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八章 千里追擊(三)
第二九八章千里追擊(三)
李潛連忙上前關切地道:“總管,你沒事吧?總管。總管?你還好吧?”
一連問了三四遍,李道宗從反應過來,雙手一按几案騰站了起來,問道:“外面風速如何?風是向哪裏刮的?”
士卒想了想,回到:“只有微風,風向東南。”
李道宗聽到微風心中稍安,立刻道:“傳令,立刻拔營,前往上風處重新紮營。”
“慢!”李潛趕緊攔住他道:“總管,末將有話要說。”
李道宗不耐煩地道:“李侍郎,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不過水火無情,雖然現在外面風向東南刮,風速也刮的不快,可誰知道下一刻風會不會轉向,會不會變大?留在這裏萬萬不合適。”
李潛拱手道:“稟總管,現在已過晌午,若是拔營遷往別處只怕天黑之前也難以紮營。再者,若是風向風速變了,大火朝着大軍前進的方向燒過去豈不更糟?”
“那你有何高見?”
李潛道:“末將以為可拍士卒前往營地前方十里處,將草割出來一條二十步寬的空地,同時在空地的另一邊也放一把火。因為這邊事空地,火無法向這邊燒只能向另外那邊燒,等兩邊的火燒在一起,將草燒盡之後沒了可燒的東西自然就滅了。這樣一來空地這邊就安全了。”
李道宗將信將疑地道:“這樣真的行嗎?”
李潛拍着胸脯道:“總管放心,末將保證這法子肯定有用。總管若還不放心,末將願立下軍令狀。”
李道宗點點頭,伸手出了金批令箭遞給李潛道:“好,就按你說的辦。本官命你速帶五萬人前去滅火。”
李潛接過令箭道:“遵令。”
李潛拿着令箭召集各級將校,向他們分派各自負責的任務。五萬人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從距離大營十里處的東北角往西割草,一部分往南割草,割出二十里遠后往西的轉向南,往南的轉向西,等兩邊會合就會在在營地十裡外挖出個正方形的框子把營地包圍起來。任務很簡單,只要不是腦子有毛病的基本上都不會不明白自己該做什麼。不過,為什麼要這樣做,五萬人里至少有四萬九不知道。剩下的一千人還是因為在草原上生活過才知道李潛這樣做的目的。
在中原,如果失火,所有人第一個想到的是用水滅火。但在草原上這一招並不管用。因為草原沒有水井,有河流的地方也不會失火。而且草原多野火,不然也不會為“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千古傳誦的名詩了。草原上的野火一旦燒起來,那叫一個遮天蔽日,那叫一個蔚為壯觀。在這種快速蔓延的野草面前,無論是狼還是兔子,想活命只能頂着風拚命的跑。動物們能跑可人呢?那些牛羊、帳篷怎麼辦?再說了,誰知道野火什麼時候才熄滅,這麼跑下去跑到哪裏才是個頭?於是,草原游牧部落在經過了幾百年的摸索嘗試后終於找到了一個控制野火的有效辦法。這個辦法便是李潛今天用的這種。
俗話說人多力量大,五萬人用了不到一個時辰就挖出了一條二十步寬的空地,將營地框起來,而且還割了二十多萬斤草料。接下來,李潛派在點燃了空地對面的草。半人多高密密麻麻,還沒有返青的草跟曬透了乾柴一樣,哪怕只是一個火星便能燃起熊熊大火,當真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點燃對面的草之後,李潛下令將所有火把全都扔到對面,而後留下一千人分散在空地上隨時觀察情況。
當天晚上,大火染紅了天空,整個草原變成了不夜天。李道宗得到回報,空地外的火已漸漸熄滅,火線已向前面推進了兩三里遠,現在即便是颳起大風來也不怕了。李道宗聽了這才心安。他藉著遠處衝天的火光將大營照的如同白晝一般,召集諸將在營帳外擺下酒宴,為諸將慶功。這次攻克吐谷渾的營地,功勞最大的便是李潛和牛弼,兩人少不得被諸將輪流灌酒,直喝的不省人事。
吐谷渾人放的這把大火足足燒了三天才徹底熄滅。現在,除了唐軍大營十里內還有些草,方圓數百里之內的其他地方都被燒的黑糊糊一片。草料不足也成了擺在唐軍面前的一道難題。
李靖率部於五日後趕來,合併一處后,李靖召集諸將議事。所議第一件事便是追還是撤。
大多數將領的意見是撤兵。理由是,伏允火燒草原,現在乾草已被燒盡,嫩草還沒發芽,戰馬缺少糧草,就會瘦弱,不堪驅策。沒了戰馬如何追擊伏允?
