萬全起見,不若將先前多次廷議的調周邊雄師勤王之議付諸實施,以保京師萬全。”
崇禎准奏,當廷降旨調唐通、吳三桂、黃得功、劉振清、左良玉率部進京勤王,分別賜予封號,給以開拔銀兩克日進京。
“若非首輔大人出言相助,昨日或有獲罪之虞。”他暗自后怕。
當值堂官將一摞待辦文牘捧到堆積如山的公案上,他漫不經心地問了一句:“有無特別緊急的要件或急需接見的外官?”
堂官腹誹,內外邊報急如星火,都是特別緊急的要件,汝拖着不辦而已。他說:“回大人,需要接見的外官倒有一個,系我部擬召見的那個固關殺敵小經歷,現在堂外候傳。”
“喔,帶他進來回話。”多少天來接到的都是壞消息,好不容易有一個好點兒的消息,又是本部發文宣召,當然要慰勉一番。
丁寧隨着堂官進了後堂,望見不怒自威的當朝大司馬,連忙施禮參拜:“標下太原府固關指揮使司經歷丁北寧參見部堂大人,大人萬安。”
“免禮,起來回話,賜坐。”
堂官心中一動,小小的一個從七品經歷,竟然混上了座位。
“丁經歷不必拘禮,把你殺敵之事詳細向本部堂敘述一遍。”
“遵命。”丁寧想起了軍門的叮囑,便說自己只不過是在陪同張守備例行巡哨時,登上了城邊懸崖。不料與李闖的賊兵遭遇。情急之下,踢飛了賊人兵器,將之推下懸崖但也被其拉下去的經過講了一遍。自然講到了被戰友救回及重新檢查戰場,搜到腰牌之事。接着,把那枚闖軍副統領的腰牌呈上。
張縉彥接過腰牌,翻來覆去瞅了半天,連聲說:“好好好,你些小年紀竟肯捨命救護上司,忠心可嘉。誅殺了闖賊副統領,實乃大功一件,足為諸軍楷模。不知你有沒有在京城發展的打算?”
丁寧說:“當然有。我殺敵是巧遇,實賴唐帥治軍有方,固關將士用命所致。我們軍門還有禦敵良策欲達天聽,請大人代為轉達。”
張部堂擺擺手說:“對於基層官佐,兵部可自行擢升調用,五品以上則需會同吏部請旨。我擬擢升汝為兵部衙門護衛隊佐領,協助統領帶領護衛保護本部堂及左右侍郎安全,實授正六品昭信校尉,如何?這對於你而言,也算是連升三級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感謝書友的推薦收藏評論及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