平心而論,這些人的意見並不是怯戰。早在唐軍還未來到鄯州時,吐谷渾人就主動撤離,而且李道宗又率部打勝了一場,唐軍的士氣正高,紛紛摩拳擦掌準備與吐谷渾***干一場。在這種時候唐軍是不會怯戰的。這部分將領之所以建議撤軍,完全是顧慮大軍千里奔襲後勤不濟會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
另外一部分人則建議乘勝追擊。侯君集便是其中之一。他說:“吐谷渾人已嚇破了膽子,做鼠逃鳥散。草原上也沒發現他們的斥候。現在他們應該到了君臣攜離,父子相失,顧頭不顧尾的地步,這時候想要收拾他們跟彎腰拾起一根茅草一樣輕鬆。如果現在不抓住這個機會,日後必然後悔。”
李潛又從補給方面進行了分析,“首先,士卒們都有乾糧袋,趁這個機會也可以再趕製一批乾糧袋,這樣就能多帶糧食,不必攜帶過多的輜重,追擊速度能提高不少。而吐谷渾人既然敢放火燒草原,必然要將所有牧民全都帶走,以達到堅壁清野的目的,如此一來他們的速度肯定不會很快。另外,雖然這把火將我們的草料燒光了,可也將吐谷渾人的草料燒光了,吐谷渾人也要找到沒被火燒光牧草的地方落腳。只要走出這段焚燒過的草原,取敵糧草為我所用,糧草的的問題就能徹底解決。”
李靖聽了道:“侯總管和李侍郎所言正合我意。古語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如果我們這次無功而返,只會助長吐谷渾人的囂張氣焰。日後吐谷渾將變本加厲襲擾我大唐邊境。而且,陛下派我等前來,為的便是一勞永逸解決吐谷渾,若就這樣撤軍豈不辜負陛下的一番重託?眾將聽令。”
眾人立刻起來拱手道:“在。”
“兵部尚書侯君集、刑部尚書李道宗上前聽令。”
侯君集、李道宗立刻起身拱手道:“末將在!”
李靖拿起令箭道:“你們率所部從南道,走烏海、積石山、河源追擊吐谷渾。”
“喏!”
“薛萬均、李大亮、李潛上前聽令。”
李潛聽到李靖讓李道宗與侯君集一道走南路,心裏頓時咯噔一聲,暗叫壞事了。因為侯君集一直與李潛不對付,李潛擔心他會在路上趁機刁難。以牛弼的性子若受了侯君集的刁難,肯定會衝動,倒是可就麻煩了。李潛正擔憂時聽到李靖叫他,立刻明白李靖會將他與侯君集分開,頓時心中大喜。
李靖肅容道:“爾等率部隨本官走北路,饒西海直取伏俟城。南北兩路同時進攻,一定要追上伏允,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眾將齊喝一聲:“喏!”恍如九天雷霆一般,震得整個草原微微顫抖。
隨後兩天,大軍開始準備。第三天,每人攜帶二十天的乾糧(炒麵)和乾草、黑豆等戰馬的飼料。步卒全都留在營地待命,所有馬匹全都配給出征將士。
李靖親自率領的北路軍從庫山出發,走牛心堆繞過西海去伏俟城這條路。李潛和牛弼率領三千選鋒營擔任先鋒。由於沿途牧草已被燒毀,為儘快穿過這段灰燼之地,李靖授意李潛加快行軍路程。李潛率部以日行兩百里的速度足足跑了四天,終於跑出了灰燼之地。后在曼頭山(今屬青海)發現了殿後的吐谷渾軍。這支吐谷渾軍人數並不多,只有兩千餘人,而且押着大量的牧民趕着無數牛羊。
對於好幾天風餐露宿沒嘗到過葷腥的唐軍而言,這些數不清的牛羊就是讓人垂涎三尺的美食,吸引力是無窮大。李潛與牛弼對視一眼,立刻決定,幹了!
戰鬥沒有任何懸念。三千恍如從天而降的選鋒營不過兩次衝鋒就將士氣低落毫無鬥志的吐谷渾軍沖的七零八落,隨後再進行一番分割絞殺,除了那些見機得快早早跳下馬跪在地上高舉雙手投降的人外,沒一個吐谷渾人跑掉。戰後清點,被殺的人裏面竟然有個名王!
斬了吐谷渾的名王雖然功勞巨大,但更大的功勞是繳獲了大批的牛羊充作軍糧。這批牛羊對於唐軍而言可比黃金還要珍貴。李靖率大軍來到之後,看到李潛的斬獲大喜過望。能追上吐谷渾人,並繳獲大批牛羊,這說明李潛在戰前分析的是對的。吐谷渾人認為燒了草原唐軍缺少草料無以為繼只能撤退,所以他們才不急不躁的轉移。如此看來,伏允應該還在離開伏俟城。
李靖當機立斷,大軍飽食一頓后立刻向伏俟城進發。接下來,李靖率領唐軍的主力軍先後於牛心堆、赤水源追上吐谷渾人,並兩次大敗吐谷渾軍,奪取了大批輜重,俘獲其名王數十人。經審訊得知,原來伏允非常狡猾。他雖然對士卒說唐軍沒了草料就會撤退,其實心裏還是擔心唐軍緊追不捨。而且他料定唐軍想抓他一定會打他的老窩伏俟城。於是,他讓少部分人走北路去伏俟城,吸引唐軍的注意力。而他自己則與天柱王等率大部走了南路!得到這個消息李靖當機立斷,不去伏俟城,掉頭向南堵截伏允!